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与学的生活化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81868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学习;生活
  在当前小学生数学生活应用意识与能力的现状的驱使下,培养小学生数学生活应用意识与能力是非常必要。因此,我们学校数学科在我校《绿色江苑 阳光儿童》大课题下,定立了我们科组的子课题《培养绿色课堂生态,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培养数学生活应用能力的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在我校展开《绿色江苑 阳光儿童——大江苑小学创建特色学校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的引领下,我们数学科开展了对子课题—— “培养绿色课堂生态,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培养数学生活应用能力的研究”。日子有功,我的教育教学也渗透了课题的影子。
  一、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体现生活性
  (一)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数学教学体现生活性的前提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而新课程标明确地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这些都体现数学的教与学要与生活联系,教学观念要转变。教学中教师如何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点拨、引导学生呢?首先需要教师们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转变教育意识,自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教学艺术,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考。其次要求教师要有生活意识,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放归实践,放归生活。众所周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一点上,美国“木匠教学法”很成功。“木匠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转变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才能完全体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性
  1.教师要把生活融入数学教学的课堂中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
  (1)联系生活实际,善编生活例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邊,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学“7加几”时,教师可以不采用书上的例题,结合学生实际,问班中7岁的小朋友:“小朋友,你们再过1年,是几岁呀?”(生答:8岁),接着问:“如果是过3年呢?”(生答:10岁)”继续问:“如果是过4年,那么你们应该几岁?怎样列算式?”教师通过让学生算自己的岁数,很自然地引出新课的例题:7 4=?又如,“元、角、分”的教学中,可编写到学生熟悉的商场购物的例题;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有关统计同学们最喜欢上的课的例题;在“比和比例”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上的树高后,编写例题。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编一些商品打折的例题等;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例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捕捉生活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能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交换律”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然后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这种现象在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吗?从而引出“交换律”的学习;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给学生讲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像这样的例子,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举出每天太阳东升西落,无穷无尽;有的学生举出每星期七天周而复始……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循环”的现象呢?学生通过试算“5÷3,58.6÷11”,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在教“找规律”时,可以利用老师衣服上有规律的图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借此描述“规律”的概念,可以让学生更能理解“规律”这一抽象的概念,在头脑中有一个形象的图形。这样的教学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创新与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
  (3)模拟“生活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配置生活原型,创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当然有些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例如,在教学“小数三步计算应用题”时,针对传统应用题教学题材内容封闭,人为编造问题情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状况,教师应创造性地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1.在课堂上配置了“购物”这个生活原型,用购物发票的形式呈现应用题。在课堂上开设购物超市,让每位“顾客”自由选择购物,并填写购物发票。2.从不同的购物组合中归纳出“总金额=物A单价×数量 物B单价×数量。”3.引导学生通过猜测被弄脏的购物发票中的某一数量,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以两积之和为基本数量关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又如,在教“位置”一课时,虽然我们不能带领学生到电影院去找位置,但是我们可以把教师模拟成电影院,并为学生设计好电影票,让学生在教室里找票中的座位,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提升。这样的教学就把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与学生的课堂紧密联系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把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以模拟的形式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使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是有用的。而不是像以往的教学一样,学习与生活脱节,学生是为了考试才学习的。   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学生的数学学习要体现生活性
  (一)学生要提高对数学与生活的认识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老师讲的最多的是如何计算,如何解题,因此。学生往往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解题”。但是通过教师的努力和改革,学生不仅从数学课堂中得到了相关的数学知识,也从中认识到数学与他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师教学“元、角、分”知识的同时,学生还了解到在人们进行商品交换时数学与生活同在。教师在教“分类”知识的同时,学生体会到人们进行物品的重新分配时要用到数学。在教师教“测量”的知识时,学生亲身感受到进行土地测量是一种数学活动……
  这种种的转变,与学生提高了对数学与生活的认识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学生的认识正确了,学生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提高其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学生要善于搜集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解。但是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工具。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工具,而数学作为一种人们思维的特殊工具在社会中“隐式”地存在着,虽然它不像有形工具那样“看得见、摸得着”,但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远远超过那些有形工具。因此,说它是一种“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这种工具,就可能帮助我们进行一些数据处理、数据运算甚至推理与证明。例如,各种报刊、电视、广告上的数据可以使人们引发一系列的联想,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果断的决策,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达到最优化等。这些“隐式”的工具,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
  学生可以搜集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帮助自己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例如,在学习“统计”时,学生就可以先了解一下全校各年级有多少学生,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在学习“统计”时,就可以把这些数据整理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并且分析,来解决学校帮学生征订课本的问题。刚入学的学生经常会问老师什么时候放学呀?因为他们还不适应学校的生活,老想着家里,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看看教师的挂钟,把不懂的问题积累起来,到学习“时钟的认识”时,就可以利用平时积累的问题,学生问,老师答,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学生就学会了看时钟了。学生在学习“百分数”时,还可以通过搜集报纸上有关的百分数,通过课堂学习,认识到百分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这样做的学生不仅能把数学学好,把数学用好,而且还能掌握搜集数据的能力,练就一双观察生活的精明眼。
  (三)学生要善于提出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
  既然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多不胜数,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让他们能提出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1.学生要关注校园的生活
  首先,校园生活应该是学生们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校园的数学素材。如校园中的“位置”问题,像排列的座位、体育课上的队列、本教室在学校各个教室中的相对位置等;教室内外的几何形体,像校门或大厅里的柱子、图书室里面的柜子、体育室里面的各种球等;丰富多彩的校園活动,像跳绳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等,其中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假如能把这些校园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出来,学生们就会感到非常真实、有趣,同时学生们也会充分地认识到数学并非枯燥无味,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2.学生要留心社会中的生活
  学生随家长一道走亲访友、逛街购物和外出旅游,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如果留心的话,也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如走亲访友中的购买礼品问题,外出旅游中的行程规划问题,走路(或骑车)中的行程问题……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然后搬进课堂,学生自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对数学的亲切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3.学生要了解自己的家庭生活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家庭生活中去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学生家里住房面积的大小、家里的玩具内容、家中的经济收入情况、家中的用电用水量等等。以此为背景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与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是那么的密切,这样的数学问题对他们就比较有吸引力,他们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十分轻松和愉快。
  在学生的校园、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猎取数学问题的题材,学生慢慢地就学会了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数学的思想去看问题,去提问题,去解决问题。
  (四)写数学日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体验
  数学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有效工具,而数学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也就有它自成体系的一套语言(符号),而这种特殊的语言又是大家公认的,人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特殊的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和方法交流,达到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例如,生活中的“ ”与“-”,商品中的说明书,还有各种数和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等,这些都是生活化的数学语言。 数学是一种文化。文化的传播推进了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而数学自身的发展也是一种人类文化传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内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等。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恰恰是用数学的语言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也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有效途径,是生活中的数学的真实反映。
  1.数学日记是联系生活和数学的纽带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写生活日记,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目光去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问题,让生活问题数学化。例如:有个学生的数学日记这样写道:暑假里,妈妈带我去社区文艺演出。我没有舞鞋,妈妈与我去商店买鞋。来到商店鞋柜前,妈妈对售货员说:“买34码的舞鞋。”可是售货员拿出来的鞋标着22,我好奇地问妈妈:“你刚才说了34码,售货员怎么会给你22的呢?”售货员听见了说:“小朋友,你不懂,其实啊,这里面也有数学知识。22后面的单位是厘米,是国家规定的鞋码新标准,而34码是过去所用的旧尺寸。要换算它们,得把旧尺寸加10再除以2,就得到新标准尺寸;或者把新尺寸乘以2再减10就得到旧尺寸。不信你回家试试。”我回家后,按售货员说的方法算了一下:(34 10)÷2=22(厘米),或22×2-10=34(码),真的是这样!我惊喜极了,同学们,不妨你们也试一下。   可见,数学日记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了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现实生活。数学日记也拓展了学生的数学眼界,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数学日记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数学日记使学生敞开了心扉。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不仅能使我更广泛地、更深刻地了解了学生。而且可以 根据学生日记中反映出来的“数学现实”和他们“生活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个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编成了一个有趣的数学小童话写在日记中,他写道:数字1、2、3,驾驶着气垫车飞驰在宽广的大道上。“加油!加油!”一阵震耳欲聋的呐咸声把他们吸引住了。原来,这里是一个体育场。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球赛。场内场外,人山人海。呐喊声、锣鼓声,哨子声交织在一起。“我们进去看看!”小2对小3说。小3把气垫车缩小再缩小,小1 说:“我去买些东西吃。”小1下了车,小3 驾驶着气垫车,轻轻地钻过场内的一块空地,又悄悄地钻进了人群。小2和小3二人成了二个小不点,他们来到场内的观众度上,找到座位坐了下来。小2刚刚坐下,忽然从人群中挤出一个人来,此人高高的个子,细细的身材,他走到一个人的身旁,笑嘻嘻地说:“2小弟,你好啊,要不要吃东西?”“1小弟,你今(下转第64版) (上接第63版)天是怎么啦?向来都是我2比你1大,你怎么叫我小弟啦?”小2奇怪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数字妈妈不是先生我,后生你的吗?”小1理直气壮地说。两人正争论着,忽然场上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喊声:“好球!好球!”原来数字队又进了一个球。小1也高喊起来:“好球,2比1,数字队胜利啦!”小2看看小1,说:“怎么样,2比1 ,2 是不是比一大呀?”小1听了,一时答不上来。这时看见获奖队员们走上领奖台,小1激动地对小2 说“你看,现在我是第一名的1 ,你是第二名的2,第一名比第二名站得高,说明我比你大!”“不我比你大”“我比你大”“不……”小1和小2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坐在小1和小2身边的小3,听了他们的争吵,站起来劝道:“小1、小2,你们别吵了,用数来表示谁多谁少时,2比1大。比如刚才球赛的比分是2比1,2就比1大!”“对嘛,我比你大!”小2对小1 嚷道。小3对小2说:“不过,用数来表示谁先谁后时,1就在2的前面,球赛的第1名当然比第2名强了。”“哦,原来是这样!”小1、小2齐声说。原本谁也不服输的小1小2相视一笑,不再吵了。我就利用这个学生编的小童话教学生学习认数,在学生对故事的极大兴趣的驱使下,他们很容易就分清了数字中的基数与序数的关系。
  除此之外,学生还通过数学日记,反映对数学知识的疑惑,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疑惑,帮助他们导学解惑。学生也通过数学日记反思其学习数学的不足和缺点,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教师也从中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
  3.数学日记可以引领学生的人文情怀。
  数学是人类文化所不可缺的一部分。数学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数学的美,是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到的。如果学生把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生活现象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当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当教师把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的时候,数学和 生活便融合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以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自觉地理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欣赏数学的奇异、和谐、简洁的美!有个学生在他的数学日记中就写了一首《数学美》的诗:
  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是什么?数学!
  科学中最重要的知识是什么?数学!
  我眼中最有趣的知识是什么?数学!
  地球人与外星人唯一能沟通的语言是什么?还是数学!
  当你在学习之时,
  她像一条泥泞的小路;
  当你在成功之时,
  她像一条宽阔的大道。
  数学似一杯苦涩的咖啡,
  只有细细的品味,
  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
  数学如一座险峻的高峰,
  只有努力攀登,
  才能到达理想的顶峰;
  数学像一曲优美的音乐,
  只有和谐演奏,
  才能奏出宛转的音乐。
  曾经,我像个单翼天使,
  怎么也飛不高;
  后来数学成为了我的另一个羽翼,
  使我在天空自由的遨翔。
  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用“数学眼光”看生活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综上所述,联系生活教数学,学数学,不仅能很好的调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个性品格,为他们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向葵. 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63-324.
  [2] 马云鹏. 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91-161.
  [3] 邓智海.素质教育在西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2-112.
  [4] 陈建昆. 联系生活学数学,http://soabc.net/teacher/list12.asp?cid=12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31日,广州市与英国布里斯托尔市中小学姊妹学校签约仪式在广州市教育局举行。英国布里斯托尔市中小学校长代表团、广州市教育系统代表约40人参加活动。  2001年5月23日,广州市与布里斯托尔市缔结成为国际友城。近20年的时间里,广州市一直与布里斯托尔市在各领域保持着友好的往来。本次是布里斯托尔市中小学校长代表团首次访华,广州市是其第一次参访的中国城市。自10月29日起,布里斯托尔
【摘要】 多元型复习课是为学生梳理、总结之前学习所得的知识而设定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知识的运用有更清晰的概念。本文拟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探讨了小学英语多元型复习的策略和在多元环节、多元拓展复习的教学探讨,实践证明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导图; 多元型复习; 小学英语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少教师普遍复习教学
【摘要】爱是教育的灵魂。笔者在乡村中学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尝试换位思考,用真心换孩子的真情,好多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会变得非常简单,很多班级管理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仁爱;教育灵魂;乡村教育;学生管理  笔者所在学校为乡村中学,这里的学生家长大部分是农民或者外来务工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再加上整天忙于生计,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大多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伤害,好多孩
【摘要】基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影响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发挥。电子书包教学平台在英语课堂的巧妙应用有效改变了这一状况。  【关键词】电子书包;英语教学;有效应用  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年龄较小,理性思维不强,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等特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工具的辅助,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只是单纯用语言滔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这四个方面,对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作了一引起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和家长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单而不是他
【摘要】班主任工作必须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和孩子们交心谈心,要用真诚对待孩子们,要真正的热爱班主任这个工作。  【关键词】教育;聆听;尊重学生;勤奋好学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12年了,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在教育事业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也挥洒了无尽的汗水。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
【摘要】“软陶”是一种人工低温聚合黏土,又被称作“彩陶”“烧烤黏土”。它的艺术性、可塑造性、灵活性都十分受学生欢迎。软陶不比雕塑和绘画这些常规艺术学科,目前,软陶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专业性,系统性的初中教学方案不多。因此,更需不断探索创新,加强纹饰、形状、色彩的配合等各方面的研究,本文着重探索传统纹饰在初中软陶教学中的运用,为初中软陶教学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传统纹饰;初中教学; 软陶教学
【摘要】传统高校教室设备复杂多样,故障率高,智能化管理存在一定瓶颈。本文以北理工珠海学院的教室为背景,通过对教室的设备架构和控制模式重新设计,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教室设备根据教务系统的任务进行智能控制,将使用场景复杂的教室管理变得智能、简单。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智能化;物联网  一、研究背景  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主要由中央控制器、视频输入设备、视频输出设备、音频输入设
本报综合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互联网 教育”的指示精神,根据李克强总理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审议和6月4日在宁夏考察时关于“互联网 教育”的指示精神,7月19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互联网 教育”示范省(区)。  近年来,宁夏在推进“互联网 教育”工作中取得明显进展,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宁夏提出的“互联网 教育”示范省(区)建设内容定位准确、目标明确,
【摘要】概念的教学,永远离不开现实的依托。要经历“了解”“理解”达到“掌握”“应用”的认识层次,最关键的一步便是从书本回归现实生活。平面图形“高”的教学,不管是直接呈现抽象的定义,还是从现实情境中引入,都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现实经验,帮助学生扫清抽象的障碍,才能达到对概念的“理解”层次,教学的最终目标都是建立“高”的表象、理解概念的内涵。  【关键词】数学概念;高的教学;抽象障碍;回归现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