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好声音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城乡结合部中学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应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通过给予学生有声和无声两种积极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唤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强音”。
  关键词:课堂评价语言 有声评价 无声评价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副漫画:画的左边是一只大手,以十分严厉的食指姿态指责着,咄咄逼人,一个小男孩蹲在食指下面,哭泣着,满脸泪水,画的下面注着一句话“别用食指教育”;而画的右边是另一种情形:同样的一只大手,拇指高高翘起,骄傲地向上竖着,上面站着的小男孩自信而快乐,满脸洋溢着笑容让人觉得有种“小主人”的味道,在画的旁边同样注着一句话“请用拇指教育”。同样的一幅画却是两个鲜明的对比,两个本是同样活泼的孩子却在不同的教育方法下形成迥然不同的两种性格。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所在学校的孩子们。笔者所在学校处于市区边缘的城乡结合部,从人员组成上来看,这个区域大多是农村人口,外来务工民工,小商贩等,外来务工民工超过本地常住人口。这个区域的成年人大都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较为低下。家长们为了生计,很少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孩子成绩偏差,尤其是英语成绩更差。因此,孩子很少听到来自父母对他们学习上表扬的声音,更多的是责备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学习的自信心逐渐消逝,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改变这一现状,作为教师,在校园内,尤其是课堂上,对学生应多给予帮助,多褒奖,多鼓励,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拇指教育”,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得到成功的满足,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教师通过评价,可以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唤醒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那么,怎样的积极评价语言才是来自于课堂的好声音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有声评价: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需要的满足,会使评价对象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动机,调动个体奋发向上的积极性,促进评价对象自我发展。因此教师的有声评价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激励性
  激励性评价是目前存在于课堂教学最普遍的评价语言,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方式。教师利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鼓励,真正实现课堂的学生主体性。如学生回答问题紧张时,教师可以说: “Don??t be nervous.”学生出现不同想法时,教师可以说: “Good idea, do you have any other ideas?”这些富有激励性的评价性语言,学生听了以后内心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求知欲,便能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来。
  2. 创新性
  由于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至关重要。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不能单一,不能老套,不能左一个“Good”, 右一个“Good”, 或者对回答很好的同学简单地说声“Very good”。 或许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新老师说的这些话语还有点新鲜感,但时间一长,就像是白开水一样,无滋无味了。因此,评价语言应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注重创新,学生就会想听,爱听,听不厌。如老师在教授新课时,向学生提问新单词的读法,当学生正确地读出单词的读音时,教师对其回答加以肯定时,除了给他一个“Wonderful”外,应抓住时机追问, “How do you know that?”此时学生会告诉你他课前预习过了,那么教师对他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给予大力表扬,如可以说: “Oh, you work so hard.”如果是这位同学偶尔读对音,教师就可大声地告诉他: “You are so clever, super boy.” 让其余学生都为他创新的自主学习、寻找语言规律的壮举喝彩,让学生们都来分享这种创新的快乐,从而使他们内心产生创新的动力。
  3. 互动性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城市学生要少,所以交际性相对也差,在学习上也是普遍采取下苦功的学习方式,课堂发言相对较少,英语课堂不够活跃。因此,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多采取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信任感。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完毕时,教师可以引导大家: “Everyone, do you agree with him?”, “Is it right?”, “Those who agree please put up your hands!”, “Who has different ideas? Please show me!”等等。这样的评价是一种有技巧的转换,面向全体,以石击浪,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使学习的整个过程都确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
  二、 无声评价:无声胜有声,润物细无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1. “你的微笑对我很重要。”
  伟大的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微笑是人类最甜美、最动人的表情,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微笑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的微笑是打动学生心灵最美好的表情,是对学生最好的评价,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手段。因为教师的微笑在教学进程中往往起到调节润滑抑或是传承转启的作用。轻松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化处理,有助于各种信息的迁移与整合。我们知道,幽默大师丁聪、蔡志忠、卓别林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离开了微笑,再高明的幽默感也会黯然失色,同样,一个缺失了微笑的教师给予学生的积极的评价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2. “你的眼神我永远忘不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一个人的眼神中,人们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赞成与否的态度。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大多较为内向,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一个赞赏鼓励的眼神可以让一个学习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一个真诚关怀的眼神可以打开一扇封闭的心门,一个平和友好的眼神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由此可见,眼神的恰当表达运用可以使师生在无声的交流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3. “你的拇指我很愿意瞧。”
  在英语课堂上,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内向、害羞、因英语成绩不好而不愿开口说英语的学生,他们害怕出错被同学笑话而不敢举手发言,上课时一直低着头,很少和老师交流。在笔者任教的班里有这么一位学生,入学成绩不太理想,开学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英语成绩都处于班级中下游水平。但最近我发现,他的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问其原因,是因为在一次课堂发言中,笔者对于他正确的回答竖起了大拇指,从那以后,这位学生自信心大增,开始认为“我能行”。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曾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学生,他仅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可见表扬、激励的重要性。而笔者认为教师表扬、激励学生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竖起大拇指。
  三、 结语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教师对学生课堂评价的语言也没有规定的形式。但作为教师,我们应想方设法地尽量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而评价工具的科学安排,最有利于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要积极正确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向每位学生传递课堂上最好的声音,引导每位学生走向成功,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强音”。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英语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在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更新,只有教学方法的更新,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乐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一、 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1. 语音训练在入门阶段要围绕元音让学生多进行。可以让学生采用元音对比进行反复练习。例如bed—bad, ship—sheep,
期刊
自2000年起,江苏省初中实行中学生英语口语等级测试和听力测试,取得显著成绩,有力促进了《英语课程标准》的落实,然而前几年听力口语分开测试,费时费力,自2009年起,全省中考实行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采取人机对话形式进行听力口语二合一测试,促进了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  在探讨如何提高中考英语人机对话能力之前,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中考英语人机对话的特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英语更是如此。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所谓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前提,同时也是学习的基础;预习是初步的实践,自学的演练。预习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教学活动要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养
期刊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课文增加了实践环节,实现了整体教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增强“学习英语有用”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己构建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一节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的实例(牛津英语7B Unit 5 Reading A教学片断),谈谈如何通过增加英语实践环节、打造英语精彩课堂。  一、 新课导入  
期刊
最理想的课堂是用流动的和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用中学,学中用”,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趣化,从而让学生真正产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自主性、探索性与创新性,进而达成优质、高效、高品位的教学效果,使英语课堂成为“体验课堂”、“交往课堂”、“愉快课堂”、“成功课堂”、“收获课堂”。这就需要我们构建情趣课堂。  一、 情趣课堂离不开日常生活  语言需要交往,交往离不开生活。英语教学中,教师
期刊
摘 要:英语语言知识点教学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传统的语言知识教学是教师单纯地“教”和“讲”,学生单纯地“学”和“背”,结果教师感觉很累,学生感觉太难,效果自然甚微。本文从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主体创造性,适时讲练结合的角度浅谈了自己在语言知识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情境 自主 创造 检测 高效  语言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和重点,然而在很
期刊
大家都知道,学好英语的四部曲是“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写作一直被认为是其中最难提高的一项技能,必须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一点一滴,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一个句子训练起,方能使这一技能得到逐步的提高,从而在中考中获得满意的效果。中考试卷中的书面表达是压轴题,一般都是按要求描写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短文幅篇不长,且基本上都有中文提示。從一篇书面表达中可以直观地检阅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词汇的掌握程度
期刊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在做中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任务型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阶段。在任务前阶段,教师介绍所教单元的主题,然后学习一些有助于完成任务的单词和短语。任务中阶段,学习者一对一或分成小组来进行活动,然后准备向全班报告他们是如何完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从运用“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完善学生认知体系、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 英语教学  近年来,高中英语教学在新课改理念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大变革,以完善符合素
期刊
T: Look at the picture, let??s talk about the picture. Who can you see? What is my name? What can you see? What English words can you see?  T: Now, 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Guess, what kind of ve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