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握生活脉搏 营造德育课堂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vxq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分析,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紧握当代生活脉搏,在引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真实的生活感受进行德育渗透,积极挖掘本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营造新时代所需要的德育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德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78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国家意志、社会良序生活的需要与青少年生命成长之间,青少年自身的学习与生活需要之间找到一种既科学又艺术的联结与契合,让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进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但是看问题容易片面化、表面化,需要教师在分析相关知识点时理论联系实际,紧握生活脉搏,紧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案例一:九年级道德和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踏上强国之路》,备课时笔者收集了一些改革开放的相关视频和数据材料課堂上呈现给学生。例如,《从数据看变化》中国GDP的变化,《开放的中国》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等。在新课传授时,学生看视频数据的表情是震撼的,一些反应比较快的学生脱口而出:“中国太牛X了。”,笔者适时抓住机会进行国家和党的认同教育,如:“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党的领导并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取得的。”云云。为了更直观的触碰“改革开放”,笔者在课后布置一项探究与分享作业——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居民衣食住用行的变化调查,要求学生从衣食住用行五个方面进行调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踏上强国之路》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加深对国家对党的高度认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学生调查总体情况如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十几年前,人们住的基本是土房,现在住上楼房;以前有啥吃啥,现在吃要讲究营养均衡,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换新装。出门有公交车、小轿车等,有事几千里以外打电话、打手机一分钟办妥。家里基本上用上了洗衣机、冰箱、液晶电视等家用电器。
  案例二: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这是关于国家科教兴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等,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高大上的知识内容,它离我们普通人是有距离的,通常情况下和我们是没关系的。在处理本课教材的相关内容时主要的一个任务是让学生树立“科技除了高大上的部分,它也有接地气的部分,我们普通人,包括我们普通的中学生是可以参与的,能参与的”,抱着这样的理念,在设计第一课《科技改变生活》时,其中就涉及一些环节,学校“科技节”学生作品在课件中呈现出来。让学生逐渐接受一种理念:科技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有了这样引导,学生就打开了原先关于科技理念的枷锁,放飞自己的想法,把他们所见所闻关于科技创新的点点滴滴在课堂与同学交流起来。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调查我们身边的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课后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完成本次作业,随着学生作业的完成,他们对“科技是一种生活方式,科技改变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感觉了,笔者最大的感受是学生上道德与法治课的主动性提高了。笔者在教学中紧握生活时代的脉搏,完成了理论与具体实践的无缝衔接,更是完成了对学生达到知识教学和德育渗透的双重目的。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判断力都并未完全定型,但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独立意识,而且好奇心重,容易受到新生事物的影响,这一阶段学生如果不做好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较,道德与法治教学突出的特色使德育更为明显,紧握生活的脉搏进行德育渗透,可以有以下几点独特的作用。
  一、润物细无声中完成德育渗透
  例如案例一中的“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传授,学生在完成《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居民衣食住用行的变化调查》探究与分享作业中,了解了改革开放以来衣食住行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真实变化,感受教材上的知识是在生活中的验证,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案例二中体现出来的通讯方式的改变,从传统的来人亲自告知到短信电话微信等几秒到几分之内搞定这种新科技的通讯方式,就是在这些紧握时代脉搏的案例教学中,我们的德育渗透润物细无声地就完成了。
  二、充实课堂教学反馈德育渗透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社会调查研究,调查的结果又可以反馈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例如,案例一:《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居民衣食住用行的变化调查》“用”的反馈,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随着家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家乡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案例二中调查我们身边的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以前的废旧轮胎、铁丝之类的东西一般是丢弃或者卖给收废品的,但现在通过创新把原先的垃圾变成了艺术品,不但变废为宝,而且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调查,能直观的理解相关知识点,最终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三、提高课堂效果指向德育渗透
  道德和法治这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课程性质与功能的坚守,课堂上必要的德育渗透是必须的,并且要与时俱进,使学生增强对我们国家坚持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认同,从而使自己成为自信的中国人。例如,案例一调查“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土砖房,现如今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家里用上配备齐全的家电等生活用品。案例二中,学生反馈的科技改变生活的内容,出行方式和支付方式发生改变,如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这些方式的改变大大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像这样的科技创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有的这些都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综上,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把教师课堂传授的纯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互印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完成了道德与法治在线下延伸课的德育渗透。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根据具体知识点选择适合的材料,不能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成单纯的思想教育课,即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完成德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王心爱.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高德育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研究,2018(1).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第二中学325014)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初中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式学习方式作为学科素养落地的一个有效途径,其实施需要依据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核心素养,合理规划探究主题、精准设计活动目标、科学重构学习内容、严谨实践教学过程。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核心素养;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
摘要:新时代下,初中班级德育体系的构建要重视学生学情,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构建以班级人文德育机制、班级激励德育机制、班级互助德育机制为主的德育体系,保障并帮助学生逐步走向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文关怀;初中德育;融文入境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132  新时代下,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开放,中学班级德育既要体现新时代全方
摘要: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养、培养人格精神的有效途径。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阅读目的大多是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阅读效率低下。笔者将从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展示交流三方面引导学生爱阅读、会阅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素养;途徑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091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开阔
摘要: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一度是中国的热点话题,它的出现影响了如今的各个方面,为人类以后生活带来了福音。与此同时,如果把3D打印技术在中学教学课堂中加以运用,一定能发挥它的优势,为我国的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它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得到了提升。随着我国科研方面不断投入研发资金,3D打印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中,3D打印机器及其运行功率都在降低,优势愈发明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使信息化技术在近几年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弥补课堂教学的短板,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关键词:信息技术;在线教育;教学模式;数学错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7-0165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彻底打乱了全国各教育系统的部署,广大教师不得
摘要:记叙文是初中生重要的写作文体之一,同样是写记叙文,写作的层次高于小学。透过众多初中生的记叙文可以看出,很多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停留在小学阶段。然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写作中,尤其是记叙文写作方面。为破解记叙文写作的难点,让初中生记叙文更加生动感人,本文试着探寻初中生记叙文写作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新课程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更是实际效果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思想政治课焕发生命的活力呢?本文从必修三的第二单元第四课入手,谈谈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
摘要:如何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如何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在课堂上真实地探索和学习?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让课堂生成丰富、生动又不失自然?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提出和发展,这几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审辩式;七步追问;求证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4-0092  周宏老师提出的审辩式教学,是指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核心概念更是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重点,贯穿于整个初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本文以《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为背景,说明了如何将我校“生活·课堂”的基本理念用于指导初中数学核心概念的教学中。其主要是在概念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中运用“生活·课堂”的基本理念,以期达到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
摘要:统编教材已使用好几年,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不少教师“新瓶装旧酒”,忽视新教材的编写特点,缺乏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对单元主题把握不够准确。本文以九上第四单元为例,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谈谈如何落实单元目标,实现单元的整体教学。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学设计;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4  统编教材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双线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