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问题

来源 :现代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就是:以科学技术的发
  挥为动力,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在全球
  化范围内进行的一次产业结构的调整。
  或者,经济全球化是;商品和服务贸易
  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际分工
  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乃大势
  所趋已成为世人之共识。在当前经济全
  球化浪潮的背景下,中国文化面临着新
  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化在冲突与融合
  的交互中走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
  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必然出现的一种客观
  现象和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
  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
  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
  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
  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
  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
  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
  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
  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
  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个不可逆转的世
  界大潮,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
  家,不管其是否愿意,都要自觉不自觉
  地融入其中,否则就会失去生存的空
  间。而一定的文化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
  水平相联系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会给全
  球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各种文化都
  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巨大推动力的作用下
  发生变化。
   中国进入了WTO后,正以崭新的姿
  态逐步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我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
  方面,大大激活了人们的创造力,使得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普
  遍得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
  强;另—方面,外来(主要是西方)的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乃至
  思维方式也同时大量进入我国,深刻地
  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
  广大青少年的影响,更是不可低估。当
  然,西方文化并不都是不好的,像人类
  创造的任何文化形态一样,西方文化中
  的理性、科学、人道、民主等观念也是
  人类共同追求的,符合文明“普适性”
  标准的价值目标。但是,文明的标准除
  “普适性”外,还有其特殊性——这就
  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中国的具体国情。
  “文明的普适性(文明标准)和特殊性
  (中国忖)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其中也包括某些冲突方面。如何取舍,
  如何妥协?我们的现代智慧面临着上述
  基本考验。”
   现在的问题是文明与文化的“普适
  性”甚至并非“普适性”的因素正在淹
  没甚至取代文明的“特殊性”即中国文
  化的传统和国情。如麦当劳、肯德基、
  汉堡包、比萨饼等风行中国的大小城市
  乃至乡村;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
  愚人节也成为中国大小城市乃至乡村社
  会风俗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一些理论
  家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成为主流
  文化,其价值观念支配了国际政治秩
  序,它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
  位,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同
  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就是有力的
  进攻。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利用
  一切手段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一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近乎强制
  的方式强加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
   西方打着全球化的幌子,在经济全
  球化的背景下进行激烈的人才争夺。一
  些“有远见”的西方政治家提出,要着
  眼于“在中国培养一批有实力的中间阶
  层、社会精英”,并力图以西方价值观、
  政治观、民主观乃至思维方式、生活方
  式影响、征服和控制他们。其主要方式
  有;
   1、利用教育优势,不断从中国的
  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优秀学生出国留
  学。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杰
  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
  的代理人,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科
  技人才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将会变得频
  繁和广泛,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向发
  达国家的流动。据统计,在美国硅谷的
  20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中,中国人占了近
  三分之一;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涉及
  高科技专业的毕业生82%去了美国,北
  京大学相应数字为76%。
   2、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网
  罗高技术人才,培养和形成美国价值标
  准的所谓“白领文化”。使其逐渐融入
  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成为一
  种时尚文化。
   3、基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
  的全球性流动,更直接促进西方文化对
  中国文化的渗透。1993年,美国克林顿
  政府发表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其目的就在利用全球化的网络信息传播
  开辟“思想战场”,用自由、民主、人
  权的价值观念去占领世界、统治世界,
  最终实现思想的征服。
   4、商品化的倾向同样对国人的思
  想、文化有极其深刻的影响。市场经济
  的自发性有很强的向其它领域的扩张
  性,当前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是:第一,
  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从交换价值的角度
  刺激、迫使人们的功能很强,而从人的
  全面发展的角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的功能则受到抑制,造成人的全
  面发展倾向有所增强,拜金主义、极端
  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日益泛
  化。第二,由此引发劳动者的主人翁地
  位以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受到巨大冲
  击和消解。第三,要求文化遵循“市场
  经济规律”的观点在相当范围内存在,
  文化本身在商品经济的侵蚀下日益失去
  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有逐步蜕变为
  一般商品的危险。
   5、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影响。正如
  一位论者所说的那样: “当代对于中国
  文化最强有力的影响者和竞争者,无疑
  是基督教文化。”作为全球性的主导性
  文明,基督教尤其是其中的新教伦理与
  当代世界主流的政治、经济、文化秋序
  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关系。就基督教而
  言,据海外教会赴中国传教人员的统
  计,中国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已达8000万
  之众,且每天以20000人的速度递增,
  已形成一股重要的文化力量。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我们并不反对
  “国际接轨”,也不反对吸收外宋文化中
  的有益成分,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容
  许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失落。因此,我们
  必须依据经济全球化以及其全球化的影
  响来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1、充分利用体制文化的混合时机,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中
  国更好的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前提条
  件。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
  发展,由市场经济派生出来的与其相适
  应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文化要素逐
  步得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观
  念、法制观念、时间观念、分配观念、
  用人观念等都会在人们思想中占据越来
  越重要的地位,进而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文化。而中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形成的一些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没
  有过时,甚至两者是相通的,是相辅相
  成的,如重视社会公平的理念、大公无
  私的胸怀等,不仅不能被抛弃,还应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予以发扬光大。在经
  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我们在制定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时,首先就是要将这
  两种体制文化有机地进行整和,将市场
  经济的优秀理念与计划经济的优秀理念
  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形成“自由与控
  制”有机统一的新型文化。
   2、注重文化的时代主体与民族主
  题相统一的发展。在文化上,各国都拥
  有积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但是与
  现代文化和世界文化相对照,往往有旧
  与新、狭义与广义之别,不仅要借鉴,
  甚至要“拿来”,推进本土文化的升华,
  特别是在各种与新技术、新知识相联系
  的部门。我们承认与当代先进文化存在
  很大差距,有必要抓住文化全球化的机
  遇,发展自己的文化、利学、教育等事
  业,为经济发展添加动力。但是我们在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
  国家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反映社会
  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
  的同时,也要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
  中吸取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和当代
  价值的成分:一是自强不息、兼容并
  蓄、高度融合的粕神;二是务实求真的
  粘衬;三是伦理精神。
   3、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努力建
  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目前的国家文化秩
  序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牢牢
  地主导着国际文化秩序。一部文学作
  品,一部电影,甚至一篇文章要想得到
  国际范围的认同和承认,必须拿着西方
  人的尺子来量一量看是否合格,完全取
  决于西方社会的认可,取决于西方价值
  观念的判断。这种旧的国际文化秩序阻
  碍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发展,削弱
  了它们文化发展的自信心,不利于丰富
  多彩的全球文化格局的形成。中国是最
  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底
  蕴,应该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文化新
  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应该积极参与国
  际文化事务的管理和国际文化规则的制
  定,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
  与合作,联合举办一些高规格的文化活
  动,设立文化奖项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都
  将在与他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吸收他族文
  化的精神来优化自己民族的文化,进而
  又会出现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趋势,中
  国文化也将会在冲突与融合的交互中走
  向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阶段。江泽
  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
  的讲话中指出: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
  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
  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
  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
  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
  展。”这不仅是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出
  发点和归宿,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
  界文化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微软用5亿美元在为新一代Office铺路,而微软希望用这5亿美元掀起的不仅仅是风暴.而是革命。
近年来,安康铁路分局陆续在管内主要运输生产站段开展贯彻ISO9000族标准工作.已有12个基层站段贯彻了ISO9001标准,2个单位通过第三方认证,1个单位通过路局审核,7个单位通过分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所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国企改制后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壮大的经济资源。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作用    1、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采用特定方法,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偌大的共和国版图上,潼关县也许微不足道,但在中国历史上,潼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这里曾发生的战争上千次之多,曹操与马超之战,李自成南塬大战,抗战期间的固守战……然而,
以政府采购方式扶持中小企业  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政府采购在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的预算法、税收增长情况和政府采购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政府采购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和公用设施建设、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国家科技发展和研究、政府日常工作的物质条件需求方面的支出,可以极大地支持甚至创造产业的发展和开发。因此,政府采购对于国内产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ERP产业正处于发展的敏感时期,而出台了的《ERP规范》又是一个“凌驾”产业之上的行业规范,于是围绕着《ERP规范》本身,以及它的台前幕后,市场影响与利益纷争,大家总觉得有问不完
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其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和本质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企业会计模式的建立,必须服从于国家会计模式导向,必须在国家会计规范许可的范围内制定本企业的会计规章制度,选择企业会计政策,并依据国家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考核和评聘会计人员等。所以,企业在制定和实施企业会计模式时,首先要考虑企业的规定和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进而考虑企业规模、水平,企
也许你还不知道,现在拨打北京邮政速递185电话(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业务--EMS的电话特服专号)还可以预定烤鸭,足不出户,烤鸭就"飞"到家里的餐桌上,热气腾腾.这是北京邮政物流中
期刊
在现代公司里,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事实上是分离的,即公司股东并不直接管理或控制公司。为了适应这种分离的潮流,各国公司法都加强了董事会的权力,同时,又为了防止董事会滥用权力并保护公司、股东及债权人的利益,立法也确立了监事会的监督机关地位,以与董事会相抗衡。监事会是公司重要的监察机构,独立地对公司董事和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我国立法机构在权衡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结构利弊后,将监事会引入公司治理结构中。但是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