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除了在选材、严格体能、技战术训练外,一定要有目的心理训练,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调动各级的心理机制,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发挥出最佳水平。
【关键词】 培养 心理训练 心理素质
1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措施
1.1 诱导兴趣,培养个性。训练的运动员是先从培养其兴趣出发,一是介绍自行车运动的特点、概况和趣闻;二是带领运动员观看训练,形象地进行介绍,使运动员一开始就产生羡慕之心,跃跃欲试,产生对自行车运动的浓厚兴趣。然后,在开始阶段的训练中实施形象化的教学。每个运动员具有个性差异。因此,教练就仔细观察运动员在队的学习、训练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在训练中区别对待。
1.2 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运动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原因,只有明确目标,才会有为目标而努力的行动。在所有的心理训练中,动机的培养是首要的。当然,对运动员进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是培养正确动机的主要方面。学生参加运动训练的动机只能建立在为大目标而努力的这一基础上。反之,如果运动员的动机建立在个人渺小的基础上,那是不能取得真正进步的。
1.3 重视培养运动员的注意能力。由于自行车基本技、战术熟练掌握的单一性赛场的千变万化,要使运动员从容对待,注意品质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就显得格外突出。又由于少年注意力的不持久、不稳定,注意的范围不大,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重视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训练中要提高运动员注意对技、战术练习的指向和集中,提高优势兴奋中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培养注意能力方面。
1.4 指导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意志品质。有了顽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才能取得成功。在训练中特别重视指导运动员在平时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做到不缺席、不迟到,刮风下雨坚持训练。那么训练和比赛再苦、再累、再难他都能克服。教练必须在训练中利用鼓励性词汇来鼓励运动员,表扬有顽强精神的运动员。培养不怕困难,顽强战斗的队风,这样才能造就出具有顽强、勇敢、坚定和果断的意志品质的国家所需要的体育人才。
1.5 比赛期间的心理调整训练。为了使队员们赛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稳定的情绪,赛时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心理调整的训练:
1.5.1 每次比赛前认真开好准备会。教练把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向队员交底。实事求是向队员介绍各队情况,重视各队特长,找出各队弱点并拟订正确的应对措施。这样能稳定队员情绪,鼓舞斗志。提高自信心。
1.5.2 在每次比赛前,要求学生在赛前进行念动训练,默想该场比赛的各项注意点,设想自己在比赛中的良好表现及如何战胜对方取得成功的。在赛前还采用了心理放松的调节训练。方法如下:①闭眼,安静休息,注意力放在全身肌肉的逐步放松,一至二分钟;②缓慢用鼻子深呼吸,五秒间隔,伴以数数;③坐下大腿缓慢屈伸,转移注意力;④做缓慢的体操动作,拉韧带,活动各关节。这样有助于克服胆怯和不安情绪,调动积极的心理机制,改正错误动作。
1.5.3 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的语言要简短达意、幽默、风趣有鼓舞性。要活跃气氛,转移队员的紧张情绪。要求队员赛时能笑,笑能调节队员紧张心理状态。
2 实施心理训练的几点体会
2.1 要重视运动员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提高。训练中必须合理安排运动量,教学安排要由易到难,由大到小,使运动员在生理负荷上稳步发展,达到超量恢复,不断提高负荷的承受量。同时,教练必须注意运动员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发展,因为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当运动员心理处于良好状态时,就能长期保持兴奋和热情,积累很大的精力,生理负荷的承受量增大,因而训练积极有成效。反过来,则生理负荷随量减小,因而训练消极无成效。所以,教练必须重视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提高,这是训练取得成效的一条重要规律。
2.2 技、战术训练要遵循赛场心理变化规律。自行车比赛的胜负,实际上是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意识、作风以及应变能力和指挥艺术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现。其中,比赛时心理上的变化对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心理准备充分时,比赛中就会斗志旺盛行动果断,敢打敢拼。领先充满信心,落后能沉着,冷静对待,关键时候成功率高,甚至超水平发挥。当队员心理准备较差时,比赛中就容易顾虑重重,动作犹豫,表现失常,领先就松劲,落后就急躁。因此,教练在平时技、战术训练中要设想和估计比赛中队员心理的变化,作好应有的训练和准备,这样队员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高水平的技、战术,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良好心理品质,必须从小做起。我们在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练人”才是真正的目的和归宿。教练员有责任帮助每个队员树立积极、认真的训练和比赛态度,学会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失败,荣誉和责任,充满信心地向既定目标努力!这还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
【关键词】 培养 心理训练 心理素质
1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措施
1.1 诱导兴趣,培养个性。训练的运动员是先从培养其兴趣出发,一是介绍自行车运动的特点、概况和趣闻;二是带领运动员观看训练,形象地进行介绍,使运动员一开始就产生羡慕之心,跃跃欲试,产生对自行车运动的浓厚兴趣。然后,在开始阶段的训练中实施形象化的教学。每个运动员具有个性差异。因此,教练就仔细观察运动员在队的学习、训练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在训练中区别对待。
1.2 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运动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原因,只有明确目标,才会有为目标而努力的行动。在所有的心理训练中,动机的培养是首要的。当然,对运动员进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是培养正确动机的主要方面。学生参加运动训练的动机只能建立在为大目标而努力的这一基础上。反之,如果运动员的动机建立在个人渺小的基础上,那是不能取得真正进步的。
1.3 重视培养运动员的注意能力。由于自行车基本技、战术熟练掌握的单一性赛场的千变万化,要使运动员从容对待,注意品质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就显得格外突出。又由于少年注意力的不持久、不稳定,注意的范围不大,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重视注意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训练中要提高运动员注意对技、战术练习的指向和集中,提高优势兴奋中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培养注意能力方面。
1.4 指导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意志品质。有了顽强、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才能取得成功。在训练中特别重视指导运动员在平时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做到不缺席、不迟到,刮风下雨坚持训练。那么训练和比赛再苦、再累、再难他都能克服。教练必须在训练中利用鼓励性词汇来鼓励运动员,表扬有顽强精神的运动员。培养不怕困难,顽强战斗的队风,这样才能造就出具有顽强、勇敢、坚定和果断的意志品质的国家所需要的体育人才。
1.5 比赛期间的心理调整训练。为了使队员们赛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稳定的情绪,赛时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法进行心理调整的训练:
1.5.1 每次比赛前认真开好准备会。教练把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向队员交底。实事求是向队员介绍各队情况,重视各队特长,找出各队弱点并拟订正确的应对措施。这样能稳定队员情绪,鼓舞斗志。提高自信心。
1.5.2 在每次比赛前,要求学生在赛前进行念动训练,默想该场比赛的各项注意点,设想自己在比赛中的良好表现及如何战胜对方取得成功的。在赛前还采用了心理放松的调节训练。方法如下:①闭眼,安静休息,注意力放在全身肌肉的逐步放松,一至二分钟;②缓慢用鼻子深呼吸,五秒间隔,伴以数数;③坐下大腿缓慢屈伸,转移注意力;④做缓慢的体操动作,拉韧带,活动各关节。这样有助于克服胆怯和不安情绪,调动积极的心理机制,改正错误动作。
1.5.3 在比赛过程中教练员的语言要简短达意、幽默、风趣有鼓舞性。要活跃气氛,转移队员的紧张情绪。要求队员赛时能笑,笑能调节队员紧张心理状态。
2 实施心理训练的几点体会
2.1 要重视运动员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提高。训练中必须合理安排运动量,教学安排要由易到难,由大到小,使运动员在生理负荷上稳步发展,达到超量恢复,不断提高负荷的承受量。同时,教练必须注意运动员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发展,因为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当运动员心理处于良好状态时,就能长期保持兴奋和热情,积累很大的精力,生理负荷的承受量增大,因而训练积极有成效。反过来,则生理负荷随量减小,因而训练消极无成效。所以,教练必须重视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生理、心理负荷的同步提高,这是训练取得成效的一条重要规律。
2.2 技、战术训练要遵循赛场心理变化规律。自行车比赛的胜负,实际上是素质、技术、战术、心理意识、作风以及应变能力和指挥艺术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现。其中,比赛时心理上的变化对成绩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心理准备充分时,比赛中就会斗志旺盛行动果断,敢打敢拼。领先充满信心,落后能沉着,冷静对待,关键时候成功率高,甚至超水平发挥。当队员心理准备较差时,比赛中就容易顾虑重重,动作犹豫,表现失常,领先就松劲,落后就急躁。因此,教练在平时技、战术训练中要设想和估计比赛中队员心理的变化,作好应有的训练和准备,这样队员才能在赛场上发挥出高水平的技、战术,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良好心理品质,必须从小做起。我们在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练人”才是真正的目的和归宿。教练员有责任帮助每个队员树立积极、认真的训练和比赛态度,学会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失败,荣誉和责任,充满信心地向既定目标努力!这还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