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狼毒杀螨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园艺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活性跟踪法,对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中的杀螨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从瑞香狼毒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具有较强触杀和内吸活性的化合物Ⅳ,通过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红外色谱(IR)等方法对化合物Ⅳ进行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杀螨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东莨菪内酯可能是瑞香狼毒中重要的杀螨活性物质。东莨菪内酯对朱砂叶螨触杀活性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为1.267mg·mL-1,内吸活性的LC50值为7.388mg·mL-1。 The acaricidal active ingredient in Stellera chamaejasme L.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activity-tracking method. The compounds IV with strong contact and systemic activities against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s of Stellera chamaejasme L.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13C NMR and IR Compound IV was identified as scopoletin. The results of determination of acaricidal activity showed that scopoletin could be an important acaricidal active substance in Stellera chamaejasme. The LC 50 value of scopoletin to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was 1.267 mg · mL-1 and the LC50 value of internal absorption activity was 7.388 mg · mL-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测定结
为优化翻白草生物碱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及析因试验,确定对翻白草生物碱得率影响显著的因素,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安排试验,利用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对翻白
积极自主、深度参与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发展物理核心素养。介绍内核探究教学的理论依据、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给出教学案例。内核探究教学能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
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数字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了,利用数字化教学的途径也越来越多,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及操作入手,探索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主要从随处课堂,随机
不方便法院原则(又称“非方便法院原则”)是国际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特殊而又十分重要的制度。目前对于这一制度的研究大多是从国别的角度出发,其中尤以对英美法系国家中的不方便
真与假问题,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反复研究的一个古老问题,也是一个涉及从日常生活到科学研究的广泛领域的基本问题。尽管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不断地增孺新的内
基于近红外(near-infrared,NIR)以及可见光(visible,VIS)高光谱技术快速评估窖泥总酸的分布。化学计量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分析窖泥在近红外以及可见光波段下的高光谱数据,结合
采用NaHSO3、NaClO2、甲酸/盐酸混合酸和硫酸4种方法对双醛纤维素(DAC)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稀硫酸水解的改性效果最佳。进一步用正交实验考察了各种条件对稀硫酸水解改性效果的
新安江模型广泛应用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模拟结果也较为准确.蒸散发计算参数、产流模型计算参数、水源划分参数、汇流模型计算参数是新安江模型的四大类型参数.根据马尪溪流
合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环氧树脂与二乙胺加成物 ,将其和甲基丙烯酸一起用于合成聚氨酯(PU)/接枝乙烯基酯树脂(g-VER)互穿聚合物网络 ,使在两个网络间形成离子键。实验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