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可食性植被以其食用性、可参与性、可观赏性的优势,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为城市景观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可食性植被的定义、发展、介入景观空间的意义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可食性植被在景观空间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可食性植被;景观设计;可食性
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景观绿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农业用地竞争激烈。如何在紧张的用地冲突中,实现景观绿地与城市建设、农业用地之间的平衡为城市景观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可食性植被以其食用性、可参与性、可观赏性的优势,为城市景观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1.可食性植被的概述
1.1可食性植被的定义
可食性植被是指一些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构建的植物类型,它并非简单地种植,而是运用生态景观的方式设计农园等场地,使其变成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的景观场地。
1.2可食性植被的起源与发展
国外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可追溯到遥远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时代,其园林中都曾出现过可食性植被的踪迹。然而文化复兴时期,人们为了方便对园林的管理和操作进而发展城市,有意识的将田园生产性农作物和纯粹观赏性植物相分开种植。70年代后,随着田园城市理念的兴起可食性植被又开始慢慢运用到景观中。经过城市农业的阶段性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这两个新型的农业生产概念便在城市农业复杂系统下产生了,可食性植被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1]。近几年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其夫人将公园改为菜园的行为,在美国将可食性植被在园林中的运用提上了又一个高潮。
国内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早在几千年前的西周,人们就开始在囿、圃中在栽培植物或圈养动物,表现出可食性植被应用的雏形。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这种宅旁、村边园圃绿地的娱乐、欣赏作用逐渐增加,而园林食物生产等使用功能却开始慢慢退化。后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便将农业生产与园林景观进行了区分,并更加清晰的明确它们各自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园林结合生产”模式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与园林景观的联系才得以恢复,“食用园林”的理念也显现出来[1]。
2.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意义
2.1可食性植被的益民作用
可食性植被与常规景观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它具有常规景观所不具有的可食用性的功能。可食性植被中的许多植物,如石榴、葡萄、羽衣甘蓝、桃树等,都兼备了食用性和观赏性。其中有许多芳香植物如留兰香、罗勒等,鲜花如玫瑰、百合等,让居民在娱乐游憩、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沐浴芳香、清心安神。因此,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休息游憩的场地,更能为他们准备一场生态营养的绿色盛宴[2]。
2.2可食性植被的经济效益
城市中许多可食性景观规划设计活动都可获取直接经济效益,如栽培果树、种植菜园、创办药草花卉苗圃等都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农业中的可食性植被的种植方式缺乏形式美,不足以满足人民现阶段对于美得追求,而常规景观的建设又以追求形式美为主,并且价格高昂。然而,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运用的探索,是将其两种旧的形式相结合,优点取之,缺点弃之,达到既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又满足节约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
3.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要点
3.1可食性植被的筛选
可食性植被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但是我们仅仅关注了它们的可食用的一面,却忽略了其观赏性的一面。可食性植被和观赏性植被具有相类似的特性,所以可食性植被在具备可食用的同时也兼具了可观赏的特性。这证明了可食性植被替换部分观赏性植被的可行性,但是并不是像农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替换那么简单。在其替换过程中既要保留适当遵循形式美发则以确保其观赏的功能又要结合自身的特殊生长需求,保证其健康成长,以确保果实的质量。所以,可食性植被并不是可以在景观中随意使用的。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形体的质感、颜色、高度、生活习性等,综合分析,找到合适的品种。在遵循美观性和效用性、差异性和相容性、生态性和互补性、节律性和变化性四原则,打造可食用性景观的生态家园[3]。
3.2可食性植被与景观观赏植被相结合
很多可食性植被有一个特点,就是结果之后会很快衰败,而观赏性植被一般就不存在这种问题。比如桃树和观赏桃树,桃树结果之后树叶会很快脱落,而观赏桃树由于只开花不结果,所以观赏桃树的叶子会保留很长时间不脱落。如果整园都栽植可食性植被,那么在一段时间里园中会出现万物凋零的,毫无生机的现在。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划分区域种植,在园中划分出若干区域仅仅种植观赏植物,这样可以保证部分可食性植被凋零时,园中不会出现一片衰败的景象发生。其二,将部分可食性植被和观赏性植被一块种植,这样也能有限的减轻可食性植被凋零时产生的衰败景象。
3.3可食性植被的景观空间位置应用
可食性植被的应用应考虑景观空间位置的特性,在其具体应用时可直接对可食性植被每个品种的特性进行分析,再根据其特性进行划分,其可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区域可食性景觀是指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功能需求、天气气候等情况,分析出不同可食性景观的生长情况,选择出最适应的可食性植物进行合理的栽种。二、边界可食性景观就是指区域和区域的交接部分,有封闭式边界和开放性边界两种。在封闭式边界处理中,可以将重点放在和园内植物的搭配上。但是在开放性边界的处理中,既要注意边界的区分,又要注意边界的融合问题。在边界地带要选择一些抗污性较强的可食性植物,以此减少周围环境对植物的危害。三、廊道可食性景观一般指带状、线性地带,这类可食性景观的设计可将线性划分成同等长度的段块,然后分段栽种不同的可食性植物,以此丰富景观的层次性,形成流畅的植物线。四、节点可食性景观是景观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利用节点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区域或廊道,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节点设计尤为重要,格外考验景观规划人员的水平,需要规划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利用精致美观、吸引力较强的可食性植物进行设计[3]。
参考文献:
[1]任栩辉,刘青林.可食景观的功能与发展[J],现代园林.2015,12
[2]钱瑾,任建武.北京观光农园中景观设计与可食性植物配置[J],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12
[3]洪晓军.可食性植物在景观领域的应用[J],居住环境.2018.05
第一作者:董明涛, 男,(1994-) ,河南人,本科在读,专业:环境设计。
通讯作者:蔡清,女,(1982-),黑龙江人,讲师,研究方向:益智型景观设计。
项目来源:平顶山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可食性植被视角的新概念生态小区的建设(KCJJ20181026)
关键词:可食性植被;景观设计;可食性
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景观绿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农业用地竞争激烈。如何在紧张的用地冲突中,实现景观绿地与城市建设、农业用地之间的平衡为城市景观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可食性植被以其食用性、可参与性、可观赏性的优势,为城市景观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1.可食性植被的概述
1.1可食性植被的定义
可食性植被是指一些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构建的植物类型,它并非简单地种植,而是运用生态景观的方式设计农园等场地,使其变成富有美感和生态价值的景观场地。
1.2可食性植被的起源与发展
国外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可追溯到遥远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时代,其园林中都曾出现过可食性植被的踪迹。然而文化复兴时期,人们为了方便对园林的管理和操作进而发展城市,有意识的将田园生产性农作物和纯粹观赏性植物相分开种植。70年代后,随着田园城市理念的兴起可食性植被又开始慢慢运用到景观中。经过城市农业的阶段性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农业这两个新型的农业生产概念便在城市农业复杂系统下产生了,可食性植被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环境中[1]。近几年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其夫人将公园改为菜园的行为,在美国将可食性植被在园林中的运用提上了又一个高潮。
国内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早在几千年前的西周,人们就开始在囿、圃中在栽培植物或圈养动物,表现出可食性植被应用的雏形。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这种宅旁、村边园圃绿地的娱乐、欣赏作用逐渐增加,而园林食物生产等使用功能却开始慢慢退化。后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便将农业生产与园林景观进行了区分,并更加清晰的明确它们各自在国家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园林结合生产”模式进入另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与园林景观的联系才得以恢复,“食用园林”的理念也显现出来[1]。
2.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意义
2.1可食性植被的益民作用
可食性植被与常规景观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它具有常规景观所不具有的可食用性的功能。可食性植被中的许多植物,如石榴、葡萄、羽衣甘蓝、桃树等,都兼备了食用性和观赏性。其中有许多芳香植物如留兰香、罗勒等,鲜花如玫瑰、百合等,让居民在娱乐游憩、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沐浴芳香、清心安神。因此,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不仅能为居民提供休息游憩的场地,更能为他们准备一场生态营养的绿色盛宴[2]。
2.2可食性植被的经济效益
城市中许多可食性景观规划设计活动都可获取直接经济效益,如栽培果树、种植菜园、创办药草花卉苗圃等都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价值。农业中的可食性植被的种植方式缺乏形式美,不足以满足人民现阶段对于美得追求,而常规景观的建设又以追求形式美为主,并且价格高昂。然而,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运用的探索,是将其两种旧的形式相结合,优点取之,缺点弃之,达到既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又满足节约资源,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
3.可食性植被在景观中的应用要点
3.1可食性植被的筛选
可食性植被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和它们打交道,但是我们仅仅关注了它们的可食用的一面,却忽略了其观赏性的一面。可食性植被和观赏性植被具有相类似的特性,所以可食性植被在具备可食用的同时也兼具了可观赏的特性。这证明了可食性植被替换部分观赏性植被的可行性,但是并不是像农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替换那么简单。在其替换过程中既要保留适当遵循形式美发则以确保其观赏的功能又要结合自身的特殊生长需求,保证其健康成长,以确保果实的质量。所以,可食性植被并不是可以在景观中随意使用的。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其形体的质感、颜色、高度、生活习性等,综合分析,找到合适的品种。在遵循美观性和效用性、差异性和相容性、生态性和互补性、节律性和变化性四原则,打造可食用性景观的生态家园[3]。
3.2可食性植被与景观观赏植被相结合
很多可食性植被有一个特点,就是结果之后会很快衰败,而观赏性植被一般就不存在这种问题。比如桃树和观赏桃树,桃树结果之后树叶会很快脱落,而观赏桃树由于只开花不结果,所以观赏桃树的叶子会保留很长时间不脱落。如果整园都栽植可食性植被,那么在一段时间里园中会出现万物凋零的,毫无生机的现在。所以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划分区域种植,在园中划分出若干区域仅仅种植观赏植物,这样可以保证部分可食性植被凋零时,园中不会出现一片衰败的景象发生。其二,将部分可食性植被和观赏性植被一块种植,这样也能有限的减轻可食性植被凋零时产生的衰败景象。
3.3可食性植被的景观空间位置应用
可食性植被的应用应考虑景观空间位置的特性,在其具体应用时可直接对可食性植被每个品种的特性进行分析,再根据其特性进行划分,其可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区域可食性景觀是指根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功能需求、天气气候等情况,分析出不同可食性景观的生长情况,选择出最适应的可食性植物进行合理的栽种。二、边界可食性景观就是指区域和区域的交接部分,有封闭式边界和开放性边界两种。在封闭式边界处理中,可以将重点放在和园内植物的搭配上。但是在开放性边界的处理中,既要注意边界的区分,又要注意边界的融合问题。在边界地带要选择一些抗污性较强的可食性植物,以此减少周围环境对植物的危害。三、廊道可食性景观一般指带状、线性地带,这类可食性景观的设计可将线性划分成同等长度的段块,然后分段栽种不同的可食性植物,以此丰富景观的层次性,形成流畅的植物线。四、节点可食性景观是景观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利用节点可以连接多个不同的区域或廊道,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节点设计尤为重要,格外考验景观规划人员的水平,需要规划人员具有创新意识,利用精致美观、吸引力较强的可食性植物进行设计[3]。
参考文献:
[1]任栩辉,刘青林.可食景观的功能与发展[J],现代园林.2015,12
[2]钱瑾,任建武.北京观光农园中景观设计与可食性植物配置[J],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7,12
[3]洪晓军.可食性植物在景观领域的应用[J],居住环境.2018.05
第一作者:董明涛, 男,(1994-) ,河南人,本科在读,专业:环境设计。
通讯作者:蔡清,女,(1982-),黑龙江人,讲师,研究方向:益智型景观设计。
项目来源:平顶山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可食性植被视角的新概念生态小区的建设(KCJJ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