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所有教师的最大心愿。但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较抽象,理论性、逻辑性更强,所以很多学生感觉数学难,花的时间很多可成绩并不理想。高中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着重探讨问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问题情境;创新意识;问题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数学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景,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景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授予——吸收”的简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争性的新问题,为创新作铺垫,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成功地实施问题情境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出发点,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情感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注重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并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
(二)针对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直接有利于当堂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
(三)适度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思考。
(四)启发性。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触及问题的本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五)发展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保持思维的持续性,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参与课堂,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六)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成的,一个结论是怎么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结论是如何应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一)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1.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我们今天来玩个猜数字游戏,上课用的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标签是1000~6000元中的某个整数,你们来猜它的准确价格,我将对你们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确”的提示,谁能既准确又迅速回答出这台电脑的价格呢?
评注: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二)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2.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这个年轻人每天需付给富翁10万元钱,而富翁第一天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付2分钱,第三天付4分钱……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猜想一下,这个合同对谁有利?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
评注:此案例利用典故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3.复数的概念:已知,求 的值,学生很快算出,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
评注: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创设质疑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四)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4.均值不等式: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时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时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评注:此案例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下,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五)拓展、反思情境
解题教学是通过课堂例习题的教与学,达到巩固数学知识、增强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例、习题中往往蕴涵着大量的财富,所以在教学中可通过对解题(包括对解题过程、解题结果等)的反思来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5.已知a1,a2,…,an是n个正数,且满足a1a2…an=1,试证:(1+a1)(1+a2)…(1+an)≥2n,在证明了这个问题后,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反思后可创设如下问题:若已知a1,a2,…,an是n个正数,且满足a1a2…an=1,m是个常数且m∈N ,则(m+a1)(m+a2)…(m+an)大于等于多少呢?
评注:这样的问题必能激发同学继续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小结
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
[2]冯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实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
[3]林光来.新课引入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教学通讯,2006,(4).
[4]赵晓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数学教学通讯,2006,(1).
[5]潘振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尝试[J].数学通讯,2003,(11).
[6]夏杰文. 创设思维情景师生互动增效益[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数学问题情境;创新意识;问题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数学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景,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景中,把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新知。教学活动不是一种“授予——吸收”的简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合适的教学问题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能力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新知识,在“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挑战争性的新问题,为创新作铺垫,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基本原则
问题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成功地实施问题情境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出发点,笔者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情感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注重创设一种能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并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问题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
(二)针对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紧扣课题,不要故弄玄虚,离题太远,要能揭示数学概念或规律,要直接有利于当堂所研究的课题的解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典型性。
(三)适度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思考。
(四)启发性。问题要具有启发性,要触及问题的本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
(五)发展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要能让学生不断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提出带有研究价值的新问题,让学生不断建构新知识,保持思维的持续性,真正做到让学生一直参与课堂,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六)探究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成的,一个结论是怎么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结论是如何应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和案例
(一)利用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1.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我们今天来玩个猜数字游戏,上课用的笔记本电脑的价格标签是1000~6000元中的某个整数,你们来猜它的准确价格,我将对你们的答案做“偏高”、“偏低”或者“正确”的提示,谁能既准确又迅速回答出这台电脑的价格呢?
评注:利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二)利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2.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一个大富翁和一个年轻人订了一个合同,一个月内这个年轻人每天需付给富翁10万元钱,而富翁第一天付给年轻人1分钱,第二天付2分钱,第三天付4分钱……以后每天富翁付给年轻人的钱数都是前一天的2倍,直到30天期满。猜想一下,这个合同对谁有利?由于问题富有趣味性,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意向。
评注:此案例利用典故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驱动学生积极思考,产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三)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3.复数的概念:已知,求 的值,学生很快算出,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为负数呢?
评注:通过学生的认识冲突,创设质疑情境,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四)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4.均值不等式:某商场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方案:甲方案时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打P折销售;丙方案时两次都打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评注:此案例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实际问题情境下,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五)拓展、反思情境
解题教学是通过课堂例习题的教与学,达到巩固数学知识、增强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例、习题中往往蕴涵着大量的财富,所以在教学中可通过对解题(包括对解题过程、解题结果等)的反思来创设问题情境。
案例5.已知a1,a2,…,an是n个正数,且满足a1a2…an=1,试证:(1+a1)(1+a2)…(1+an)≥2n,在证明了这个问题后,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反思后可创设如下问题:若已知a1,a2,…,an是n个正数,且满足a1a2…an=1,m是个常数且m∈N ,则(m+a1)(m+a2)…(m+an)大于等于多少呢?
评注:这样的问题必能激发同学继续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小结
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
[2]冯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实例[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
[3]林光来.新课引入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数学教学通讯,2006,(4).
[4]赵晓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数学教学通讯,2006,(1).
[5]潘振嵘. 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尝试[J].数学通讯,2003,(11).
[6]夏杰文. 创设思维情景师生互动增效益[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