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助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思考

来源 :杭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扶贫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协同合作,既要有资金物质支持,也要有专业力量介入,才能有效保障扶贫效果的持久性和长远性。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换挡提速”驶入快车道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教育扶贫项目,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注重以人为本,协调各方关系。
  关注教育的各个系统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儿童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优势,逐步拓展深入,争取让更多的深度贫困乡村儿童有机会接受普惠性、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参与教育扶贫项目时,社会工作可以从一般性的儿童社会工作吸取经验。基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要以专业的价值为导向、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联合相关部门,会同相关力量对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开展随访、调查等工作,充分了解现状。
  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要同时关注儿童、家庭和学校、地区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既要关注各个系统的建设,又要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协调互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儿童有机会能更好地接受学龄前教育,强化贫困地区儿童的学前教育成效,从而改善贫困地区的整体教育环境。
  关注儿童的内心建构
  2017年8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为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具体的服务内容,其中一项为“参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以困境儿童为重点,协助做好成长关爱服务。
  农村贫困儿童普遍面临生活、学习、心理以及安全等问题,过往的帮扶往往只注重对其物质方面的条件改善,而忽视了其内心需求。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怀陪伴和心理疏导,减少贫困对其造成的心理影响,帮助他们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此外,社会工作者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上进心,帮助其发现自身的优势,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兴趣活动增长其才能,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其改变困境的能力,实现个人成长。
  构建家庭的支持网络
  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的奠基性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物质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贫困家庭的父母容易忽视学前教育,因此他们在儿童的学前教育方面往往是缺席的。
  为此,社会工作者要构建起家庭的支持网络,首先要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传输关于学前教育重要性的理念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家庭构建良好的教育模式;其次,督促贫困家庭的父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合理的监护,承担起监护的责任;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吸引不同力量参与到教育扶贫当中,例如链接爱心企业、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团体,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学前教育的经费等问题。
  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硬件设备的提升能让教学过程更高效,教育环境的改善能提高孩子的幸福感。企业等扶贫项目通常注重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建设,如改善住宿条件、饮食条件等,而社会工作者要关注学校内部教学环境的改善,包括师资建设、同辈群体关怀等。
  贫困地区的教师是儿童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教师需承担起关爱儿童的责任,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社会工作者可以加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通过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他们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关注良好的同辈群体关系的建设,可以构建成长性小组,通过开展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对彼此成长发展环境的支持,营造积极正向的同辈群体氛围。
  提升农村的教育氛围
  社会环境对儿童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儿童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着眼于儿童的成长过程和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提升农村地区教育环境将对当地贫困儿童的发展乃至整个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改善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在前期广泛调研和走访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协助发展特色文化教育事业;对接各级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整体教育氛围的改善,能够让贫困儿童有更多机会从环境中汲取文化力量,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学院
其他文献
理解空间规划治理机制与模式是从规划执行层面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从"体系"构建到"能力"提升的基础。在既有"机构—治理"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规划执行的内生动力因素,构建以"控制权"分配为媒介的空间规划治理机制分析框架,并以我国空间规划改革历程为研究案例检验其现实解释效力。空间规划治理是一个在外部结构条件和内生政治动力共同影响下,各级各类规划参与主体行使规划权利的动态过程,其中,外部的事权分配模式和内生
摘要:如何实施精准思政,是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施精准思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大数据挖掘有助于精准把握教育对象,大数据分析有助于精准供给教育内容,大数据动态监控有助于精准控制教育过程,大数据评估体系建构有助于精准评估教育效果。借助大数据技术精准把握教育对象、按需甄选教育内容、全面优化教育过程、多维评估教育效果,是大数据时代实施精准思政的有效路径。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土空间规划逐步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工具。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从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空间理论、国土空间规划程序性理论、国土空间规划四"部门"治理理论四方面来建构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提出:(1)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生态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及公平正义,这就要求国土空间规划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既
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投资体制建设经历了传统阶段和改革阶段,深刻地变革了中国的经济基础,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形成了新的投资格局,取得巨大成就。这个过程中,政府投资决策主体逐步多元化,投资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投资范围更加科学化,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建立。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政府投资体制的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化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法律制度体系,理顺与之相关的若干关系等举措,将是未来政府投资体制建设的重点。
减量提质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成为适应首都发展新形势,优化首都功能结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轨道交通作为解决超大城市通勤的主要公共交通,始终是政府重点投资的基础性设施。城市更新工作中要抓住轨道建设机遇,贯彻"一体化"统筹思路,加强轨道交通与周边用地的协同建设,带动区域功能提升,改善民生环境,提高城市空间品质。结合近年开展的系列轨道车站一体化项目,总结经验、梳理问题,从顶层设计、规划审批标准、
在流动性研究范式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要素流动的关注得到加强。人流网络是表征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相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缺少不同类型人群流动特征差异的横向对比,难以支撑精细化的城乡规划与治理需求。利用南京市手机信令数据,建立不同年龄人群的复杂流动网络,通过中心性分析、优势流分析和社团分析方法刻画点、线、面三个空间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融合战
摘要:马克思著作中有着丰富的空间生产批判思想,他批判了空间生产的运行机制及其产生的异化现象,从而让其空间生产批判呈现为资本机制批判、社会异化现象批判和全球化批判三重主题。在空间生产的资本机制方面,马克思批判了资本运作机制对空间生产的操控;在空间生产的社会现象方面,马克思批判了空间生产引起的各类生活异化情形;在空间生产的全球化扩张方面,马克思批判了空间生产向全球扩张中引起的空间失衡和地理矛盾。马克思
在高考阅卷当中,“标准答案”一直批而不倒。真正值得批判的并不是“答案有标准”,而是“标准的答案”。在时间限制与人员构成的双重限制下,答案的标准被形式化,迫使教学不能追求学生素养的提升而是要迎合形式化的标准,从而建构出片面应试的现象。要改变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片面应试现象,需从高考阅卷改革入手。应适当延长阅卷时间,合理人员配置,同时打破阅卷人员的“求稳心态”,避免“言之成理皆可得分”沦为一句空话。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准确预测农村居民点数量与分布趋势,而厘清其数量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是准确预测的前提。以黄河下游地区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居民点减少量为切入点,分时段对其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提取影响减少量的主要因素并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2006~2019年该地区农村居民点减少量在时间上先升后降,在空间上局部聚集,且聚集中心在不同时段间发生了转移;政策环境对农村居民点减少量
基于多案例对比,分析了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推动下就地城镇化模式的不同特征,反思了就地城镇化的理想机制。研究发现,村庄所具备的区域资源和要素优势是就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政府力量能够通过政策规划、项目设置、制度投入,增强资金和服务供给;以地方企业代表的市场力量可以促进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优势共享;村委会和村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均衡并调和政府与市场的不足。就地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政府、市场、村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