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扶贫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协同合作,既要有资金物质支持,也要有专业力量介入,才能有效保障扶贫效果的持久性和长远性。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换挡提速”驶入快车道的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教育扶贫项目,要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注重以人为本,协调各方关系。
关注教育的各个系统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儿童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优势,逐步拓展深入,争取让更多的深度贫困乡村儿童有机会接受普惠性、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参与教育扶贫项目时,社会工作可以从一般性的儿童社会工作吸取经验。基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要以专业的价值为导向、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联合相关部门,会同相关力量对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开展随访、调查等工作,充分了解现状。
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要同时关注儿童、家庭和学校、地区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既要关注各个系统的建设,又要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协调互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儿童有机会能更好地接受学龄前教育,强化贫困地区儿童的学前教育成效,从而改善贫困地区的整体教育环境。
关注儿童的内心建构
2017年8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为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具体的服务内容,其中一项为“参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以困境儿童为重点,协助做好成长关爱服务。
农村贫困儿童普遍面临生活、学习、心理以及安全等问题,过往的帮扶往往只注重对其物质方面的条件改善,而忽视了其内心需求。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怀陪伴和心理疏导,减少贫困对其造成的心理影响,帮助他们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此外,社会工作者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上进心,帮助其发现自身的优势,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兴趣活动增长其才能,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其改变困境的能力,实现个人成长。
构建家庭的支持网络
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的奠基性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物质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贫困家庭的父母容易忽视学前教育,因此他们在儿童的学前教育方面往往是缺席的。
为此,社会工作者要构建起家庭的支持网络,首先要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传输关于学前教育重要性的理念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家庭构建良好的教育模式;其次,督促贫困家庭的父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合理的监护,承担起监护的责任;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吸引不同力量参与到教育扶贫当中,例如链接爱心企业、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团体,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学前教育的经费等问题。
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硬件设备的提升能让教学过程更高效,教育环境的改善能提高孩子的幸福感。企业等扶贫项目通常注重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建设,如改善住宿条件、饮食条件等,而社会工作者要关注学校内部教学环境的改善,包括师资建设、同辈群体关怀等。
贫困地区的教师是儿童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教师需承担起关爱儿童的责任,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社会工作者可以加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通过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他们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关注良好的同辈群体关系的建设,可以构建成长性小组,通过开展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对彼此成长发展环境的支持,营造积极正向的同辈群体氛围。
提升农村的教育氛围
社会环境对儿童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儿童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着眼于儿童的成长过程和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提升农村地区教育环境将对当地贫困儿童的发展乃至整个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改善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在前期广泛调研和走访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协助发展特色文化教育事业;对接各级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整体教育氛围的改善,能够让贫困儿童有更多机会从环境中汲取文化力量,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学院
关注教育的各个系统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事关儿童健康成长,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优势,逐步拓展深入,争取让更多的深度贫困乡村儿童有机会接受普惠性、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参与教育扶贫项目时,社会工作可以从一般性的儿童社会工作吸取经验。基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要以专业的价值为导向、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联合相关部门,会同相关力量对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开展随访、调查等工作,充分了解现状。
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者要同时关注儿童、家庭和学校、地区各系统之间的协调,既要关注各个系统的建设,又要协调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教育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协调互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使儿童有机会能更好地接受学龄前教育,强化贫困地区儿童的学前教育成效,从而改善贫困地区的整体教育环境。
关注儿童的内心建构
2017年8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现为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了具体的服务内容,其中一项为“参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以困境儿童为重点,协助做好成长关爱服务。
农村贫困儿童普遍面临生活、学习、心理以及安全等问题,过往的帮扶往往只注重对其物质方面的条件改善,而忽视了其内心需求。社会工作者要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怀陪伴和心理疏导,减少贫困对其造成的心理影响,帮助他们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内心世界。此外,社会工作者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生活上进心,帮助其发现自身的优势,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兴趣活动增长其才能,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其改变困境的能力,实现个人成长。
构建家庭的支持网络
家庭教育是个体成长的奠基性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物质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贫困家庭的父母容易忽视学前教育,因此他们在儿童的学前教育方面往往是缺席的。
为此,社会工作者要构建起家庭的支持网络,首先要帮助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传输关于学前教育重要性的理念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家庭构建良好的教育模式;其次,督促贫困家庭的父母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合理的监护,承担起监护的责任;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吸引不同力量参与到教育扶贫当中,例如链接爱心企业、慈善公益组织等相关团体,帮助贫困家庭解决学前教育的经费等问题。
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硬件设备的提升能让教学过程更高效,教育环境的改善能提高孩子的幸福感。企业等扶贫项目通常注重对学校的外部环境建设,如改善住宿条件、饮食条件等,而社会工作者要关注学校内部教学环境的改善,包括师资建设、同辈群体关怀等。
贫困地区的教师是儿童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教师需承担起关爱儿童的责任,加强与儿童的情感交流。社会工作者可以加强教师心理素质培训,通过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他们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关注良好的同辈群体关系的建设,可以构建成长性小组,通过开展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的活动,促进学龄前儿童之间的交流,从而实现对彼此成长发展环境的支持,营造积极正向的同辈群体氛围。
提升农村的教育氛围
社会环境对儿童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儿童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着眼于儿童的成长过程和农村地区的长远发展,提升农村地区教育环境将对当地贫困儿童的发展乃至整个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应帮助改善不利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在前期广泛调研和走访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本土文化资源,协助发展特色文化教育事业;对接各级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整体教育氛围的改善,能够让贫困儿童有更多机会从环境中汲取文化力量,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培养学习兴趣和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理工大學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