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不吐不快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拜读钱渊先生《老人长寿是福还是袱?》(《杂文月刊》原创版2019年6月上)一文后,基本赞同钱先生观点,但细细琢磨之后,有些论據值得商榷,似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比如,老人长寿乃是小辈们的福分这个观点是没有异议的,但举的例子就值得商榷,钱先生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中,患同一种疾病的发病率要比没有家族病史人群要高,而家族中长寿老人多的,其后代在正常情况下也长寿的居多”作为论据,证明上述观点,有些牵强附会。我觉得,这个论据本身没有错,但用在“这个地方”论述不充分,不能让人信服,至少不能让我信服,也与上述观点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实,“家有一老,犹如一宝”,老人人生经历、生活经验是宝贵的财富,尤其是老人长寿的“精神财富”,更是值得小辈们与时俱进地认真吸取和总结,“提炼”出为“我”所用的经验,这才是“老人长寿乃是小辈们的福分”的“精髓”。
  应该说,老人长寿彰显了家庭和睦、子女孝顺;彰显了社会进步;彰显了老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这个地方民生保障有力,是福还不是袱!
  一家之言,不妥之处,还请钱渊先生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犬的诉说,其实就是狗叫,或者犬吠。只是人類听不懂狗汪汪的是什么意思。我的慧根浅,也听不懂。但想替狗说几句。以下的文字就是犬说了。  本犬最不高兴的事,是你们人类既万般疼爱我。又万般折磨我。疼爱的是我的身体。折磨的是我的灵魂。一些不好听的词语往往和我联系在了一起,“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狗眼看人低”……既然把我当作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就应该平等对待,以生命的本质考量,世间万物应是等同的。  我的眼看
期刊
中国传统文化很有恕道的成分,比如讲到人与人的相处,有两句话给国人留下的印象很深,一句是“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另一句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前一句不难解,这里略过不说,后一句我们可以翻译一下,大意是:水太洁净了,什么微生物都没有,鱼很难生存下去;人太精明了,对别人看得太清楚,就没人跟你玩了。  人不“至察”,与别人的关系会不会好?这句话似乎得分两层说。你不“至察
期刊
中华精粹,九州奇葩。上承天地之灵,下秉江山之韵。纵横宏宇,幻化万千若此,驰骋苍茫,通晓尽皆谁能?惟诗词耳。  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夺冠,恰恰是因为心中有诗,內心柔软而善感,美好而坚定。  在苟且的人生当中,唯有回归诗意,找到更合适的焦距,方能感受生活的淡定与从容,绽放出精彩人生。  诚然,许多人都曾怀揣着梦想。精打细算地培育一个爱好
期刊
放屁应该算是一个动宾词组。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有顺口溜言道:放屁不算丑.只要肚里有;你有你就放,不放是混账。放屁是俗称。但它的雅称却是小时候听我的农民老娘说的,叫“出虚恭”。现在想一想,这个雅称很有学问,很贴切。  放屁是很容易完成的个人行为,瞬间即成。可以说在任何环境下和任何时空中都能完成。走路、说话、工作、上网、写作、回帖甚至睡觉、吃饭时,都不影响放屁。有的人形容自己事多忙碌。常常爱用
期刊
初见莆田玉湖陈氏宗祠门联“一门二宰相。九代八太师”时,就像当年在福州某地游览并瞻仰x氏宗祠看到“一代帝师,三部尚书”八字一样,很有些不以为然。我心中嘀咕:即便祖上如此显赫又便如何?然而。进门另见一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就有些肃然起敬了,开始隐约感觉到陈氏宗祠的文化底蕴。如果说前面那副对联有炫耀官衔之嫌,那么。后面这副对联则意在激励后人。  稍稍了解玉湖陈氏的历史。便知前一副对联所谓“一门
期刊
记错了(记错的反省)  暑假,陪儿子回了趟老家。临别时,老母亲突然念叨:你老头今年90岁了,要不要做?  乡村的风俗,人死了以后,逢十的生日也是要做的,烧点黄纸、锡箔或是冥币,还要请本家和邻居吃顿饭。  我想,这些其实都是做给妈妈看的,便一口答应: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后问她:哪天?  妈妈说,七月三十。乡下人说的都是农历。我赶紧在手机上翻日历,七月三十,对应公历9月9日,脱口而出:真巧,星期天
期刊
近二十年来,学界、专业人士乃至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呼声很高。的确,实施垃圾分类既能够有效减量,保护环境,又能够使资源回收再利用。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垃圾分类工作推行得步履蹒珊,并不顺利。由此导致垃圾分类的现状是:虽然我们提出垃圾分类已经多年,但真正做到完全意义(投放一收集一处理一再利用)上的垃圾分类的地方少之又少。  这一问题受到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记得2017年京城一家全国性报纸的“读者来信”
期刊
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名叫《蚂蚁的尖叫》,其中有一段主人公的独白令我至今印象深刻:“我跨过七大海洋,攀越七大高山,走过所有河谷,穿越广大平原,抵达世界各地。等我回到家,却惊异地发现全世界,就在我家花园那一片叶子的露珠里。”  这段话经典的原因就在于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当我们没有出发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在哪里。我们期望着与最美好的世界相遇,不辞千里万里跋涉。我
期刊
《杂文月刊》(原创版2019年6月上)《老人长寿是福还是袱?》为老人鼓与呼,笔者双手赞成。但老人长寿是福还是(包)袱?横看成岭侧成峰。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底,60岁以上人口2.41亿,占17.3%;上海老龄化高于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占24.5%。我国老龄化几个特点:人口基数大,占世界22%;增速快,由成年型到老年型只用18年,法国115年
期刊
民间对于正负能量的误解甚而到了可笑的地步。这回,一个10岁童的自杀事件让我想到,起关键“毙命”作用的,正是这样一个跟“能量”相关的观念。   自然,这个观念不能成为法庭审判的依据,毕竟,惨剧的发生跟10岁孩童心理的稚嫩相关。但我还是要追溯那个最初的“导火索”,这导火索即是那位老师对于正能量与负能量的过于偏执的理解和误判,即是:老师的一个批语——要传递正能量。   这话,与说这篇作文传递负能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