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探求,我认为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作为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及教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师思想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减少课上不足部分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讲清知识性,还要有思想性,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结合,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意志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精心设计教法,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编写出切合本班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教案的编写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是进行教学的依据,编写教案,是建立在对课文重难点的分析、对教育及情感目标的把握之上,是对课文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的成果,每一堂成功的课例都体现了教师新颖的设计创新的结果。即使是同一篇课文,由于教育对象不同、班级基础不同,我们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创造出各有侧重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
   二、轻松的教学流程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轻松起来。试想,铃声响后,学生看见讲台上板着脸的老师,谁还能轻松起来。因此,教师要努力保持微笑,让微笑成为教师课堂上面部表情的主旋律,让我们真诚的微笑深入学生的内心。其次,教师不要刻意让学生体验学习压力。有的教师喜欢一上课给学生来个下马威,没完成作业的罚扫地,没背课文的罚抄写……这如何能让学生轻松起来呢?现在的学生要面对多方的压力,我们为何还要在重压之上再加一层呢?让他们他们喘不过气。这些均与新课程改革理念是背道而驰。相反,善意的微笑,平易近人的表情,关怀爱护鼓励的发问,轻松耐心的回答,如“好!”“很好!”“很有创造性!”通过鼓励的话语拉近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距离,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学习,不仅易懂,而且乐学。幽默的教学用语也很重要。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一句幽默的教学用语能为沉闷的午后课堂注入活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一次幽默的教学点拨能让学生嘴角上扬,且对于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一次幽默的纠错,既能顾及学生的自尊,又能让其主动反思自己的言行,在自律中成长,避免了忠言逆耳的负面效果。
   三、亲切的课后交流
   和谐的课堂应充满“生活味”和“人情味”,这不仅表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后。我们如果只是单纯教学生文化知识而从不与学生沟通的老师,可能我们会教好文化课,但学生却不一定会喜欢上我们的课,学生可能是迫于老师的高压政策,或是迫于考试或升学等原因才机械地进行学习。这不符合和谐课堂的要求。我们可以利用课后时间,以平等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及时与学生交流课堂的利与弊,成功或是不足,为下一次的课堂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做人观念及价值观,与学生在感情上进行沟通,让学生在“小课堂”中感悟生活,让学生从内心真正接纳我们,真心喜欢上我们的课,促进师生课堂上的联动与和谐。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我们的课堂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铺道,在“润物细无声”的组织引导中,带领学生逐步建构和完善,使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儿”。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理解有偏差,有些班级和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难于马上达到目标,我们就应当允许有一个逐渐逼近的过程,我们也要让学生很“体面”地坐下,尊重他们想法中合理的部分,“扬弃式”地处理。从“个性化教学策略”的角度,在“因材施教”上想办法,会让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其他文献
一、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应该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但应该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有自卑感的学生,不接受老师的
期刊
笔者通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在课内外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地位是重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建立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之上的,没有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有效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会是无法落实到位和产生实效的。那么,在语言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究竟应“导”什么,怎么去“导”呢?   一、“学习目标”的引导   教师在学生学习某册
期刊
在教育工作中,我深知以德育人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要义,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孜孜追求育人真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德育工作,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   一、起好桥梁作用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施,形成合力,并持之以恒,才能在校内、校外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工作中,我懂得学校是育人基地,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实践的多种能力,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人
期刊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苹果与粉笔灰》,读着它仿佛使人看到了教师辛勤耕耘,取得了累累硕果而兴奋不已的动人情景。它不仅有有趣而美妙的书名,更重要是书中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都是那样的熟悉,启人深思。他让我深深地了解到——教育不仅是科学,而是艺术。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对孩子的呵护与热爱,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中一个小故事对我的感触最深,它讲的是一个老师在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失败的境地,在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尝试把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预习作为培养学生预习愿望和能力的一个突破口。   如何才能有效地预习呢?经过自已的尝试和探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又分为“阅读”和“诵读”   1、“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
期刊
一、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育活动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组织学生观赏录象、图片、阅读资料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
期刊
一、注重传输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
期刊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2、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句理清思路,理解诗中形象的能力。3、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4、培养朗读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关键词句分析诗中形象。2、朗读品味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虎的成语
期刊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打开词语,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如在文言文教学中讲到
期刊
生理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中学生情窦初开,对爱情充满好奇,神往。当这种好奇的欲望不能通过正常途径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把目光投向社会,而现代社会中成人恋爱的开放,影视节目中爱情镜头的渲染,对于性科学知识缺乏的中学生成了一种不好的诱惑。    为了顺应新时代,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与爱情题材有关的课文占相当的比重。我认为教材中的爱情作品也和其他优秀文学作品一样,对净化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它同样承担者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