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晓宏,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首批正高级教师,中学物理特级教师。现任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美劳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
语言的技巧是由表达环境和表达目的决定的。不同情况、不同目的决定不同的语言方式。但不管什么环境、什么目的,语言技巧都会涉及三个要素:语言材料、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段。
语言材料由声音、文字、词汇、句法等构成,是最基本的载体,没有这些物质层面的内容就无法表情达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一定意义上讲,词汇越丰富,信息量就越大,你对世界万物的了解与认识就越多、越深刻;你对句法了解得越多,你的表达方式就会越丰富、灵活。
思想情感是语言外壳中包裹着的信息,是语言表达的目的和源动力。一位对学生、对教育事业饱含情愫的教师,一定会向学生传递真诚与热忱。有情感、有温度、有思想的语言才是有魅力的语言。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修养,爱岗敬业,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把他们视如己出,这时候你会发现:你也能说出打动人心的话语;你的课也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和思绪。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并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竭力主张“把语言修养的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作为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
语言表达的艺术手段是我们重点讨论的语言技巧。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语言形式的選择,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的变化,语速与节奏的处理,语言的规范性,语言的吸引力等。
一、语言形式的选择
(一)日常语言要选择亲和友善的形式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样的话两样子说。一句彬彬有礼的问候,会让人舒畅无比;一句无礼的指责,会熄灭爱的火花。一句粗心的话语,会变成争斗的引子;一句体贴入微的言辞,会医治心灵的创伤。一句侮辱性的言辞,会播下仇恨的种子;一句亲切的话语,会使人心生温暖与感动。一句生硬的直言,会激化本来不大的摩擦;一句幽默的调侃,会化解尴尬的气氛。一句冷颜的嘲讽,会浇灭希望的火种;一句由衷的赞美与鼓励,会给予人勇气和希望。
从上表两组教师语言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同样的情况、同样的事情,第1组语言显得强硬、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而第2组语言则给人一种温馨、亲切、贴心的感受。如果有意打开我们的想象力,当然还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修炼不等于虚情假意,而是既要诚实地表现自我,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如,一声叹息可以代表很多含义。因此,我们要把握思维的逻辑性、敏感度,体现教学内容的条理性;要学会“说话”,不能口不择言。表达的主旨要清晰透亮,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二)说话一定要看对象、分场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懂得面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要知道锯木头用锯子比用刀斧更有效。一句话对学生A起作用,对学生B就不一定起作用,甚至是起反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在共同的要求下还要增加个性化教育的成分。
对教师而言,学生性格各不相同,说话方式不同;课上课下时间不同,说话方式不同;教室、办公室,环境不同,说话方式也不同。只有说出既适合听者又适合环境的语言才算得体。例如:提问时,不同学生水平不同,在注意语言方式选择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一个优秀的教师心中会时刻装着学生,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困难问题尽量让水平高一些或状态好一些的学生回答;对于简单一些的问题,可以交给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回答,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构成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跳脚才能摘到,既不会犯提问难度过低的毛病,又不会犯提问过难过泛的错误。过于简单了,学生回答对了也不觉得骄傲,这个时候,你再表扬他两句,学生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二、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变化
(一)声音的高低
教师授课的语言虽然需要在模仿中学习提高,但是,前提条件是适合自己。关于音高音低,我们来看个例子。臧乐源老师(诗人臧克家的儿子)是一位山东大汉,他作讲座时,一上台便让工作人员关掉麦克风,然后就开始了他的高音教学,整个阶梯教室几百人,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听得字字清楚,感受到他的声情并茂,当他大汗淋漓时,就用一方宽大的毛巾迅速擦拭,然后,捋起袖子继续“战斗”。试想一下,他的教学风格让一位娇小身材的教师去模仿,而且一下子就是两个小时,怎么可能!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平慧源教授是一位纤柔儒弱的女士,讲起课来声音绵长轻柔,和风细雨,饱含深情,她朗读的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和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简直就是艺术极品,把学生的心都融化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屏住呼吸,专心致志,连咳嗽一声都觉得不好意思。平老师的这种风格就是低音教学。当然,不管是高音教学还是低音教学,要想吸引人,前提是你得足够有学问、足够优秀。
(二)读音的轻重与长短
读音的轻重与长短基本一致,重读之处往往较长,以表示强调;轻读部分往往较短,以表示普通或不重要。不同的重读,表明不同的含义,这就是逻辑重音。天津广播电台的关山老师讲诵读技巧时,曾举过一个逻辑重音的例子: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别人不是。)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你怎么说我不是呢?)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我不是其他一中的。)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我不是二中三中四中……的学生。)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我不是一小的学生。)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我不是静海一中的教师。)
三、语速与节奏
一个平缓、单调无味的声音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现代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一种单调声音的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坐在火车、汽车上容易打瞌睡就是这个道理。声音的音质、声调和讲话速度的变化,以及富于表情的语言,会使教学变得很有生气。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语速和语言节奏的变化。 (一)语速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专家周同春教授的研究表明:在讲授知识概念和原理时,语速在200—250字/分钟范围内最易被学生接受。语速过快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语速过慢则使学生感到沉闷。小学课堂上,应绘声绘色,用夸张的表情和手势,语速要慢一些。初中阶段,要求语速要略快一些,关键是要明确重心、举例生动,关键部分要重音重复,并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应答,教师要对学生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到了高中,则更要求逻辑严密、引经据典、纵论天下、有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至于语速,则可以随心所欲,当情感激烈时就快些,情绪平和时就慢些,重要的地方就重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就輕一些。
(二)语言节奏
一直在说,丝毫不停,这叫不会把握。从头至尾一个速度地讲下去,不仅满堂灌,而且单调乏味,眼里根本没有学生。语言的节奏要追求变化,要有高音低音,要有徐有急,还要有“留白”——停顿。语言的停顿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一是为了引人注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尤其到了后半程,开始疲劳、大脑“开小差”,这时,几秒钟的停顿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二是讲到重要内容时要放慢或停顿,给学生留出记笔记的时间;三是在提问之后或遇到难点的时候停顿,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但是,停顿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了就会冲淡学生的听课兴致,有人说20秒的沉默对人是一种折磨,这话是有道理的。
四、语言的规范性
(一)语言要准确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尤其当教师以日常生活用语代替学科专门用语时,必须注意科学性、准确性。含糊其辞、混淆不清的语言,不仅使学生得到的知识模棱两可,而且直接影响到对学生严谨学风的培养。青年教师可将自己上课时所使用的所有用语写在备课本上,反复斟酌,精心打磨,去掉无效用语,减少“口头语”,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有些教师的语言,本来其句子还算精炼,但凑在一起就显得逻辑层次混乱,因果关系莫名其妙。有的教师语言跳跃幅度过大,学生思维跟不上,不知所云;有的教师则相反,幅度过小、过细,也会让学生厌恶。教师语言要精炼,但是,精炼并不意味着每句话只讲一遍,一带而过,应当是该重复的重复,不该重复的不重复;另外,也不能认为重复越多,学生印象就越深。过多的重复,会产生对学生大脑的抑制作用,妨碍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的教师车轱辘话来回转,令人听而生厌。
(三)语言要有情感性
教师语言情感的确定,应由文本内容、知识的疏密度、重难点以及课上学生的情绪现状来调节。不能单纯为了“提神”,刺激学生,就忽高忽低,一惊一乍;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危言耸听,误导学生,使学生“惊讶”不已;也不能“一”字调,如老和尚念经,自顾自地“照本宣科”,如同催眠曲一般;更不能无视学生的听课效果,用极省力的微弱声音授课。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时刻以极大的热情面对全体学生,把声音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并把自己的情感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绑定起来;重难点处要提醒学生注意,并放慢语速、提高语调;悲伤处,要注入悲伤情调,喜悦处,要充满笑意,以求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与思维;评价时要平和亲切,语言中肯,感慨、教导时要严肃深沉,关切动容,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入境”。
五、语言的吸引力
(一)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说真话与选择恰当语言方式方法的统一
要诚实地表现自我。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一个各方面比较平衡的人,而不是一个满身优点的“完人”。人无完人,谁能保证不说错话、不读错音呢?古犹太谚语里说:“完美是优秀的敌人。”犯错不是犯罪,学校是允许犯错的地方,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只要有真情,尽量规范就可以了。例如:有时只需要一句真诚的表扬,就能打破一个学生的恶性循环,使他迈进美好的良性循环。一个恰当、真实的表扬,就是调节学生情绪的一种最好的润滑剂。
每位教师应尽量做到: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讲好“普通话”;联系本班实际讲好“地方话”;紧贴学生成长需求和兴趣爱好讲好“学生话”;紧紧根据自己的特点讲好“心里话”。讲话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自然就有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通俗
一位优秀教师的语言功夫在于能把一个很深奥难懂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又不失科学性,也就是要深入浅出。那种把课讲得眼花瞭乱、神乎其神,甚至把一个不难的知识讲得莫名其妙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不可取的。在通俗性中,也应注意有一定的幽默感与趣味性,但真正的趣味寓于知识之中,那种单纯笑料,甚至庸俗风味,不是真正的趣味。例如:我们读吕叔湘、叶圣陶、张志功的文章,每次都会有欲罢不能的感受,原因之一就是通俗而见奇,他们能把深奥的道理用生活化的语言说到我们的心坎上。这样的语言能没吸引力吗?
(三)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声情并茂
优秀的教师上课时往往声情并茂,吐字清楚,抑扬顿挫,能将声音送到每一个听课人的耳朵里。例如:很多人都听过魏书生老师的示范课,魏老师除了有组织课堂、调动学生的高明手段外,他的语言中也包含着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包含着对知识的爱与尊重,包含着对工作和生活的爱与尊重。你能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一种被尊重、被爱护的温暖,让你觉得不注意听都对不起老师;你还能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修养的美、学问的美、教师职业的美。这样的教师讲课能不受学生喜爱吗?
(四)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幽默
教师想使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确实是一件难事,这需要学习,需要有灵机一动的智慧,更需要一点“慧根”,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幽默风趣、谈笑风生的。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学会选材,课前准备好一些既有用又喜闻乐见的素材,精心安排课堂结构,预判在学生可能会疲劳的时刻“抖包袱”,这同样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毕竟是在神圣的课堂上,幽默、笑话只能是必要的佐料,不能把讲台变成舞台,把课堂变成相声专场,让学生感觉笑过之后收获甚微。
(五)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启发性
高明的教师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时将问题设计成一个有意思的链条,要么由点到面,要么由浅到深,要么由简到繁,要么由实到虚,要么由表及里……当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就想解决第二个问题;当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后,更想解决第三个问题,以此类推。这些成为链条的问题的亮点就在于它们的启发性和连续性。连续的启发自然会有连续的吸引力。学生一旦开始思考就欲罢不能,还没有想休息的感觉,一节课就很快过去了。这种问题链的设计可以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功能都发挥到极致。
(六)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学科性
神奇的科学现象、深奥的哲学原理、著名的文学作品、广袤的山川河流、古老的历史沉积、强壮健美的身体素质、婉转悠扬的天籁歌喉、绚丽传神的美术作品、未知的太空世界、未来的人类文明……无一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位引领学生步入自己专业领域的向导。学生对他的期盼是从还没看到他而听说他将是他们某某学科的老师时开始的。研究专业的学问、谈论专业的问题、表达专业的词语,这些行为本身就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此外,教师对本学科业务的熟练把握与高明见解,也是产生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将本专业知识编成顺口溜,学生一定会感到新奇无比,学起来也会轻松无比,且终身难忘。
总之,对于教师的语言技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从解读到互动,从控制到激励,从模仿到创造。用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技巧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语言技巧的基本类型,进而揭示教学语言的本质规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实践、归纳、积累、探究、创新的过程。当教师达到对教学语言技巧综合地、艺术地运用时,这样的教师所主导的课堂教学就是一种美,一种敬业的美,一种能力的美,一种和谐的美。
(责任编辑 吴淑媛)
语言的技巧是由表达环境和表达目的决定的。不同情况、不同目的决定不同的语言方式。但不管什么环境、什么目的,语言技巧都会涉及三个要素:语言材料、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段。
语言材料由声音、文字、词汇、句法等构成,是最基本的载体,没有这些物质层面的内容就无法表情达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从一定意义上讲,词汇越丰富,信息量就越大,你对世界万物的了解与认识就越多、越深刻;你对句法了解得越多,你的表达方式就会越丰富、灵活。
思想情感是语言外壳中包裹着的信息,是语言表达的目的和源动力。一位对学生、对教育事业饱含情愫的教师,一定会向学生传递真诚与热忱。有情感、有温度、有思想的语言才是有魅力的语言。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修养,爱岗敬业,真心对待自己的学生,把他们视如己出,这时候你会发现:你也能说出打动人心的话语;你的课也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和思绪。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并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竭力主张“把语言修养的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作为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
语言表达的艺术手段是我们重点讨论的语言技巧。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语言形式的選择,语音的轻重、高低、长短的变化,语速与节奏的处理,语言的规范性,语言的吸引力等。
一、语言形式的选择
(一)日常语言要选择亲和友善的形式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样的话两样子说。一句彬彬有礼的问候,会让人舒畅无比;一句无礼的指责,会熄灭爱的火花。一句粗心的话语,会变成争斗的引子;一句体贴入微的言辞,会医治心灵的创伤。一句侮辱性的言辞,会播下仇恨的种子;一句亲切的话语,会使人心生温暖与感动。一句生硬的直言,会激化本来不大的摩擦;一句幽默的调侃,会化解尴尬的气氛。一句冷颜的嘲讽,会浇灭希望的火种;一句由衷的赞美与鼓励,会给予人勇气和希望。
从上表两组教师语言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同样的情况、同样的事情,第1组语言显得强硬、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而第2组语言则给人一种温馨、亲切、贴心的感受。如果有意打开我们的想象力,当然还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修炼不等于虚情假意,而是既要诚实地表现自我,又要注意方式方法。如,一声叹息可以代表很多含义。因此,我们要把握思维的逻辑性、敏感度,体现教学内容的条理性;要学会“说话”,不能口不择言。表达的主旨要清晰透亮,说到学生的“心坎”上。
(二)说话一定要看对象、分场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懂得面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要知道锯木头用锯子比用刀斧更有效。一句话对学生A起作用,对学生B就不一定起作用,甚至是起反作用。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育,在共同的要求下还要增加个性化教育的成分。
对教师而言,学生性格各不相同,说话方式不同;课上课下时间不同,说话方式不同;教室、办公室,环境不同,说话方式也不同。只有说出既适合听者又适合环境的语言才算得体。例如:提问时,不同学生水平不同,在注意语言方式选择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一个优秀的教师心中会时刻装着学生,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困难问题尽量让水平高一些或状态好一些的学生回答;对于简单一些的问题,可以交给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回答,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构成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跳脚才能摘到,既不会犯提问难度过低的毛病,又不会犯提问过难过泛的错误。过于简单了,学生回答对了也不觉得骄傲,这个时候,你再表扬他两句,学生就会感到很不舒服。
二、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变化
(一)声音的高低
教师授课的语言虽然需要在模仿中学习提高,但是,前提条件是适合自己。关于音高音低,我们来看个例子。臧乐源老师(诗人臧克家的儿子)是一位山东大汉,他作讲座时,一上台便让工作人员关掉麦克风,然后就开始了他的高音教学,整个阶梯教室几百人,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听得字字清楚,感受到他的声情并茂,当他大汗淋漓时,就用一方宽大的毛巾迅速擦拭,然后,捋起袖子继续“战斗”。试想一下,他的教学风格让一位娇小身材的教师去模仿,而且一下子就是两个小时,怎么可能!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平慧源教授是一位纤柔儒弱的女士,讲起课来声音绵长轻柔,和风细雨,饱含深情,她朗读的郭小川的《甘蔗林——青纱帐》和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简直就是艺术极品,把学生的心都融化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们屏住呼吸,专心致志,连咳嗽一声都觉得不好意思。平老师的这种风格就是低音教学。当然,不管是高音教学还是低音教学,要想吸引人,前提是你得足够有学问、足够优秀。
(二)读音的轻重与长短
读音的轻重与长短基本一致,重读之处往往较长,以表示强调;轻读部分往往较短,以表示普通或不重要。不同的重读,表明不同的含义,这就是逻辑重音。天津广播电台的关山老师讲诵读技巧时,曾举过一个逻辑重音的例子: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别人不是。)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你怎么说我不是呢?)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我不是其他一中的。)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我不是二中三中四中……的学生。)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我不是一小的学生。)
我是静海一中的学生。(我不是静海一中的教师。)
三、语速与节奏
一个平缓、单调无味的声音会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现代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一种单调声音的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坐在火车、汽车上容易打瞌睡就是这个道理。声音的音质、声调和讲话速度的变化,以及富于表情的语言,会使教学变得很有生气。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语速和语言节奏的变化。 (一)语速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专家周同春教授的研究表明:在讲授知识概念和原理时,语速在200—250字/分钟范围内最易被学生接受。语速过快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语速过慢则使学生感到沉闷。小学课堂上,应绘声绘色,用夸张的表情和手势,语速要慢一些。初中阶段,要求语速要略快一些,关键是要明确重心、举例生动,关键部分要重音重复,并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应答,教师要对学生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到了高中,则更要求逻辑严密、引经据典、纵论天下、有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至于语速,则可以随心所欲,当情感激烈时就快些,情绪平和时就慢些,重要的地方就重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就輕一些。
(二)语言节奏
一直在说,丝毫不停,这叫不会把握。从头至尾一个速度地讲下去,不仅满堂灌,而且单调乏味,眼里根本没有学生。语言的节奏要追求变化,要有高音低音,要有徐有急,还要有“留白”——停顿。语言的停顿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一是为了引人注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尤其到了后半程,开始疲劳、大脑“开小差”,这时,几秒钟的停顿足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二是讲到重要内容时要放慢或停顿,给学生留出记笔记的时间;三是在提问之后或遇到难点的时候停顿,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但是,停顿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了就会冲淡学生的听课兴致,有人说20秒的沉默对人是一种折磨,这话是有道理的。
四、语言的规范性
(一)语言要准确
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尤其当教师以日常生活用语代替学科专门用语时,必须注意科学性、准确性。含糊其辞、混淆不清的语言,不仅使学生得到的知识模棱两可,而且直接影响到对学生严谨学风的培养。青年教师可将自己上课时所使用的所有用语写在备课本上,反复斟酌,精心打磨,去掉无效用语,减少“口头语”,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二)语言要有逻辑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严密的逻辑性,有些教师的语言,本来其句子还算精炼,但凑在一起就显得逻辑层次混乱,因果关系莫名其妙。有的教师语言跳跃幅度过大,学生思维跟不上,不知所云;有的教师则相反,幅度过小、过细,也会让学生厌恶。教师语言要精炼,但是,精炼并不意味着每句话只讲一遍,一带而过,应当是该重复的重复,不该重复的不重复;另外,也不能认为重复越多,学生印象就越深。过多的重复,会产生对学生大脑的抑制作用,妨碍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的教师车轱辘话来回转,令人听而生厌。
(三)语言要有情感性
教师语言情感的确定,应由文本内容、知识的疏密度、重难点以及课上学生的情绪现状来调节。不能单纯为了“提神”,刺激学生,就忽高忽低,一惊一乍;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危言耸听,误导学生,使学生“惊讶”不已;也不能“一”字调,如老和尚念经,自顾自地“照本宣科”,如同催眠曲一般;更不能无视学生的听课效果,用极省力的微弱声音授课。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时刻以极大的热情面对全体学生,把声音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耳朵,并把自己的情感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绑定起来;重难点处要提醒学生注意,并放慢语速、提高语调;悲伤处,要注入悲伤情调,喜悦处,要充满笑意,以求最大限度地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与思维;评价时要平和亲切,语言中肯,感慨、教导时要严肃深沉,关切动容,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入境”。
五、语言的吸引力
(一)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说真话与选择恰当语言方式方法的统一
要诚实地表现自我。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一个各方面比较平衡的人,而不是一个满身优点的“完人”。人无完人,谁能保证不说错话、不读错音呢?古犹太谚语里说:“完美是优秀的敌人。”犯错不是犯罪,学校是允许犯错的地方,你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只要有真情,尽量规范就可以了。例如:有时只需要一句真诚的表扬,就能打破一个学生的恶性循环,使他迈进美好的良性循环。一个恰当、真实的表扬,就是调节学生情绪的一种最好的润滑剂。
每位教师应尽量做到:结合学校整体工作讲好“普通话”;联系本班实际讲好“地方话”;紧贴学生成长需求和兴趣爱好讲好“学生话”;紧紧根据自己的特点讲好“心里话”。讲话有了针对性和实效性,自然就有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通俗
一位优秀教师的语言功夫在于能把一个很深奥难懂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又不失科学性,也就是要深入浅出。那种把课讲得眼花瞭乱、神乎其神,甚至把一个不难的知识讲得莫名其妙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不可取的。在通俗性中,也应注意有一定的幽默感与趣味性,但真正的趣味寓于知识之中,那种单纯笑料,甚至庸俗风味,不是真正的趣味。例如:我们读吕叔湘、叶圣陶、张志功的文章,每次都会有欲罢不能的感受,原因之一就是通俗而见奇,他们能把深奥的道理用生活化的语言说到我们的心坎上。这样的语言能没吸引力吗?
(三)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声情并茂
优秀的教师上课时往往声情并茂,吐字清楚,抑扬顿挫,能将声音送到每一个听课人的耳朵里。例如:很多人都听过魏书生老师的示范课,魏老师除了有组织课堂、调动学生的高明手段外,他的语言中也包含着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包含着对知识的爱与尊重,包含着对工作和生活的爱与尊重。你能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一种被尊重、被爱护的温暖,让你觉得不注意听都对不起老师;你还能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修养的美、学问的美、教师职业的美。这样的教师讲课能不受学生喜爱吗?
(四)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幽默
教师想使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确实是一件难事,这需要学习,需要有灵机一动的智慧,更需要一点“慧根”,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幽默风趣、谈笑风生的。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努力学会选材,课前准备好一些既有用又喜闻乐见的素材,精心安排课堂结构,预判在学生可能会疲劳的时刻“抖包袱”,这同样可以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毕竟是在神圣的课堂上,幽默、笑话只能是必要的佐料,不能把讲台变成舞台,把课堂变成相声专场,让学生感觉笑过之后收获甚微。
(五)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启发性
高明的教师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备课时将问题设计成一个有意思的链条,要么由点到面,要么由浅到深,要么由简到繁,要么由实到虚,要么由表及里……当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就想解决第二个问题;当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后,更想解决第三个问题,以此类推。这些成为链条的问题的亮点就在于它们的启发性和连续性。连续的启发自然会有连续的吸引力。学生一旦开始思考就欲罢不能,还没有想休息的感觉,一节课就很快过去了。这种问题链的设计可以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功能都发挥到极致。
(六)语言的吸引力来源于学科性
神奇的科学现象、深奥的哲学原理、著名的文学作品、广袤的山川河流、古老的历史沉积、强壮健美的身体素质、婉转悠扬的天籁歌喉、绚丽传神的美术作品、未知的太空世界、未来的人类文明……无一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首先是一位引领学生步入自己专业领域的向导。学生对他的期盼是从还没看到他而听说他将是他们某某学科的老师时开始的。研究专业的学问、谈论专业的问题、表达专业的词语,这些行为本身就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此外,教师对本学科业务的熟练把握与高明见解,也是产生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将本专业知识编成顺口溜,学生一定会感到新奇无比,学起来也会轻松无比,且终身难忘。
总之,对于教师的语言技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从解读到互动,从控制到激励,从模仿到创造。用个别的、特殊的、具体的技巧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语言技巧的基本类型,进而揭示教学语言的本质规律,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实践、归纳、积累、探究、创新的过程。当教师达到对教学语言技巧综合地、艺术地运用时,这样的教师所主导的课堂教学就是一种美,一种敬业的美,一种能力的美,一种和谐的美。
(责任编辑 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