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中国这样的依靠外贸出口拉动GDP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受金融危机影响巨大。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出现整体复苏的态势,“后危机时代”到来,中国对外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态势及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问题对策
引言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对外贸易额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下降,2009年国际贸易严重萎缩。随着国际经济触底回升,后危机时代到来,我国对外贸易降幅逐渐收窄,恢复性增长成为必然。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新的经济态势下中国对外贸易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寻求“后危机时代”的科学发展对策,不断进行贸易机制创新,抓住经济回暖的发展机遇,成为破在眉睫的重要议题。
一、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
(一)“后危机时代”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后危机时代”,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恢复性和脆弱性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它使得全球经济的格局出现了五大特征,主要体现在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金融体系、科技市场、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正在发生变化等方面。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最突出的特点即为通过膨胀。应对危机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剧了通过膨胀的预期。其次,危机中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于是更多的资本重新重视实体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重归试题经济也便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大特点。最后,经历危机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将会降低, 储蓄率将会提高, 鉴于危机暴露出的过去金融体制下的问题,加速改革国际货币体制,增强金融监管力度也是一大特点。
(二)“后危机时代”形势下的中国对外贸易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外需必然萎缩,出口更难依靠。2009 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 亿美元,同比下降20.9%。顺差1355 亿美元,同比减少455 亿美元。外商投资也呈下降趋势。2009年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的触底回升,我国对外贸易的降幅逐步收窄,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好转,我国出口形势也有所好转,对外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已经向上爬升,中国经济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50%的比重让全球再次刮目相看。尽管如此,鉴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过程的曲折性,以及各种不确定、不稳定的国内外因素的存在,中国对外贸易在“后经济时代”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贸易方式不合理
一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都存在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加之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方式,也是对外贸易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因素。然而,通过加工贸易我国只能赚取增加值,中低技术、中的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需要调整的关键,促进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成为重要一环。
(二)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程度很高的加工组装阶段,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和租住创新知识产权,缺乏知名品牌。同时,在出口市场分布状况上,中国外贸出口市场过于狭窄,主要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东盟、韩国以及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的过分集中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加剧
“后危机时代”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更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形势,反倾销、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国际贸易摩擦将成为对外贸易和全国经济向前发展的羁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我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出口应诉的贸易摩擦案件增多,大量出口产品受阻。另一方面, 国外低价倾销产品冲击我国市场, 国内产业受损害的现象也在增多。
(四)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美元处于大幅贬值的状态,弱势美元已成定局,“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美元持续贬值和全球性通胀的挑战。随着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国际金融市场开始进入持续动荡时期, 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空前高涨, 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显著加大。持续贬值的美元、全球性通胀以及动荡的金融市场,都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挑战。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中国进一步开始正视自身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足,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对外贸易战略,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地位, 加速推进迈向贸易强国进程。
(一)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及资金扶持
鉴于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和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国家应该调整外贸出口战略,把出口的目标转变为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提高风险保障等鼓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国家金融储备结构, 减少美元资产比例,在信贷、融资政策上给予支持,减轻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
(二)积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加工贸易型传统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也便最大。中国出口企业应该转变外贸发展的模式,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技术转移、合作开发等进行自主创新,努力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附加价值高并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贸易结构,提高企业和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对外贸易的突出问题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问题的加剧。我国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贸出口预警机制,及早预见风险,及早防范风险。并且要应充分利用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自身权益;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我国的全球产业链布局,降低出口依存度。同时, 面对国际经贸摩擦增多的新特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借鉴各国成熟经验,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调整贸易地域,加快形成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地域相对集中,欧盟、美国与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金融危机冲击后,我们必须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具有缓冲弹性的外贸目标市场,防止和缓解外部需求演变对我国外贸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严重冲击。要摆脱单一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减少对欧美少数经济体的依赖程度。
(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联系
贸易保护主义一直盛行,各种贸易壁垒不断出台,世界性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即将伴随更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现象。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沟通,扩大合作范围,处理好独立与合作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建,付静.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新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2]宋宏.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师,2010年第4期.
[3]郭妍,张立光.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外需大幅下滑时期的视角[J]. 国际经济探索,2010年第3期第26卷.
[4]王秋石.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的机遇[J].当代财经,2010年第12期总第301期.
[5]韩小琴.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探析[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0年4月第15卷第2期.
[6]刘芳芳. 区域合作:后危机时代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6月号总第395期.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问题对策
引言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对外贸易额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下降,2009年国际贸易严重萎缩。随着国际经济触底回升,后危机时代到来,我国对外贸易降幅逐渐收窄,恢复性增长成为必然。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新的经济态势下中国对外贸易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寻求“后危机时代”的科学发展对策,不断进行贸易机制创新,抓住经济回暖的发展机遇,成为破在眉睫的重要议题。
一、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
(一)“后危机时代”的概念和特点
所谓“后危机时代”,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恢复性和脆弱性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它使得全球经济的格局出现了五大特征,主要体现在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金融体系、科技市场、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正在发生变化等方面。 “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最突出的特点即为通过膨胀。应对危机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剧了通过膨胀的预期。其次,危机中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以及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于是更多的资本重新重视实体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经济发展重归试题经济也便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大特点。最后,经历危机后,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将会降低, 储蓄率将会提高, 鉴于危机暴露出的过去金融体制下的问题,加速改革国际货币体制,增强金融监管力度也是一大特点。
(二)“后危机时代”形势下的中国对外贸易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下滑,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的外需必然萎缩,出口更难依靠。2009 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 亿美元,同比下降20.9%。顺差1355 亿美元,同比减少455 亿美元。外商投资也呈下降趋势。2009年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的触底回升,我国对外贸易的降幅逐步收窄,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好转,我国出口形势也有所好转,对外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已经向上爬升,中国经济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50%的比重让全球再次刮目相看。尽管如此,鉴于世界经济的复苏过程的曲折性,以及各种不确定、不稳定的国内外因素的存在,中国对外贸易在“后经济时代”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贸易方式不合理
一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都存在贸易依存度过高,贸易方式不合理的问题。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0%,加之国内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方式,也是对外贸易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因素。然而,通过加工贸易我国只能赚取增加值,中低技术、中的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需要调整的关键,促进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成为重要一环。
(二)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市场比较集中
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程度很高的加工组装阶段,处于产业链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和租住创新知识产权,缺乏知名品牌。同时,在出口市场分布状况上,中国外贸出口市场过于狭窄,主要是美国、欧盟、香港、日本、东盟、韩国以及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的过分集中使得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加剧
“后危机时代”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更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形势,反倾销、保障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国际贸易摩擦将成为对外贸易和全国经济向前发展的羁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一方面,我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出口应诉的贸易摩擦案件增多,大量出口产品受阻。另一方面, 国外低价倾销产品冲击我国市场, 国内产业受损害的现象也在增多。
(四)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美元处于大幅贬值的状态,弱势美元已成定局,“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美元持续贬值和全球性通胀的挑战。随着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国际金融市场开始进入持续动荡时期, 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空前高涨, 出口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显著加大。持续贬值的美元、全球性通胀以及动荡的金融市场,都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巨大挑战。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使得中国进一步开始正视自身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不足,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调整对外贸易战略,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地位, 加速推进迈向贸易强国进程。
(一)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及资金扶持
鉴于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和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国家应该调整外贸出口战略,把出口的目标转变为提升国家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确保宏观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提高风险保障等鼓励政策。进一步优化国家金融储备结构, 减少美元资产比例,在信贷、融资政策上给予支持,减轻外贸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
(二)积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加工贸易型传统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也便最大。中国出口企业应该转变外贸发展的模式,促进外贸出口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技术转移、合作开发等进行自主创新,努力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附加价值高并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贸易结构,提高企业和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立风险预警系统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对外贸易的突出问题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问题的加剧。我国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外贸出口预警机制,及早预见风险,及早防范风险。并且要应充分利用WTO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自身权益;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大力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我国的全球产业链布局,降低出口依存度。同时, 面对国际经贸摩擦增多的新特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借鉴各国成熟经验,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调整贸易地域,加快形成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地域相对集中,欧盟、美国与日本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金融危机冲击后,我们必须要在更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多具有缓冲弹性的外贸目标市场,防止和缓解外部需求演变对我国外贸以及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严重冲击。要摆脱单一贸易依赖,考虑更加广阔的出口渠道,减少对欧美少数经济体的依赖程度。
(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联系
贸易保护主义一直盛行,各种贸易壁垒不断出台,世界性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即将伴随更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现象。因此,各国应该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沟通,扩大合作范围,处理好独立与合作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建,付静.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新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2]宋宏.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J].经济师,2010年第4期.
[3]郭妍,张立光.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外需大幅下滑时期的视角[J]. 国际经济探索,2010年第3期第26卷.
[4]王秋石. 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的五大特征——兼议中国后发展地区的机遇[J].当代财经,2010年第12期总第301期.
[5]韩小琴.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探析[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0年4月第15卷第2期.
[6]刘芳芳. 区域合作:后危机时代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6月号总第3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