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为了儿童有根的生长,这是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淳小”)的文化主张。校长王一敏说:“有根的生长就是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植根传统,立根乡土,培养有家乡情、有求知欲的纯真儿童;有根的生长就是崇尚创新,拥有本土情,培养灵巧、智慧,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淳质少年;有根的生长就是善于积淀,勇于绽放,培养博爱智慧、素养全面的灵动精灵。”
在淳小,“立根溯源”的校训在每个教育人的心中发芽,“老街文化长廊”“老街文化展示馆”“老街文化工作坊”展现着先辈文化遗产的珍贵,“老街少儿文化周”“老街亲子文化游”“老街小导游”,游戏化的探究性活动正重构着教育教学方式。流动其间的是对寻根探源的执着与坚定,继往开来的是对文化传统的追求与信仰,站在中间的是自由而又充满乐趣的少年。淳小,只为让儿童有根的生长。
这,就是淳小的“教育追求”与“学校格调”。
上篇:看见的是物形,看不见的是“立根”
最美的光阴在学校,最浪漫的时节在学校,对于每一个淳小人而言,这是他们的行走姿态。因为,学校是让学生能够记住“乡愁”的地方,学校是一个让学生能够心安的地方。在淳小,物质的存在、教育的元素相互融合,人的活动彼此成全,相互映照。在这样的校园里,教育是那样的纯洁而又美好。
1.文化是可以触摸的。
“我是三(4)班的丁悦,我兴趣广泛,喜爱游泳,喜爱画画,我画的画还上过展板呢,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我要把全世界美好的东西都画出来。在学校里,我最喜爱的社团就是老虎鞋手工社团了,老师教我们用各种卡纸和碎花布制作老虎鞋,看着自己做成的老虎鞋,我非常开心。”从丁悦同学开心的话语里,我们感受到学生们对学校老虎鞋社团的喜爱。学校设有老街主题馆,馆内“老虎鞋”“孔明扇”“十字绣”等手工制品无时不在向学生展现着高淳人民的精湛技艺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每次拿起画笔时,就是我最专注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的很多作品在省市区的各类书画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用画笔描绘更加精彩的人生。”来自五(3)班的顾可琪同学说。她是学校老街少儿盘石画社团的一员,盘石画是淳小开设的社团之一,同时这也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学生们在社团里经过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舞龙虽然辛苦,可这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不想让这样的遗产就这样丢失了,我要好好学,努力将它继承下去。”这是来自学校老街少儿舞龙社团孙豪同学的感触。小小年纪的他能有这样的责任担当与认识,着实令人欣慰。学校舞龙社团是专门为了继承和保留传统民间文化设立的。淳小的学生们对舞龙很有兴趣,在指导教师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认真揣摩,现在已经能够完成一套舞龙动作了。
除了舞龙,还有老街少儿导游社团,这是由一群天真可爱的少先队员组成的社团,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从鼓励小导游大胆讲解,到放手让小导游与游客自由交流,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成长。“经过老街小导游社团的锻炼,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信了,前些天,我还被选为少先队员代表,在区团代会上作献词呢!”四(5)班的黄梓涵同学开心地说着自己的社团经历。来自五(6)班的杨子弈同学更是骄傲地说:“在老街小导游讲解活动中,我不仅把家乡的历史向中外游客推介,还向中外游客讲述老街的民俗习惯,我可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传播小使者呢!”
漫步淳小校园,一切都沾染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唱大戏、跳五猖、小戏迷、制作传统手工……诚如校长王一敏所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让不少儿童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忘记了我们祖先的宝贵遗产,我们要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学校社团活动中充分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那么我们的根在哪里呢?我们的根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淳小依托高淳老街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学校历史积淀,弘扬了鲜明的传统文化和地域风情。什么才是有根的教育?或许淳小给了我们答案,当教育抛却了一切模式与框架后,当教育去真正关注师生生命发展,让师生触摸文化温度的时候,师生才能找到心灵的家园,那里芳草茵茵、生机勃勃。
2.知识是可以探索的。
“高淳老街木雕可以分为三类,有表达祝福的,比如寿星送桃、八仙庆寿、童子送财等;有描写社会风俗的,比如伯乐相马、上和下睦、茶庄邀弈等;还有展现历史名人的,比如蜀三英、宋三贤、汉三才等。老街木雕融合绘画、建筑、历史、人文于一体,既有丰富的人文艺术气息,更有历史的厚重文化内涵。”来自五(1)班的赵子俊同学谈起了自己对高淳老街建筑木雕的研究,还真颇像一位小小的研究学者。作为学校“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的骨干分子,赵子俊同学有着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细腻与敏感。
高淳老街被譽为“金陵第一古街”,是国家4A级景区,这样的地方是人文与历史的“富矿区”,尤其是高淳老街的建筑更是在传承徽派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早就听爸爸说过老街的独特建筑文化在全国是很有名的,那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个我可要好好研究一番。”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赵子俊同学便喊上爸爸一起去深入了解老街的建筑文化。漫步在老街的青石板上,不少国外游客正拿着相机蹲在地上,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拍照。“这不就是些普通的房子吗?有什么可照相的啊?”小赵同学疑惑地问。爸爸告诉他,“可不要小瞧这些房子,这些建筑大多是明清时候建造的,有的距今已经有900年历史了,今天我们要好好感受一下高淳老街的建筑文化”。
通过近距离观察老街的建筑,小赵同学发现不少店面多采用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镂窗造型。房屋屋架上楼高于下楼,楼上楼下柱子错位分布,更让人着迷的是各种店铺上的木雕,复杂的雕纹,没有华丽的色泽,但是特别耐看。通过询问店主,小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木雕的构造与分类,这些点缀门楣的图案,实实在在给人以美的享受。一次深入实地的探究活动,让小赵同学深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今天的收获真是太多了,但是我想这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下次我还要去探寻这些精美木雕背后的故事。”小赵同学开心地说。 在淳小校园里,学校用物化的“一馆”“一室”“四廊”“十一园”等物形建筑,对学校立根溯源的精神进行智慧地表达。在淳小校园外,学校基于特色课程文化基地——高淳老街,建立了“老街文化少儿体验馆”“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在那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变得有趣有味,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知。教育家施瓦布认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方法比通过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呢?”在老街这样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地方,实施探究性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寻根固本,探寻传统文化传承背后的寓意,从而引领师生做人做事,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积极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故乡是可以拥抱的。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汽车的尾气,有的是鸟儿的歌唱,有的是花儿的绽放,这是孩子们与慢城的相约。“慢慢地,黄昏降临了,那美丽的颜色染红了天空,染红了大地,更染红了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它那样美丽、那样鲜艳、那样柔和,晚霞中,漫步在充满油菜花的海洋,享受油菜花带来的欢乐,如油菜花般奔放与美好……”这是孩子们与慢城的拥抱。从树上采摘一捧香椿头,从小河里摸出一盘有棱有角的螺丝,从竹林里挖出一捆春笋,吆喝声、谈话声、嬉笑声,热闹非凡,充满童趣,这是孩子们与慢城的邂逅。
2010年,在苏格兰举行的国际慢城会议上,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的高淳区桠溪镇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高淳区桠溪镇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相伴桠溪,我决定,慢下来,慢是淡定者的从容,慢是沧桑者的释怀,慢是播种后的喘息,慢是收获前的等待……”这是诗人冯诚触景生情写下的《我决定,慢下来》中对于桠溪的赞美之词。吴风楚韵的历史文化积淀、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传承、生态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在高淳桠溪,
跳五猖、小马灯等众多传统文化活动生命力旺盛;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集聚,优良的文化传统留下了众多遗迹。在这里,简朴的自然乡村生活与传统文化交织,学生感受着充满乡情与灵性的桠溪。
依托慢城,学生享受到童趣而又高贵的儿童生活,学校致力于让每个学生成为有本土情、有家乡情、有责任感、有童趣的淳质少年。在淳小,教育是从温暖学生心灵开始的,让学生在一个温暖而润泽的环境下自由成长,这是淳小人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对教育视界的澄清。每年三月,正是油菜花开的最佳时节,学校师生便会相约来到慢城去感受它的美,它的自然和谐,它的灵动优雅。“在慢城,最吸引我的还是那片油菜花,阳光下,油菜花奔放,微风吹过,一股股金色的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过来一波一波亮光,它们来回摆动着,毫不拘束,清新、自由、沁人心脾的香味加上无以言表的色调深深吸引着我。”六(8)班的杨悦同学在游玩慢城时,不禁动情地说道。而六(1)班的陶艺同学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慢城的春,怎能少得了采茶人的乐趣?他们个个头戴斗笠,穿梭在茶丛中,辛苦劳作的采茶人看着满满的收获,开心地笑着。慢城的春,也正像这一杯清茶,包含着生机,弥漫着芳香”。
慢,是一种简单无忧、充满情趣的生活方式,是听取蛙声一片、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意境。山逶迤似波浪,路蜿蜒如飘带,花烂漫而常开,竹葱郁而苍翠,在慢城,淳小的学生感受着它的从容:老式的剧院、温馨的广场、颇具特色的手工艺人。学生在这里停步驻足,细细地品味着文化,探寻着文化之根。只有立根,才能站得稳、站得牢,才能行之久远,改革有常,时代更迭,淳小始终坚守“为了孩子有根的生长”的办学定位,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纯真固本、淳和尚新为校风,既不因循守旧,也不自满懈怠,始终走在教育创新的前列。
中篇:看见的是细节,看不见的是“寻根”
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里感知文化的厚重,这是淳小一代代教育人的质朴思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明亮而又温馨、童趣而又智慧的教育空间里,舒展身心,活泼人生。所以,这也提醒着教育人要努力为儿童创造从灰色到明亮、从粗糙到润泽的生活教育情境,从而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捍卫纯真童年,坚守快乐童心。淳小是儿童肆意挥洒智慧的乐园,是永怀“赤子之心”的温馨家园。在这里,学生是情感的王子、是智慧的使者,生命安静地生长,心灵温润地涤荡。学生们可以在“小白灵”合唱团里一展歌喉,可以在少儿民间舞蹈社团里大显舞姿,可以在书法社团里进行书法个人展示,还可以在珠心算社团里一展“最强大脑”。在淳小,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在春风化雨中,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4.老布鞋,唤醒探寻的智慧。
制作布鞋是高淳民间的传统工艺,早在明清时候,高淳布鞋就已经名闻遐迩,世界钢琴大师理查德·克莱德曼、国际奥委会原主席罗格等都曾慕名前来……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三(6)班张澳同学一家三口来到了高淳老街,随即就被“梅家鞋铺”吸引住了。“这些制鞋工匠真是了不起啊,这些鞋做工都好精致!”听到小张澳看着老街布鞋赞不绝口,站在一旁的妈妈笑着说:“你还不知道吧,这些布鞋你的外婆也会做,想当年你还很小的时候穿的老虎鞋就是外婆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那做这些鞋有什么用吗?”小张澳不解地问道,“用处太多了,很早以前,农村妇女就特别重视针线活,一般在自家女儿十一二岁的时候,做娘的就会手把手教她绣鞋花、纳鞋底、做布鞋,不会做布鞋的姑娘嫁到婆家,婆婆就会不喜欢。而且,每当姑娘出嫁的时候,姑娘的嫁妆里,会给新郎准备几双布鞋,同时要给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做一双寿鞋呢,还会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几双绣有虎头的‘子孙鞋’。”妈妈给小张澳娓娓道来。通过与店主交流,小张澳还发现,布鞋上的绣花各异,有“双燕展翅”,有“蜻蜓戏荷”,还有“喜鹊登梅”等样式设计,精致的绣花让小张澳感叹一双老布鞋完工的不易。如何引导儿童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了解?淳小,就是通过继承和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用知行合一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课堂中动手,将文化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灵动中播撒智慧,求索中探寻文化根脉。 “‘老虎鞋’制作社团也是淳小近两年刚刚成立的,参加的学生多是三年级的学生,老虎鞋对很多学生来说都不陌生,学生们小时候或多或少地穿过。刚开始让学生们制作老虎鞋的时候,纯手工制作的老虎鞋让学生们望而却步,所以,我就尝试让学生们用色卡纸去制作。一次次尝试后,学生们针线活日渐成熟了,办公室的同事开玩笑地说这些学生的子孙幸福了,他们这么小就会给下一代做鞋子了。”淳小美术教师水珏瑶动情地诉说着学生们的故事。淳溪老街有如此丰盈的文化底蕴,淳小为何不充分利用起来呢?淳小人是这样说的,更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这样的美术课程让学生们充分动手动脑,自主选择,大胆创新。在水珏瑶老师看来,美术不只是与纸笔打交道,美术课应该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家乡的布鞋、老虎鞋就是值得挖掘的课程资源,利用身边的布鞋引导学生在“玩”的基础上体验民间艺术,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在淳小,学习就是这样可以随时触摸的,让学生亲历学习的发生过程成了教师的自觉追寻。课堂上教师会自主开发与老布鞋相关的校本课程,从而让其成为一种教育新常态,在互动体验中,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灵动,给学生一生的学习原动力。民间艺术是艺术的母本,是艺术的根脉,淳小带领着学生走上了一条寻根之旅,既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更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的寻根探索,让学生们在最美的光阴里遇见了最美的自己,让学生不断走向更远的地平线,走向生命的纯真与美好。
5.剪团花,点燃创造的激情。
剪纸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剪纸是智慧与人文的融合,是艺术与历史的重现,在方寸之间能够尽显传统文化的精妙。然而,现在许多青少年已经慢慢淡忘了这一门艺术,造成当今只有一些老的手艺人才掌握剪纸这项技术,面对这些传统手工业的衰落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式微,这着实令人感到惋惜。而在淳小,师生没有忘记祖先的宝贵遗产,学生们没有忘记先贤的精神财富。
学校美术教师杨兰兰始终坚持以点带面,引导点拨,在课堂中充分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开启学生创新的引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调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能力,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马小哈同学也剪了两个团花,大家一起来评评他剪得如何?”学校美术教师杨兰兰正在上着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剪团花巧装饰》。杨老师告诉学生,“团花是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就出现了“对猴团花”的样式,团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对称图形围绕着一个中心‘团结’起来”。在杨老师的课上,学生们兴趣盎然,跟随着教师的步骤“先折—再画—再剪”。画的过程中,老师不忘告诉学生们丰富的剪纸语言,有“云纹”“波浪纹”“三角纹”“月牙纹”“元宝纹”“箭头纹”等。在最后的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剪中,杨老师告诉同学们,“剪掉的是不要的部分,空的部分我们称作镂空,注意剪的时候上下左右一定不能剪到头”。终于,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团花在学生们的手中生成了,师生一起欣赏着自己的智慧結晶,那样的课堂简单而又美好、纯真而又灵动,小小的团花彰显的是手艺人“千剪不断万剪相连”的灵巧与智慧,更是淳小师生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民族风采的象征。
“自加入学校剪纸社团,我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创作的多幅剪纸作品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来自三(7)班的丁若宁同学高兴地说着自己的剪纸故事。而三(3)班的李思源,每次去剪纸,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每个星期三中午,我都会拿着剪纸材料奔向美术室,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的剪纸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诚如淳小副校长王利娟所言,“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开启了学生探寻乡土历史之根、亲情乡情之根。建构出了以儿童成长为中心的课程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与创新感悟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创新精神,转变学习方式”。小小的剪纸,让学生变得温情而又浪漫,柔软而又可爱,学生们在游戏中成长,在探索中历练,在传承中种下童趣的种子。
6.羽毛扇,激发实践的灵感。
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这些都是大国工匠中的典型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地反映出“工匠精神”的可贵,也可以说是由于工匠精神造就了这些能工巧匠。在我国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中,一直不乏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在高淳老街,“羽毛贡扇”便是典型的工匠精神物化的载体。
课堂上,淳小教师魏萍正在给学生讲解着“羽毛扇”的前世今生,“看似简单的羽毛扇,其实它的制作着实不简单呢,随着电扇、空调的普及,人们对于羽毛扇的需求大幅度下降,这就造成了掌握这一独特技艺的能工巧匠也纷纷抛弃传统手艺,转而加入别的行业,但是羽毛扇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工艺制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先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魏萍老师通过丰富的课件材料、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羽毛扇的“昨天”和“今天”。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们走近羽毛扇,淳小依托校外老街课程研究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羽毛扇的制作。三(4)班的吴欣冉同学为了深入研究“羽毛贡扇”,来到老街专门请教制作扇子的陈师傅。陈师傅是高淳羽毛扇工艺的传承人之一。“制作羽毛扇所使用的羽毛现在都是家禽羽毛了,羽毛扇花式非常多,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孔明扇了,高档羽毛扇的制作,要经过质检、筛选、蒸晒、理毛、穿编、贴花蕊、装托柄、安扇垂等20多道程序,孔明扇是最复杂的,一般两天才能制作出一把。”陈师傅向小欣冉详细地讲解着羽毛扇的制作过程。小欣冉感叹道:“我的家乡高淳有这样一群能工巧匠,他们真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这就是淳小对课堂的追求,找出一种方法使得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找出一条路径,可以让课堂少些嘈杂,多些灵动,少些喧嚣,多些快乐。在淳小人看来,那就是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之光,让学生在与传统文化的邂逅中,照亮儿童的美丽精神世界。“文化太抽象了,我们如何让抽象的文化走向具体,让孩子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呢,在丰富的传统技艺的探究中,孩子收获灵巧,发展核心素养,孕育智慧,培养人文底蕴。”校长王一敏如是说。 寻根,这曾是中国文学里最深沉的字眼,当今,这也是年轻一代最为陌生的词语。远离故土,加上都市化的生活节奏,让年轻一代与乡土的距离越来越远,与故乡的感情越来越淡,地方传统也正在渐渐衰落。城市化的一代,不应成为没有历史的、无法寻根的一代,他们应该拥有乡村的想念、故土的思念,而不是成为被城市化淹没、无根可寻的一代。此情此景下,淳小让学生从自己的乡土中寻找这脚下的历史,寻找那日渐式微的文化密码,这就是在寻找着自己的根。
下篇:看见的是艺术,看不见的是“扎根”
“多少脸庞,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年过了一年,一声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一曲《把根留住》不仅表达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更是表达了一种“扎根”的情怀。有着怎样的教育理解,就会有怎样的教育行为,在淳小,“善于积淀、勇于绽放”的学风让学生深深扎根于优秀文化的土壤,因为淳小人相信,给学生一颗种子,他们的梦想终将扎入泥土、生根发芽。
7.说方言,找寻历史文脉。
乡愁是每个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乡音就是故乡母亲的一声声呢喃,是每个异乡人对故乡记忆最深处的依托。而当下城市化的进程加剧了方言的流逝,最大的乡愁莫过于人们对传统乡音的记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恰如古诗所言,无论身处何地,共同的家乡方言才是共饮家乡水的唯一证明。方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方言更是一种情结,表达着人们对故乡最质朴的情感和眷恋。保护好方言,其实就是给自己的记忆中,留下最美丽的乡愁。这一点淳小人心知肚明,他们让学生记录方言、研究方言,让学生在美丽的年华里,扎下乡土语言之根。
“最原始的东西不一定最好,但却一定是最真挚最本原的。”来自四(5)班的柳朱修丞同学谈起了自己的高淳方言研究报告,喜悦与自豪之情挂在了他的脸上。曾有一个笑话形象地道出了高淳方言的复杂难懂。据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当时越方可以破解我軍粤语、闽南语、客家方言等联络暗语。某一天,一位师长在前线视察时候,忽然听到两位高淳籍士兵在聊天,可是对他们的聊天内容大惑不解。于是师长突发奇想,用高淳话来传递指令,指令一出,越军果真无法“破译”这种独特的军事“密码”。经过文献研究以及询问高淳土生土长的老年人,柳朱修丞同学还真是发现了高淳方言的许多秘密。他发现高淳方言属于古吴语,至今已经存在四千年了,所以较好地保留了中古时代的发音。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他发现高淳方言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主要是由高淳的地理位置决定的,高淳地处江苏最南端,到解放时全县还没有一条公路,比较偏僻闭塞,而且高淳是吴语区伸向江淮的一个半岛,南北朝时期几次北方人南迁仅仅到南京溧水,而没有到高淳,所以这使得高淳方言没有受到影响。
通过询问老一辈地地道道的高淳人,柳朱修丞同学发现用高淳方言来读某些诗词会更有韵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里面的‘人’,如果用高淳方言就读作nin,这与最后一句中的‘邻’合韵。”这是柳朱修丞同学的收获,这也只是淳小师生扎根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诚如学校教师孔小花所言,“我们的高淳方言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让孩子学习方言童谣,比如《月亮巴巴亮堂堂》《泥巴团子搓搓》《麻雀子》等,文字的记录容易,可是纯正的发音只能靠我们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了”。
浓浓的方言记录着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最朴素的情感,留住方言就是留住乡土文化的根。有一种文化,看似粗俗,可是一旦失去,精神就会荒芜;有一种美丽,没有华丽的外衣,可是一旦失去,才会发现它的弥足珍贵;有一种情感,看似落后,可是一旦失去,就会成为心灵的无根遗民。淳小,让学生在探索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唱起家乡纯真浓郁的民谣,这种蕴含地方文化智慧的教育方式,也正是教育改革的独特声音,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气质,重构了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8.唱民歌,探寻故乡记忆。
“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这是李白《游丹阳湖》中的佳句,其中歌声逐流水正是反映高淳儿女唱着欢乐的民歌的场景。高淳民歌激发着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痛恨,曾经还一度成为音乐创作的活教材,引起了国内外许多音乐家的重视,纷纷前来采风。
“五月里来,是栽秧,村村栽秧,忙又忙,哎……十八个姑娘,来拔秧啊,十八双秧篮呀,慢慢装啊。十八个哥哥,来挑秧,十八个姑娘,来呀栽秧,哎……巧手载下千株苗哇,精心育出呀,万担粮啊。哎,呜哎,哎呜哎,哎呜哎,哎呜哎。”教室里学生们欢快地高唱着家乡民歌——《五月栽秧》,音乐指导教师水娜在一旁用钢琴伴奏着。学习时,教师先让学生跟着钢琴唱旋律,学唱歌谱,再学唱歌词,最后完整地演唱一首传统民歌曲目。“不少民歌里面的语言都是方言发音,所以我会让学生先准确地发音,熟练之后再让学生上台表演。”水娜老师向我们诉说着音乐课堂上的民歌教学方式。除了《五月栽秧》这样的民歌教学,还有《送春》这样的传统曲艺,《送春》原先指的是每当春节前后,送春艺人手持春锣春鼓走街串巷,唱故事颂吉语,是为了给人祈福,以示一年平平安安、和和美美。送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送上门,其中又可以分为见之歌和欢喜歌,前者没有唱本,全凭手艺人的现场发挥,这需要艺人的临场发挥,而后者欢喜歌事先编好了唱词,内容多为恭贺新禧;另一种是送坐堂,送坐堂由主家供应茶饭与赏钱。
民间音乐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灵动的音符中徜徉着生命的美好,优美的旋律中烙下鲜活的家乡记忆。在淳小,民歌曲艺是老祖宗的文化遗产,也是学生们口耳相传的美妙童谣,《送春》里的祝福,《五月栽秧》中的勤劳,无不反映出学校立德树人、让学生扎根乡土的教育智慧,这样的教育是敞亮的,是开放的,是没有围墙的。在淳小,教育也是美的,让学生拥有别致的成长,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美的印记。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中曾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同样,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标本,更不是陈年旧事,而是绵延了数千年的文化之根。 9.民俗表演,演绎生活祥和。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千年藻苔。”这是《文化苦旅》对于那遗失的美好的回忆。在高淳,勤劳智慧的人民深挖传统文化,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形式,舞龙灯、跑马灯、狮子舞、采菱舞、花扇舞、叠罗汉、踩高跷、荡旱船、打水浒……这些丰富的民俗舞蹈没有流逝,因为,孩子们在淳小与其美丽相约。
一片甲骨,收藏古老的秘密;一卷竹筒,咏叹凡尘的沧桑,变化的是时代的更迭,不变的是历史的传承。看,伴随着阵阵锣鼓声,淳小老街少儿跳五猖社团的他们在高淳老街戏台上进行着表演。他们身着古装,手举华盖,头戴面具,一个个活灵活现,俨然一位艺术表演家的模样。学生们的演出赢来了观看群众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五猖”,指的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的神灵,又叫作五方帝君,而学生表演的“跳五猖”其实是在旧时祭祀神灵的基础上,演变的一种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动作中不少还有武术的动作套路在里面,奔放而又粗犷,跳好这一舞蹈还真不容易,“跳五猖”舞蹈有着驱邪纳祥的寓意。为了能够传承这一舞蹈艺术,淳小聘请本土“跳五猖”的民俗表演艺人来学校为学生专门进行辅导。2014年,“跳五猖”更是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们俨然成了一个个非遗小传人。
淳溪长乐杨家的板龙远近闻名,与“跳五猖”一样,也被评为非遗。学校从各方面支持学生传承这一古老艺术,不仅为学生们购买服饰、道具,还特意为学生聘请舞龙指导教师,成立老街少儿舞龙社团,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2~3次活动。指导教师杨老师细心指导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们,“这些孩子不怕苦,不怕累,慢慢地已经形成了一套如行云流水般的舞龙动作了”。学校舞龙社团的表演也多次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屡获好评。此外,淳小的老街少儿梨园社团,更是以弘扬民族戏曲文化为宗旨,让学生们深入学习戏曲知识唱腔、身段的变化,让学生们徜徉在戏曲的艺术天地里。2016年5月18日,学校老街少儿梨园社团的学生们参加了“幸福畅想”百場公益演出广场行——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的专场演出,赢得了一致好评。2016年,在高淳区庆祝建国67周年文艺汇演中,梨园社的学生表演的《寻根:“老街文化”少儿戏曲童谣联唱》更是获得最佳演出奖。扎根于老街的土壤,学生们幸福成长,扎根于乡土文化,淳小的学生们如美丽之花优雅绽放。扎根传统文化教育的土壤,淳小一直在路上,在未来也一定能够辗转而上。
纵然我们的“枝”伸向了天空,我们的叶伸向了四方,但是我们的“根”始终深深扎在中华文化的土地中。教育是追求生命的本性,是追求自我的悟性,教育本应如花朵绽放般自然,如虫鸣鸟叫般和谐,如鱼儿飞跃般幸福。诗人叶赛宁说:“去找故乡吧,没有故乡就没有诗人!”淳小,这个让学生有根的生长乐园,让学生从寻找本土优秀文化之根开始,立根传统,寻根文化,扎根乡土。在淳小,学生们寻访一段历史,倾听一番趣闻,跳一段舞蹈,唱一首小曲,那是在触摸着历史,那是在重温着传统,那是在寻根着乡土。
在淳小,“立根溯源”的校训在每个教育人的心中发芽,“老街文化长廊”“老街文化展示馆”“老街文化工作坊”展现着先辈文化遗产的珍贵,“老街少儿文化周”“老街亲子文化游”“老街小导游”,游戏化的探究性活动正重构着教育教学方式。流动其间的是对寻根探源的执着与坚定,继往开来的是对文化传统的追求与信仰,站在中间的是自由而又充满乐趣的少年。淳小,只为让儿童有根的生长。
这,就是淳小的“教育追求”与“学校格调”。
上篇:看见的是物形,看不见的是“立根”
最美的光阴在学校,最浪漫的时节在学校,对于每一个淳小人而言,这是他们的行走姿态。因为,学校是让学生能够记住“乡愁”的地方,学校是一个让学生能够心安的地方。在淳小,物质的存在、教育的元素相互融合,人的活动彼此成全,相互映照。在这样的校园里,教育是那样的纯洁而又美好。
1.文化是可以触摸的。
“我是三(4)班的丁悦,我兴趣广泛,喜爱游泳,喜爱画画,我画的画还上过展板呢,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画家,我要把全世界美好的东西都画出来。在学校里,我最喜爱的社团就是老虎鞋手工社团了,老师教我们用各种卡纸和碎花布制作老虎鞋,看着自己做成的老虎鞋,我非常开心。”从丁悦同学开心的话语里,我们感受到学生们对学校老虎鞋社团的喜爱。学校设有老街主题馆,馆内“老虎鞋”“孔明扇”“十字绣”等手工制品无时不在向学生展现着高淳人民的精湛技艺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每次拿起画笔时,就是我最专注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的很多作品在省市区的各类书画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用画笔描绘更加精彩的人生。”来自五(3)班的顾可琪同学说。她是学校老街少儿盘石画社团的一员,盘石画是淳小开设的社团之一,同时这也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学生们在社团里经过从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舞龙虽然辛苦,可这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不想让这样的遗产就这样丢失了,我要好好学,努力将它继承下去。”这是来自学校老街少儿舞龙社团孙豪同学的感触。小小年纪的他能有这样的责任担当与认识,着实令人欣慰。学校舞龙社团是专门为了继承和保留传统民间文化设立的。淳小的学生们对舞龙很有兴趣,在指导教师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认真揣摩,现在已经能够完成一套舞龙动作了。
除了舞龙,还有老街少儿导游社团,这是由一群天真可爱的少先队员组成的社团,在辅导教师的帮助下,从鼓励小导游大胆讲解,到放手让小导游与游客自由交流,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了成长。“经过老街小导游社团的锻炼,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同时,也变得更加自信了,前些天,我还被选为少先队员代表,在区团代会上作献词呢!”四(5)班的黄梓涵同学开心地说着自己的社团经历。来自五(6)班的杨子弈同学更是骄傲地说:“在老街小导游讲解活动中,我不仅把家乡的历史向中外游客推介,还向中外游客讲述老街的民俗习惯,我可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传播小使者呢!”
漫步淳小校园,一切都沾染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唱大戏、跳五猖、小戏迷、制作传统手工……诚如校长王一敏所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让不少儿童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忘记了我们祖先的宝贵遗产,我们要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学校社团活动中充分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水是有源的,树是有根的,那么我们的根在哪里呢?我们的根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淳小依托高淳老街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学校历史积淀,弘扬了鲜明的传统文化和地域风情。什么才是有根的教育?或许淳小给了我们答案,当教育抛却了一切模式与框架后,当教育去真正关注师生生命发展,让师生触摸文化温度的时候,师生才能找到心灵的家园,那里芳草茵茵、生机勃勃。
2.知识是可以探索的。
“高淳老街木雕可以分为三类,有表达祝福的,比如寿星送桃、八仙庆寿、童子送财等;有描写社会风俗的,比如伯乐相马、上和下睦、茶庄邀弈等;还有展现历史名人的,比如蜀三英、宋三贤、汉三才等。老街木雕融合绘画、建筑、历史、人文于一体,既有丰富的人文艺术气息,更有历史的厚重文化内涵。”来自五(1)班的赵子俊同学谈起了自己对高淳老街建筑木雕的研究,还真颇像一位小小的研究学者。作为学校“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的骨干分子,赵子俊同学有着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细腻与敏感。
高淳老街被譽为“金陵第一古街”,是国家4A级景区,这样的地方是人文与历史的“富矿区”,尤其是高淳老街的建筑更是在传承徽派风格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早就听爸爸说过老街的独特建筑文化在全国是很有名的,那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个我可要好好研究一番。”抑制不住内心的好奇,赵子俊同学便喊上爸爸一起去深入了解老街的建筑文化。漫步在老街的青石板上,不少国外游客正拿着相机蹲在地上,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拍照。“这不就是些普通的房子吗?有什么可照相的啊?”小赵同学疑惑地问。爸爸告诉他,“可不要小瞧这些房子,这些建筑大多是明清时候建造的,有的距今已经有900年历史了,今天我们要好好感受一下高淳老街的建筑文化”。
通过近距离观察老街的建筑,小赵同学发现不少店面多采用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镂窗造型。房屋屋架上楼高于下楼,楼上楼下柱子错位分布,更让人着迷的是各种店铺上的木雕,复杂的雕纹,没有华丽的色泽,但是特别耐看。通过询问店主,小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木雕的构造与分类,这些点缀门楣的图案,实实在在给人以美的享受。一次深入实地的探究活动,让小赵同学深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今天的收获真是太多了,但是我想这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下次我还要去探寻这些精美木雕背后的故事。”小赵同学开心地说。 在淳小校园里,学校用物化的“一馆”“一室”“四廊”“十一园”等物形建筑,对学校立根溯源的精神进行智慧地表达。在淳小校园外,学校基于特色课程文化基地——高淳老街,建立了“老街文化少儿体验馆”“老街文化少儿研究所”,在那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变得有趣有味,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知。教育家施瓦布认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方法比通过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呢?”在老街这样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地方,实施探究性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寻根固本,探寻传统文化传承背后的寓意,从而引领师生做人做事,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积极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故乡是可以拥抱的。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汽车的尾气,有的是鸟儿的歌唱,有的是花儿的绽放,这是孩子们与慢城的相约。“慢慢地,黄昏降临了,那美丽的颜色染红了天空,染红了大地,更染红了那一望无际的田野,它那样美丽、那样鲜艳、那样柔和,晚霞中,漫步在充满油菜花的海洋,享受油菜花带来的欢乐,如油菜花般奔放与美好……”这是孩子们与慢城的拥抱。从树上采摘一捧香椿头,从小河里摸出一盘有棱有角的螺丝,从竹林里挖出一捆春笋,吆喝声、谈话声、嬉笑声,热闹非凡,充满童趣,这是孩子们与慢城的邂逅。
2010年,在苏格兰举行的国际慢城会议上,风景优美、人杰地灵的高淳区桠溪镇被世界慢城组织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的称号,高淳区桠溪镇成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相伴桠溪,我决定,慢下来,慢是淡定者的从容,慢是沧桑者的释怀,慢是播种后的喘息,慢是收获前的等待……”这是诗人冯诚触景生情写下的《我决定,慢下来》中对于桠溪的赞美之词。吴风楚韵的历史文化积淀、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传承、生态与人文的完美融合,在高淳桠溪,
跳五猖、小马灯等众多传统文化活动生命力旺盛;革命老区,红色文化集聚,优良的文化传统留下了众多遗迹。在这里,简朴的自然乡村生活与传统文化交织,学生感受着充满乡情与灵性的桠溪。
依托慢城,学生享受到童趣而又高贵的儿童生活,学校致力于让每个学生成为有本土情、有家乡情、有责任感、有童趣的淳质少年。在淳小,教育是从温暖学生心灵开始的,让学生在一个温暖而润泽的环境下自由成长,这是淳小人对教育本质的追寻,对教育视界的澄清。每年三月,正是油菜花开的最佳时节,学校师生便会相约来到慢城去感受它的美,它的自然和谐,它的灵动优雅。“在慢城,最吸引我的还是那片油菜花,阳光下,油菜花奔放,微风吹过,一股股金色的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过来一波一波亮光,它们来回摆动着,毫不拘束,清新、自由、沁人心脾的香味加上无以言表的色调深深吸引着我。”六(8)班的杨悦同学在游玩慢城时,不禁动情地说道。而六(1)班的陶艺同学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慢城的春,怎能少得了采茶人的乐趣?他们个个头戴斗笠,穿梭在茶丛中,辛苦劳作的采茶人看着满满的收获,开心地笑着。慢城的春,也正像这一杯清茶,包含着生机,弥漫着芳香”。
慢,是一种简单无忧、充满情趣的生活方式,是听取蛙声一片、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意境。山逶迤似波浪,路蜿蜒如飘带,花烂漫而常开,竹葱郁而苍翠,在慢城,淳小的学生感受着它的从容:老式的剧院、温馨的广场、颇具特色的手工艺人。学生在这里停步驻足,细细地品味着文化,探寻着文化之根。只有立根,才能站得稳、站得牢,才能行之久远,改革有常,时代更迭,淳小始终坚守“为了孩子有根的生长”的办学定位,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纯真固本、淳和尚新为校风,既不因循守旧,也不自满懈怠,始终走在教育创新的前列。
中篇:看见的是细节,看不见的是“寻根”
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里感知文化的厚重,这是淳小一代代教育人的质朴思考。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明亮而又温馨、童趣而又智慧的教育空间里,舒展身心,活泼人生。所以,这也提醒着教育人要努力为儿童创造从灰色到明亮、从粗糙到润泽的生活教育情境,从而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捍卫纯真童年,坚守快乐童心。淳小是儿童肆意挥洒智慧的乐园,是永怀“赤子之心”的温馨家园。在这里,学生是情感的王子、是智慧的使者,生命安静地生长,心灵温润地涤荡。学生们可以在“小白灵”合唱团里一展歌喉,可以在少儿民间舞蹈社团里大显舞姿,可以在书法社团里进行书法个人展示,还可以在珠心算社团里一展“最强大脑”。在淳小,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在春风化雨中,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4.老布鞋,唤醒探寻的智慧。
制作布鞋是高淳民间的传统工艺,早在明清时候,高淳布鞋就已经名闻遐迩,世界钢琴大师理查德·克莱德曼、国际奥委会原主席罗格等都曾慕名前来……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三(6)班张澳同学一家三口来到了高淳老街,随即就被“梅家鞋铺”吸引住了。“这些制鞋工匠真是了不起啊,这些鞋做工都好精致!”听到小张澳看着老街布鞋赞不绝口,站在一旁的妈妈笑着说:“你还不知道吧,这些布鞋你的外婆也会做,想当年你还很小的时候穿的老虎鞋就是外婆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那做这些鞋有什么用吗?”小张澳不解地问道,“用处太多了,很早以前,农村妇女就特别重视针线活,一般在自家女儿十一二岁的时候,做娘的就会手把手教她绣鞋花、纳鞋底、做布鞋,不会做布鞋的姑娘嫁到婆家,婆婆就会不喜欢。而且,每当姑娘出嫁的时候,姑娘的嫁妆里,会给新郎准备几双布鞋,同时要给爷爷奶奶、公公婆婆做一双寿鞋呢,还会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几双绣有虎头的‘子孙鞋’。”妈妈给小张澳娓娓道来。通过与店主交流,小张澳还发现,布鞋上的绣花各异,有“双燕展翅”,有“蜻蜓戏荷”,还有“喜鹊登梅”等样式设计,精致的绣花让小张澳感叹一双老布鞋完工的不易。如何引导儿童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了解?淳小,就是通过继承和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用知行合一的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课堂中动手,将文化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灵动中播撒智慧,求索中探寻文化根脉。 “‘老虎鞋’制作社团也是淳小近两年刚刚成立的,参加的学生多是三年级的学生,老虎鞋对很多学生来说都不陌生,学生们小时候或多或少地穿过。刚开始让学生们制作老虎鞋的时候,纯手工制作的老虎鞋让学生们望而却步,所以,我就尝试让学生们用色卡纸去制作。一次次尝试后,学生们针线活日渐成熟了,办公室的同事开玩笑地说这些学生的子孙幸福了,他们这么小就会给下一代做鞋子了。”淳小美术教师水珏瑶动情地诉说着学生们的故事。淳溪老街有如此丰盈的文化底蕴,淳小为何不充分利用起来呢?淳小人是这样说的,更是实实在在这样做的。这样的美术课程让学生们充分动手动脑,自主选择,大胆创新。在水珏瑶老师看来,美术不只是与纸笔打交道,美术课应该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家乡的布鞋、老虎鞋就是值得挖掘的课程资源,利用身边的布鞋引导学生在“玩”的基础上体验民间艺术,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在淳小,学习就是这样可以随时触摸的,让学生亲历学习的发生过程成了教师的自觉追寻。课堂上教师会自主开发与老布鞋相关的校本课程,从而让其成为一种教育新常态,在互动体验中,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灵动,给学生一生的学习原动力。民间艺术是艺术的母本,是艺术的根脉,淳小带领着学生走上了一条寻根之旅,既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更发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的寻根探索,让学生们在最美的光阴里遇见了最美的自己,让学生不断走向更远的地平线,走向生命的纯真与美好。
5.剪团花,点燃创造的激情。
剪纸是我国最为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剪纸是智慧与人文的融合,是艺术与历史的重现,在方寸之间能够尽显传统文化的精妙。然而,现在许多青少年已经慢慢淡忘了这一门艺术,造成当今只有一些老的手艺人才掌握剪纸这项技术,面对这些传统手工业的衰落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式微,这着实令人感到惋惜。而在淳小,师生没有忘记祖先的宝贵遗产,学生们没有忘记先贤的精神财富。
学校美术教师杨兰兰始终坚持以点带面,引导点拨,在课堂中充分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开启学生创新的引擎,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调动学生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能力,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马小哈同学也剪了两个团花,大家一起来评评他剪得如何?”学校美术教师杨兰兰正在上着一堂别开生面的课——《剪团花巧装饰》。杨老师告诉学生,“团花是剪纸的一种布局格式,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就出现了“对猴团花”的样式,团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一个对称图形围绕着一个中心‘团结’起来”。在杨老师的课上,学生们兴趣盎然,跟随着教师的步骤“先折—再画—再剪”。画的过程中,老师不忘告诉学生们丰富的剪纸语言,有“云纹”“波浪纹”“三角纹”“月牙纹”“元宝纹”“箭头纹”等。在最后的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剪中,杨老师告诉同学们,“剪掉的是不要的部分,空的部分我们称作镂空,注意剪的时候上下左右一定不能剪到头”。终于,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团花在学生们的手中生成了,师生一起欣赏着自己的智慧結晶,那样的课堂简单而又美好、纯真而又灵动,小小的团花彰显的是手艺人“千剪不断万剪相连”的灵巧与智慧,更是淳小师生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民族风采的象征。
“自加入学校剪纸社团,我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创作的多幅剪纸作品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来自三(7)班的丁若宁同学高兴地说着自己的剪纸故事。而三(3)班的李思源,每次去剪纸,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每个星期三中午,我都会拿着剪纸材料奔向美术室,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的剪纸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诚如淳小副校长王利娟所言,“老街文化特色课程开启了学生探寻乡土历史之根、亲情乡情之根。建构出了以儿童成长为中心的课程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与创新感悟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创新精神,转变学习方式”。小小的剪纸,让学生变得温情而又浪漫,柔软而又可爱,学生们在游戏中成长,在探索中历练,在传承中种下童趣的种子。
6.羽毛扇,激发实践的灵感。
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这些都是大国工匠中的典型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地反映出“工匠精神”的可贵,也可以说是由于工匠精神造就了这些能工巧匠。在我国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中,一直不乏技艺精湛的手艺人。在高淳老街,“羽毛贡扇”便是典型的工匠精神物化的载体。
课堂上,淳小教师魏萍正在给学生讲解着“羽毛扇”的前世今生,“看似简单的羽毛扇,其实它的制作着实不简单呢,随着电扇、空调的普及,人们对于羽毛扇的需求大幅度下降,这就造成了掌握这一独特技艺的能工巧匠也纷纷抛弃传统手艺,转而加入别的行业,但是羽毛扇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工艺制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先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魏萍老师通过丰富的课件材料、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羽毛扇的“昨天”和“今天”。为了更进一步让学生们走近羽毛扇,淳小依托校外老街课程研究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羽毛扇的制作。三(4)班的吴欣冉同学为了深入研究“羽毛贡扇”,来到老街专门请教制作扇子的陈师傅。陈师傅是高淳羽毛扇工艺的传承人之一。“制作羽毛扇所使用的羽毛现在都是家禽羽毛了,羽毛扇花式非常多,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孔明扇了,高档羽毛扇的制作,要经过质检、筛选、蒸晒、理毛、穿编、贴花蕊、装托柄、安扇垂等20多道程序,孔明扇是最复杂的,一般两天才能制作出一把。”陈师傅向小欣冉详细地讲解着羽毛扇的制作过程。小欣冉感叹道:“我的家乡高淳有这样一群能工巧匠,他们真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这就是淳小对课堂的追求,找出一种方法使得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找出一条路径,可以让课堂少些嘈杂,多些灵动,少些喧嚣,多些快乐。在淳小人看来,那就是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之光,让学生在与传统文化的邂逅中,照亮儿童的美丽精神世界。“文化太抽象了,我们如何让抽象的文化走向具体,让孩子可以触摸、可以感知呢,在丰富的传统技艺的探究中,孩子收获灵巧,发展核心素养,孕育智慧,培养人文底蕴。”校长王一敏如是说。 寻根,这曾是中国文学里最深沉的字眼,当今,这也是年轻一代最为陌生的词语。远离故土,加上都市化的生活节奏,让年轻一代与乡土的距离越来越远,与故乡的感情越来越淡,地方传统也正在渐渐衰落。城市化的一代,不应成为没有历史的、无法寻根的一代,他们应该拥有乡村的想念、故土的思念,而不是成为被城市化淹没、无根可寻的一代。此情此景下,淳小让学生从自己的乡土中寻找这脚下的历史,寻找那日渐式微的文化密码,这就是在寻找着自己的根。
下篇:看见的是艺术,看不见的是“扎根”
“多少脸庞,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万涓成水,终究汇流成河,像一首澎湃的歌。一年过了一年,一声只为这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痕,留住我们的根。”一曲《把根留住》不仅表达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同根同源,更是表达了一种“扎根”的情怀。有着怎样的教育理解,就会有怎样的教育行为,在淳小,“善于积淀、勇于绽放”的学风让学生深深扎根于优秀文化的土壤,因为淳小人相信,给学生一颗种子,他们的梦想终将扎入泥土、生根发芽。
7.说方言,找寻历史文脉。
乡愁是每个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乡音就是故乡母亲的一声声呢喃,是每个异乡人对故乡记忆最深处的依托。而当下城市化的进程加剧了方言的流逝,最大的乡愁莫过于人们对传统乡音的记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恰如古诗所言,无论身处何地,共同的家乡方言才是共饮家乡水的唯一证明。方言是一个地区文化的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方言更是一种情结,表达着人们对故乡最质朴的情感和眷恋。保护好方言,其实就是给自己的记忆中,留下最美丽的乡愁。这一点淳小人心知肚明,他们让学生记录方言、研究方言,让学生在美丽的年华里,扎下乡土语言之根。
“最原始的东西不一定最好,但却一定是最真挚最本原的。”来自四(5)班的柳朱修丞同学谈起了自己的高淳方言研究报告,喜悦与自豪之情挂在了他的脸上。曾有一个笑话形象地道出了高淳方言的复杂难懂。据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当时越方可以破解我軍粤语、闽南语、客家方言等联络暗语。某一天,一位师长在前线视察时候,忽然听到两位高淳籍士兵在聊天,可是对他们的聊天内容大惑不解。于是师长突发奇想,用高淳话来传递指令,指令一出,越军果真无法“破译”这种独特的军事“密码”。经过文献研究以及询问高淳土生土长的老年人,柳朱修丞同学还真是发现了高淳方言的许多秘密。他发现高淳方言属于古吴语,至今已经存在四千年了,所以较好地保留了中古时代的发音。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他发现高淳方言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主要是由高淳的地理位置决定的,高淳地处江苏最南端,到解放时全县还没有一条公路,比较偏僻闭塞,而且高淳是吴语区伸向江淮的一个半岛,南北朝时期几次北方人南迁仅仅到南京溧水,而没有到高淳,所以这使得高淳方言没有受到影响。
通过询问老一辈地地道道的高淳人,柳朱修丞同学发现用高淳方言来读某些诗词会更有韵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里面的‘人’,如果用高淳方言就读作nin,这与最后一句中的‘邻’合韵。”这是柳朱修丞同学的收获,这也只是淳小师生扎根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诚如学校教师孔小花所言,“我们的高淳方言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让孩子学习方言童谣,比如《月亮巴巴亮堂堂》《泥巴团子搓搓》《麻雀子》等,文字的记录容易,可是纯正的发音只能靠我们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了”。
浓浓的方言记录着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与最朴素的情感,留住方言就是留住乡土文化的根。有一种文化,看似粗俗,可是一旦失去,精神就会荒芜;有一种美丽,没有华丽的外衣,可是一旦失去,才会发现它的弥足珍贵;有一种情感,看似落后,可是一旦失去,就会成为心灵的无根遗民。淳小,让学生在探索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课堂中唱起家乡纯真浓郁的民谣,这种蕴含地方文化智慧的教育方式,也正是教育改革的独特声音,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文化气质,重构了新的教育教学方式。
8.唱民歌,探寻故乡记忆。
“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这是李白《游丹阳湖》中的佳句,其中歌声逐流水正是反映高淳儿女唱着欢乐的民歌的场景。高淳民歌激发着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痛恨,曾经还一度成为音乐创作的活教材,引起了国内外许多音乐家的重视,纷纷前来采风。
“五月里来,是栽秧,村村栽秧,忙又忙,哎……十八个姑娘,来拔秧啊,十八双秧篮呀,慢慢装啊。十八个哥哥,来挑秧,十八个姑娘,来呀栽秧,哎……巧手载下千株苗哇,精心育出呀,万担粮啊。哎,呜哎,哎呜哎,哎呜哎,哎呜哎。”教室里学生们欢快地高唱着家乡民歌——《五月栽秧》,音乐指导教师水娜在一旁用钢琴伴奏着。学习时,教师先让学生跟着钢琴唱旋律,学唱歌谱,再学唱歌词,最后完整地演唱一首传统民歌曲目。“不少民歌里面的语言都是方言发音,所以我会让学生先准确地发音,熟练之后再让学生上台表演。”水娜老师向我们诉说着音乐课堂上的民歌教学方式。除了《五月栽秧》这样的民歌教学,还有《送春》这样的传统曲艺,《送春》原先指的是每当春节前后,送春艺人手持春锣春鼓走街串巷,唱故事颂吉语,是为了给人祈福,以示一年平平安安、和和美美。送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送上门,其中又可以分为见之歌和欢喜歌,前者没有唱本,全凭手艺人的现场发挥,这需要艺人的临场发挥,而后者欢喜歌事先编好了唱词,内容多为恭贺新禧;另一种是送坐堂,送坐堂由主家供应茶饭与赏钱。
民间音乐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灵动的音符中徜徉着生命的美好,优美的旋律中烙下鲜活的家乡记忆。在淳小,民歌曲艺是老祖宗的文化遗产,也是学生们口耳相传的美妙童谣,《送春》里的祝福,《五月栽秧》中的勤劳,无不反映出学校立德树人、让学生扎根乡土的教育智慧,这样的教育是敞亮的,是开放的,是没有围墙的。在淳小,教育也是美的,让学生拥有别致的成长,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美的印记。余秋雨在他的《文化苦旅》中曾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同样,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标本,更不是陈年旧事,而是绵延了数千年的文化之根。 9.民俗表演,演绎生活祥和。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千年藻苔。”这是《文化苦旅》对于那遗失的美好的回忆。在高淳,勤劳智慧的人民深挖传统文化,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形式,舞龙灯、跑马灯、狮子舞、采菱舞、花扇舞、叠罗汉、踩高跷、荡旱船、打水浒……这些丰富的民俗舞蹈没有流逝,因为,孩子们在淳小与其美丽相约。
一片甲骨,收藏古老的秘密;一卷竹筒,咏叹凡尘的沧桑,变化的是时代的更迭,不变的是历史的传承。看,伴随着阵阵锣鼓声,淳小老街少儿跳五猖社团的他们在高淳老街戏台上进行着表演。他们身着古装,手举华盖,头戴面具,一个个活灵活现,俨然一位艺术表演家的模样。学生们的演出赢来了观看群众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五猖”,指的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的神灵,又叫作五方帝君,而学生表演的“跳五猖”其实是在旧时祭祀神灵的基础上,演变的一种民间舞蹈,这些舞蹈动作中不少还有武术的动作套路在里面,奔放而又粗犷,跳好这一舞蹈还真不容易,“跳五猖”舞蹈有着驱邪纳祥的寓意。为了能够传承这一舞蹈艺术,淳小聘请本土“跳五猖”的民俗表演艺人来学校为学生专门进行辅导。2014年,“跳五猖”更是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们俨然成了一个个非遗小传人。
淳溪长乐杨家的板龙远近闻名,与“跳五猖”一样,也被评为非遗。学校从各方面支持学生传承这一古老艺术,不仅为学生们购买服饰、道具,还特意为学生聘请舞龙指导教师,成立老街少儿舞龙社团,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2~3次活动。指导教师杨老师细心指导着这些可爱的学生们,“这些孩子不怕苦,不怕累,慢慢地已经形成了一套如行云流水般的舞龙动作了”。学校舞龙社团的表演也多次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屡获好评。此外,淳小的老街少儿梨园社团,更是以弘扬民族戏曲文化为宗旨,让学生们深入学习戏曲知识唱腔、身段的变化,让学生们徜徉在戏曲的艺术天地里。2016年5月18日,学校老街少儿梨园社团的学生们参加了“幸福畅想”百場公益演出广场行——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的专场演出,赢得了一致好评。2016年,在高淳区庆祝建国67周年文艺汇演中,梨园社的学生表演的《寻根:“老街文化”少儿戏曲童谣联唱》更是获得最佳演出奖。扎根于老街的土壤,学生们幸福成长,扎根于乡土文化,淳小的学生们如美丽之花优雅绽放。扎根传统文化教育的土壤,淳小一直在路上,在未来也一定能够辗转而上。
纵然我们的“枝”伸向了天空,我们的叶伸向了四方,但是我们的“根”始终深深扎在中华文化的土地中。教育是追求生命的本性,是追求自我的悟性,教育本应如花朵绽放般自然,如虫鸣鸟叫般和谐,如鱼儿飞跃般幸福。诗人叶赛宁说:“去找故乡吧,没有故乡就没有诗人!”淳小,这个让学生有根的生长乐园,让学生从寻找本土优秀文化之根开始,立根传统,寻根文化,扎根乡土。在淳小,学生们寻访一段历史,倾听一番趣闻,跳一段舞蹈,唱一首小曲,那是在触摸着历史,那是在重温着传统,那是在寻根着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