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49-01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会被教材里生动形象的插图深深打动。但是这些插图资源,在一定的时候,被教学遗忘了。教师备课时从不关注课文插图,课堂上用课件代替插图,有的时候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下图,而学生在预习时也没有充分关注插图,使得插图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其实,文本中的插图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课文难点的突破,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的培养,朗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预设以及教学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课文的插图这一实用、方便的资源成为被教学遗忘的角落,要学会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插图,让插图成为孩子自主学习中最闪亮的绿叶。
一、利用插图 突破教师自主教学的难点
案例一:《春笋》教学场景:
教师出示文本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孩子们,温暖的春天到了,一个个小春笋都抢着争着冒出了地面。看,他们正咧着嘴笑着呢!”(学生也跟着笑起来。)教师继续追问:“孩子们,可爱的春笋笑了,你们也笑了,为什么笑得这样开心呀?”有的孩子说:“看到了美丽的春天。”师:“美丽的春天都有什么呀?”生回答:“我看到了春天里,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很多颜色。”师:“还看到了什么呢?”生:大树长出了新的嫩嫩的叶子,小草也偷偷地长出了地面……师:“是呀,你们这些可爱的小春笋也冲出了泥土,也不容易呀!孩子们,你们为了看到美丽的春天,遇到什么困难了吗?”生:“一块大石头压住我,我用了很大的劲,好不容易把他推开了。”生:“泥土盖住了我,我一使劲,就出来了……”
思考:
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因为文本插图生动有趣而被吸引。但是,他们在自主看图的时候,往往只是关注插图的本身,不会将插图与文本紧密联系,缺乏一定的深度。基于这一点,教师所要做的是,有效利用学生对文本插图的无意关注,利用插图引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为有效突破文本难点打好基础。在教学《春笋》一文的时候,不光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欣赏春笋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景象,更需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到春笋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样一来,文本对学生所要求的价值取向就在观察文本插图的过程中和谐落实了。
二、利用插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
案例二:《清平月·村居》教學场景
在教学中,教师投影出示文本的插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开始热闹起来,想看哪里就看哪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回答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可言。教师见状一句补充:“同学们刚才看得非常仔细。如果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相信所呈现给大家的肯定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于是,在静思默想过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
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话文本,与文本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得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凭借课文插图感悟文字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充分表达,可以静思默想,可以写写说说,可以发散思维……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插图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感悟文本、体会情感的过程,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这一教学案例中,当教师开始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观察插图,看到了什么时,学生的回答没有顺序。因此教师立刻提醒孩子:观察画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一来,观察的要求提高了。
三、利用插图 提高学生自主朗读水平
案例三:《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场景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孩子们,静静地欣赏书上的这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有的学生说:“高尔基坐在椅子上欣赏儿子美丽的鲜花。”师:“的确,这些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真的惹人喜爱啊。你能用一些词句描述一下眼前的花儿吗?”(教师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句赞美鲜花。)接着教师引导:这么美丽的花,小蜜蜂也被吸引来了。(读读课文第4小节)。教师追问:“看到了这么美丽的花,高尔基有说不出的高兴。如果高尔基说出来,他会说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的儿子真好,这样懂得关心我。”有的说:“多亏了儿子,他给岛上留下了美丽的风景!”……师再次引导:“是呀,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让我们捧起书,轻声读读第4、5小节。美的文字,需要我们美美地朗读……:”
思考:
当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朗读,但是很多的时候,40分钟的时间内,看不到学生朗读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梯。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且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到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就会尽情释放阅读情感。如此的背景点燃了学生的朗读热情,朗读训练也水到渠成了。
总之,我们不能让课文的插图成为语文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它是宝贵的教材资源,是孩子自主学习的绿叶。细细欣赏,用心品味,会为孩子语文学习抹上一道亮丽的色彩。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会被教材里生动形象的插图深深打动。但是这些插图资源,在一定的时候,被教学遗忘了。教师备课时从不关注课文插图,课堂上用课件代替插图,有的时候只是浮光掠影地看一下图,而学生在预习时也没有充分关注插图,使得插图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其实,文本中的插图对教学情境的创设,课文难点的突破,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的培养,朗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预设以及教学过程中,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课文的插图这一实用、方便的资源成为被教学遗忘的角落,要学会合理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插图,让插图成为孩子自主学习中最闪亮的绿叶。
一、利用插图 突破教师自主教学的难点
案例一:《春笋》教学场景:
教师出示文本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孩子们,温暖的春天到了,一个个小春笋都抢着争着冒出了地面。看,他们正咧着嘴笑着呢!”(学生也跟着笑起来。)教师继续追问:“孩子们,可爱的春笋笑了,你们也笑了,为什么笑得这样开心呀?”有的孩子说:“看到了美丽的春天。”师:“美丽的春天都有什么呀?”生回答:“我看到了春天里,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很多颜色。”师:“还看到了什么呢?”生:大树长出了新的嫩嫩的叶子,小草也偷偷地长出了地面……师:“是呀,你们这些可爱的小春笋也冲出了泥土,也不容易呀!孩子们,你们为了看到美丽的春天,遇到什么困难了吗?”生:“一块大石头压住我,我用了很大的劲,好不容易把他推开了。”生:“泥土盖住了我,我一使劲,就出来了……”
思考:
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因为文本插图生动有趣而被吸引。但是,他们在自主看图的时候,往往只是关注插图的本身,不会将插图与文本紧密联系,缺乏一定的深度。基于这一点,教师所要做的是,有效利用学生对文本插图的无意关注,利用插图引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为有效突破文本难点打好基础。在教学《春笋》一文的时候,不光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学生欣赏春笋破土而出,向上生长的景象,更需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到春笋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这样一来,文本对学生所要求的价值取向就在观察文本插图的过程中和谐落实了。
二、利用插图 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
案例二:《清平月·村居》教學场景
在教学中,教师投影出示文本的插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学生开始热闹起来,想看哪里就看哪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回答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可言。教师见状一句补充:“同学们刚才看得非常仔细。如果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相信所呈现给大家的肯定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于是,在静思默想过后,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
思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引导学生对话文本,与文本主人公产生情感的共鸣,使得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凭借课文插图感悟文字的形象性和情感性,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让学生充分表达,可以静思默想,可以写写说说,可以发散思维……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插图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感悟文本、体会情感的过程,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这一教学案例中,当教师开始让学生说说自己通过观察插图,看到了什么时,学生的回答没有顺序。因此教师立刻提醒孩子:观察画面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一来,观察的要求提高了。
三、利用插图 提高学生自主朗读水平
案例三:《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场景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孩子们,静静地欣赏书上的这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有的学生说:“高尔基坐在椅子上欣赏儿子美丽的鲜花。”师:“的确,这些花在春风的吹拂下,真的惹人喜爱啊。你能用一些词句描述一下眼前的花儿吗?”(教师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句赞美鲜花。)接着教师引导:这么美丽的花,小蜜蜂也被吸引来了。(读读课文第4小节)。教师追问:“看到了这么美丽的花,高尔基有说不出的高兴。如果高尔基说出来,他会说什么?”学生有的说:“我的儿子真好,这样懂得关心我。”有的说:“多亏了儿子,他给岛上留下了美丽的风景!”……师再次引导:“是呀,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让我们捧起书,轻声读读第4、5小节。美的文字,需要我们美美地朗读……:”
思考:
当下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指导学生朗读,但是很多的时候,40分钟的时间内,看不到学生朗读水平不断提高的阶梯。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且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感悟到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就会尽情释放阅读情感。如此的背景点燃了学生的朗读热情,朗读训练也水到渠成了。
总之,我们不能让课文的插图成为语文教学中被遗忘的角落。它是宝贵的教材资源,是孩子自主学习的绿叶。细细欣赏,用心品味,会为孩子语文学习抹上一道亮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