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之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充分发扬“个人英雄主义”,一个人在讲台上尽情表演。学生在台下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思考,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在新课程理念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反对。
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实现角色的转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让学生主动起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就这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师生关系要平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感到“安宁和自由”,才能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做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师生平等民主的原则,给予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许,学生才会自信起来,思维才会活跃起来,参与课堂的热情才会高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该放低自己的姿态。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应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是居高临下指挥学生的“官”,而应以平等的角色、口气引导、鼓励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师不应该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带进教室,不能充当“老板”——老板着脸,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带微笑,以亲切温和的状态接触学生。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也就和谐了。
3.拥有自己的主见。鼓励学生敢说、爱说,不拘泥于教科书和标准答案。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或其他活动。
二、学习情境要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任何一堂课,都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境通俗易懂,在教学中便于操作。
1.导入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很快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悬念进入课堂。常见的历史课堂的导入方式有历史故事、影视戏剧、歌曲、谜语、史料、图片和视频材料等。
2.编演历史短剧,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熟悉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想象,编写短小剧本,扮演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复原。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而对历史事件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时,我安排学生自学课文,并让学生扮演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阐述各派的观点。甲生扮演孔子,和蔼可亲地说:“要讲仁和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乙生扮演老子,唉声叹气地说:“无为而治,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丙生扮演孟子,慷慨激昂地说:“要实行仁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丁生扮演韩非子,铿锵有力地说:“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实行法治,君主应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编排历史情景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课本知识,将“死”的课本知识变为“活”的演出实践。
3.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学生能更加形象地触摸到历史。这些历史资料能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一些历史结论性的东西,变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让学生亲近历史。尽管历史教材引用了不少的历史图片,但这些依然不够。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针对所学知识点,选取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来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例如,在讲授“千秋功过秦始皇”时,我特地剪辑了一段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史诗大片《英雄》的片段,再现战国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和那个残酷的但又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使学生融入其中,走进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探知欲并产生浓厚的兴致。
又比如讲“蒸汽的‘力量’”时,我剪辑了一段《泰坦尼克号》中的轮船全速前进时工人们努力工作和轮船庞大的画面,然后要求学生结合马车、蒸汽机车进行思考:“蒸汽”给我们的交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充分认识了蒸汽机、工业革命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乐于去了解和感知这段历史,并从中获得教益。
4.动手实践,畅谈感想,突出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虽然说历史知识已经成为“历史”,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是历史的“局外人”。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去体验历史。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时,我让学生自备薄纸、小刀、橡皮等,让学生去尝试、体验雕版印刷的过程和影响,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操作、去思考,让他们在历史课上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可让学生动手去搜寻相关史料或讲述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充当课堂的主角。
三、提倡质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贵有疑,学贵有思。质疑问难既是一种传统的求知途径,又是新课标倡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前提。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不断地发现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思考的表现,因而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激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是发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提问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主动参与的学习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提问:如果孙中山不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还会失败吗?
学生:应该不会,因为孙中山已经成为精神领袖,有他的正确领导就能避免失败。
学生:还是会失败,因为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人民不理解革命。
提问: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某个领导人呢?还是在于其阶级本身的弱点?
学生:其阶级本身的弱点决定失败。
总结:辛亥革命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决定了辛亥革命必然要失败。
提问: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说明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学生: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这样,通过层层启发、点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总而言之,学习是一项以学生个体为主的活动,只有学生真正学进去了,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到心里有学生,确立民主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课堂里带着兴趣地多读、多思、多问,真正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够真正“做主”,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实现角色的转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让学生主动起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我就这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师生关系要平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才能感到“安宁和自由”,才能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做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师生平等民主的原则,给予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许,学生才会自信起来,思维才会活跃起来,参与课堂的热情才会高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该放低自己的姿态。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应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来,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是居高临下指挥学生的“官”,而应以平等的角色、口气引导、鼓励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2.调整自己的情绪。教师不应该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带进教室,不能充当“老板”——老板着脸,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带微笑,以亲切温和的状态接触学生。师生间的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也就和谐了。
3.拥有自己的主见。鼓励学生敢说、爱说,不拘泥于教科书和标准答案。课堂上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生动活泼地参与学习或其他活动。
二、学习情境要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任何一堂课,都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境通俗易懂,在教学中便于操作。
1.导入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方法。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很快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带着兴趣和悬念进入课堂。常见的历史课堂的导入方式有历史故事、影视戏剧、歌曲、谜语、史料、图片和视频材料等。
2.编演历史短剧,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熟悉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发挥主观想象,编写短小剧本,扮演历史人物,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复原。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而对历史事件产生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学习“百家争鸣”时,我安排学生自学课文,并让学生扮演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阐述各派的观点。甲生扮演孔子,和蔼可亲地说:“要讲仁和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乙生扮演老子,唉声叹气地说:“无为而治,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丙生扮演孟子,慷慨激昂地说:“要实行仁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丁生扮演韩非子,铿锵有力地说:“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实行法治,君主应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编排历史情景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课本知识,将“死”的课本知识变为“活”的演出实践。
3.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学生能更加形象地触摸到历史。这些历史资料能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一些历史结论性的东西,变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让学生亲近历史。尽管历史教材引用了不少的历史图片,但这些依然不够。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针对所学知识点,选取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来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例如,在讲授“千秋功过秦始皇”时,我特地剪辑了一段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史诗大片《英雄》的片段,再现战国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和那个残酷的但又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使学生融入其中,走进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探知欲并产生浓厚的兴致。
又比如讲“蒸汽的‘力量’”时,我剪辑了一段《泰坦尼克号》中的轮船全速前进时工人们努力工作和轮船庞大的画面,然后要求学生结合马车、蒸汽机车进行思考:“蒸汽”给我们的交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充分认识了蒸汽机、工业革命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乐于去了解和感知这段历史,并从中获得教益。
4.动手实践,畅谈感想,突出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虽然说历史知识已经成为“历史”,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是历史的“局外人”。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种途径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去体验历史。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
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时,我让学生自备薄纸、小刀、橡皮等,让学生去尝试、体验雕版印刷的过程和影响,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去操作、去思考,让他们在历史课上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可让学生动手去搜寻相关史料或讲述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充当课堂的主角。
三、提倡质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贵有疑,学贵有思。质疑问难既是一种传统的求知途径,又是新课标倡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前提。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不断地发现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思考的表现,因而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激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且是发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学生在提问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主动参与的学习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学习“辛亥革命”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提问:如果孙中山不把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袁世凯,辛亥革命还会失败吗?
学生:应该不会,因为孙中山已经成为精神领袖,有他的正确领导就能避免失败。
学生:还是会失败,因为辛亥革命的群众基础薄弱,人民不理解革命。
提问: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某个领导人呢?还是在于其阶级本身的弱点?
学生:其阶级本身的弱点决定失败。
总结:辛亥革命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决定了辛亥革命必然要失败。
提问: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说明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学生: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与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这样,通过层层启发、点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总而言之,学习是一项以学生个体为主的活动,只有学生真正学进去了,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做到心里有学生,确立民主教育思想,让学生在课堂里带着兴趣地多读、多思、多问,真正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够真正“做主”,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