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2012年5月第1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大致是这样编写的:先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能与物距有关;在“设计实验”环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比如,我们可以注意观察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时,物体成像的情况”,提醒学生可以按照编者的提示进行实验;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课文提供了如下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最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一是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符.在提出“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能与物距有关”的猜想之后,学生压根不会想到将物距按照与一倍焦距、二倍焦距的关系划成几个区域范围进行探究,尽管课文作了提示,但是学生还是不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二是有学生“戴着镣铐跳舞”之嫌.因在“设计实验”环节中已有所提示,学生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就会按照课文(老师)的提示分别观察物距在大于二倍焦距、等于二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且大于一倍焦距、等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的时候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很显然,学生还是被课文(教师)牵着鼻子走,还是“戴着镣铐跳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观察者、记录者,而不是探究者、发现者,也就是说学生只是“观察记录”了、而不是“探究发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是一切探究活动均是在教师的计划之中、探究结果也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探究活动缺乏生成、难以深入,学生缺乏发现学习的快乐!笔者在认真研究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发现原则,创新教材处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本节教学,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上课一开始,通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等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能与物距有关”;而在“设计实验”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如何移动光屏找到像,而不是告诉学生蜡烛应放在哪几个位置;在随后的“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将蜡烛任意放在距凸透镜不同的位置,观察所成的像,并记录下蜡烛价值和在操作中取得直接经验并获得成功的愉悦.这个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物理学科知识为背景渗透体育学科内容作为探究的主题,它既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对本章所学时间的测量(秒表的使用)及平均速度概念的回顾总结,又是对本章知识的具体应用,更是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学生是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性高,而且所需器材简单,花费时间不长,过程安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必须改变学科本位观念,让学生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助于积累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符合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删除了《调查中学生的视力状况》,增加了《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本人以为这样的增删反而弱化了“综合实践”的含义.《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探究的是圆形光斑形成的原因,学科本位浓,不能体现综合实践的内含.学生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只要预设给学生实验的易位罐底部小孔有各种形状,此目的便可达到,不需要再在此安排一个“名额有限”的综合实践活动,但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观察、分析、归纳其原理.而《调查中学生的视力状况》综合实践活动,在青少年目前近视状况日益严重的今天,显得尤为有现实意义.通过亲身参与的调查,可以感知近视的低龄化发展趋势严重,平时不让人注意的现象通过同学们的调查活动,在学生的心理会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对学生今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会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通过对调查方法的学习,数据分析处理的过程,与人沟通的技巧,集体合作的意识, 促进了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统一协调发展.这个实践活动便于学生开展,能有效的保证探究活动的具体实施,且在走访眼科医生、设计调查问卷,书写调查报告等方面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发挥的空间.目前,物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还仅限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中开展,许多老师对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还没有较正确认识,学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启动.对教材安排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的只是照本讲读一下,有的只安排学生课后自学,更有甚者干脆翻过去当没这课题.究其原因有教师的认识不到位,学科教研部门不重视,领导的理念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健全,设置的课题烦杂无趣等等,这些都成为制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施的主要瓶颈.最后,让我们一起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把课内、课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使我们的教育能适应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相统一.在不同的位置时物距、像的性质、像距、物高和像高.至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了凸透镜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规律,初步品尝到了发现学习的快乐!在学生享受发现学习的快乐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再一次注意观察屏幕上实验结果,“你还有什么发现?”,进一步激发、引导学生发现、提出、探究以下问题:问题一:通过上面的实验发现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和倒立放大的实像,那么凸透镜能否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呢?教师:“如果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可能在什么范围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猜想:物距可能在二倍焦距处.学生探究: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观察成像的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看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是否成倒立等大的实像.问题二:上面的实验中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那么凸透镜能否成虚像呢?教师:“如果能成虚像,物距可能在什么范围呢?”引导学生再次分析、讨论、猜想:物距可能在一倍焦距处或小于一倍焦距.学生探究:将蜡烛分别放在距凸透镜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处,观察是否成像、成像的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最后分析实验结果,看蜡烛在一倍焦距和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能不能成像,能不能成虚像、虚像有什么性质.说明: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如何观察虚像的实验指导.至此,学生再一次体会到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笔者以为,运用发现原则实施本节教学,凸现了如下优点:一是学生由“戴着镣铐跳舞”走向“自由舞”.探究活动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自由的、无意识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个性得以发挥.二是探究过程由“观察记录”走向“探究发现”.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原来由学生按照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要求“观察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性质,转向现在由学生从大量实验数据中“探索发现”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真正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学生从无知走向已知的过程”.三是课堂教学由“预设”走向“生成”.发现提出问题(发现并提出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能与物距有关),分析解决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物距有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在分析解决问题中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凸透镜能否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能否成虚像呢?),再分析解决新的问题……探究活动得以不断的生成,课堂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探究活动因问题的不断滋生而得以不断地生长、深入和升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而得以不断地锻炼、磨炼和提升! 四是探究结果由“偶然”走向“必然”.全班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汇集在一起,不同物距、不同焦距的实验数据汇集在一起,分析得到的结论比起各小组由几次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更具普遍性、可靠性和科学性.五是探究结果由“定性”走向“定量”.其一,用原方法实验时,当物距在二倍焦距附近,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究竟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不太好判断,尤其蜡烛在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成等大的实像时更不好判断.改用镂空有“1”字的金属平板和平行光源代替蜡烛,并在光屏成像的一面贴上方格坐标纸记录像高,就能将物体和像的大小量化.物、像大小量化后,关于像究竟是放大、等大、还是缩小,通过实验数据就一目了然了.其二,物、像大小量化后,更便于学生发现、理解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六是数据处理由“传统”走向“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增强了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科学探究的意识,为本节发现教学增色不少!在分析论证环节中,通过对焦距和成像性质的排序,一是便于学生发现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倒立放大实像及与物距关系的基本规律;二是便于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问题:凸透镜能否成等大的实像、能否成虚像呢?从而有利于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三是将实验结果按物距排序,学生在观察物距、像距、像高变化后很容易获得新的发现: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七是学生对科学探究由“经历”走向“享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教育.学生体会到了探究的快乐、品尝到了学习的乐趣,找到了自己是“发现者”、是“科学家”的心理愉悦感和成就感,在享受科学探究过程的同时,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自然更厚几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并不神秘,它往往蕴藏在一些无意识的探究活动中.而这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将会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