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悲喜时节的歌哭”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期出版的《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研究》对鲁迅杂文的艺术品本质展开探讨,以其自成系统、深层掘进、新意彰显的特色,成为鲁迅杂文研究领域的一本好书。该书探寻了隐藏在“匕首投枪”功能作用背后的“释愤抒情”的主体意识。开展诗性精神、诗性创造、诗性渊源、诗性价值研究,说明了鲁迅杂文突破了古文的藩篱,完成了现代性的质变。
  [关键词]鲁迅;杂文;诗性品格;掘进;新意
  [中图分类号]I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75-03
  关于鲁迅杂文艺术特质的研究,新中国建立前有李长之、徐懋庸、巴人、田仲济等的辛勤开拓;建立后,有唐弢、任访秋、屈正平等的深入探寻;进入新时期以后,刘再复《鲁迅杂感文学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闫庆生《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王献永《鲁迅杂文艺术论》、袁良骏《现代散文的劲旅》、王嘉良《诗情传达与审美创造——鲁迅杂文的诗学意义阐释》、沈金耀《鲁迅杂文诗学研究》等著述,多从形象类型、思维特征、美学风格、诗学意义等方面逼近了鲁迅杂文艺术天地的深层意蕴。在以上众多名家的研究基础上,近期问世的迟蕊《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研究》(2012年8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其诗性品格探讨的课题显示出不同反响的特色,值得引起重视。细读全书,其特色有三:
  一为自成系统。本书开创了一个以鲁迅杂文诗性品格为对象的研究系统。它属于艺术研究,又不等同于艺术研究,带有较强烈的主体性研究特征。它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学意义阐释,而是对“鲁迅人格上的诗人气质——鲁迅杂文的诗性精神——鲁迅杂文的诗性艺术”的双向互动探寻。本书“引言”部分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开篇,提出了“何为诗性品格”、“诗性构成的内涵是什么”,指出:诗性,不仅仅是诗性、诗情、诗韵这些浅层质素,更是人内在的一种生命体验,一种心灵的诉求,以及心灵的彰显。一种形而上意义的内在特质,才是鲁迅杂文诗性品格之所在。杂文,可以说是鲁迅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鲁迅借此不仅“直面惨淡的人生”,更抒写了心灵的“荒凉与粗糙”,记录了生命的“敞开”、“显现”、“领悟”乃至“诗意地栖居”。此后各章,分别论述了鲁迅杂文的诗性精神、诗性创造、诗性渊源和诗性价值。在“诗性精神”一章中,研究者不仅论述了鲁迅作为杂文创造主体的情感精神,还包括那些具有诗性特质的人格意志,突出了其“人格的独立不倚”,“心灵的大爱无伪”,“艺术个性的天马行空”。在“诗性创造”一章中,作者分别从诗性情感、诗性思维和诗性语言这三方面展开论述。“诗性情感”属于文艺心理学范畴,研究者注重阐述了鲁迅杂文正是其诗性情感的结晶,从而解读其强度,即“释愤抒情”的激情;其深度,即主要为创伤情结、忧患情结和孤愤情结;其构成,即以爱为中心的情感系统;其性质,即审美化的高洁、真挚、深刻且具有普遍意义。在“诗性思维”一节中,作者认为鲁迅杂文的思维是一种有机融合了强大的理性思维、充沛的激情和独异个性等心理因素的,以意象思维和想象思维为核心来进行艺术创造的思维方式,并具体阐述了这两种思维的性质、特点及作用。“诗性语言”一节里,作者指出,鲁迅杂文的语言不仅言简意赅,具有隐喻性、暗示性、画意性、音乐化和陌生化的特征,而且体现出超强的表现力和独异的个性,接着具体阐述了鲁迅杂文语言的基本风格:凝练、隽永和“老辣”即“老到”、“辛辣”。在“诗性渊源”一章中,本书作者先论述了鲁迅的诗人本色气质禀赋、百科全书式的杂学修养以及创伤与磨砺组成的丰富阅历。次而论述中华民族诗性文化土壤与鲁迅杂文的关系,这包括诗性传统思维和汉语言的诗性传统。进而又论述了鲁迅杂文与中外作家的精神相遇:屈原的爱国主义与个性主义,庄子的瑰丽文采和自由精神,嵇康的长于辩难和刚烈不阿,以及尼采的独立个性和破坏精神等。在“诗性价值”一章里,作者主要分析了鲁迅杂文对杂文艺术品格和精神品格的提升,归纳了杂文品格的七个要点,具体分析了鲁迅杂文怎样以其诗性品格冲破了古文传统的藩篱,脱胎换骨,实现了现代性的质变,形成了其在中国思想史、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全书就这样从作者主体到作品本体,从社会现实之“源”到传统文化之“流”,从艺术精神到社会功能,从实践意义到历史地位,较全面地研究了鲁迅杂文的诗性品格,从而形成了一个富于独创性的研究体系。
  二为深层掘进。关于鲁迅杂文的艺术本质问题,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实质就是论证鲁迅杂文是“艺术品”,而并非只是“艺术性”。长期以来的研究总是论证其艺术性,而非论证其是艺术品。近些年来,王嘉良、沈金耀等学人作了一些突破性的贡献,但尚待深入。这一问题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有利于回击那些贬损鲁迅,胡说什么鲁迅后期“创作力衰竭”的轻薄之辞。李泽厚曾说过:“鲁迅的杂文是应作为整体来看的艺术品”。本书正是回应了这一问题。在鲁迅杂文研究史上,人们一直是关注于鲁迅杂文作为“匕首投枪”的一面,即其战斗意义和社会价值,较少注意到鲁迅作为创作主体的强烈情感和释放。这种现象近些年来有所改变。人们开始认真思考鲁迅在《华盖集续篇·小引》中的一段话:“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样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说得自夸一点,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那时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现在更不想和谁去抢夺所谓公理或正义。”
  这就是说隐藏在“匕首投枪”这一鲁迅杂文创作目的性和社会功能性之后的,是鲁迅情感的诱发和蛊惑,是释愤抒情的自由流淌。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杂文是鲁迅别样形态的诗,是鲁迅的“离骚”。本书的贡献之一正是在于不仅仅将作为“匕首投枪”功能的鲁迅杂文创作本体研究推进到作为“释愤抒情”的鲁迅创作主体研究层次,进一步在主体研究领域深层开掘,从情感思维、诗情传达深入到了鲁迅杂文诗性品格的层次,这样,更加令人信服的说明了为什么说鲁迅杂文是艺术品而非只有艺术性的问题。鲁迅杂文作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这既是指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它感应于现实,攻守于现实,但是,这又是指作为创作主体的鲁迅与现实的关系,是现实社会感应于鲁迅的情感促使鲁迅以手足予以攻守。这种感应就是鲁迅杂文的诗性精神形成的原因。本书作者在强调鲁迅“释愤抒情”的主体特色时,展开了大量论证,比如运用1913年鲁迅谈美术史所说的“顾实美术诚谛,固在发扬真美,以娱人情,比其见利致用,乃不期之成果”,后来,谈易卜生《傀儡家庭》时,说“易卜生是在作诗,不是为社会提出问题来而且代为解答”,等等,研究者从而指出: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鲁迅杂文也的确可称得上是情感的产物。他所动之情还非一般的情感,乃是更高层次的情感——诗性情感。关于鲁迅杂文的思维特质,长期以来,学者们囿于“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的传统观点。本世纪初,沈金耀《鲁迅杂文诗学研究》对这一问题有所突破,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象思维的概念。而本书作者有所推进,不仅对意象思维理论有所补充与充实,分析了鲁迅杂文的意象运用,意象生成,还以“叭儿狗”“大宅子”等意象为例,对其意象生成中的化合过程做了探寻,并且提出了意象生成的心理模型:“经验模型”、“素养模型”、“个人情感模型”等。同时,本书又增加了一个想象思维的概念,并做了具体的阐述,作者又将这两种思维用诗性思维来予以综合,这些都使研究有所推进。在鲁迅杂文的诗性研究上,上个世纪末王嘉良的著作《诗情传达与审美创造——鲁迅杂文的诗学意义阐释》曾将研究推进到了诗学层面,提出了“诗形”、“诗情”、“诗意”、“诗趣”、“诗味”、“诗美”的概念。本书作者进一步推进到了诗性品格,突出了诗性精神、诗性创造(含情感、思维、语言)、诗性渊源、诗性价值等研究范畴,研究领域宽广了,研究中心突出了,一些具体的研究如思维、语言研究也比较细微了,如提出了“语言体验的回归”的问题。可以说,本书在研究层次上确实做到了深度推进或者说艰难掘进。   三为新意彰显。本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阅读本书,使人感到作者常有一连串的追问,大有咄咄逼人之势,作者追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的过程,发现中则会时有新意与新论。如关于“诗性精神”,论述开始,就对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中关于“作家的主体精神”的解释提出了挑战。刘再复认为,其主要为“情感”——“积淀在人的精神主体内部的潜意识,而介乎于两者之间的则是经常处于浮沉状态的情感。”本书作者则认为作家主体精神“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能动性,是其理性与感性诸多心理固有因素的有机统一,是创作得以实现的内在机制,作家不断超越自身,完善自己的一种心理能动过程”从而指出,“除却情感之外,还应包括个性人格,意志品质,创作能力等等”。又比如,本书在论述“整部鲁迅杂文始终都存在一个强大的自我”时,以一些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惯用语为例,予以考察,指出,“偏”字,就是鲁迅在文中十分喜欢使用的极富个人化情绪的副词,“我以为”、“我认为”、“在我看来”,是鲁迅杂文屡见不鲜的惯用语,并予以具体分析,探讨其语言色彩背后的强大主观意志。再比如,在论述鲁迅杂文诗性语言时,提出了一个“老辣”即“老到”、“辛辣”的概念。又以“老到”,概括鲁迅杂文的语言更为新颖。不仅列举了一批杂文语言运用从而产生的风格,并且探索了“老到”的成因:一是鲁迅思想的深,灵魂的真,以及独特的个性与审美。二是鲁迅语言天赋极高,又有科学的语言观。本书在论述鲁迅杂文的诗性渊源时提到了鲁迅与嵇康的精神相通,认为嵇康在精神本质上继承了庄子的精髓,同样属于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这一脉。但是鲁迅与嵇康之间怀有着另外两个十分重要的共鸣之处,就是刚烈狷介的真性情和长于辩难的辛辣文风。研究者从性情、越文化血脉等角度在鲁迅与嵇康之间展开比较研究寻求相同之处,饶有新意。本书在论述鲁迅杂文对古已有之的中国杂文艺术品质的提升史归纳为广泛取材、深度开掘、象理融合、多元讽刺,至于精神品质的提升,归纳为“个性”、“批判”、“抗争”、“共感”、“平等”、“人道”,这些概括也是很有创新意义的。在这一节的结尾,研究者说,鲁迅与古已有之的杂文和同时代其他作家杂文的不同在于,杂文之于鲁迅远不止是一种文体,乃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长期以来的鲁迅杂文研究一直被“匕首投枪”的功能性论断所遮蔽,从而顶多是在艺术性研究中裹足不前,而一旦以“释愤抒情”为中心进行主体性探讨,于是出现了一派新局面。而在艺术品本质的研究中,进一步突出形象、类型、思维、风格、诗意等一般性概念,而进入其诗性品格领域时,一个无比精彩、神奇的景象就出现了。不断的追问、不断的思想解放,才能真正带来不断的创新。
  对鲁迅研究界来说,本书的出现是令人欣喜的,尤其是作为青年学者的第一本书。然而,也必须指出,本书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一是尚显单薄。对于本书各章,第一章是写的主体精神,第三、四章是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基本上还不是在鲁迅杂文文本上下功夫,较为合理的做法实际上应该是将第二章诗性创造中的情感研究、思维研究、语言研究等扩大成章的规模,这才能显得充实。二是尚嫌粗疏。研究者的理论勇气是可嘉的,也确有不少新见,但结合文本展开细析时,有些观点的论证较为单薄,只是点到为止。调子是高的,但欠厚重感。三是似有重复。不仅作为著作的主体部分,与后面的部分论文有重复,诗性品格研究一节的前后各章节之间也有一些重复的内容。这可能与未经细细加工有关。尽管存在以上令人遗憾之处,本书的成绩还是较为可观的。本书作者在学术研究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祝愿她能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扎实的功力,更潜心的态度,走向更广阔的前景。
  责任编辑 丛 琳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仍然是经济发展。但是,强调经济发展绝不能忽视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本身是人的生活和实践及其各种要素的有机统一整体。在这里,人是根本、主体、中心、出发点和目的,物则属于人,是为人的生存和发展而服务的;人为自身目的而从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各种对象、关系、规范、制度则是人的活动赖以进行的条件、方式和形式;经济活动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政治、文化、科
期刊
[摘 要]处理好就业问题特别是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难题,是缓解城镇收入差距的重要思路,进而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条件。本文从辽宁城镇困难群体就业可持续性角度展开分析,在具体分析城镇困难群体就业难题及原因基础上,从法律体系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校企合作、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就业与收入分配良性互动关系的具体思路,这是实现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收入分配;城镇困难群体;可持续
期刊
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本身都有一个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甚至是涉及人类本身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如果说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先后认识到经济发展、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只有在发展理念先后经历了这些不同认识阶段,特别是遇到了各种现实矛盾和生存困境问题之后,人类才可能提出所谓可持续发展问题。实际上,所谓“可持续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
期刊
[摘要]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坚持基本路线,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治国理政的经验越来越丰富。成就和经验启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开辟出的一条正确道路,是植根中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监督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成为公共管理和民主政治研究的重点。伴随着一些因网络监督而走进人们视线的社会热点,可以说网络监督本身聚焦了全社会的目光。本文从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公务员入手,以安徽省委党校和安徽行政学院培训的公务员为调查对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务员对网络监督的认知和判断,指出问题的同时,就优化和深入推进网络监督提出了建设性的发展策略。 
期刊
[摘要]文化是属人的,有了人类才有了文化。文化在我国语言系统中是古已有之的词汇。其他各民族语言系统中也多有与文化对应的词汇。就概念分析而言,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泛指人类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之总和,统称文明。狭义文化特指人类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之总和,包括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两大类。文化对客观存在具有依存性、相对独立性。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旨在增
期刊
[摘 要]中国共产党处理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遵循着帕累托改进,以共享式增长和共同富裕为价值前导,力图让发展的成果普遍惠及,这是中国长期保持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秘密,具体方式可以概括为:把握变迁中的中国社会结构,引导与迎合的双重回应向度,依托制度、机制和方法存量,超越利益集团的改革塑造。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结构变迁;利益诉求;包容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到一个矛盾凸显期,党群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亟待重视和应对。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不仅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完善党的科学民主决策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党代表联系党员群众的新途径、新举措。  [关键词]党代表;群众工作;国外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论住宅问题》是恩格斯批判蒲鲁东主义住宅观念并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住宅思想的力作,长久以来被视为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的“姊妹篇”。该文本在中国住宅改革的重要时期均曾引起人们的重视,迄今有周建人和周晔译本、曹葆华和关其侗译本、贾植芳译本、莫斯科中文本、中央编译局译本等多个中译本。梳理这些版本的流变,探究国内学界研究该文本的角度和立意,确认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分析蒲鲁东主义者解决住宅问题的诸方
期刊
[摘 要]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折射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这一缺失表现在传统政府管理理念上政府缺乏环境责任意识;压力型政府促使政府唯经济发展论;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不健全。努力实现政府环境责任,应完善对政府环境责任的法律规制,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建立健全政府内部约束机制;构筑公众对政府环境责任的有效参与机制。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政府;环境责任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