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把学生从题海战术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这方面,老师就应当首先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想方设法引导好学生选好书,读好书,教会学生怎样读书,把书读好。这样才能取得加厚学生文化底蕴,丰富学生学识,提升学生修养品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呢?笔者在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生涯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现简单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先读短篇精品。后读名著
这个方法考虑到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然后识器”。善于读书的人,才能把书征服,而不是把读书看成累赘,当做包袱。在教学生读书的方法上,笔者特别推荐600字~1000字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精品文章,让学生自我选择去读。这种做法,一是耗时少,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负担比较重,而读这样的一篇文章只需几分钟。不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二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及保持学生读书的兴趣欲望,不致于厌烦:三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比硬性规定学生读某一篇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改变了学生对读书的看法:不是老师要我读,而是我自己要读。在学生的读书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之后,再根据教学大纲及相关课文,引导学生读相应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夯实,从而让学生在读书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提高文化的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持之以恒。积少成多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等,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道理:一要坚持,二要积累。读书也是如此,渊博的知识源自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只会让人学识孤陋。为此,在引导学生把书读好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坚持天天读书,每天可后都要抽10到15分钟的时间读书。想想看,一天15分钟,一个月按30天计算,那就是450分钟,一年就是5400分钟。“人生七十古米稀”,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5400分钟来读书啊!这5400分钟,学生从书中得到了多少有意义的启迪,积累了多少有用的素材啊!另外,每一节的语文课,笔者都设置了课前5分钟的课外“美文”交流欣赏时间,轮流让一位学生向其他学生推荐朗读。这样一来,一周6节语文课,学生就等于多读了6篇课外阅读。现在的学生的生活基本上还是“三点一线”式的,虽然也有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但总体上他们的生活面、知识面还是比较窄的。这样多读书也就成了学生积累、提取生活素材的一个比较直观可靠的办法。学生书读得多了。语感就强了,知识就丰富了。视野就开阔了,素材就多了。说话时就会能说会道。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文采斐然。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今年笔者所教的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在学校的高一高二交叉出题评卷快速作文比赛中,这两个班的参赛的同学就显示出了极强的文学素养,重点班的三位学生分获二三等奖,普通班的一位学生获唯一的一等奖,占了得奖人数的一半。评奖结果出来后,同科组的很多老师连呼“想不到”,纷纷向笔者请教。事实上,笔者所教的这两个半班,那些入学时感觉写作文比较困难的学生,现在一般都能写到了600字左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读书和写作,他们肯定都能达到高中作文800字以上的要求。
三、写好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读完了。并不是一合上书本就万事大吉,笔者还提倡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以读促写。尽可能做到读一篇文章写一篇评述性(或鉴赏性)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一读有一得”。笔者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让学生记录自己读书的过程,二是借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试问在高考考试中,有哪一篇阅读(包括文言文、古诗、现代文)不是考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看书看得多了,鉴赏性的文章写得多了,他的能力自然就出来了,那么他还有什么阅读题不会做的呢?所以写评述性(或鉴赏性)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但这个做法的前提,还是要靠坚持。为此,笔者经常引用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话与学生共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元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综上所述,读书能提高阅读的质量,读书能提高鉴赏的能力,读书能提高写作的水平。而上面这几种能力都是要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所具备的,要学会运用的。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又怎能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呢?在这里,。还是引用冰心老人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呢?笔者在十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生涯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现简单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先读短篇精品。后读名著
这个方法考虑到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然后识器”。善于读书的人,才能把书征服,而不是把读书看成累赘,当做包袱。在教学生读书的方法上,笔者特别推荐600字~1000字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精品文章,让学生自我选择去读。这种做法,一是耗时少,考虑到现在的学生学习科目多,学习负担比较重,而读这样的一篇文章只需几分钟。不会影响到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二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及保持学生读书的兴趣欲望,不致于厌烦:三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比硬性规定学生读某一篇文章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改变了学生对读书的看法:不是老师要我读,而是我自己要读。在学生的读书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之后,再根据教学大纲及相关课文,引导学生读相应的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夯实,从而让学生在读书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教育,提高文化的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
二、持之以恒。积少成多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成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等,都无一例外地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道理:一要坚持,二要积累。读书也是如此,渊博的知识源自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只会让人学识孤陋。为此,在引导学生把书读好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坚持天天读书,每天可后都要抽10到15分钟的时间读书。想想看,一天15分钟,一个月按30天计算,那就是450分钟,一年就是5400分钟。“人生七十古米稀”,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5400分钟来读书啊!这5400分钟,学生从书中得到了多少有意义的启迪,积累了多少有用的素材啊!另外,每一节的语文课,笔者都设置了课前5分钟的课外“美文”交流欣赏时间,轮流让一位学生向其他学生推荐朗读。这样一来,一周6节语文课,学生就等于多读了6篇课外阅读。现在的学生的生活基本上还是“三点一线”式的,虽然也有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但总体上他们的生活面、知识面还是比较窄的。这样多读书也就成了学生积累、提取生活素材的一个比较直观可靠的办法。学生书读得多了。语感就强了,知识就丰富了。视野就开阔了,素材就多了。说话时就会能说会道。写作时就能旁征博引,文采斐然。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今年笔者所教的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在学校的高一高二交叉出题评卷快速作文比赛中,这两个班的参赛的同学就显示出了极强的文学素养,重点班的三位学生分获二三等奖,普通班的一位学生获唯一的一等奖,占了得奖人数的一半。评奖结果出来后,同科组的很多老师连呼“想不到”,纷纷向笔者请教。事实上,笔者所教的这两个半班,那些入学时感觉写作文比较困难的学生,现在一般都能写到了600字左右,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读书和写作,他们肯定都能达到高中作文800字以上的要求。
三、写好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读完了。并不是一合上书本就万事大吉,笔者还提倡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以读促写。尽可能做到读一篇文章写一篇评述性(或鉴赏性)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一读有一得”。笔者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让学生记录自己读书的过程,二是借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试问在高考考试中,有哪一篇阅读(包括文言文、古诗、现代文)不是考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生看书看得多了,鉴赏性的文章写得多了,他的能力自然就出来了,那么他还有什么阅读题不会做的呢?所以写评述性(或鉴赏性)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可谓一举两得。但这个做法的前提,还是要靠坚持。为此,笔者经常引用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段话与学生共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元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综上所述,读书能提高阅读的质量,读书能提高鉴赏的能力,读书能提高写作的水平。而上面这几种能力都是要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所具备的,要学会运用的。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又怎能不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读书的效果呢?在这里,。还是引用冰心老人的一句话来结束全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