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民营企业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是其经济腾飞的重要保障。当下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劳资矛盾日趋复杂。通过分析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劳动者、工会和政府四个方面提出构建中国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矛盾;和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形式,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也成为了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经济关系。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时期,民营企业将要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劳资矛盾问题突出,人事争议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如果这一社会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必然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总体上是积极和谐的,但劳资双方仍存在诸多矛盾冲突,劳资关系日趋紧张。“《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2012年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达140.3万件,各级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64.1万件,涉及劳动者88.2万人。”1总结起来,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
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是民营企业劳资矛盾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指由工资、津贴、提成、奖金、福利等物质因素引发的利益纠纷。在民营企业中,拖欠工资的问题没有得到完全根治,尤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民营企业根据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有的甚至不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一些民营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福利制度,津贴、提成、奖金、福利的发放与否、发放数量、发放时间等全凭企业主决定,随意性大。
(二)权利方面的问题
权利方面的问题指由劳动合同、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申诉权力、劳动安全等引发的劳动权益纠纷。目前,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规范性差、履约率低等,存在随意用工现象。一些民营企业长期让劳动者无偿加班,更有民营企业无偿占用劳动者的法定休假日;许多民营企业都以劳动者的基本工资购买社会保险,有的民营企业都没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组建工会,大部分已有的工会也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解决。
(三)其他方面的问题
其他方面的问题指是指工作环境、工作设施条件、工作强度、价值取向等引发的冲突和摩擦。民营企业的劳动者工作强度普遍偏大,超时加班、疲劳作业、聘用未成年人等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此类现象更为明显;一些民营企业的劳动保护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劳动者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劳动者还患上了职业病;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他们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导致劳资双方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存在矛盾。
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企业转变管理观念,创造劳资两利局面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使得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劳动力市场化,经济关系货币化。民营企业为了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往往从自我生存角度出发,对劳动者缺乏必要保护,尽最大限度利用员工价值实现企业目标价值。”2民营企业这种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略劳动者感受的刚性管理观念,是导致劳资关系越来越紧张的重要因素。劳资双方不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是共同促进、互利共赢的关系。因此,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需要企业转变管理观念,坚持以劳动者为本,实行柔性管理,不断消减劳资双方存在利益分歧,进而创造劳资两利局面。首先,民营企业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事,支持工会建设,从而提升企业在劳动者心中的信任度;其次,民营企业要有人才危机意识,注重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加薪升职、提高福利、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完善管理制度的措施来激发员工的能动性,从而为劳资双方创造更多利益;再次,民营企业要努力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包容性,通过和谐文化的推进来弥补物质利益不能协调的劳资关系矛盾。
(二)劳动者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劳动者作为劳资矛盾的当事人,在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态度明显,民营企业主参政议政的人数逐年上升,加之劳动力市场化,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劳资双方力量严重不均衡,企业方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缓解劳资双方的矛盾需要劳动者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保护能力。第一,劳动者要根据岗位要求和自身实际,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使企业对自己越来越依赖;第二,劳动者要有维权意识,通过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提高自身的维权及时性;第三,劳动者之间要相互团结、相互帮助,以集体的力量来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差异,使劳资双方在较为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对话,从而增强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工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构建劳资关系协调机制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工会的经费部分来源于企业,有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甚者担任工会的领导干部,导致工会组建率低、缺乏独立性、流于形式。可见,组建一个能够真正代表劳动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工会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构建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第一,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注重引导,不断宣传工会的积极作用,敦促民营企业组建工会,调动劳动者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会组建率;第二,工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要求进步,通过吸收优秀的管理协调经验和提升工会领导的综合素质,来增强工会的专业性、代表性、独立性和公正性,进而持续提升工会的协调能力;第三,工会要建立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将工会的各项职能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问题。
(四)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和法律体系不健全,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培训不足,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度不够,政府执法监督力度不强等问题也强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因此,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缓解劳资关系矛盾。第一,政府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3着力解决劳动群众的实际困难;第二,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不法行为的监管,严格落实政策法规,加大对民营企业违规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注重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的素质,发挥政府的干预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2013年5月28日
[2]赵辉,李艳.知识经济视角下民营企业员工柔性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第123页.
[3]邓卓明.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努力构建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J].探索,2006,3:第45页.
关键词: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矛盾;和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了我国主要的经济形式,民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也成为了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经济关系。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时期,民营企业将要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劳资矛盾问题突出,人事争议案件数量不断攀升。如果这一社会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必然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中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劳资关系总体上是积极和谐的,但劳资双方仍存在诸多矛盾冲突,劳资关系日趋紧张。“《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2012年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达140.3万件,各级仲裁机构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64.1万件,涉及劳动者88.2万人。”1总结起来,劳资关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
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是民营企业劳资矛盾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指由工资、津贴、提成、奖金、福利等物质因素引发的利益纠纷。在民营企业中,拖欠工资的问题没有得到完全根治,尤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民营企业根据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有的甚至不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一些民营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福利制度,津贴、提成、奖金、福利的发放与否、发放数量、发放时间等全凭企业主决定,随意性大。
(二)权利方面的问题
权利方面的问题指由劳动合同、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申诉权力、劳动安全等引发的劳动权益纠纷。目前,民营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规范性差、履约率低等,存在随意用工现象。一些民营企业长期让劳动者无偿加班,更有民营企业无偿占用劳动者的法定休假日;许多民营企业都以劳动者的基本工资购买社会保险,有的民营企业都没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组建工会,大部分已有的工会也流于形式,形同虚设,劳动者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解决。
(三)其他方面的问题
其他方面的问题指是指工作环境、工作设施条件、工作强度、价值取向等引发的冲突和摩擦。民营企业的劳动者工作强度普遍偏大,超时加班、疲劳作业、聘用未成年人等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此类现象更为明显;一些民营企业的劳动保护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劳动者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一些劳动者还患上了职业病;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他们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尚未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导致劳资双方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存在矛盾。
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对策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中国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企业转变管理观念,创造劳资两利局面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使得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劳动力市场化,经济关系货币化。民营企业为了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往往从自我生存角度出发,对劳动者缺乏必要保护,尽最大限度利用员工价值实现企业目标价值。”2民营企业这种只考虑自身利益,而忽略劳动者感受的刚性管理观念,是导致劳资关系越来越紧张的重要因素。劳资双方不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是共同促进、互利共赢的关系。因此,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需要企业转变管理观念,坚持以劳动者为本,实行柔性管理,不断消减劳资双方存在利益分歧,进而创造劳资两利局面。首先,民营企业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事,支持工会建设,从而提升企业在劳动者心中的信任度;其次,民营企业要有人才危机意识,注重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通过加薪升职、提高福利、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完善管理制度的措施来激发员工的能动性,从而为劳资双方创造更多利益;再次,民营企业要努力建设和谐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包容性,通过和谐文化的推进来弥补物质利益不能协调的劳资关系矛盾。
(二)劳动者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劳动者作为劳资矛盾的当事人,在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态度明显,民营企业主参政议政的人数逐年上升,加之劳动力市场化,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劳资双方力量严重不均衡,企业方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缓解劳资双方的矛盾需要劳动者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保护能力。第一,劳动者要根据岗位要求和自身实际,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使企业对自己越来越依赖;第二,劳动者要有维权意识,通过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自身法律意识,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提高自身的维权及时性;第三,劳动者之间要相互团结、相互帮助,以集体的力量来平衡劳资双方的力量差异,使劳资双方在较为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对话,从而增强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工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构建劳资关系协调机制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工会的经费部分来源于企业,有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甚者担任工会的领导干部,导致工会组建率低、缺乏独立性、流于形式。可见,组建一个能够真正代表劳动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会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工会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构建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第一,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注重引导,不断宣传工会的积极作用,敦促民营企业组建工会,调动劳动者组建工会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会组建率;第二,工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积极要求进步,通过吸收优秀的管理协调经验和提升工会领导的综合素质,来增强工会的专业性、代表性、独立性和公正性,进而持续提升工会的协调能力;第三,工会要建立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将工会的各项职能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劳资双方的矛盾问题。
(四)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我国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和法律体系不健全,劳动力职业技能素质培训不足,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度不够,政府执法监督力度不强等问题也强化了劳资双方的矛盾。因此,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缓解劳资关系矛盾。第一,政府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3着力解决劳动群众的实际困难;第二,政府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不法行为的监管,严格落实政策法规,加大对民营企业违规违纪行为的惩治力度,同时注重提高监管执法人员的素质,发挥政府的干预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2013年5月28日
[2]赵辉,李艳.知识经济视角下民营企业员工柔性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3:第123页.
[3]邓卓明.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努力构建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J].探索,2006,3:第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