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课外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本文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大一新生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多个方面调查研究了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大一新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锻炼模式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大学时期,不仅仅是我们文化知识积累,更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的就是身体素质。据有关数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学生体质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全民的重视。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会计专业18级在校大学生55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284人,女266人,年龄17~20岁。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健身”等文献资料和书籍。应用问卷调查法,编写了“有关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问卷,发放了550份,回收523份,回收率95.09%,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95.60%。根据数理统计整理出来的调查结果,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其存在的有关大学生体育锻炼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从表1中可以看出减脂塑形、业余爱好、放松减压以及体侧过关位居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前四位,但男女生人数比例略有差异,男生体育锻炼目的主要是业余爱好和体测过关,女生运动目的主要是减脂塑形和减轻压力。体育运动人数占据多半以上,由此可见,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且保持完美身材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但这样的男女比例差异可能是由于男女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男生性格较为活泼开朗,比较喜爱体育运动。而女生则比较注重身体保养和形象的完美维持,以及避免脂肪囤积,而且女生比男生的课余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所以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少于男生。
由表2可以看出,从调查问卷的15个运动项目中,针对自己的喜欢程度每人可以选择2项运动,男生排在前6位的项目为跑步,篮球,足球,健身,羽毛球,乒乓球。由表2还可以看出,女生排在前6位的项目为健美操,跑步,篮球,踢毽子,健身,羽毛球。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清晰的看出男生喜欢球类运动多一些具有对抗性,这符合现在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喜欢的运动项目一般都有场地的要求。而女生则喜欢能塑形减脂,对抗性小,不激烈,易于控制的运动项目。
对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男、女的锻炼持续时间和频率分析,可以看出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大约在3-4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在35min以上并达到中等强度左右。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学生锻炼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占据被调查人数的48.67%,而男学生普遍锻炼时间持续在120分钟以上,占据被调查人数的39.42%。显然女大学生普遍的运动量不如男大学生的运动量。根据锻炼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女生不如男生,但女生也能保证参与每周两次的锻炼。由于本校的课程相对于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较多,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课余时间去锻炼,能保证每周1-2次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原因也是因为学校定时安排的体育课程,因此,学校应增加每周的体育课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定时举办有趣的体育小游戏来调动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参与都能参与到锻炼健身活动中去。
三、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以减脂塑形和业余爱好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特点。大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强身健体,只有很小一部分同学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强健的体魄对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并计划通过课余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各项素质。体育锻炼在某方面呈现的特质也把大学生深深的吸引到体育活动中,例如在活动中的优越感就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另一大动机;另外,扩大朋友圈和放松減压也是大学生参加锻炼的一个动机,表明在体育课教学、政策宣传背景以及交友娱乐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各项功能有了更高更深更远的认识,体育锻炼除了增强体魄外,还具有很多其他积极功能,对终身体育的顺利开展具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建议1.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2.提高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例如翻修跑道,修建室内体育馆以及游泳馆。3.增加大学生每周的体育课程。4.提高体育老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对体育老师定期进行体测以及基本知识考试。
在校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建设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富强的中坚力量,更是为我们国家在体育事业中全力奋斗70年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并进而有效开展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对于我国大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华悼,刘玫瑾.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2002(1):89-91.
[2]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5):16- 19.
作者简介:崔晓亮,男,辅导员,研究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
大学时期,不仅仅是我们文化知识积累,更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的就是身体素质。据有关数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学生体质的健康问题引起了全民的重视。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会计专业18级在校大学生550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284人,女266人,年龄17~20岁。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健身”等文献资料和书籍。应用问卷调查法,编写了“有关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问卷,发放了550份,回收523份,回收率95.09%,有效问卷500份,有效率95.60%。根据数理统计整理出来的调查结果,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其存在的有关大学生体育锻炼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从表1中可以看出减脂塑形、业余爱好、放松减压以及体侧过关位居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前四位,但男女生人数比例略有差异,男生体育锻炼目的主要是业余爱好和体测过关,女生运动目的主要是减脂塑形和减轻压力。体育运动人数占据多半以上,由此可见,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且保持完美身材有较为深入的认识。但这样的男女比例差异可能是由于男女生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男生性格较为活泼开朗,比较喜爱体育运动。而女生则比较注重身体保养和形象的完美维持,以及避免脂肪囤积,而且女生比男生的课余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所以体育锻炼的时间要少于男生。
由表2可以看出,从调查问卷的15个运动项目中,针对自己的喜欢程度每人可以选择2项运动,男生排在前6位的项目为跑步,篮球,足球,健身,羽毛球,乒乓球。由表2还可以看出,女生排在前6位的项目为健美操,跑步,篮球,踢毽子,健身,羽毛球。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清晰的看出男生喜欢球类运动多一些具有对抗性,这符合现在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喜欢的运动项目一般都有场地的要求。而女生则喜欢能塑形减脂,对抗性小,不激烈,易于控制的运动项目。
对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男、女的锻炼持续时间和频率分析,可以看出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大约在3-4次以上,每次活动时间在35min以上并达到中等强度左右。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学生锻炼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占据被调查人数的48.67%,而男学生普遍锻炼时间持续在120分钟以上,占据被调查人数的39.42%。显然女大学生普遍的运动量不如男大学生的运动量。根据锻炼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女生不如男生,但女生也能保证参与每周两次的锻炼。由于本校的课程相对于其他学校的课程安排较多,所以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课余时间去锻炼,能保证每周1-2次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原因也是因为学校定时安排的体育课程,因此,学校应增加每周的体育课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定时举办有趣的体育小游戏来调动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积极性,做到人人参与都能参与到锻炼健身活动中去。
三、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的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出以减脂塑形和业余爱好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特点。大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强身健体,只有很小一部分同学认为体育锻炼不重要,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强健的体魄对适应社会的重要性,并计划通过课余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各项素质。体育锻炼在某方面呈现的特质也把大学生深深的吸引到体育活动中,例如在活动中的优越感就是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另一大动机;另外,扩大朋友圈和放松減压也是大学生参加锻炼的一个动机,表明在体育课教学、政策宣传背景以及交友娱乐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各项功能有了更高更深更远的认识,体育锻炼除了增强体魄外,还具有很多其他积极功能,对终身体育的顺利开展具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建议1.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2.提高学校体育硬件设施,例如翻修跑道,修建室内体育馆以及游泳馆。3.增加大学生每周的体育课程。4.提高体育老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对体育老师定期进行体测以及基本知识考试。
在校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建设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富强的中坚力量,更是为我们国家在体育事业中全力奋斗70年的重要保证。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并进而有效开展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对于我国大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华悼,刘玫瑾.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2002(1):89-91.
[2]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5):16- 19.
作者简介:崔晓亮,男,辅导员,研究生,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