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常听到有的教师在抱怨,说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有时简直就是老师一个人在上面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究其原因,问题恐怕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上述教师把自己定位于教学主体,以自我为中心。将课堂教学变为个人演讲,难怪就出现上述现象。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出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呢?我想,运用“愉快教学法”进行教学,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出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的一种教学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快乐”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人按从低到高的需求顺序,共有五大基本需要,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个人价值得到社会尊重,认可需求,人们不断从一个个需求中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不断地从中得到快乐。
据此,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切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不以学为苦、而以学为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运用“愉快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为:
第一,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愉快的心境能使教师在课堂上以高度的热情和愉快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试想!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心事重重,愁眉不展,那么,他怎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第二,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正确无误的表达出来,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为学生所理解。
第三,拓展知识面,加强个人修养。教师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拓展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用自己的学识打动学生,使其折服。
第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学生突发疾病、陌生人闯入课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面对突发情况,要冷静、稳妥地处理好。
“愉快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方法有:故事法、音乐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法、谈话法、语言法、活动法等等。
一、故事法
故事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故事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得最多、也是学生最喜爱、教师最易操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比如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中,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把由于王明“左”倾错误主张,红军没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长征。在党的生死存亡关头,召开遵义会议,在毛泽东带领下,红军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胜利会师。以及在长征途中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课文,达到教学目的。
当然,在历史课中可以穿插故事的课文太多了,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可以讲草木皆兵的故事。《伐无道 诛暴秦》可以讲“约法三章”“鸿门宴”“楚汉之争”等成语故事。可以这样说,讲历史就是讲故事,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不也就是在给我们讲故事吗?
二、音乐法
音乐的旋律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磨砺人的情操和意志,在历史课中运用音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可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以激起学生对中国的热爱,对日本侵略行径的痛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不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等可以运用到抗战时期的课文中。《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运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运用到《抗美援朝》一课。
三、角色扮演法
即通过运用复现或虚拟的场景及人物的扮演,呈现历史活动,其目的是营造一种与历史情景相似的状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情感。比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的并立》一课,为使学生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杯酒释兵权”,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原因。
四、多媒体法
即使用电脑、电视、录音、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充分感知教材,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可以播放影片《开国大典》。讲抗日战争可以播放影片《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
五、谈话法
这是历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问答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认识。其优点是使师生直接进行交流,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令,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六、语言法
即教师用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投入自身的教学活动中,用语言表达积极的情感,再通过这种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以激起他们相应的情感,形成和谐的、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七、活动法
即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旅游、演讲、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理解、掌握历史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此次课的优点在于集参与性、趣味性、创新性、自主性于一体。
总之,教师只有在工作中运用“快乐教学”原则。不断总结,找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学习,运用自己的智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爱学、乐学、会学,那么你这一堂课才是一堂成功的课,你也将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历史教师!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上述教师把自己定位于教学主体,以自我为中心。将课堂教学变为个人演讲,难怪就出现上述现象。那么,怎样才能创设出活泼、愉悦的教学氛围呢?我想,运用“愉快教学法”进行教学,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所谓“愉快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出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的一种教学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快乐”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人按从低到高的需求顺序,共有五大基本需要,从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个人价值得到社会尊重,认可需求,人们不断从一个个需求中得到满足,与此同时,不断地从中得到快乐。
据此,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切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不以学为苦、而以学为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运用“愉快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为:
第一,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愉快的心境能使教师在课堂上以高度的热情和愉快的肢体语言去感染学生。试想!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心事重重,愁眉不展,那么,他怎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第二,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正确无误的表达出来,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为学生所理解。
第三,拓展知识面,加强个人修养。教师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拓展知识面,才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用自己的学识打动学生,使其折服。
第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学生突发疾病、陌生人闯入课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心里素质,面对突发情况,要冷静、稳妥地处理好。
“愉快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方法有:故事法、音乐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法、谈话法、语言法、活动法等等。
一、故事法
故事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故事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得最多、也是学生最喜爱、教师最易操作的一种教学方法。
比如在《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中,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把由于王明“左”倾错误主张,红军没能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被迫长征。在党的生死存亡关头,召开遵义会议,在毛泽东带领下,红军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胜利会师。以及在长征途中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课文,达到教学目的。
当然,在历史课中可以穿插故事的课文太多了,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可以讲草木皆兵的故事。《伐无道 诛暴秦》可以讲“约法三章”“鸿门宴”“楚汉之争”等成语故事。可以这样说,讲历史就是讲故事,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不也就是在给我们讲故事吗?
二、音乐法
音乐的旋律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磨砺人的情操和意志,在历史课中运用音乐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时,可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以激起学生对中国的热爱,对日本侵略行径的痛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不满,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等可以运用到抗战时期的课文中。《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运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运用到《抗美援朝》一课。
三、角色扮演法
即通过运用复现或虚拟的场景及人物的扮演,呈现历史活动,其目的是营造一种与历史情景相似的状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其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情感。比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的并立》一课,为使学生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杯酒释兵权”,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原因。
四、多媒体法
即使用电脑、电视、录音、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充分感知教材,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东西,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记忆,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可以播放影片《开国大典》。讲抗日战争可以播放影片《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等。
五、谈话法
这是历史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问答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认识。其优点是使师生直接进行交流,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教学,发展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令,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六、语言法
即教师用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投入自身的教学活动中,用语言表达积极的情感,再通过这种积极的情感来感染学生,以激起他们相应的情感,形成和谐的、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七、活动法
即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旅游、演讲、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理解、掌握历史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此次课的优点在于集参与性、趣味性、创新性、自主性于一体。
总之,教师只有在工作中运用“快乐教学”原则。不断总结,找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学习,运用自己的智慧,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爱学、乐学、会学,那么你这一堂课才是一堂成功的课,你也将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历史教师!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