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潮水般涌入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的人群中,不知有多少人是抱着寻找绝招、复制奇迹的心态而来,但是我确信,教育没有神话,衡中所有的“好”都是自然朴实、有“本”有“根”的。这个“根”,让衡中的校园、衡中的师生有了可以识别的特质,也让困扰大家多年的有关德育实效性的难题获得了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解”。
一位多年参与中小学教育评估的专家说:“在学校教育中,越是重要的越是不易测量,越是易于测量的却越不太重要。这是一个有趣却不幸的悖论。”这话颇有些道理。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悲哀,因为,那些难以用“尺”度量的东西,其实是不难用“心”测量的,而且,其测量结果往往比行政性评估更有效力。
我相信,每一个到过衡中的人,都会被弥漫在整个校园中的一种看不见却分明可以触摸的东西所感染。它无法量化,但可以感知;它无形无声,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它,就是衡中特有的一种“精神”、一种“生态”。
正是这“精神”、这“生态”,使衡中的德育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浸润,一种触动灵魂的体悟;也正是这“精神”、这“生态”,使衡中的学生在精神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获得了最丰富的营养,找到了自我发展的动力之源。
在衡中,德育始终是在追问与解答“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的意义上、以全时全景的方式展开的。它诠释着衡中师生对教育的全部理解与期待,也展示着衡中生活所独有的品位与风采。
那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家园、他们的生活,用心去体会什么是实实在在的德育吧!
激情燃烧的“精神特区”
衡中的核心理念:学校应是一个“精神特区”,生存理念:将校园打造成激情燃烧的乐园。在衡中人眼中,“精神特区”、“激情燃烧”关乎发展、关乎质量、关乎生存!
“学校应成为一片道德净土,一个‘精神特区’。在这个圣洁的环境中,教师以精神境界的提升摆脱功利的羁绊,用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进而让其体验学习之乐趣、成长之幸福、生命之意义。”“教师像一团燃烧的火,学生像一团火在燃烧。激情是燃烧的梦想,是心灵的脉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创造一种激情四射的氛围,激活师生的潜能,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执著追求。”这些话写在展板上,也写在衡中人的心中。他们以自己的努力,为革命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现代价值做了最好的注解。
激情需要唤醒,需要激发,需要培育,需要组织设计的强化,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在这方面,衡中的管理者从不吝惜精力与时间。每年,学校着力打造的系列精品活动多达60余项。在他们看来,通过震撼人心的活动实现真正的价值引导,使学生远离自私、功利、麻木、困顿、世故等等本不该属于孩子们的东西,是德育之本,是教育之要义,也是教育者最根本的责任。
下面仅举几例——
▲80华里远足荡气回肠
从1997年开始,每年“五一”前夕,衡中都要组织高一学生进行80华里远足活动。学生们打着红旗、喊着口号,虽然两腿酸痛、脚底打泡,有的较胖的孩子大腿内侧都被磨破了,但是他们互相搀扶着,互相激励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虽然这是一个“保留项目”,但学校每年在设计上都有所创新。2008年,他们设计制作了远足活动纪念章、《80华里远足活动纪念画册》、《80华里远足活动学生感言集》,发给参与远足的师生作为永久性的纪念。由本校教师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远足之歌”更是一路激励着孩子们战胜自我、奋力前行。歌中写道:“背起行囊,载着梦想,我们快乐起航。号角响亮,激情绽放,青春脚步不可阻挡。一路欢歌,旗帜飘扬,阳光中分享泥土芬芳。亲吻绿色,放飞希望,征程中我们历练成钢。”
正如张文茂校长所言:“远足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它带给学生的是一生的记忆和深刻的感悟。287班霍美琪说:“走完全程,我不禁喜极而泣,我为自己自豪,为衡中自豪……这次远足活动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下去,成功就离自己不远!”303班王晓宇写道:“虽然上天没有赐予我们钢铁般的躯体,但远足却锻造了我们钢铁般的意志。今后,将没有任何事能阻挡我们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资本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成人仪式终生难忘
衡中每年组织18岁成人仪式时,市领导、众多的家长都来参加,主席台上写有“让青春在责任中闪光”的标语。仪式在国歌声中开始。先由市领导讲话,校长、年级主任和家长代表分别送上热情洋溢的贺词。随后,在乐曲“圣洁的时刻”的伴奏下,1600多名高二学生踏上红地毯铺就的甬道,走到老师、家长面前,由各级领导、家长和老师为其戴成人帽,学生向师长躬行拜谢礼,然后庄严地通过写有“迈入成人门,走好人生路”字样的成人门。现场气氛庄严隆重、温馨感人。此后,学校领导向同学们颁发成人节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枚“成人纪念章”及一块“成人蛋糕”。“成人蛋糕”盒的正面写着“权利、义务、责任”,侧面写着“向着目标奋进,带着责任起飞”。最后,全体学生面向国旗宣誓。仪式结束后,各班召开主题班会——“怎样迈好成人第一步”。学生们读父母写来的信,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写在纸上,装入许愿瓶中,相约将来一同开启……
▲师生宣誓撼天动地
衡中教师教育教学荣辱观、衡中教师誓词、衡中学生誓词、十八岁成人宣誓誓词等,无不彰明衡中人行动的纲领。每学期开学后,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是教职工宣誓;每学年开学典礼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全体学生宣誓,几千名学生的宣誓声响彻云霄——“我是一名衡中人,我庄严宣誓:恪守追求卓越的校训,牢记师长的嘱托,严守学校纪律。学习是我的天职,报国是我的志向。用汗水浇灌学业,用心血赢得智慧,用激情塑造自我,用坚韧挑战极限,用信念铸就辉煌。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
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誓词,并且根据班情定期更换内容。尤其是高三年级进入下半学年后,各班每天都会宣誓。步入高三教学楼内,你会听到各班的宣誓声此起彼伏,如春雷,似号角,震撼人心。
在衡中,“打造激情燃烧的乐园”既是学校的生存理念,也是班主任带班的不懈追求。
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王文霞从教24年,19年任班主任,所带班级4次被评为省市先进班集体;在衡中工作8年,先后培养出4名衡水市文理科状元,2005年、2008年,所教班级共有28人考入北大、清华。有老师问她:你是如何打造一个优秀团队的?她的回答是:点 燃激情,成就梦想!
首先,她注意目标引领。她相信,远大的目标能够使人产生激情、唤醒人的内在动力。她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树立这样的信念:“我是最优秀的,我能成为最优秀的”。她教过的每个班都有由学生自己创作设计的班旗、班歌、班训、班级目标,每个宿舍都有舍训和宿舍目标。如303班的班旗:“激情303”(红底,飞翔的白鸽,“激情303”几个大字)。班歌:“超越梦想”。班训:“303班,霸气冲天,团结奋战,清华同班”。611宿舍舍训:“破釜沉舟志,气凌九重天,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奋斗目标:“03翘楚,高三头龙”。每天跑操时,学生轮流喊班训、舍训;家长会时,全班齐唱班歌,感动得家长直流眼泪。
在目标的激励下,学生分秒必争。中午12:00多,王老师必做的一件事就是从教室里把学生往外撵,让他们去就餐、休息。2005年高考,她所教的3名学生并列衡水市理科状元,其中的田顺庆高一入学时成绩并不理想,是以自费生身份上的衡中,高考结束后他对王老师说:“其实我的基础并不占优势,但是处在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的班级中,你就不会停下来。”
其次,她注意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升华激情。每个学期,她带的班都要举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演讲活动。王老师认为:“学生只有树立了胸怀祖国、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其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持久、强大。”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她带的班每次班会前都要唱国歌,学生对国旗、国歌充满神圣的感情。现在,她的学生看新闻时只要电视里国歌声响起,就会自动起立唱国歌。
像王文霞一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模范班主任郗会锁也致力于建设班级激情文化。在他的班上,有一首激情飞扬的班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衡中精神激励我们前进,追求卓越争创辉煌。向前进向前进,282班茁壮成长,向前进向前进,迎着灿烂的阳光。”临近高考,一首《水调歌头 高考明志》激励着同学们迎接挑战:“久有凌云志,此志可问天,心慕象牙高塔,魂绕梦亦牵。百万学子竞渡,扁扁小舟几叶,风急浪无边。遂了心中愿,何惜衣带宽。胜还勇,败更坚,是好汉。一十二年将去,弹指一挥间。可上清华揽月,可到北大摘星,尽在行动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样的班级、这样的例子在衡中真的难以历数。
在激情燃烧的“精神特区”,师生们时时感受到一种积聚在内心的无形而强大的力量,于是,便有了在外人看来很难理解的“自讨苦吃”,也便有了这样的句式:“想不…一都不行”:教师,想不让他干都不行;学生,想不让他学都不行。
也许,这就是衡中人将“打造激情燃烧的乐园”提升到生存层面来认识所必然产生的一种效力吧!
魅力四射的“重要他人”
什么是魅力?它能产生多大的能量?一位来自安徽的老教师在参观衡中后对此作了精辟的解答:“从‘魅’字的结构看,魅力是一种连鬼都未知的力量”。两次走进衡中,所闻所见,使我深深地为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感到幸运,因为他们在人的精神成长最需要获得支撑的时期,能够与那些对自己而言最具积极影响力的“重要他人”相遇相伴,在“身边人”那里,最真切地感受什么是人之魅力。
对于学生们来说,大学毕业仅4年却已送走两届毕业班的李军燕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重要他人”。她带的第一个毕业班成为全校唯一的省级先进班集体。2007年,她接手了全年级最令人头疼的284班。第一次进班,学生眼里满是怀疑和挑战。当时,她就暗下决心:给我两个月,我定叫284焕然一新!她没有忙于订制度、整纪律,而是搞了几项活动。其中一项是长跑。全班70人,一列纵队,首尾相连,绕操场跑圈。原则很简单:竭尽全力地坚持,退出者即失败者。壮观的一幕上演了:一圈、两圈……九圈、十圈,李老师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者仍然奔跑着。受她的感染,一个、两个、三个,稍做休息的同学又加入到奔跑的行列。这时她看到有个别学生流泪了,她听到“老班(对班主任的昵称)加油、84加油”的声音响彻校园。那天以后,“成功,绝不轻易走入失败者的行列”成为284人的信条。“班级大比拼”是和兄弟班的一场综合较量,其中一项是班主任才艺比赛。对方的班主任是校园歌星,可李军燕吹拉弹唱样样不通,怎么办?要强的她最后找来了一段长达600多字的绕口令,暗地里苦练,生把它背得没有丝毫的卡壳,最终赢了个漂漂亮亮!“打那儿以后,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迅速从一米五八上升到一米八八,我的名言‘事儿都是人干的’也在学生心里安营扎寨了!”李老师自豪地说。运动会上,她报了4×100米接力,准备大显身手,可临上阵鞋带断了,她索性光着脚冲上跑道。284班再次沸腾了!第二天,班上的黑板报更换成一幅漫画——一双飞奔的赤脚。她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的精神点燃了学生心中尘封已久的自信与追求,她用行动告诫学生:没有胜利就没有生存!学生给她的评语是:“您为我们主演了一部电影,叫‘执著’。您从不放弃一个学生,我们也不会放弃一个机会。跟着您,没白学一回!”
初当班主任时,李老师特别爱发脾气。为了自控,她在讲台上用毛笔写了几个字:“顾客是上帝,学生是朋友,一切都好办。”她还选了两位学生做自己的情绪控制员。一个月下来,“火”灭得差不多了,而让她感到更欣慰的是,学生们也在学着控制与战胜自己。一位学生在周记上写道:“那天,同桌不小心把蓝墨水弄到我刚买的名牌体恤衫上,当时我恨不得狠狠揍他一顿,可突然想到,您发脾气时都提醒自己要冷静,是朋友,一切都好办。我饶了他。这几天同桌对我很好,我们的关系更‘铁’了,这还得感谢您啊。”
李老师说,她相信一位教育家的名言:没有任何教育力量比学生眼中的你更具有震撼力。是啊,一位已毕业的学生给自己当年的班主任写信说:“老师,我想把您当做牧师——我的牧师!无论是仪表、品位,还是气质、内涵,您在我心中都是完美无缺的!”在衡中,这样的“牧师”不止一二。
一次,王文霞老师与学生一起参加80华里远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老师说:“最后十里路,我是一步步挨过来的,老师们劝我上车,我没有。因为我的学生没有一个掉队、上收容车的,我要给他们做出榜样。回班后,同学们给我热烈的掌声,我走上讲台,写下一句话:‘路是靠自己一步步走下来的!’学生们回家了,可我却一步也迈不动了。一位老师用摩托车把我驮回家,我扶着楼梯挪进家门。爱人心疼地说:‘你这是逞什么能呀?’”
王老师带的每个班在开学时都要搞一个班级宣誓活动,全体同学、班委、班主任分别宣誓。“爱 生如子、率先垂范、拼搏奉献、志存高远”是王老师立下的誓言,“让学生因遇见我而感到幸运”是王老师执著的追求。也许理解了这两句话,我们也就多多少少理解了她的“逞能”。
除了“魅力之师”外,在衡中还有数不清的“魅力之生”,他们是离学生们最近的榜样。在衡中第四届“十佳班长”竞选现场,记者得以领略这些榜样的独特风采。
384班班长是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他这样诠释“班长”:“班长是一个班的灵魂、一个班的脊柱、一个班的旗帜、一个班的寄托、一个班的骄傲。班长是一块碑,一块无私的碑,它需要我们用自己燃烧的激情缕缕雕刻,用自己的赤诚肝胆笔笔勾勒。这就是衡中的‘十佳班长’!”“如果班级的进步需要班长的奉献,我会毫无保留;如果我个人的奉献能换得班级的凝聚,我将感到无上光荣,因为我有一个名字叫‘班长’!”
349班班长是个长着娃娃脸、看上去有几分柔弱的小女孩,但她骨子里却有着女侠般的豪爽与霸气,人称“百变班长”。她在349班最困难的时候带领大家走出低谷。她说:“有时我想,如果我不是班长,可能也会选择在风雨中第一个冲到伞下,或许也会那么爱哭。可是我是班长,是一个班的主心骨,是迎风而立的大树。我要对每个349班人说:冲吧,冲吧,风雨再大,你们都有一个坚强的家!”
370班班长是个看起来成熟稳重的女生,她演讲时,台下的同学打出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横幅——“班长,我们想说:你在爱就在!”有人问:“你为什么能当9年的班长?”她说:“因为我把爱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我能让同学们真正信服我。”有人问:“如果你的成绩在班里不是名列前茅,你还会当班长吗?”她说:“会的,因为我相信,无坚不摧的精神比学习成绩更能征服人!”
在他们青春豪迈的演讲中,我听到了“使命”、“责任”、“担当”、“奉献”、“挚爱”,听到了“崇高”、“壮美”、“高贵”,也听到了“90后”的希望!
像“十佳班长”竞选这样的以榜样引领为目的的评选活动在衡中多达十五、六项。“星级宿舍”评选就是其中的一项。在男生公寓208宿舍,门上贴着“舍名”——“俭朴寨”,屋内挂着学生的书法作品:“勤能补拙,俭以养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旁边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纸鹤……这样有个性的宿舍在衡中比比皆是。
一些班还设立了自己的“星光大道”,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如郗会锁老师所带的班开展了“每周之星”评选活动。受“感动中国”的启发,郗老师每次都要给获奖者写颁奖辞并在颁奖仪式上宣读。“责任使你于一片沉默中毛遂自荐,责任使你在睡眼蒙胧间提醒大家起床,责任使你在同学犯错之后给予安慰。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波澜壮阔,但你所做的每一点滴都感动着大家……哪怕有群星闪耀,你依然以谦和的光让大家动容!”这是郗老师给一位获得“责任之星”的学生写的颁奖辞。
正如衡中的一位教师所言:“魅力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学生在重要时期、“重要他人”身上汲取的这种力量,毫无疑问会对他的生命历程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忠于使命的“专业队伍”
“2004年与衡中签约的那一刻,我找到了梦起飞的地方;2005年来衡中工作一周年,我发现自己悄悄地爱上了她;2006年决定要在衡水安家的那一刻,我对自己说,我要嫁给衡中!”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这样表达她对衡中的感情。这种感情源于“家”的温暖,也源于工作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高度统一而产生的职业幸福。
在衡中,教师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受到学校的关注,无论是住房、职称、保险,还是家里安葬老人、维修水电、安装网络,学校都有专人帮他们操心。近几年,衡中招聘了上百位家在外地的大学生,学校责成工会为他们牵线搭桥,并先后为17对新人举办了3届有市领导等贵宾参加的高规格的集体婚礼。2008年5月,学校专门把举办集体婚礼的日子与校园开放日定在同一天,新人们得以享受来自全国各地一万多名同行的祝福……
这种生活中的关爱增强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而对教师,特别是那些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来说,事业有奔头、价值可实现、才华能施展、辛苦得回报是这个“家”更吸引他们的地方。
在衡中的管理者看来,要提升德育的地位,首先必须提升德育的主力军——班主任的地位,给他们以特殊的待遇、特殊的机会、特殊的支持。
1998年,郗会锁老师刚到衡中,学校就给他压了一副不轻的担子:当班主任兼任3个班的历史课。2001年暑假,工作刚满3年的他因带班出色,又被学校委以重任:当高三年级主任。“我连做梦都没想到!我一个毛头小伙子带整个高三,能行吗?校长说:管理不在年龄,你就大胆地干吧!”结果,郗老师干出了勇气,干出了成绩,也相信了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说的那句话:“咱们这里关系简单,不论资排辈,只要你干好工作,就会被认可、被尊重、被重用。”现在,还有比当年的郗老师更年轻的班主任被提拔到年级主任等重要岗位上工作。
在衡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舞台十分宽广。近几年,学校共举办了10余次全国性的大型研讨会和40余次大型集中接待活动,先后把上百位年轻的班主任推到台上练兵。学校还推行班主任职级制度,开展“魅力班主任”评选、“十佳班会”评选等活动。这些为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而“定制”的活动与制度,表明衡中努力通过管理与评价对班主任实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学校德育的主阵地——班会课在衡中始终受到特别关注。从主题的确定、教案的设计,到资源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每节班会课都十分“讲究”,班会成为师生挥洒激情的舞台,成为学生最喜欢、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得最充分的课。考上南开大学的郑嵘给当年的班主任来信说:“您的班会课对我们简直是一种奢侈品,那是我们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刻!”学校的“十佳班会”评选活动使班主任的这些精品“主课”有了展示的舞台,而过五关斩六将终获殊荣的班主任所受到的尊重与礼遇一点儿也不亚于学科赛课的获奖者。
组织的激励与肯定提升了班主任的地位和对职业价值的认同,而来自于学生的积极评价以及良好的师生互动则使这种认同内化为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使班主任工作不再是一种“差事”,而是一种用情、用理的倾心投入。
为了使“迈好成人第一步”的主题班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信金焕老师请每位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可活动前晚,信老师发现有3位学生的家长没有把信寄来。为了不让孩子们失落,信老师以家长的名义连夜给这3个孩子各写了一封信。第二天,3个孩子看到“家长”的信都异常惊讶。刚读了几句,一位女同学的 眼泪就唰地流了下来。过后,她给信老师写了一封信:“您的信给了我太大的惊喜和感动。本来还为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接受父母的祝福而难过,甚至对没有文化的父母产生了怨恨,但看了您的信后,我感觉命运是公平的,我应该感谢我那虽然贫穷,但倾尽所有供我上学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给了我奋斗的机会和奋斗的理由……我本想收获一缕春风,而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能叫您一声‘妈妈’吗?”
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见到特级教师褚艳春时对她说:“老师,我现在还留着您给我的一张纸条。有一次考试我很失败,心情沮丧到极点,这时您塞给我一张纸条,鼓励我。我一走出办公区,眼泪就下来了。您当时已经不教我了,却还惦记着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一次,褚老师心情不大好,开班会时,同学们为她唱了一首歌:“知道这些日子你要承担多少哀伤,才可以面对破碎的梦想,我相信那么多的关心总会带来希望,别忘了我们这里还有鱼,陪你一直到老。”听着这歌声,褚老师的眼睛湿润了。数不清的这样相互感动的画面使她觉得这辈子当老师实在太“值”!“我愿意在三尺讲台上一天一天老去。执一支粉笔,带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育四方桃李,将是我永远不变的人生追求。”
衡中许许多多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推进班主任号业化的进程中,比“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班主任的“专业情意”,是他们对使命的忠诚。
在我看来,有实效的德育,是能够融入学生血脉、内化为学生品格和习惯的德育,是学生离校后经岁月遴选仍能被“留下来”的德育,是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德育。一位毕业生在给王文霞老师的信中自豪地说:“您知道吗,在北大未名湖畔,每天早晨6点多,都有一群学生自动地组织在一起跑操,然后晨读。这成为未名湖畔一道靓丽的风景。这都是咱衡中的学生!”是啊,不管孩子们走了多远、飞了多高,学校、老师都会成为他一生成长中最深厚的“根”。衡中“追求卓越”的校训已融入学生的血肉,成为他们终生受用的一笔精神财富。
衡中德育的实效,源于衡中人对教育影响人的本质力量的挖掘与解读。在他们那里,德育不再是一种“工作”,也不仅仅是具体的制度、“工程”与模式。所以,较之这些可以模仿的具象的东西而言,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体会一下衡中的德育之“根”呢?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根深”,才能“叶茂”!
(编辑 孙金鑫)
一位多年参与中小学教育评估的专家说:“在学校教育中,越是重要的越是不易测量,越是易于测量的却越不太重要。这是一个有趣却不幸的悖论。”这话颇有些道理。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悲哀,因为,那些难以用“尺”度量的东西,其实是不难用“心”测量的,而且,其测量结果往往比行政性评估更有效力。
我相信,每一个到过衡中的人,都会被弥漫在整个校园中的一种看不见却分明可以触摸的东西所感染。它无法量化,但可以感知;它无形无声,却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它,就是衡中特有的一种“精神”、一种“生态”。
正是这“精神”、这“生态”,使衡中的德育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浸润,一种触动灵魂的体悟;也正是这“精神”、这“生态”,使衡中的学生在精神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获得了最丰富的营养,找到了自我发展的动力之源。
在衡中,德育始终是在追问与解答“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的意义上、以全时全景的方式展开的。它诠释着衡中师生对教育的全部理解与期待,也展示着衡中生活所独有的品位与风采。
那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家园、他们的生活,用心去体会什么是实实在在的德育吧!
激情燃烧的“精神特区”
衡中的核心理念:学校应是一个“精神特区”,生存理念:将校园打造成激情燃烧的乐园。在衡中人眼中,“精神特区”、“激情燃烧”关乎发展、关乎质量、关乎生存!
“学校应成为一片道德净土,一个‘精神特区’。在这个圣洁的环境中,教师以精神境界的提升摆脱功利的羁绊,用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言行,潜移默化的感染,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进而让其体验学习之乐趣、成长之幸福、生命之意义。”“教师像一团燃烧的火,学生像一团火在燃烧。激情是燃烧的梦想,是心灵的脉动,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力量。创造一种激情四射的氛围,激活师生的潜能,激发师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师生的生命价值,是我们矢志不渝的执著追求。”这些话写在展板上,也写在衡中人的心中。他们以自己的努力,为革命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现代价值做了最好的注解。
激情需要唤醒,需要激发,需要培育,需要组织设计的强化,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在这方面,衡中的管理者从不吝惜精力与时间。每年,学校着力打造的系列精品活动多达60余项。在他们看来,通过震撼人心的活动实现真正的价值引导,使学生远离自私、功利、麻木、困顿、世故等等本不该属于孩子们的东西,是德育之本,是教育之要义,也是教育者最根本的责任。
下面仅举几例——
▲80华里远足荡气回肠
从1997年开始,每年“五一”前夕,衡中都要组织高一学生进行80华里远足活动。学生们打着红旗、喊着口号,虽然两腿酸痛、脚底打泡,有的较胖的孩子大腿内侧都被磨破了,但是他们互相搀扶着,互相激励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虽然这是一个“保留项目”,但学校每年在设计上都有所创新。2008年,他们设计制作了远足活动纪念章、《80华里远足活动纪念画册》、《80华里远足活动学生感言集》,发给参与远足的师生作为永久性的纪念。由本校教师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远足之歌”更是一路激励着孩子们战胜自我、奋力前行。歌中写道:“背起行囊,载着梦想,我们快乐起航。号角响亮,激情绽放,青春脚步不可阻挡。一路欢歌,旗帜飘扬,阳光中分享泥土芬芳。亲吻绿色,放飞希望,征程中我们历练成钢。”
正如张文茂校长所言:“远足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它带给学生的是一生的记忆和深刻的感悟。287班霍美琪说:“走完全程,我不禁喜极而泣,我为自己自豪,为衡中自豪……这次远足活动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下去,成功就离自己不远!”303班王晓宇写道:“虽然上天没有赐予我们钢铁般的躯体,但远足却锻造了我们钢铁般的意志。今后,将没有任何事能阻挡我们完成自己的使命……这一资本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成人仪式终生难忘
衡中每年组织18岁成人仪式时,市领导、众多的家长都来参加,主席台上写有“让青春在责任中闪光”的标语。仪式在国歌声中开始。先由市领导讲话,校长、年级主任和家长代表分别送上热情洋溢的贺词。随后,在乐曲“圣洁的时刻”的伴奏下,1600多名高二学生踏上红地毯铺就的甬道,走到老师、家长面前,由各级领导、家长和老师为其戴成人帽,学生向师长躬行拜谢礼,然后庄严地通过写有“迈入成人门,走好人生路”字样的成人门。现场气氛庄严隆重、温馨感人。此后,学校领导向同学们颁发成人节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枚“成人纪念章”及一块“成人蛋糕”。“成人蛋糕”盒的正面写着“权利、义务、责任”,侧面写着“向着目标奋进,带着责任起飞”。最后,全体学生面向国旗宣誓。仪式结束后,各班召开主题班会——“怎样迈好成人第一步”。学生们读父母写来的信,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写在纸上,装入许愿瓶中,相约将来一同开启……
▲师生宣誓撼天动地
衡中教师教育教学荣辱观、衡中教师誓词、衡中学生誓词、十八岁成人宣誓誓词等,无不彰明衡中人行动的纲领。每学期开学后,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的最后一项议程是教职工宣誓;每学年开学典礼的最后一项议程是全体学生宣誓,几千名学生的宣誓声响彻云霄——“我是一名衡中人,我庄严宣誓:恪守追求卓越的校训,牢记师长的嘱托,严守学校纪律。学习是我的天职,报国是我的志向。用汗水浇灌学业,用心血赢得智慧,用激情塑造自我,用坚韧挑战极限,用信念铸就辉煌。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行!”
每个班都有自己的誓词,并且根据班情定期更换内容。尤其是高三年级进入下半学年后,各班每天都会宣誓。步入高三教学楼内,你会听到各班的宣誓声此起彼伏,如春雷,似号角,震撼人心。
在衡中,“打造激情燃烧的乐园”既是学校的生存理念,也是班主任带班的不懈追求。
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王文霞从教24年,19年任班主任,所带班级4次被评为省市先进班集体;在衡中工作8年,先后培养出4名衡水市文理科状元,2005年、2008年,所教班级共有28人考入北大、清华。有老师问她:你是如何打造一个优秀团队的?她的回答是:点 燃激情,成就梦想!
首先,她注意目标引领。她相信,远大的目标能够使人产生激情、唤醒人的内在动力。她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树立这样的信念:“我是最优秀的,我能成为最优秀的”。她教过的每个班都有由学生自己创作设计的班旗、班歌、班训、班级目标,每个宿舍都有舍训和宿舍目标。如303班的班旗:“激情303”(红底,飞翔的白鸽,“激情303”几个大字)。班歌:“超越梦想”。班训:“303班,霸气冲天,团结奋战,清华同班”。611宿舍舍训:“破釜沉舟志,气凌九重天,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奋斗目标:“03翘楚,高三头龙”。每天跑操时,学生轮流喊班训、舍训;家长会时,全班齐唱班歌,感动得家长直流眼泪。
在目标的激励下,学生分秒必争。中午12:00多,王老师必做的一件事就是从教室里把学生往外撵,让他们去就餐、休息。2005年高考,她所教的3名学生并列衡水市理科状元,其中的田顺庆高一入学时成绩并不理想,是以自费生身份上的衡中,高考结束后他对王老师说:“其实我的基础并不占优势,但是处在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的班级中,你就不会停下来。”
其次,她注意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升华激情。每个学期,她带的班都要举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演讲活动。王老师认为:“学生只有树立了胸怀祖国、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其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持久、强大。”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她带的班每次班会前都要唱国歌,学生对国旗、国歌充满神圣的感情。现在,她的学生看新闻时只要电视里国歌声响起,就会自动起立唱国歌。
像王文霞一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模范班主任郗会锁也致力于建设班级激情文化。在他的班上,有一首激情飞扬的班歌“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衡中精神激励我们前进,追求卓越争创辉煌。向前进向前进,282班茁壮成长,向前进向前进,迎着灿烂的阳光。”临近高考,一首《水调歌头 高考明志》激励着同学们迎接挑战:“久有凌云志,此志可问天,心慕象牙高塔,魂绕梦亦牵。百万学子竞渡,扁扁小舟几叶,风急浪无边。遂了心中愿,何惜衣带宽。胜还勇,败更坚,是好汉。一十二年将去,弹指一挥间。可上清华揽月,可到北大摘星,尽在行动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样的班级、这样的例子在衡中真的难以历数。
在激情燃烧的“精神特区”,师生们时时感受到一种积聚在内心的无形而强大的力量,于是,便有了在外人看来很难理解的“自讨苦吃”,也便有了这样的句式:“想不…一都不行”:教师,想不让他干都不行;学生,想不让他学都不行。
也许,这就是衡中人将“打造激情燃烧的乐园”提升到生存层面来认识所必然产生的一种效力吧!
魅力四射的“重要他人”
什么是魅力?它能产生多大的能量?一位来自安徽的老教师在参观衡中后对此作了精辟的解答:“从‘魅’字的结构看,魅力是一种连鬼都未知的力量”。两次走进衡中,所闻所见,使我深深地为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感到幸运,因为他们在人的精神成长最需要获得支撑的时期,能够与那些对自己而言最具积极影响力的“重要他人”相遇相伴,在“身边人”那里,最真切地感受什么是人之魅力。
对于学生们来说,大学毕业仅4年却已送走两届毕业班的李军燕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重要他人”。她带的第一个毕业班成为全校唯一的省级先进班集体。2007年,她接手了全年级最令人头疼的284班。第一次进班,学生眼里满是怀疑和挑战。当时,她就暗下决心:给我两个月,我定叫284焕然一新!她没有忙于订制度、整纪律,而是搞了几项活动。其中一项是长跑。全班70人,一列纵队,首尾相连,绕操场跑圈。原则很简单:竭尽全力地坚持,退出者即失败者。壮观的一幕上演了:一圈、两圈……九圈、十圈,李老师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者仍然奔跑着。受她的感染,一个、两个、三个,稍做休息的同学又加入到奔跑的行列。这时她看到有个别学生流泪了,她听到“老班(对班主任的昵称)加油、84加油”的声音响彻校园。那天以后,“成功,绝不轻易走入失败者的行列”成为284人的信条。“班级大比拼”是和兄弟班的一场综合较量,其中一项是班主任才艺比赛。对方的班主任是校园歌星,可李军燕吹拉弹唱样样不通,怎么办?要强的她最后找来了一段长达600多字的绕口令,暗地里苦练,生把它背得没有丝毫的卡壳,最终赢了个漂漂亮亮!“打那儿以后,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迅速从一米五八上升到一米八八,我的名言‘事儿都是人干的’也在学生心里安营扎寨了!”李老师自豪地说。运动会上,她报了4×100米接力,准备大显身手,可临上阵鞋带断了,她索性光着脚冲上跑道。284班再次沸腾了!第二天,班上的黑板报更换成一幅漫画——一双飞奔的赤脚。她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的精神点燃了学生心中尘封已久的自信与追求,她用行动告诫学生:没有胜利就没有生存!学生给她的评语是:“您为我们主演了一部电影,叫‘执著’。您从不放弃一个学生,我们也不会放弃一个机会。跟着您,没白学一回!”
初当班主任时,李老师特别爱发脾气。为了自控,她在讲台上用毛笔写了几个字:“顾客是上帝,学生是朋友,一切都好办。”她还选了两位学生做自己的情绪控制员。一个月下来,“火”灭得差不多了,而让她感到更欣慰的是,学生们也在学着控制与战胜自己。一位学生在周记上写道:“那天,同桌不小心把蓝墨水弄到我刚买的名牌体恤衫上,当时我恨不得狠狠揍他一顿,可突然想到,您发脾气时都提醒自己要冷静,是朋友,一切都好办。我饶了他。这几天同桌对我很好,我们的关系更‘铁’了,这还得感谢您啊。”
李老师说,她相信一位教育家的名言:没有任何教育力量比学生眼中的你更具有震撼力。是啊,一位已毕业的学生给自己当年的班主任写信说:“老师,我想把您当做牧师——我的牧师!无论是仪表、品位,还是气质、内涵,您在我心中都是完美无缺的!”在衡中,这样的“牧师”不止一二。
一次,王文霞老师与学生一起参加80华里远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老师说:“最后十里路,我是一步步挨过来的,老师们劝我上车,我没有。因为我的学生没有一个掉队、上收容车的,我要给他们做出榜样。回班后,同学们给我热烈的掌声,我走上讲台,写下一句话:‘路是靠自己一步步走下来的!’学生们回家了,可我却一步也迈不动了。一位老师用摩托车把我驮回家,我扶着楼梯挪进家门。爱人心疼地说:‘你这是逞什么能呀?’”
王老师带的每个班在开学时都要搞一个班级宣誓活动,全体同学、班委、班主任分别宣誓。“爱 生如子、率先垂范、拼搏奉献、志存高远”是王老师立下的誓言,“让学生因遇见我而感到幸运”是王老师执著的追求。也许理解了这两句话,我们也就多多少少理解了她的“逞能”。
除了“魅力之师”外,在衡中还有数不清的“魅力之生”,他们是离学生们最近的榜样。在衡中第四届“十佳班长”竞选现场,记者得以领略这些榜样的独特风采。
384班班长是个瘦瘦高高的小伙子,他这样诠释“班长”:“班长是一个班的灵魂、一个班的脊柱、一个班的旗帜、一个班的寄托、一个班的骄傲。班长是一块碑,一块无私的碑,它需要我们用自己燃烧的激情缕缕雕刻,用自己的赤诚肝胆笔笔勾勒。这就是衡中的‘十佳班长’!”“如果班级的进步需要班长的奉献,我会毫无保留;如果我个人的奉献能换得班级的凝聚,我将感到无上光荣,因为我有一个名字叫‘班长’!”
349班班长是个长着娃娃脸、看上去有几分柔弱的小女孩,但她骨子里却有着女侠般的豪爽与霸气,人称“百变班长”。她在349班最困难的时候带领大家走出低谷。她说:“有时我想,如果我不是班长,可能也会选择在风雨中第一个冲到伞下,或许也会那么爱哭。可是我是班长,是一个班的主心骨,是迎风而立的大树。我要对每个349班人说:冲吧,冲吧,风雨再大,你们都有一个坚强的家!”
370班班长是个看起来成熟稳重的女生,她演讲时,台下的同学打出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横幅——“班长,我们想说:你在爱就在!”有人问:“你为什么能当9年的班长?”她说:“因为我把爱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我能让同学们真正信服我。”有人问:“如果你的成绩在班里不是名列前茅,你还会当班长吗?”她说:“会的,因为我相信,无坚不摧的精神比学习成绩更能征服人!”
在他们青春豪迈的演讲中,我听到了“使命”、“责任”、“担当”、“奉献”、“挚爱”,听到了“崇高”、“壮美”、“高贵”,也听到了“90后”的希望!
像“十佳班长”竞选这样的以榜样引领为目的的评选活动在衡中多达十五、六项。“星级宿舍”评选就是其中的一项。在男生公寓208宿舍,门上贴着“舍名”——“俭朴寨”,屋内挂着学生的书法作品:“勤能补拙,俭以养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旁边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纸鹤……这样有个性的宿舍在衡中比比皆是。
一些班还设立了自己的“星光大道”,学生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身边榜样的力量。如郗会锁老师所带的班开展了“每周之星”评选活动。受“感动中国”的启发,郗老师每次都要给获奖者写颁奖辞并在颁奖仪式上宣读。“责任使你于一片沉默中毛遂自荐,责任使你在睡眼蒙胧间提醒大家起床,责任使你在同学犯错之后给予安慰。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波澜壮阔,但你所做的每一点滴都感动着大家……哪怕有群星闪耀,你依然以谦和的光让大家动容!”这是郗老师给一位获得“责任之星”的学生写的颁奖辞。
正如衡中的一位教师所言:“魅力就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学生在重要时期、“重要他人”身上汲取的这种力量,毫无疑问会对他的生命历程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忠于使命的“专业队伍”
“2004年与衡中签约的那一刻,我找到了梦起飞的地方;2005年来衡中工作一周年,我发现自己悄悄地爱上了她;2006年决定要在衡水安家的那一刻,我对自己说,我要嫁给衡中!”一位年轻的班主任这样表达她对衡中的感情。这种感情源于“家”的温暖,也源于工作价值与自我价值实现高度统一而产生的职业幸福。
在衡中,教师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受到学校的关注,无论是住房、职称、保险,还是家里安葬老人、维修水电、安装网络,学校都有专人帮他们操心。近几年,衡中招聘了上百位家在外地的大学生,学校责成工会为他们牵线搭桥,并先后为17对新人举办了3届有市领导等贵宾参加的高规格的集体婚礼。2008年5月,学校专门把举办集体婚礼的日子与校园开放日定在同一天,新人们得以享受来自全国各地一万多名同行的祝福……
这种生活中的关爱增强了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而对教师,特别是那些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来说,事业有奔头、价值可实现、才华能施展、辛苦得回报是这个“家”更吸引他们的地方。
在衡中的管理者看来,要提升德育的地位,首先必须提升德育的主力军——班主任的地位,给他们以特殊的待遇、特殊的机会、特殊的支持。
1998年,郗会锁老师刚到衡中,学校就给他压了一副不轻的担子:当班主任兼任3个班的历史课。2001年暑假,工作刚满3年的他因带班出色,又被学校委以重任:当高三年级主任。“我连做梦都没想到!我一个毛头小伙子带整个高三,能行吗?校长说:管理不在年龄,你就大胆地干吧!”结果,郗老师干出了勇气,干出了成绩,也相信了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说的那句话:“咱们这里关系简单,不论资排辈,只要你干好工作,就会被认可、被尊重、被重用。”现在,还有比当年的郗老师更年轻的班主任被提拔到年级主任等重要岗位上工作。
在衡中,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舞台十分宽广。近几年,学校共举办了10余次全国性的大型研讨会和40余次大型集中接待活动,先后把上百位年轻的班主任推到台上练兵。学校还推行班主任职级制度,开展“魅力班主任”评选、“十佳班会”评选等活动。这些为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而“定制”的活动与制度,表明衡中努力通过管理与评价对班主任实行积极的引导。比如:学校德育的主阵地——班会课在衡中始终受到特别关注。从主题的确定、教案的设计,到资源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每节班会课都十分“讲究”,班会成为师生挥洒激情的舞台,成为学生最喜欢、教师的引领作用发挥得最充分的课。考上南开大学的郑嵘给当年的班主任来信说:“您的班会课对我们简直是一种奢侈品,那是我们一周中最快乐的时刻!”学校的“十佳班会”评选活动使班主任的这些精品“主课”有了展示的舞台,而过五关斩六将终获殊荣的班主任所受到的尊重与礼遇一点儿也不亚于学科赛课的获奖者。
组织的激励与肯定提升了班主任的地位和对职业价值的认同,而来自于学生的积极评价以及良好的师生互动则使这种认同内化为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使班主任工作不再是一种“差事”,而是一种用情、用理的倾心投入。
为了使“迈好成人第一步”的主题班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信金焕老师请每位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可活动前晚,信老师发现有3位学生的家长没有把信寄来。为了不让孩子们失落,信老师以家长的名义连夜给这3个孩子各写了一封信。第二天,3个孩子看到“家长”的信都异常惊讶。刚读了几句,一位女同学的 眼泪就唰地流了下来。过后,她给信老师写了一封信:“您的信给了我太大的惊喜和感动。本来还为不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接受父母的祝福而难过,甚至对没有文化的父母产生了怨恨,但看了您的信后,我感觉命运是公平的,我应该感谢我那虽然贫穷,但倾尽所有供我上学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给了我奋斗的机会和奋斗的理由……我本想收获一缕春风,而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能叫您一声‘妈妈’吗?”
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见到特级教师褚艳春时对她说:“老师,我现在还留着您给我的一张纸条。有一次考试我很失败,心情沮丧到极点,这时您塞给我一张纸条,鼓励我。我一走出办公区,眼泪就下来了。您当时已经不教我了,却还惦记着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有一次,褚老师心情不大好,开班会时,同学们为她唱了一首歌:“知道这些日子你要承担多少哀伤,才可以面对破碎的梦想,我相信那么多的关心总会带来希望,别忘了我们这里还有鱼,陪你一直到老。”听着这歌声,褚老师的眼睛湿润了。数不清的这样相互感动的画面使她觉得这辈子当老师实在太“值”!“我愿意在三尺讲台上一天一天老去。执一支粉笔,带两袖清风,站三尺讲台,育四方桃李,将是我永远不变的人生追求。”
衡中许许多多优秀班主任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在推进班主任号业化的进程中,比“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班主任的“专业情意”,是他们对使命的忠诚。
在我看来,有实效的德育,是能够融入学生血脉、内化为学生品格和习惯的德育,是学生离校后经岁月遴选仍能被“留下来”的德育,是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德育。一位毕业生在给王文霞老师的信中自豪地说:“您知道吗,在北大未名湖畔,每天早晨6点多,都有一群学生自动地组织在一起跑操,然后晨读。这成为未名湖畔一道靓丽的风景。这都是咱衡中的学生!”是啊,不管孩子们走了多远、飞了多高,学校、老师都会成为他一生成长中最深厚的“根”。衡中“追求卓越”的校训已融入学生的血肉,成为他们终生受用的一笔精神财富。
衡中德育的实效,源于衡中人对教育影响人的本质力量的挖掘与解读。在他们那里,德育不再是一种“工作”,也不仅仅是具体的制度、“工程”与模式。所以,较之这些可以模仿的具象的东西而言,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体会一下衡中的德育之“根”呢?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根深”,才能“叶茂”!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