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睐本土企业,薪酬期望创新低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g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看紧。与此同时,人才也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塑造良好的雇主品牌便能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2008年6月19日,由国内权威的专业人才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携手中国教育电视台、腾讯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结果在京正式揭晓。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表示,为促进大学生与企业雇主之间的双向沟通,此次调查深入分析总结企业在校园构建雇主品牌的原则与经验,在2007年的CBCD模型所包含的“全面薪酬”、“品牌实力”、“公司文化”、“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产品与服务品牌”等的选项,问卷设计全面涵盖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各个环节,为企业了解大学生这一主力就业群体提供了更多观察视角。
  榜单结果显示,除了大学生的薪酬期望值继续降低外,一个最大的亮点是,大学生在择业上对国有企业的青睐度大幅提升,在上榜的5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幅增加,有近1/4的学生将国有企业作为求职首选。
  
  学生薪酬期望值再创新低
  近年来,校园招聘已经成为企业人才招聘的主战场。大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创新思想、良好的可塑性等,成为很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大学生选择最佳雇主的根据又是什么呢?结果显示,“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以16.6%的选择率排在首位。“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紧随其后,分别为15.7%和12.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还排名第一的“培训发展机会”今年跌出了前三名。
  此外,最受关注的大学生薪酬期望值再创新低。在薪酬期望值上,总体呈下降趋势。1000-4000元的选择人数占了77.6%,除了最低月薪比2007年的1800元提高了200元外,在3000元以后的水平段上,选择比例普遍大幅降低,尤其是在8000元段上,甚至创造了2.1%的历史新低。这一数据将对就业个体产生指导作用,2008年大学生就业心态不宜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图发展,不切实际的漫天要价可能会与机会擦肩而过。
  
  本土企业受青睐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民营企业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截止到2007年,民营企业就业已经占到全国就业的75%,对国家的税收贡献已经达到55%。民营企业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国企和外资企业,很多民营企业用十年走过了跨国公司和国有企业五十年的道路和历程。从最近的地震捐款事件,也能体现民族企业具备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然而具有成长潜力的民营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人力资本的不足。
  从第六届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土企业日益受到大学生青睐。继2007年TOP50强榜单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平分秋色之后,2008年本土企业的上榜数量明显增加,以28席首次超越了外资企业,占据了大半江山。同时,国有企业的青睐程度也普遍提升,在上榜的5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大提高,有接近1/4的学生入职首选国有企业,国家电网、三一重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都是新上榜的国有企业。而选择“中外合营”与“外商独资”企业的比例则有所下降。从行业分布看,大学生对汽车、房地产、金融、能源化工关注度增加,对计算机、互联网的热情有所回落,甚至在大学生偏爱行业排行榜中跌出了前十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大量本土企业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程度也在快速地提升。加入这样的民营企业实质上是低成本进入国际人才市场的一个捷径。这也成为本土企业吸引大学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外资企业虽然仍高居榜首,但其吸引力已大不如从前。这一调查结果也向外资企业发出一个信号:必须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否则将面临中国国有企业和本土企业及对人才的分流。
  
  毕业后就业成主流趋势
  最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工作的比例上升了近7个百分点,达到了85.3%。选择毕业后创业和出国学习的学生比例均比去年下降了近两个百分点。特别是硕士生工作欲望强烈,比例高达91.4%,居群体之首。这说明过去几年流行的“考研热”正在消退,硕士生多是抱着毕业后能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的心态去深造的,毕业后迫切想参加工作。相比,专科生就业范围相对狭窄,就业率较低,被迫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最高。
  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中,网络招聘所占的比例继续呈增长势头,排名第一,占到了总体的近四分之一,其次是各式各样的招聘会等。而且,学生普遍对企业校园宣讲会的形式感兴趣,最希望了解的雇主信息是“薪酬福利待遇”、“企业发展战略、前景”和“职业发展空间”,分别名列前三甲。招聘网站在影响大学生择业方面正扮演更重要角色,尤其是网络渠道不是简单的招聘平台,更是一个与学生群体的双向沟通的渠道,对于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就业心理,进而调整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青年报近期刊登了一篇题为《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办公室文秘?》的文章,从大学生志愿者的视角出发,揭示了大学生的服务志愿与当地需求之间的矛盾。  可以肯定的是,支教的学生都是饱含热情投身到西部的,但同其他岗位的毕业生一样,工作后的现实与走出校园时的理想存在一定差距。如何能让这些志愿者们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如何让他们尽早实现学生向基层工作者的转变,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笔者一位今年刚毕业的朋友,
期刊
作为我国著名的多媒体通信工程专家,蔡安妮教授一直活跃在我国的通信科研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与孙景鳌教授在1989年共同创立和指导了多媒体通信与生物特征识别部级重点实验室,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攻关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多媒体通信、图像与视频处理、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然而,面对这些成就,她总是平淡地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数十年的生活轨迹就是教室—实验
期刊
陈国良院士幽默地总结自己的24字人生是“亦农亦工、亦文亦武、亦强亦弱、亦硬亦软、亦虚亦实、亦东亦西”。    [陈国良简介]    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生于1938年6月3日,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曾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和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期刊
甲子回眸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在中央团校基础上于1985年12月成立的,是共青团中央所属的惟一一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后,与中央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和共青团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校长历来由团中央第一书记兼任,冯文彬、胡耀邦、韩英、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周强、胡春华先后兼任校长。现任校长为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同志。党委书记为倪邦文同志,常务副校长为王新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技能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承担着各类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职业教育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如何面向市场需求及时转换教育理念、探索并完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8年8月,《教育与职业》就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
期刊
招聘会上,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聘不到适合的毕业生。  温家宝总理曾这样提及大学生就业问题:“我每天都在关注大学生就业签约率。”    点击一大学生和谐就业差距还有多大    ◎文·杜天笋 邹蕾 胡晓红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笔者进行了三项调查。一是对应届毕业生的调查,侧重了解影响其顺利求职的因素。二是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了解其择优录用的标准。三是对往
期刊
作为一个国家来说,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要提高全民素质,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来实现这一任务。    “教育要发展,关键在投入”。这是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在接受《教育与职业》记者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据悉,湖南省政府已经明确并出台措施,依法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切实加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在张放平担任厅长的这几年,他一直秉持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形式也从过去的“粗放型”向“精细化”逐渐转变,这对院校长的管理才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种大趋势下,当今校长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与职能?本期我们邀请各院校畅谈各自观点,交流管理心得。    主持人:万祎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张伟贤:  成功管
期刊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都在推动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的GDP每年呈10%左右的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企业上市融资再创历史新高。大量企业在飞快成长中必然面临管理水平和人才团队亟待升级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中国仍在上升的对MBA人才的需求,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MBA招生整体将增加24%,甚至有可能高达30
期刊
2000年以来,我国企业开办企业大学的热情持续升温。海尔、联想、中兴、华为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效仿外国跨国公司,开始创建自己的企业大学。    企业大学在企业参与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大学的辐射面是核心企业的整个产业链,有丰富的设备、技术、岗位资源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托,而且在人力资源上也往往对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捆绑式供给。企业大学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向企业及其产业链供给人才的功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