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创新型管理模式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o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在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背景下,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学校,其发挥了整合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创造教育效益的作用。然而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小学、初中分立的学校相比,具有更大的组织规模,集聚效应也更强,学校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也更为复杂。因此需要新理念思维,创新管理,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运行机制,提升学校运作的一贯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学校;构建;服务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96-03收稿日期:2016-08-23
  随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庞大的班额、学额为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创新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纵深发展,达到育人效能的最大化,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文章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优势、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优势 九年一贯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育资源的效益,成为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办学模式。从目前九年一贯制学校组建模式来看,主要按照“强并弱、中带小、名校托管、配套新建”的模式,本着优质教育资源增量的原则,教育部门整合现有资源,将办学水平较低和质量较差的小学,就近并入相邻的优质中学,组建起一所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九年一贯制学校充分利用其建制以及学校在人力、物力、空间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实现学段紧密连接,开发丰富且多元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1教育目标统一,各学段紧密连接
  九年一贯制的优势之一是教育目标的统一性。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将小学和初级中学统筹安排,对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学风格、学习策略、校园文化建设等进行整体设计。相比较于小学、初中分段设置的教学体系中,学科之间难免有内容割裂、重复和交叉的现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以小学、初中衔接为突破口,在教与学方式衔接、各学科教学内容衔接、学习评价衔接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起到了减负提质、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学科教学更好地衔接的作用。具体而言,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青少年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特点,通过课程渗透、学生活动、家校统筹等方式,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制订从一年级到九年级的教育目标,通过实践,使教育内容系列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牢固地奠定了学生思想信念、理想、行为习惯的形成和转变的基础。
  2课程内容丰富,学生多元发展
  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小学、初中衔接为突破口,系统整合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资源,创立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逐步推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衔接,开发了丰富多元的课程,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学校通过开发贯通一年级—九年级校本课程的方式,在形成学校教育特色的同时,以多元化课程的持续推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以及特长。九年一贯制教学还实现了课程内容的横向融通,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宽度、深度提升,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用人方面,结合了学校需求和教师本身素质特点,打破中、小学的界限重新优化配置,使得小学教师可以到初中任教,初中教师也可以到小学教学。
  3管理实现一体化,教师队伍迅速成长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模式为统一学校领导班子,一体化管理,建立一系列精要、规范、便于操作、讲求实效的管理规程,构建统一的教师评价体系,统筹管理使用学校资源。九年一贯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减少领导管理层的职数,把具有共性的工作放到一起统一管理,对业务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这使学校领导能集中精力抓好某一方面的工作,既更具专业化管理水平,又更容易形成管理合力。九年一贯制也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共同成长。学校根据教师的专业及特长,统一调配,使学科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一专多能”提供了更多的施展空间。教师群体云集,凝聚力强,有利于教学交流和生活互助,形成稳定健康的工作圈子、生活圈子。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面临的挑战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原本分立的小学和初中两个系统组织整合起来,在行政管理、教师管理等层面必然面临更多的难题。
  1行政管理难度提升
  大部分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在原有的初中与小学联合办学的基础上,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教师的层次不同,管理的难度加大。第一,由于固有的思维及校区现状,学校行政结构运行机制亟待完善。原先的两套行政班子成为联合体后,办学理念、管理框架、办学行为不一致,行政资源使用及人员的调动、整合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冲突,职位的分配也易产生矛盾。原先中小学校的两套人马集中成一个联合体,小初为一家,却难为一体。第二,传统的管理理念束缚学校的发展,学校行政管理者需要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九年一贯制的推行,使得学校行政管理者由分管一个学段的教育教学工作, 转为需要熟悉、统筹兼顾两个学段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管理者既要具备中学教学管理经验,又要具备小学教育管理水平,这对管理者的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若存在素质缺陷,很容易导致管理者在教师管理中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影响工作执行力。第三,教师思维定势同样也会影响到学校管理。中小学合并而成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外在身份”转换了,但是“心理身份”的转换还需要一段时间。教师的思维受原来“中学”“小学”的定势影响,面对全新的办学模式、理念、管理制度、教学风格等问题,中小学教师的意见常有不同。
  2教师管理更加复杂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中学阶段和小学阶段差异较大,教师工作难度的大小、工作量的轻重、教育质量的高低、升学压力的大小等方面各有不同,教师的教学评价、经济待遇等认定标准无法统一,容易形成教师的内部矛盾,给管理带来难度。一是教师编制问题难以统一与协调。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立前原中小学各自的编制情况不同,合并后,中小学教师数加在一起合编,总人数可能超编,个别学科缺教师却没有编制进人,这对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是有严重影响的。二是教师考核制度形式单一,缺乏灵活多样的弹性机制。小学着重推进素质教育,考核重在素质。初中由于受“升学率”影响,学科成绩在考核中的分量相对重些。九年一贯制学校很难用比较统一的尺子来衡量老师的工作,同时如果实行完全标准化的整齐划一的考核标准,教师间的教学成绩及教学工作表现都被贴上了统一的标签,教师的创造性难以体现。对教师分开考核,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任务加重,易分散精力,不易照顾到学校的整体发展。三是薪酬待遇有区别。中小学工资标准不同,小学标准低些,中学标准高些。经济地位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小学教师的工资偏低,但是教学工作量并不少。如果教师常年得不到应有的薪酬,很难主动创新教学方法等,教学的艺术性与创造性更无从谈起。怎样实现同等工作量同薪同酬,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更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
其他文献
活动单导学模式的本质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怎样才能在历史活动单导学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平等
现阶段,素质教育在我国逐渐得到了普及推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改革深化。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语文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有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提高,
利用东北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量等资料,计算了宁夏季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系数,表明东北地区西部复季气温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从年代际变化的分析中得知,20世纪90 年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是打好学生的语言基础,锻炼他们表达能力的有效措施。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时期,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
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课堂为背景,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数学课堂。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应用能力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一直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教师将游戏教学法引用到小学的课堂教学当中,这不仅有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方略,还对学生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研究应用  在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