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画校园的形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miandiad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思考:
  本课是浙美版13册《徒手画校园》中第二课时的深入挖掘,也是教师本人根据自己20年艺术创作的经验,总结的一套简洁方便、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实践。本次是实践创新课堂教学的一次重要活动。教材的挖掘要一定深入、新颖、切入点要小。教师结合自身的特长,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最终使核心知识技能深入浅出。向学而教中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向问题而学中学生深度思考,美术的核心素养显性和隐性交织呈现并渗透,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学习中提高艺术素养,从而完成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
  画家与普通人面对同一个对象,由于观看方式的区别,呈现的形是不同的。形是什么?是物体的外部形象,是眼睛把握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对形的认识是建立在“观看”的基础上。普通人只能看到物体的表象,从中获取的信息是建立在他已有的经验上,是狭隘的,只能从物体的边界来确立形状,我们把这种形叫作生活形。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有些人看物体时对光影效果会熟视无睹,有些人看物体时是零碎的、孤立的,有些人看物体时会忽略相互之间的联系等等。画家的观看却截然不同,他们的观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积极的、有选择的观察。正如阿恩海姆提到的“触动它们,捕捉它们,扫描它们的表面,寻找它们的边界,探究它们的质地。”这种主动的感受和挖掘后表现出来的视觉形象叫做艺术形。画家与常人的区别在于通过自身的需要,提炼出更有趣的、偶然性的形象,它并非客观现象的再现,而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当然,这里特别提出的是,观看的对象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种就是面对自然对象,第二种就是根据自然对象拍摄的照片,叫做“图象的图象”,视觉图象的时代,人们经常借助于“图象的图象”进行再创造,也是艺术创作活动。美术课堂教学就经常借助于照片进行艺术培养。那么,如何使毫无艺术创造经验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种生活形向艺术形转变的创作经验呢?通过眯眼看世界,归纳试明暗,主观画色彩等三个不同阶段的艺术性引导,培养学生创作出了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
  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二、授课年级:七年级
  三、教学内容:《艺术家眼中的形》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艺术图像的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艺术创作中形的处理的规律。(图像识读、审美态度)
  2、通过步步导引,使学生向学而发,尝试简单的艺术形的实践创作,并表现出一些自我艺术的特点。(美术表现、创新能力)
  3、通过熏陶使学生对绘画艺术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的情结。(文化理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活形向艺术形转变的规律
  难点:根据明暗、色彩的冷暖处理艺术形的偶然性、个性化的变化,画面丰富性和整体性的协调。
  六、教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和范作
  学具:铅画纸1张、8B中华绘画铅笔、油画棒
  七、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探究法、实践法
  八、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请你们在16开铅画纸上用铅笔画上方框,右下角写上姓名,写上照片的编号。
  2、上课之前,自我介绍。
  3、下面是我写生时的照片和代表作品。媒体是这样评论的:他是江南的青年画家。
  4、大家应该叫我什么?画家老师 。
  5、过渡:现在就由画家老师给大家上课。
  (一)巧设迷团、探究形状
  1、 引入“生活形”的概念。
  师:画家老师最独特之处在哪里?眼睛
  师:我有一双非常独特的眼睛,能发现独特的东西。信不信?
  出示照片: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
  小结,我把这样的形叫做“生活形”,普通人只能看到生活形。
  2、建立“艺术形”的概念。
  师:想知道老师看到的形是怎样的吗?
  师:出示图片
  这就是老师眼中的形,你们觉得独特吗?这叫做“艺术形”,艺术家才能看出艺术形。
  板书:
  生活形——普通人
  艺术形——艺术家
  小结:我看出的形之所以跟大家不同,跟我观看的方式有关。普通人看事物是零碎的观看,而我是整体的观察。想要学好绘画,首先要学习如何看,而且是合理的看。我们今天就来培养大家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
  揭示课题:《艺术家眼中的形》
  设计思路:利用课前休息的三分钟,教师通过电子书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意在让同学们知道我是一个画家老师,为本课的教学做好铺垫。通过对普通照片的观看,师生比比看,学生发现了“生活形”,老师看到了“艺术形”,增加了神秘感和兴趣,从而为揭示课题做好准备。这个环节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
  (二)明度归纳、创造新形
  1、 对比探究。
  幻灯
  师:面對这组风景,老师的艺术形为什么这样处理?
  (教师引导)黑白为什么这样处理?
  小组讨论。
  生:根据物体本身的深浅进行概括。
  方法一:明度归纳、创造新形
  小结:通过对明度的归纳,使真实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产生了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这就证明了艺术并非是客观现象的再现。
  过渡:写生时,怎样使对象的明暗更加清楚呢?
  (1)请大家眯起眼睛,你发现与正常的看有什么变化了?
  学生:尝试反馈。(深的更深,亮的更亮,细节看不到了)。
  (2)有一种方法更简洁方便,通过电脑ACD软件中的编辑器进行色彩处理。   2、人可以借鉴电脑的经验,但比它更加灵活。不同的人,面对同一对象,处理画面的方式是不同的。
  师:不同在哪里?教师拓展引导追问,学生发现。
  黑、白、灰的位子不同,色块的大小不同。
  (3)小试牛刀。
  (4)小结评比:具像、抽象两幅作品点评 。
  过渡:大家掌握了明暗造型的表现,怎样使画面更加深入呢?
  设计思路: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艺术形处理的方法,是根据物体的深浅进行概括的,不同于原有的事物。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如,眯起眼睛、电脑处理、灵活处理的手法,使学生教好的掌握明度归纳、创造新形的方法。小试牛刀既是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又为后面的创作准备。
  (三)色彩归纳、重组关系 。
  师:除了明暗关系,还有什么关系?
  生:冷暖关系。
  师:结合冷暖大胆概括。
  1、面對复杂的对象概括,细节的省略是必须的,对于细小的花纹要大胆的舍去,将冷暖的类似色向各自的倾向上靠近。
  2、抓住了大形以后,还需要深入表现,远景也通过色块的归纳表现。
  3、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生动,还需要刻画一些细节,但不能影响整体。
  方法二:色彩归纳、重组关系
  这是一张丽水写生时的照片,在明暗和色彩关系都不是特别明显的情况下,如何处理?我们在表现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主观的色彩。
  有的表现的简单,有的表现的具体,色彩也可以表现的比较鲜艳,都是好的作品。
  设计思路:在掌握了明暗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了色彩的冷暖关系。采用相同的方法,掌握画面继续深入的原理和方法。特别是面对普通的风景,在明暗和色彩关系不是很明显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主观的处理。
  (四)名家解读、拓展思路
  设计思路:名家和大师作品的解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这种艺术处理的方法,解放了思想,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形的创作。
  (五)尝试练习、巡视指导
  教师为每位学生提供一张照片,学生依据图片进行再创作。
  作业的要求:
  1、在已有作业基础上,利用明度或色相概括出新的艺术形象。
  2、简单明确、大胆取舍。
  3、色彩主观表现,形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
  设计思路:在已有作业基础上,进行继续深入,既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又节约了时间,使作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表现做好了准备。作业以手稿的形式出现,更逼近艺术创作的真实性。
  (六)设定标准、相互评价
  1、 三位同学三幅作品对比点评。
  2、 照片到作品点评。
  3、 作品到照片点评。
  注:教师以5分制进行打分。学生以5分制自评。
  4、 KT板作业展示。
  5、 反馈小结。
  设计思路:教师通过三种不同的评价方式,为学生的自评设立了标准,打破了传统的以语言描述的形式,通过图画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印象。KT板上照片和作业同时展出,这也是本课的一个亮点,给大家的反馈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更增加了课的教学效果。
  课后反思:
  本课是根据浙美版13册《徒手画校园的形》这一内容进行引申挖掘的。结合了自己十多年来的艺术探索和实践进行艺术教学。应该说有三个方面的亮点。一,教学的内容来自课本,但大大超越了课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学生较好的掌握“艺术形”处理的原理和表现方法。二,教学的展示新颖,既能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又能形成较强的视觉艺术效果。三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法多样,注重学生的发现和探究,教师也能做到语言幽默。不足之处是,本课经过了多次的试教,时间总是不够。但最后经过大刀阔斧的修改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教学在上课时的语言、形体、上课的机智等方面可能存在天生的不足。
  部分学生作品: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汤晨瑞  大家好!我是来自杭州市留下小学三年级7班的汤晨瑞,今年9岁,我的学习成績还算不错。  我的爱好很广泛。比如读书、绘画、写作文、练武术还有听音乐。其中我最喜欢绘画了,因为绘画可以让我把自己的梦想都在纸上实现。有时候我也练些武术,因为可以强身健体,我也喜欢听音乐,比如《北京欢迎你》。  说说我的家庭成员吧!我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小姨一家,我们是幸福的一大家!
期刊
摘 要:开发好具有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应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根源和前瞻,将特色发展成为学科精品,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的策略。通过开展以书刻艺术为主空间,其它艺术种类为衍生空间的美术特色教育;探索木刻艺术,让艺术走进校园,创建以乡村初中学校美术馆为核心的特色学习环境;以书刻教学为特色,从观学到做创再到展示,连接课堂,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发挥特色优势。  关键词:书刻艺术 传
期刊
设计·应用领域作为美术的四大领域之一有着独特的作用。小学阶段“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画”是“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设计意识,提高创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关联生活:由“画”到“做”之认知能力发展  1.有慧眼,寻生活中常见的关联  熟悉的、知道的、了解的才能引发共鸣,设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家乡的桥》原为
期刊
2011年7月31日出生,现就读于浙江省义乌市佛堂二小201班,是一个阳光开朗,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时常会冒出很多自己对绘画的奇思妙想。  曾获得的荣誉:  2017年:第九届国际少儿书画大赛铜奖  2018年2月:首届金华市少儿美术“大本杯”作品展铜奖  2018年4月:佛堂二小“人人参与”现场比赛主题创作类中获三等奖  2018年5月:第五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全国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大赛绘画二等奖
期刊
釋文:  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泰山占齐鲁而胜(绝)者龙岩,一概画之,版图何异?  ——《林泉高致》
期刊
摘 要:幽默就像是情感的“催熟剂”,让老师与学生快速成“熟”,共同步入一个相容有趣的教学世界。“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关键词:幽默 课堂 语言 创新 愉快  霍勒斯·沃尔普说:“世界对于思考者是一出喜剧”。据外国史记载:追溯到 1710 年前,古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圣人拉巴会就是一名喜欢讲笑话的老师,他在每一次正式授课开始前都会给学生讲上一
期刊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它容量小,信息大;它直观性强,设置问题情境,完成演示步骤,拓展学生的思维,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疑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既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信息;它既是教学手段,又是学习方式;它既节约时间,又事半功倍。  关键词:小学美术微课 建设 运用  一、做一个好用的微课  (一)内容为王  设计“贴近、及时、
期刊
由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全国美术书法考级浙江委员会和平湖市云彩援助社会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平湖市716艺塾现代美术培训机构承办,平湖市学乐英语、ubtv小主播以及艺荷舞蹈携手合作的“平湖首届绘画艺术节 暨716艺塾教学成果展”日前在平湖市总商会大厦圆满落幕。  开幕式当天,蒞临的杭州和平湖当地的几位领导和教授都对本次艺术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开幕式上还进行了慈善拍卖活动,共筹得善款30
期刊
赏析  沈葆桢此“琅涵日报平安竹,香篆烟生福寿花”行楷七言联轴,棕红底银色手绘福禄寿瓦当蜡笺本,尺寸123.5cm×31cm×2,约八、九十年代左右重裱;画面完整、挺括(局部稍有笺本常见的轻微、浅表的人为折绉纹。)尚洁净;字体墨色乌黑显灰,岁月包浆气息明显。此作笔法有魏碑峻荡奇崛之意,结构也似有魏碑《张猛龙》等字势,但更多采用何绍基、米芾的结字方法。通篇点画的轻重粗细反差极大,甚至到让人不敢想象的
期刊
教学内容分析  《玩转绳线》属于余姚市陆埠镇第二小学的校本课程内容,本课结合我校绳文化品牌教育,体现学校的特色教学,根据浙美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创造美的纹理》改编设计,主要解决材料的运用,通过特殊材料的运用,创造美的纹理。解决了材料的问题,让本节课的教学更为有效地进行下去。从简小入手,让学生能更准确更容易去接受一种新的内容,新的方式,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本课选取了艺术家波洛克的作品和他创作时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