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008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新课标中把德育问题摆到了重要位置,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新课标指出:“要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数学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呢?
  一、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知识同时,要注意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就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而论,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去发掘或设置德育的“渗透点”:题意和数据;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的成因;插页、插图和统计图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用生动的素材向学生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及古代数学家一些发现、早期研究等,教师简短的介绍,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教学“年、月、日”时,则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香港回归日”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电用水、积极锻炼、改革前后人民收入对比等事例,使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
  二、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数学的发现,数学的发展,数学内在矛盾的运动,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等,处处皆含“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等客观变化发展规律。这些都是客观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有关内容,恰当地揭示数学知识中蕴含的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以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设计如下游戏导入新课:“用掌声表示得数”。教师口述: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两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同学们击掌一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1个苹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没有掌声。教师问:为什么没有掌声呢?同学们回答:“半个苹果不能用掌声表示”。教师急忙夸奖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从而揭示课题。使同学们真实地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不是数学家们硬性规定的,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中通过数和计量的产生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
  四、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培养习惯和优良品德
  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强化学习目的教育,坚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刻苦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养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征,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养成运用数学的观点、态度观察事物,认识到学好数学的社会价值。
  例如: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重要课题还需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新课改理念,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去练习他们所学的,并发展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实施任务型教学是非常适宜的。它还能促使学生加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以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在英语课堂上,实施任务型教学,还能为构建和谐课堂、改善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基
期刊
本人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同样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有其重要作用,但正确得当的直观示范可以起到启蒙、消除心理畏惧、建立动作概念,纠正错误动作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独特效能。下面粗浅谈点体会。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教师通过具体的动作示范,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以了解所学动作的结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热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幼儿教育的手段和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为幼儿园语言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幼儿园 语言教学  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以往的幼儿园
期刊
有关圆的最值问题,往往知识面广、综合性大、应用性强,而且情境新颖,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在的数学素质,本文按知识点分类,以近几年中考题为例,归纳总结此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一、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例1:(2012宁波)如图1,△ABC中,∠BAC=60°,∠ABC=45°,AB=2 ,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O分别交AB,AC于点E,F,连结EF
期刊
儿童绘画是传达反映孩子思想意识的语言,它能成为儿童舒展身心、放飞自我的乐土。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给儿童寻找并提供更适合他们心灵驰骋的表现形式,而彩墨画就是这样一块乐土。  中国画讲究的是传统文化内涵与意境,对儿童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水墨画虽具有丰富的变化,但又拒绝色彩,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孩子对色彩的浓厚兴趣与表现欲。彩墨画集二者之大成,以墨为主,色彩为辅,既有中国画之意韵传承,又有笔墨之丰富
期刊
现如今社会是一个集知识、科技、理论、观念等多样理念为一体的一个全面创新的新时代,为适应当前时代的社会需求,以前的多种传统教育方法已不能满足各类人才的培养,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应该配以创新性的教育方法,那么创新教育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教育的总趋势。人的创新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一个总的综合表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的一项主体活动,它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开发学生的潜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期刊
课堂教学的好坏,对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每个教师应当使自己教的每节课都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使教学观念现代化,就应做到以下三点:  (1)要实现四个“转化”:①由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
期刊
摘要:幼儿是培养孩子生活以及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以及家长高度重视幼儿园教育,而幼儿园保育工作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多年从事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做一名合格的保育员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保育员 合格 素质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的时代。人类的自身素质不断的提高,对保育员的要
期刊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我们做老师的基本条件,还有就是讲究用科学的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我个人认为对班级的科学管理主要集中体现在“严”、“细”、“恒”和“做好表率”几字。  首先,我认为“严”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有严密的学习计划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求教师本身有严慈般的父爱。同时也要给学生起
期刊
前不久,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有位新教师执教了《百分数的认识》,她借鉴了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智慧,把黄老师的教学设计生搬硬套过来,原本以为会出现那种生生互动、精彩绝伦的课堂效果,但事实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课堂中的理答是否巧妙,是否智慧,是否给学生以鼓动、指导、激活。那什么叫理答呢?结合华东师大崔允梆教授和江苏教育学者柳夕浪等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