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玩中学——主题探究活动”的课程建构,是一个由行政领导、教师、幼儿共同参与的过程,这其中教师是关键。因此,我园在课程建构中采取“放权”管理,赋予教师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行安排实施的时间、空间、经费等权利,让教师成为实际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以达到提升幼儿园课程品质的管理效益。
1.给教师安排一日活动的权利。
面对班级课程权下移如何调控的问题,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关系,在民主管理中抓关键问题,即是否在一日活动中树立“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这一理念。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不能偏废;游戏、生活、学习、运动四种课程活动形态不能失衡;组织实施中要体现动态和静态,室内和室外,集体、个别和小组,集中和自由的和谐结合,以免顾此失彼。一日作息时间仅规定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如午餐时间、点心时间、午睡时间,其余的不作硬性规定,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选择、生成活动,各个活动又可由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发展水平及实践需要进行弹性调整。例如:大一班上学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是“坦克兵团”。有一天,“司令部”开会,讨论下一步怎么玩“坦克炮弹发射”的游戏,讨论完了马上就落实,估计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班级教师就让孩子们在点心结束后直接开展主题活动,一直到10∶30结束,然后再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同一天内,小班教师则是根据小班幼儿的活动节奏这样安排活动时间:点心过后,请幼儿陆陆续续到游戏区活动;40分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30分钟的体育活动;之后,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有时,班级的活动可以是全班进行,也可以是分小组开展。例如:班级有部分幼儿提出他们不想玩“坦克炮弹发射”游戏,想玩“火箭发射”游戏,教师衡量之后,同意他们按自己的想法游戏,于是班级幼儿就分成两个小组游戏了。这种开放式的管理,确保各项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2.给教师选择课程内容的权利。
5.给教师安排班级资金的权利。
过去,幼儿园是统一给各班配置教玩具,当行政领导把辛辛苦苦买来的教玩具发放给班级时,有的却不受欢迎,常常被闲置一边,造成浪费,原因就是教玩具不能满足班级的实际需要。因此,我园进行大胆改革,每学期发放一定的经费给班级,让教师自主安排,购买所需的教玩具,园内把好验收、报销关便可。例如:在大班的“快乐鹭岛行”主题活动中,幼儿想开展“马拉松比赛”游戏,提出需要一条长长的跑道。在多次试验后,他们发现用塑胶地板垫做跑道最合适,可是班费不够,教师就向园长提出申请,幼儿的合理要求得到了特殊照顾。塑胶地板跑道铺设成功后,孩子们激动得欢呼雀跃!又如:以往在小班只投放满足一个“娃娃家”玩的布娃娃。教师观察发现“娃娃家”游戏很热门,于是增加了两个“娃娃家”,这样布娃娃就不够了。教师随即用班费购买,而不必等候批准、统一采购,大大提高了支持幼儿游戏的效率。自从有了可支配的班费后,各班的物品摆放和陈列也更加有个性,更加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了。这样的改革还大大减轻了行政人员的工作量,又很好发挥了资金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给教师、幼儿一个更自主的空间,各班教师能根据本班活动需要购置教玩具,保证各个班级的主题活动富有个性地开展。
我园的放权管理,让教师成为班级课程的主人,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活动中开始观察幼儿,倾听幼儿,变固定计划为弹性计划,时刻关注幼儿在学习中的需求,变换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应幼儿学习的规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了观察与思考,提高了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在班级教学管理上变被动为主动,推动了班本课程的生成和发展。
1.给教师安排一日活动的权利。
面对班级课程权下移如何调控的问题,我们的基本策略是: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关系,在民主管理中抓关键问题,即是否在一日活动中树立“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这一理念。为此,我们要求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不能偏废;游戏、生活、学习、运动四种课程活动形态不能失衡;组织实施中要体现动态和静态,室内和室外,集体、个别和小组,集中和自由的和谐结合,以免顾此失彼。一日作息时间仅规定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如午餐时间、点心时间、午睡时间,其余的不作硬性规定,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选择、生成活动,各个活动又可由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发展水平及实践需要进行弹性调整。例如:大一班上学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是“坦克兵团”。有一天,“司令部”开会,讨论下一步怎么玩“坦克炮弹发射”的游戏,讨论完了马上就落实,估计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班级教师就让孩子们在点心结束后直接开展主题活动,一直到10∶30结束,然后再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同一天内,小班教师则是根据小班幼儿的活动节奏这样安排活动时间:点心过后,请幼儿陆陆续续到游戏区活动;40分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30分钟的体育活动;之后,是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有时,班级的活动可以是全班进行,也可以是分小组开展。例如:班级有部分幼儿提出他们不想玩“坦克炮弹发射”游戏,想玩“火箭发射”游戏,教师衡量之后,同意他们按自己的想法游戏,于是班级幼儿就分成两个小组游戏了。这种开放式的管理,确保各项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2.给教师选择课程内容的权利。

5.给教师安排班级资金的权利。
过去,幼儿园是统一给各班配置教玩具,当行政领导把辛辛苦苦买来的教玩具发放给班级时,有的却不受欢迎,常常被闲置一边,造成浪费,原因就是教玩具不能满足班级的实际需要。因此,我园进行大胆改革,每学期发放一定的经费给班级,让教师自主安排,购买所需的教玩具,园内把好验收、报销关便可。例如:在大班的“快乐鹭岛行”主题活动中,幼儿想开展“马拉松比赛”游戏,提出需要一条长长的跑道。在多次试验后,他们发现用塑胶地板垫做跑道最合适,可是班费不够,教师就向园长提出申请,幼儿的合理要求得到了特殊照顾。塑胶地板跑道铺设成功后,孩子们激动得欢呼雀跃!又如:以往在小班只投放满足一个“娃娃家”玩的布娃娃。教师观察发现“娃娃家”游戏很热门,于是增加了两个“娃娃家”,这样布娃娃就不够了。教师随即用班费购买,而不必等候批准、统一采购,大大提高了支持幼儿游戏的效率。自从有了可支配的班费后,各班的物品摆放和陈列也更加有个性,更加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了。这样的改革还大大减轻了行政人员的工作量,又很好发挥了资金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给教师、幼儿一个更自主的空间,各班教师能根据本班活动需要购置教玩具,保证各个班级的主题活动富有个性地开展。
我园的放权管理,让教师成为班级课程的主人,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活动中开始观察幼儿,倾听幼儿,变固定计划为弹性计划,时刻关注幼儿在学习中的需求,变换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使教学适应幼儿学习的规律。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会了观察与思考,提高了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在班级教学管理上变被动为主动,推动了班本课程的生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