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导”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gb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通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在课内外语文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地位是重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建立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基础之上的,没有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有效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将会是无法落实到位和产生实效的。那么,在语言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究竟应“导”什么,怎么去“导”呢?
   一、“学习目标”的引导
   教师在学生学习某册教材、某单元和某篇课文时,应指导学生认真读懂教材前的“说明”,“单元教学提示”和课文“自读提示”,把握“说明”和“提示”中的重点内容,明确本单元和本篇课文的阅读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时需作必要的阐释和说明,对关键性的学习目标进行强调,从而完成“学习目标”的导向任务。
   二、“阅读方法”的引导
   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阅读方法的“引导”应贯穿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全程性”。
   在“阅读方法”的引导上,有一点值得教者注意,就是所有的文章在阅读方法上都有其共性和个性。共性在于,对于一般的文章,不管是什么体裁,什么类型,在阅读方法的运用上都有共同特点。与此同时,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文章,在阅读方法的运用上又有着不同特点。应善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和区别,掌握其共性和个性,对于同类型体裁的文章,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文章各自“系统化”的阅读方法。
   三、理解“文章内容”的引导
   文章内容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把握文章其它重要信息要素的支撑点。在语言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有章可循的,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解文章内容有以下基本环节,即提出问题(教师、学生均可提出)、学生感知语言文字、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对所理解的问题作出表达(回答),再次感知相关语言文字。在学生具体感知语言文字时要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在思考问题(特别是难点问题)时要适时启发、点拨;在讨论问题时应及时提出讨论的具体内容、方法、要求;再次感知语言文字时,要督促指导学生细心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特点;在朗读(诵)时注意把握其情感、语气、重音、节奏等,反复读,反复体会,认真赏读品味。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应该是全程开放的,教师只能揭示引导阅读理解的方法,在内容理解上应由学生自主体验。
   四、“读写结合”的引导
   读写结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读中求写,写中促读,教师必须予以充分认识。在阅读教学阶段中,教师应严格按照教材教学目标的要求,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借鉴文章的写法,包括材料选取和结构安排等,并在课文阅读教学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对这些写法上的特点予以强化理解,加深印象,举出实例,让学生借鉴课文进行“习作演练”,为接着要进行的习作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渗透德育、美育”的引导
   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德育、美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基本目标和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和美育渗透,在时机的选取上应是多样化的,一是学生在预习课文或了解自读提示内容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注意体会文中包含的思想教育和美育的内容。二是在粗读课文时可提示学生进一步感知。三是在深入理解各部分内容时进一步明晰化。四是在总结全文内容时让学生完整体会,自由表达创造,各抒己见。在最后这个环节,教师甚至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叙述读后感的方法来谈自己学习课文后所受到的教育、启发和感受,并力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思想教育和美育因素的渗透有时是潜移默化的,应多引导学生感受、体会。这样,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自我教育和美的陶冶,思想教育的引导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才能落到实处,从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审美观念和能力。
其他文献
“个性化阅读”这个流行的词在目前使用的频率极高,因而,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格外重视,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操作上都有充分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能正确理解和辨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以至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上的误区   把“个性化”理解为“自由化”,过分强调阅读的人文性倾向,过分演绎“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想学哪部分就学哪部分”以至课堂上显得随意,散漫,
期刊
一、借助影像进行课前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普遍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写”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
期刊
一、树立新理念是前提    (一)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备受人们的关注,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课程领域,因为在这里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了充分展现。它既是一块处女地充满生机同时又使人心生陌生感与挑战意识。如何学习并在教学中实践它这是个崭新的课题。我以为理论学习树立理念是前提。首先要对
期刊
单调的音符不会串联成优美的旋律,同分贝的声音会让我们的双耳倍感疲劳,缺少节奏感的课堂教学也会让老师和学生缺少教与学的激情,会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合理地“hold”住课堂的节奏。让老师和学生都能通过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去获得行云流水般的享受。   每堂语文课,都是“张”与“弛”的有机结合。   导入的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身心得以放松的过程。老师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
期刊
在小学阶段要让学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写字、识字习惯   要从小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教育学生从小就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要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力求做到姿势端正,笔画清晰,结构合理,行款整齐,美观大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以及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把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
期刊
一、写具情,意可透切   “心动成文”,心灵麻木,虚情假意的人是不可能写出引以为傲的文章的,当然也不能打动读者。心灵的悸动、情感的触发,才能引发学生们写作的欲望。心动,才能笔记,表达才能意切。“文学是人学”。文章中有人,才能称其为文章,切意的表达情感是写作的目的。   学生大都喜爱朱自清的散文,平淡无奇中见真情,特别是他的《背影》质朴中透露出父子的深情,感人肺腑。学生们在倾听中感受血浓于水的亲
期刊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是作为静态文本的教材编选政治化。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党国权威、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的劳动人民的艰辛、五六十年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朴素等,选材范围比较狭窄,主题比较单一。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己有关的情感世界,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人与人之间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善变的社会。社会学家们分析说,GDP高速增长时期,也就是社会转型时期,此时社会公众的心态普遍呈现一种稳定性,“变”成了惟一的话题。“谁动了我的奶酪?”如此深刻,又如此形象。一时间,人们纷纷觉悟:“动”则思变,变则通。于是,人人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于求成,浮躁冒进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这种社会风尚自然不可能不折射到语文教学上。在升学与未来职业、经济地位直接挂钩的时代,分数与升学率成为
期刊
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作为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小学基础不够扎实,所识词汇有限。加之对词、句、段的理解及运用能力不强,在作文中往往错别字连篇,语无伦次,直至连话都说得毛病百出。针对这些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字、词、句的教学作为重要的环节来抓,再逐步把新的词汇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长期如此,词汇量就会逐渐丰富,就可能做到用词准确,说话流畅,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学会临摩习
期刊
一、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应该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但应该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有自卑感的学生,不接受老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