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而复得的实习机会
在我毕业的前一年,大众中国总部来同济汽车学院招募实习生,获得 Offer 的人可以在毕业前最后的夏天去北京三里屯度过三个月。
当年的德国大众,是中国市场的神车,外资企业在国内有着美妙的光环效应,那里是每个汽车学院的学生都想去的地方。大部分同学都递交了简历,等待着竞争激烈的选拔。我也很期待这个选拔,但我连简历关都没有通过。在正式的选拔开始前我就被淘汰了。
作为一路靠个人单打独斗,在应试教育体系中游刃有余的我,从小不爱求人。但我那次不得不求助同年级的某位学生会干部——他恰好可以帮到这个小忙。无论他是跟谁打了招呼,或者是简单地把我的简历重新塞到了那个正确的箱子里面,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第二天我可以去参加面试了。
我顺利通过两轮面试,拿到了 Offer,去遥远的北京待了三个月。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全职工作,分配在大众中国进口车财务部门——作为一名实习生,对岗位是没有什么选择权的。但实际上,这个分配对我帮助极大。在我入职的第三天,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同事突然离职,她的工作被在几天内迅速移交给我,负责整个公司的预算控制和一些其它的数据统计、促销奖金发放等等——我当时还不会使用 Excel。事实上,当我的上司董哥问我的时候,我大大方方地说我会使用,不就是输入几个数字,单元格里做计算吗?董哥打开了自己的电脑,展现了他当时处理的数据量以及漂亮、精准、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在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无情鄙视之下,办公软件知识极为匮乏的我,开始奋起学习 Excel 技术,钻研财务业务。每天在公司几乎都要工作到10 点,而大多数实习生大概 6 点就下班了。更糟糕的是,还要饿着肚子——因为三里屯的餐厅超越了我这样一个大学生的消费承受能力。
我提醒自己每天中午在食堂尽可能地多吃,然后在晚上搭地铁回家的路上,买一份快餐填饱肚子。
三个月之内,我成为了部门里,也许是 Excel 水平最好的员工之一。我编了一堆看起来愚蠢而复杂的不美观的公式,但总之能把前任每个月花费 5天做的事情在三十分钟之内搞定。
毕业时,从多个毕业 Offer 中做出痛苦选择
毕业那年,我最青睐的企业是上海大众,但是我的户口不在上海,所以即使面试成功并获得高分,还是被无情地刷掉了。作为一名同济毕业生,我学过两年德语,有一些德国情结,还在大众中国总部实习过,错过了上海大众的机会,让我有些沮丧。
后来,我先后拿到了上海通用、福特中国、东风日产的 Offer。我面临一个选择:选钱最多的、行业名气和地位最高的?选最洋气的、充满美式公司文化、在陆家嘴黄金地带办公的?还是选一家坐落在陌生广州的郊区、薪水最低的公司?
我从没去过广州,但我还是选择了东风日产作为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各种各样的因素我都综合考虑,非常纠结。但真正促使我下定决心的因素是:制造工程师这个职业根本不是我想做的。
上海通用面试我的两位大哥,江湖风范十足,随时要掏出烟抽两口,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家长里短——我估计去工厂里做他们的跟班小弟,不会太有人生乐趣。去福特可以做进口车项目的销售助理,面试我的那位经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欣赏福特这家外资企业在面试中所展现的一切,从人到流程到内容,都合理高效,尊重彼此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考察面试者。我真的对这份工作很动心。但东风日产给予我的工作是产品规划:这份工作需要我综合掌握行业的宏观情况,企业的内部资源,基于市场和内部能力,以及未来趋势,规划自己的产品布局。我不是说这份工作是最好的工作,但这份工作是我当时非常喜欢,而且觉得最适合我的个人特质的:我爱看书、爱分析、爱跟人讨论问题、喜欢观察社会、做综合性的思考。
我觉得,我对 Offer 的选择,不能看钱的多少,不能看公司的名气,不能看企业的风格,我应该关注的是本质。本质的东西是,我是否有足够的天赋和意愿,来做这件事,并且努力把它做到比绝大多数人都好一点。
在想要放弃的时候,坚持一下
当我跳槽到上海通用凯迪拉克品牌的时候,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产品经理变成了营销经理,而且主要负责渠道营销。
老实说,我当时根本不懂什么是营销,毕竟一直在从事技术工作。
很多掌握专门技术的专业人士,经常误以为营销没有技术含量,非常简单。然而事实恰好相反——你觉得最不技术的东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东西。比如哲学。营销跟哲学实际上有共通之处,难以统计、难以量化、难以制订清晰的逻辑、难以总结明确的得失、难以做出慎重的决策。而市场环境又瞬息万变,你得到的信息往往严重滞后、不准确、不完整。
营销是一门让最严谨的理科生感觉到头大的学问——因为他们从小习惯了在确定的条件下,思考特定的问题,解决难题——但营销有点像是在黑暗森林里举着几根蜡烛,叫嚣着要砍死对手——其实你连对手在哪里,你要去哪里都搞不清楚。
还有一点很麻烦,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在产品规划或者战略研究或者研发这种部门,人际关系其实跟大学的实验室里差不了多少。当然也会有政治和江湖,但其实已经很单纯了。在营销体系里,在企业间的沟通环境下,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你不得不看着 A,想着 B,指着 C,说着 D。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个游戏规则,我搞不懂,也玩不来,笨拙不堪。我非常不适应这次跳槽。
在工作的第一年,有领导直接明示我辞职可能是一个更妥当的结果。从小到大,无论是学业生涯还是职业生涯,我从来没有陷入到这样的不利境地:经常被公开批评,办事总是不利,工作毫无思绪,居然被人劝退。失眠是当时的家常便饭,差点就准备去找工作,但内心的骄傲感把我拉住了——我可以退出一家公司,但不是以被辞退的方式,我想要把事情做好了,再从容离开。后来我在这家公司多坚持了 2 年。
这两年我改善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先后负责华北和华南市场,出差访问过至少 20 个全国各地不同城市的至少 30 家汽车经销商。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跟当地的经销商经理人、主管、员工、甚至消费者,找机会进行各种各样的交谈,观察在这个终端市场里的微观百态,以及汽车品牌的产品和营销在终端的种种体现:Good or Bad。
我把這段经历看做难得的学习机会,绝大多数汽车公司产品经理、战略评论员、市场调研专家,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他们只能在写字楼里借助情报和信息开展工作。在我看来,这有些纸上谈兵,实际上有不小的局限性。
所以这件事本质上是一个好事。我应该去勇敢承受压力和麻烦,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
我们生命中各种各样的奇迹、喜悦、梦想、美好,很多时候,最初都来自于你在彷徨、犹豫、怀疑、惧怕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坚定向前。就像我的前东家凯迪拉克品牌的最新 Slogan: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在我毕业的前一年,大众中国总部来同济汽车学院招募实习生,获得 Offer 的人可以在毕业前最后的夏天去北京三里屯度过三个月。
当年的德国大众,是中国市场的神车,外资企业在国内有着美妙的光环效应,那里是每个汽车学院的学生都想去的地方。大部分同学都递交了简历,等待着竞争激烈的选拔。我也很期待这个选拔,但我连简历关都没有通过。在正式的选拔开始前我就被淘汰了。
作为一路靠个人单打独斗,在应试教育体系中游刃有余的我,从小不爱求人。但我那次不得不求助同年级的某位学生会干部——他恰好可以帮到这个小忙。无论他是跟谁打了招呼,或者是简单地把我的简历重新塞到了那个正确的箱子里面,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第二天我可以去参加面试了。
我顺利通过两轮面试,拿到了 Offer,去遥远的北京待了三个月。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全职工作,分配在大众中国进口车财务部门——作为一名实习生,对岗位是没有什么选择权的。但实际上,这个分配对我帮助极大。在我入职的第三天,一位经验丰富的女同事突然离职,她的工作被在几天内迅速移交给我,负责整个公司的预算控制和一些其它的数据统计、促销奖金发放等等——我当时还不会使用 Excel。事实上,当我的上司董哥问我的时候,我大大方方地说我会使用,不就是输入几个数字,单元格里做计算吗?董哥打开了自己的电脑,展现了他当时处理的数据量以及漂亮、精准、复杂的公式和图表。在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无情鄙视之下,办公软件知识极为匮乏的我,开始奋起学习 Excel 技术,钻研财务业务。每天在公司几乎都要工作到10 点,而大多数实习生大概 6 点就下班了。更糟糕的是,还要饿着肚子——因为三里屯的餐厅超越了我这样一个大学生的消费承受能力。
我提醒自己每天中午在食堂尽可能地多吃,然后在晚上搭地铁回家的路上,买一份快餐填饱肚子。
三个月之内,我成为了部门里,也许是 Excel 水平最好的员工之一。我编了一堆看起来愚蠢而复杂的不美观的公式,但总之能把前任每个月花费 5天做的事情在三十分钟之内搞定。
毕业时,从多个毕业 Offer 中做出痛苦选择
毕业那年,我最青睐的企业是上海大众,但是我的户口不在上海,所以即使面试成功并获得高分,还是被无情地刷掉了。作为一名同济毕业生,我学过两年德语,有一些德国情结,还在大众中国总部实习过,错过了上海大众的机会,让我有些沮丧。
后来,我先后拿到了上海通用、福特中国、东风日产的 Offer。我面临一个选择:选钱最多的、行业名气和地位最高的?选最洋气的、充满美式公司文化、在陆家嘴黄金地带办公的?还是选一家坐落在陌生广州的郊区、薪水最低的公司?
我从没去过广州,但我还是选择了东风日产作为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各种各样的因素我都综合考虑,非常纠结。但真正促使我下定决心的因素是:制造工程师这个职业根本不是我想做的。
上海通用面试我的两位大哥,江湖风范十足,随时要掏出烟抽两口,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家长里短——我估计去工厂里做他们的跟班小弟,不会太有人生乐趣。去福特可以做进口车项目的销售助理,面试我的那位经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特别欣赏福特这家外资企业在面试中所展现的一切,从人到流程到内容,都合理高效,尊重彼此的同时能够有效地考察面试者。我真的对这份工作很动心。但东风日产给予我的工作是产品规划:这份工作需要我综合掌握行业的宏观情况,企业的内部资源,基于市场和内部能力,以及未来趋势,规划自己的产品布局。我不是说这份工作是最好的工作,但这份工作是我当时非常喜欢,而且觉得最适合我的个人特质的:我爱看书、爱分析、爱跟人讨论问题、喜欢观察社会、做综合性的思考。
我觉得,我对 Offer 的选择,不能看钱的多少,不能看公司的名气,不能看企业的风格,我应该关注的是本质。本质的东西是,我是否有足够的天赋和意愿,来做这件事,并且努力把它做到比绝大多数人都好一点。
在想要放弃的时候,坚持一下
当我跳槽到上海通用凯迪拉克品牌的时候,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产品经理变成了营销经理,而且主要负责渠道营销。
老实说,我当时根本不懂什么是营销,毕竟一直在从事技术工作。
很多掌握专门技术的专业人士,经常误以为营销没有技术含量,非常简单。然而事实恰好相反——你觉得最不技术的东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东西。比如哲学。营销跟哲学实际上有共通之处,难以统计、难以量化、难以制订清晰的逻辑、难以总结明确的得失、难以做出慎重的决策。而市场环境又瞬息万变,你得到的信息往往严重滞后、不准确、不完整。
营销是一门让最严谨的理科生感觉到头大的学问——因为他们从小习惯了在确定的条件下,思考特定的问题,解决难题——但营销有点像是在黑暗森林里举着几根蜡烛,叫嚣着要砍死对手——其实你连对手在哪里,你要去哪里都搞不清楚。
还有一点很麻烦,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和维护。在产品规划或者战略研究或者研发这种部门,人际关系其实跟大学的实验室里差不了多少。当然也会有政治和江湖,但其实已经很单纯了。在营销体系里,在企业间的沟通环境下,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你不得不看着 A,想着 B,指着 C,说着 D。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个游戏规则,我搞不懂,也玩不来,笨拙不堪。我非常不适应这次跳槽。
在工作的第一年,有领导直接明示我辞职可能是一个更妥当的结果。从小到大,无论是学业生涯还是职业生涯,我从来没有陷入到这样的不利境地:经常被公开批评,办事总是不利,工作毫无思绪,居然被人劝退。失眠是当时的家常便饭,差点就准备去找工作,但内心的骄傲感把我拉住了——我可以退出一家公司,但不是以被辞退的方式,我想要把事情做好了,再从容离开。后来我在这家公司多坚持了 2 年。
这两年我改善了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先后负责华北和华南市场,出差访问过至少 20 个全国各地不同城市的至少 30 家汽车经销商。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跟当地的经销商经理人、主管、员工、甚至消费者,找机会进行各种各样的交谈,观察在这个终端市场里的微观百态,以及汽车品牌的产品和营销在终端的种种体现:Good or Bad。
我把這段经历看做难得的学习机会,绝大多数汽车公司产品经理、战略评论员、市场调研专家,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他们只能在写字楼里借助情报和信息开展工作。在我看来,这有些纸上谈兵,实际上有不小的局限性。
所以这件事本质上是一个好事。我应该去勇敢承受压力和麻烦,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
我们生命中各种各样的奇迹、喜悦、梦想、美好,很多时候,最初都来自于你在彷徨、犹豫、怀疑、惧怕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坚定向前。就像我的前东家凯迪拉克品牌的最新 Slogan: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