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楚汉相争时,范增为了找借口杀掉刘邦,设下圈套,他让项羽问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去不去?”刘邦若说“愿去”,项羽就可凭“有野心背叛”的理由杀掉他;若回答“不愿去”,项羽又可以用“不服从命令”的罪名杀掉他。总之,无论回答“去”与“不去”都难逃一死。可刘邦毕竟是刘邦,他偏偏不钻这个圈套,回答说:“臣食君禄,命悬于君手,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之则止,臣唯命是从。” 刘邦的巧妙回答,让项羽找不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楚汉相争时,范增为了找借口杀掉刘邦,设下圈套,他让项羽问刘邦:“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去不去?”刘邦若说“愿去”,项羽就可凭“有野心背叛”的理由杀掉他;若回答“不愿去”,项羽又可以用“不服从命令”的罪名杀掉他。总之,无论回答“去”与“不去”都难逃一死。可刘邦毕竟是刘邦,他偏偏不钻这个圈套,回答说:“臣食君禄,命悬于君手,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之则止,臣唯命是从。”
刘邦的巧妙回答,让项羽找不出借口杀掉他,只好作罢。刘邦的巧妙回答,妙就妙在模棱两可,回避了“愿去”与“不愿去”二者必具其一的限定选择,把难题抛给了项羽,从而逃脱一场杀身之祸。
其他文献
一、日军内部的降战之争 1945年6月3日,日本主和派代表、宫内省大臣松平恒雄迫于国际形势的压力,宣布辞职。他辞职后欲准备组织一个“亲英美”派的内阁,希望在此“亲英美”集团上获得一些投降的折衷办法。然而,这一计划由于军界的反对而流产。 6月28日,日首相铃木召开内阁会议。会上铃木报告:苏联对日态度有急变的迹象,苏联对日参战将不可避免。并当即决定由内阁电告日驻苏大使佐藤提高警惕,切实注意苏联的态
溥仪被特赦后,有一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他幽默地说:“我曾经做了四次皇帝。第一次是三岁时继承先人的皇位;第二次是1917年,张勋在北京复辟,拥戴我做了10天的皇帝;第三次是1932年,日本人在东北,把我扶上了‘伪满洲国’皇位,这一幕在1945年结束。第四次当皇帝,是在前年,我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获得了选举和被选举的全部权利。现在我同其他中国人民一样,是一个‘集体皇帝’。” 日本人为什么要
张之杰,字汉三,忻县(今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紫岩村人,生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其父是盐碱店的商人。 张18岁从忻县中学毕业后,即入山西法政专门学校法科学习。1920年,22岁的他由本县富绅保送留学日本(同时被保送留日的可能还有他人)。三年后,富绅因故停止了资助,而张又领到了庚子赔款的津贴,遂得以继续学习。1921年春假后,张入东京庆应大学经济学部预科学习。1924年春假后,升入本科。19
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1925年春开办,1929年夏终止。曹云祥根据胡适的建议,按导师制(不称教授)教学组织方式办院。四年间,共招收72名学生。清华国学研究院“以研究高深学术,造成专门人才为宗旨”,进行治学。学制一到四年不等。在招收研究生上,把关较严,所有学员都必须通过三道关才能被录取。因导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许多学生无法毕业。据国学院的毕业生蓝文徵(字孟博,吉林舒兰人,1927年考入清华国
古人对官吏考绩的称谓不尽相同,或曰“考核”,或曰“考课”,或曰“考校”,或曰“上计”。 清代对地方官的考绩称为“上计”,承袭前制每三年举行一次,由州、县至府、道、司层层考察其属员事绩造册上报督抚。总督、巡抚核其事状,注考语,缮册送吏部复核,上计的标准是用“考以四格”、“纠以六法”的原则行事。所谓“四格”,即“才、守、政、年”四者,才或长、或平、或短;守或清、或平、或浊;政或勤、或平、或怠;年或青
炮兵是“战争之神”。在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曾讲过一句话:“没有炮兵便没有胜利”,指示我军要“加强炮兵建设”。但当时我军非常缺少精通大炮的人才,缴获来的大炮常常成为“聋子的耳朵”。 1947年3月,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省沂南县成立以炮兵为重心的特种兵纵队后,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积极任用一批被俘的日军和国民党军炮兵人才作教官。这些俘虏教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精心施教,为我军炮兵的发展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史最伟大的篇章,是人民共和国诞生最辉煌的前奏。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对国际格局和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 同全国各地一样,作为革命老区的吕梁山和英雄的吕梁儿女积极支援解放战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
提案,这一提法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最著名的提案是1938年秋在国民参政会议上,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提出的“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可谓字字千钧,被著名的新闻记者邹韬奋评论为:“寥寥11个字是几万字的提案所不及其分毫的,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古今中外都有提案。我国的提案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察诸史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但那时不叫提案,而叫“奏疏”。上“奏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万言书”,此句用来形容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是再合适不过了。徐霞客毕其一生行走在大自然中,从20岁到54岁,30余年间,单装徒步,游踪遍天下,并在旅行过程中,逐日写下游记,足迹遍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之作《游天台山日记》中记载的第一个日子5月19日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现如今,重走霞客路已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都喜欢沿着
在山西省潞城市(原为潞城县,1994年撤县设市)黄牛蹄乡的李庄村,曾经有一位“李向阳”式的传奇人物,他就是晋冀鲁豫边区有名的杀敌英雄——黄小旦。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他:山西有个黄小旦,吓得敌人拉了屎,我看他是“黄大胆”呐。 黄小旦,1917年出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组织民兵参加大小战斗100多次,先后击毙日军30余人,活捉伪军、汉奸50多人。1947年,他率领民兵连参加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