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老师满堂灌,学生缺少参与的机会,其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自身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独立学习能力及创造力难以得到培养,因而,我们学校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尽力将学生的空间由教师的讲台向学生的座位乃至更大的范围扩展,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了以学生发展为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目的的教学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该模式的突出优势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下,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独立思维能力,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以学习促发展,以发展带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加牢固而深刻,使他们学会探索研究、迁移应用的方法,利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作一粗浅的总结。
一、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信心
自信心不足的人,往往过于敏感,自惭形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学生只是某方面不如别人,却把自己看作一切不如别人。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提出问题。对此,我们力争将自己的爱心、激情、微笑、幽默带进课堂,用自己富于变化的眼神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气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以鼓励和表扬,最大程度地調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唤起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施教于法,贵在启导”。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唤起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关键。
我们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促进学生自觉的思维。
例如:在讲《细胞的呼吸》时,教师用科学有趣的例子设疑:1.酒酿是如何制作的?2.黄酒是如何酿成的?3.泡菜是如何制作的?4.如何使蔬菜保鲜?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就会带着高涨而积极的情绪去感知教材和思考问题,直到最后掌握有关知识。
当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老师给予指点,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如:在讲成熟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时,许多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是一个渗透装置?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展示渗透装置示意图,指导学生得出渗透装置的两个必备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然后再展示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与渗透装置图对照,得出原生质层是半透膜,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细胞液和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这样最终得出答案。
三、“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现以《伴性遗传》的教学实验为例来说明
引导自学,并在自学过程中出示导学题。
1.人们在研究人类红绿色盲症时发现,在我国男性患者的比例高达5%,而女性患者只有0.7%,这是为什么?
2.色盲遗传有什么特点?
(二)课堂交流
在学生初步获得知识结果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红绿色盲与哪种染色体有关?
2.它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还是由隐性基因控制?
在学生交流回答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写出一个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又怎样表示一个男性患者的基因型?至此学生基本掌握了色盲患者的表示法,最后让学生填写下表:
在讲色盲遗传的特点时,我们通过两个相关联的病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1.正常女性(XBXB)与男性患者结婚,他们的后代会出现哪些情况?2.他们的后代中,如果其中一个女儿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代又怎样?
师生共同分析后发现,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的儿子可能会出现色盲(1/2),这时启发学生思考:1.这个色盲儿子的患病基因Xb 从何而来?(来自他的母亲)2.他母亲的Xb 基因又来自何方?(来自于母亲的父亲)3.此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外公 → 母亲 →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色盲遗传有什么特点?(交叉遗传或隔代遗传)。
(三)精选练习,及时巩固
为了巩固知识,给学生出示了两道与生活相联系的题目:
1.小华(男)两岁时被诊断患血友病,医生在对其家庭病史进行调查中发现小华母亲患有红绿色盲,于是医生又在小华的病历上写上患有红绿色盲,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下图为某家族色盲遗传图,患者“7”的色盲基因的遗传最可能是从哪一代传来的?
(四)归纳小结,系统理解
小结归纳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知识的分析、概括、综合的过程。教师采取如下方式作“串联讲授”:
教师作出精练的结论,然后让学生去探索道理,并论述成因,然后学生自己归纳整理,最后老师将众多学生小结内容,再整理为“集体成果”。
为了检验此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我们各位生物老师在高二年级选一个班为对照班 ,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其他班为实验班,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新模式教学。授课后,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利用同一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不管是当堂检测还是相隔两周后检测,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包括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都明显高于对照班。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只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创造明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信心
自信心不足的人,往往过于敏感,自惭形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的学生只是某方面不如别人,却把自己看作一切不如别人。课堂上不敢回答问题,更不敢提出问题。对此,我们力争将自己的爱心、激情、微笑、幽默带进课堂,用自己富于变化的眼神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渲染气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以鼓励和表扬,最大程度地調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
二、唤起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意识
“施教于法,贵在启导”。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唤起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的关键。
我们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切入点,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促进学生自觉的思维。
例如:在讲《细胞的呼吸》时,教师用科学有趣的例子设疑:1.酒酿是如何制作的?2.黄酒是如何酿成的?3.泡菜是如何制作的?4.如何使蔬菜保鲜?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就会带着高涨而积极的情绪去感知教材和思考问题,直到最后掌握有关知识。
当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老师给予指点,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如:在讲成熟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时,许多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成熟的植物细胞为什么是一个渗透装置?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展示渗透装置示意图,指导学生得出渗透装置的两个必备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然后再展示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与渗透装置图对照,得出原生质层是半透膜,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细胞液和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这样最终得出答案。
三、“自主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现以《伴性遗传》的教学实验为例来说明
引导自学,并在自学过程中出示导学题。
1.人们在研究人类红绿色盲症时发现,在我国男性患者的比例高达5%,而女性患者只有0.7%,这是为什么?
2.色盲遗传有什么特点?
(二)课堂交流
在学生初步获得知识结果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红绿色盲与哪种染色体有关?
2.它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还是由隐性基因控制?
在学生交流回答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写出一个女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又怎样表示一个男性患者的基因型?至此学生基本掌握了色盲患者的表示法,最后让学生填写下表:
在讲色盲遗传的特点时,我们通过两个相关联的病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1.正常女性(XBXB)与男性患者结婚,他们的后代会出现哪些情况?2.他们的后代中,如果其中一个女儿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代又怎样?
师生共同分析后发现,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的儿子可能会出现色盲(1/2),这时启发学生思考:1.这个色盲儿子的患病基因Xb 从何而来?(来自他的母亲)2.他母亲的Xb 基因又来自何方?(来自于母亲的父亲)3.此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外公 → 母亲 →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色盲遗传有什么特点?(交叉遗传或隔代遗传)。
(三)精选练习,及时巩固
为了巩固知识,给学生出示了两道与生活相联系的题目:
1.小华(男)两岁时被诊断患血友病,医生在对其家庭病史进行调查中发现小华母亲患有红绿色盲,于是医生又在小华的病历上写上患有红绿色盲,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下图为某家族色盲遗传图,患者“7”的色盲基因的遗传最可能是从哪一代传来的?
(四)归纳小结,系统理解
小结归纳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对知识的分析、概括、综合的过程。教师采取如下方式作“串联讲授”:
教师作出精练的结论,然后让学生去探索道理,并论述成因,然后学生自己归纳整理,最后老师将众多学生小结内容,再整理为“集体成果”。
为了检验此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我们各位生物老师在高二年级选一个班为对照班 ,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其他班为实验班,采用“自主性学习”的新模式教学。授课后,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利用同一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检测,不管是当堂检测还是相隔两周后检测,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包括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等)都明显高于对照班。
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只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创造明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就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