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行山东麓春末的晚风还有些凉爽,那一个圆月高照的夜晚,唐庄乡镇干部学校伸开宽大的臂膀把我们揽入它的怀抱。在唐庄整整一周的学习,笔记本上一串串数字让人深思、振奋、激动不已……
数十个补丁的开山衣步入人民公仆吴金印事迹展室,参观者争相在吴金印的大幅照片前留影。
吴金印,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他17岁当会计,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6岁走上乡镇主要领导岗位,担任乡镇党委书记44年,一直置身在唐庄改天换地第一线。
展柜中吴金印的一件开山服,补丁叠补丁,肩,袖子,前胸,后背,数十处补丁,己不见衣服的貌。开山衣上一行行缝补得齐齐整整的针脚,展柜中一截截断了的铁锤柄,记录了吴书记几十年如一日,凿山,炸洞,砸碎石,带领乡亲们开山造地的光辉业绩,吴书记身背干粮、翻山越岭跑遍2000多道沟沟坡坡,组织带领干部群众拦河筑坝、修渠打洞的景象犹在眼前。
吴金印无愧于“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他先后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8年11月被授予“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贡献奖”,为全国表彰100人之一。颁奖词中写道:“他担任乡镇党委书记40多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当亲人,扎根农村基层,苦干实干,带领群众治水开洞、修筑大坝水库、营造良田,干出了使荒山野沟变成米粮川的不平凡业绩。”
37000多米绕山渠
大巴在唐庄大道上奔驰,一路绿树苍翠。穿过了长长的隧道,停靠在棋盘山隧道路口的路边。
双车道的隧道在巍然的山体下显得像是个小小的洞穴。山体上一排凿出的粉底红框红字:“人民公仆吴金印”,红框的右下角署名刻“百姓”二字;右下方又一排粉底红框红字:田渠路作证。一侧的山石上镌刻着两行大字,红漆填字:“现在生活好,老吴忘不了”,署名依然是“百姓”。沿大道旁的沟渠观望,两个硕大的涵洞相连在一起,一个“青年洞”,洞门上刻有“凿洞筑坝造平原,沧河故道变粮川”一行字;另一个“群英洞”,洞门上刻有“万古青山改河流,千秋沧河变良田”一行字。山体上镌刻的是李长春的题词:“领导干部的榜样,人民心中的金印”。
陪同参观的乡镇干校领导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指着唐庄乡示意图作介绍:
“我们在的隧道口在这里。最艰巨的是要把这个山掏透,还是在六十年代开的。”
“洞有多大?”
“167亩,那纯粹是一钎一锤开的。隧道下边开一个渠,原来是一道季节河,平时干旱,潮期才有水。把季节河改造成良田,这一下造了600畝。600亩对于一个山村来说是非常可观了。开渠的目的就是为了造这个地,耕种要灌溉。”
一锤子一钎,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开山不止,就这样,总共开凿了37000多米绕山渠!
狮豹头村,辉县市、林州市、卫辉市三地交通要冲,因跑马岭两头一似狮子头一似豹子头而得名。又叫老狼窝。太行山余脉,山顶草不长,满山风沙扬。这“老狼窝”一听名字就知道曾经是个人迹罕至的穷山窝。从20世纪修建水库起,几十年开山、挖沟、造田,现在的狮豹头乡辖42个行政村、211个自然村,总面积208个平方公里入口17800人,耕地面积20000多亩。现在的狮豹头村多幅石浮雕,记录了20世纪七十年代吴金印同志在狮豹头公社任职时带领山区人民治山治水的劳动场景。老百姓要为吴书记立碑,几次都被吴书记铲除,20位山区人民代表署名,于1997年7月1日党的生日那天,在高高的山石上镶嵌一块碑,碑名就用“碑记”二字,碑文中叙述了吴书记拆除石碑的事,特写明“当年曾和老吴一起艰苦奋斗过的许多老同志反复考虑多次商量,并征求群众意见,为了让后人不忘这段历史,我们确定重立此碑。”
我一遍遍读着老百姓在二十二年前写的碑文——
吴金印同志视百姓为父母,以山区为家乡。十几年来,他经常不断地关心、照料孤寡老人和特困户,吃的家常饭,穿的粗布衣,自有一套劳动工具,和我们一起抬石架桥,砌石修渠,抡锤凿洞,拉车垫地,在任内共凿洞六个,筑大坝八十五条,新造水浇田二千四百亩;修小水库三座,截流一处,蓄水池二十二个,提水站十三个,修砌盘山区道三万八千米,扩大灌溉面积三千余亩;架设大桥八座,修筑山区公路五十公里,其中高标准硬化公路十公里;荒山植树三十万株;还建了农机制造厂、罐头厂。这些成就,使山区发生了根本变化。
建桥,打洞,开山,造田,唐庄人把狮豹头山闹醒了!
680多万个鱼鳞坑
我们又驱车来到唐公山。山前的水库碧水荡漾,水的这一边公路蜿蜒,穿过高高架起的山间旱桥,路边正在整理场地的多台掘土机、土方车隆隆震响,忙碌地运送着碎石;水库的对岸,密密匝匝布满了鱼鳞坑,人造树林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
唐公山前,一个个山坡满是一个个半圆形的鱼鳞坑,每个坑上种植着一棵树。一眼望去,整个山坡布满了鱼鳞坑,种满了绿树。山坡尽头是一个湖泊,湖泊对面的山上,依稀还能看到小点的鱼鳞坑,栽满了绿树。望着这一望无际的人造山林,你是否想象得到,这是吴金印带领着乡亲们,用铁锤、铁凿,一手握凿,一手抡锤,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硬是在荒石山上打出了680多万个鱼鳞坑,种上了680多万棵绿树。
曾经是漫天风沙,寸草不生,老百姓说:“吃飯用碗盖,睡觉蒙被头,一年吃一个预制板”。吴金印用老百姓的智慧,创造了“六个一”的造林办法:打一个眼,放一炮,挖一个坑,挑一担土,栽一棵树,浇一桶水。一钎子一锤锤,硬是打出680多万个大大小小半圆形的鱼鳞坑,这是愚公移山的新篇,这是太行精神的再现。
“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荒山变绿林,造福子孙后代。
顺天应道,耕心种德。艰苦奋斗,开山造田的太行精神在唐庄发扬光大!
9000多栋住宅楼 大巴在四和社区前停下。参观过吴金印事迹展览后,我在社区办公楼前的幸福广场和老乡们攀谈。社区把谷鸵、张庄、靳湾、虎掌沟四个国家级贫困村整体搬迁至此,老乡们告别了黑窑洞、土坯房,住进了小洋楼。2008年到2011年三年完工,12年来已有290多户入住。
绿树掩映下的清风亭,红瓦、红柱,连接着“廉政文化长廊”。亭柱上镌刻着一幅幅对联:“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媒”“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都是老百姓的心语,对吴金印的写真。和年龄相仿的老哥老弟攀谈最有话题,古铜色的脸上洋溢着祥和的笑意,他夸我精神,我赞他健硕;他说他们每户都有200多平米,我说真羡慕你们新农村赛过了大城市。
四和社区,太行山脚下一座“乡村都市”,下辖虎掌沟、靳湾、张庄、谷驼四个村。社区通衢大道一望无际,幢幢楼房鳞次栉比,两层楼房300多栋、六层楼房3万平方米,配以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卫生室、完全小学、幼儿园,百姓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全镇新型农村社区一个个建成。整个唐庄镇二层以上新楼9000多栋,成排成行,气势恢宏,路、水、电、气、绿化、一应俱全。四和社区幸福广场愚公石像彰显愚公精神,吴金印与乡民们挑担抬石巨幅石浮雕再现太行精神,捶鼓石像是拼搏与喜庆的象征,孙中山“天下为公”石碑让人想起“太行公仆吴金印”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墨子语、孟效诗碑是传统文化的承继,“四拳相握”石雕寓意合并、和睦、融合、和谐。我置身在一个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新农村社区。
“老百姓养鸡为下蛋,养狗为看门,养我们干部为啥?如果我们不为老百姓办事,连鸡狗都不如。”這是吴金印的口头禅。在清风亭里纳凉的老老少少都说吴金印和他们最贴心。
培育楸树苗年产值2000万
走进设在唐庄镇田窑村的新乡市唐兴楸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眼前是一排排高大的楸树、一垅垅整齐的楸树苗,空气中充满着负氧离子,3000余亩苗圃、7000余平米智能连栋温室绿意盎然。唐庄植物克隆研发中心1500平米组培室凸现了科技实力的雄厚。
身穿白大褂隔离服的科研人员从组培室走出,手中密封玻璃瓶内楸树幼苗已经长出细小的根须。科研人员告诉我们,将叶片切成细碎小片,放入密封的小口瓶,片片细小的绿叶碎片经过细胞培植,可以长出径脉、根须,成型一枝枝楸树苗。
她身后的恒温无菌隔离房一排排货架上摆满了这样的玻璃瓶,她手持的这一只小瓶中,将有百十株楸树崛起。年轻的张博士告诉我们合作社一年可组培快繁优良楸树种苗1000万株以上。
楸树自古就有“木王”之称,唐庄被誉为中国楸树第一村。专业合社社100多员工,3名博士,2016年7月注册,现年产值已达2000万元。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把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引进生命科学高端
创新科技要素,楸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创了乡村科技振兴新路子。
“绿我荒山,美我家园,富我家乡”,树高引来金凤凰。
吴金印关闭了100余家污染企业,招募高科技大型企业纷纷进驻唐庄。企业家都知道,金印在民心,精心种德造就的土地最牢靠,于是——
世界品牌500强——百威英博旗下年产100万吨啤酒生产基地落户唐庄;
世界品牌500强——北新建材集团年产3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厂落户唐庄;
世界品牌500强——宝钢制罐有限公司落户唐庄;
……
唐庄引进的多家大型企业有力地提升了地方工业科技含量的档次和品味。
在吴金印的带领下,唐庄招商引资,兴建林果园、蔬菜园,创办乡镇集体企业,如今的唐庄已成了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省经济发达镇。
肾摘除术后3天就要求出院
我的唐庄采访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个个闪光的数字。
可是,“3”“1”这两个数字,最让我心酸,更让我感动,敬仰!
2001年12月的一天,吴金印突然感到下腹疼痛,便血。他安排好工作,对班子成员说他要去北京招商。吴金印当天下午4点钟离开唐庄,次日凌晨2点钟坐上去北京的火车,以最快的速度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肾摘除手术。只有他的妹妹和儿子陪在身边。吴金印肾摘除手术后3天就要求出院。医院留不住这位太行硬汉子,吴金印一出院就登上回新乡的火车,他动大手术出院后的第一天就出现在凤翅山的工地。吴金印心里装满了乡亲,几十年为乡亲们过好日子奔波,心中唯一没有自己。动手术前也没有考虑到自己,过后记者采访他,他说:“当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欠家人、欠亲人的太多太多。”我在唐庄乡镇干部学校的视频中见到他在中央电视台颁奖典礼接受主持人董卿采访的情景,在主持人的邀请下,他的女儿同时登台接受采访。女儿3岁时发高烧送医院,爸爸连到医院看女儿的时间都没有,女儿从此落下了终身聋哑。爸爸对得起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在颁奖台上女儿用哑语说:“爸爸,我爱你!”“我为这样的爸爸而骄傲!”
肾摘除术后3天他就要求出院,出院后的第一天就出现在凤翅山工地。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太行公仆心中的大爱!
“唐庄是世界的中心”。著名作家阎连科在唐庄镇干部学校贵宾室挥毫书写!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临行,与吴金印老书记握别。深蓝色标志式的鸭舌帽,深蓝色的夹克衫,胸佩一枚共产党员徽章,和蔼慈祥的面容。就是这双手,握钢钎抡大锤,带领乡亲们开山造田改天换地;就是这双手指点江山,带领乡亲们在新时代大展宏图。77岁高龄依然在一线的太行公仆,金印在民心!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数十个补丁的开山衣步入人民公仆吴金印事迹展室,参观者争相在吴金印的大幅照片前留影。
吴金印,河南省卫辉市唐庄镇党委书记,新乡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他17岁当会计,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6岁走上乡镇主要领导岗位,担任乡镇党委书记44年,一直置身在唐庄改天换地第一线。
展柜中吴金印的一件开山服,补丁叠补丁,肩,袖子,前胸,后背,数十处补丁,己不见衣服的貌。开山衣上一行行缝补得齐齐整整的针脚,展柜中一截截断了的铁锤柄,记录了吴书记几十年如一日,凿山,炸洞,砸碎石,带领乡亲们开山造地的光辉业绩,吴书记身背干粮、翻山越岭跑遍2000多道沟沟坡坡,组织带领干部群众拦河筑坝、修渠打洞的景象犹在眼前。
吴金印无愧于“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他先后被中组部授予“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8年11月被授予“改革开放40周年——杰出贡献奖”,为全国表彰100人之一。颁奖词中写道:“他担任乡镇党委书记40多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群众当亲人,扎根农村基层,苦干实干,带领群众治水开洞、修筑大坝水库、营造良田,干出了使荒山野沟变成米粮川的不平凡业绩。”
37000多米绕山渠
大巴在唐庄大道上奔驰,一路绿树苍翠。穿过了长长的隧道,停靠在棋盘山隧道路口的路边。
双车道的隧道在巍然的山体下显得像是个小小的洞穴。山体上一排凿出的粉底红框红字:“人民公仆吴金印”,红框的右下角署名刻“百姓”二字;右下方又一排粉底红框红字:田渠路作证。一侧的山石上镌刻着两行大字,红漆填字:“现在生活好,老吴忘不了”,署名依然是“百姓”。沿大道旁的沟渠观望,两个硕大的涵洞相连在一起,一个“青年洞”,洞门上刻有“凿洞筑坝造平原,沧河故道变粮川”一行字;另一个“群英洞”,洞门上刻有“万古青山改河流,千秋沧河变良田”一行字。山体上镌刻的是李长春的题词:“领导干部的榜样,人民心中的金印”。
陪同参观的乡镇干校领导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指着唐庄乡示意图作介绍:
“我们在的隧道口在这里。最艰巨的是要把这个山掏透,还是在六十年代开的。”
“洞有多大?”
“167亩,那纯粹是一钎一锤开的。隧道下边开一个渠,原来是一道季节河,平时干旱,潮期才有水。把季节河改造成良田,这一下造了600畝。600亩对于一个山村来说是非常可观了。开渠的目的就是为了造这个地,耕种要灌溉。”
一锤子一钎,一年四季,日日夜夜,开山不止,就这样,总共开凿了37000多米绕山渠!
狮豹头村,辉县市、林州市、卫辉市三地交通要冲,因跑马岭两头一似狮子头一似豹子头而得名。又叫老狼窝。太行山余脉,山顶草不长,满山风沙扬。这“老狼窝”一听名字就知道曾经是个人迹罕至的穷山窝。从20世纪修建水库起,几十年开山、挖沟、造田,现在的狮豹头乡辖42个行政村、211个自然村,总面积208个平方公里入口17800人,耕地面积20000多亩。现在的狮豹头村多幅石浮雕,记录了20世纪七十年代吴金印同志在狮豹头公社任职时带领山区人民治山治水的劳动场景。老百姓要为吴书记立碑,几次都被吴书记铲除,20位山区人民代表署名,于1997年7月1日党的生日那天,在高高的山石上镶嵌一块碑,碑名就用“碑记”二字,碑文中叙述了吴书记拆除石碑的事,特写明“当年曾和老吴一起艰苦奋斗过的许多老同志反复考虑多次商量,并征求群众意见,为了让后人不忘这段历史,我们确定重立此碑。”
我一遍遍读着老百姓在二十二年前写的碑文——
吴金印同志视百姓为父母,以山区为家乡。十几年来,他经常不断地关心、照料孤寡老人和特困户,吃的家常饭,穿的粗布衣,自有一套劳动工具,和我们一起抬石架桥,砌石修渠,抡锤凿洞,拉车垫地,在任内共凿洞六个,筑大坝八十五条,新造水浇田二千四百亩;修小水库三座,截流一处,蓄水池二十二个,提水站十三个,修砌盘山区道三万八千米,扩大灌溉面积三千余亩;架设大桥八座,修筑山区公路五十公里,其中高标准硬化公路十公里;荒山植树三十万株;还建了农机制造厂、罐头厂。这些成就,使山区发生了根本变化。
建桥,打洞,开山,造田,唐庄人把狮豹头山闹醒了!
680多万个鱼鳞坑
我们又驱车来到唐公山。山前的水库碧水荡漾,水的这一边公路蜿蜒,穿过高高架起的山间旱桥,路边正在整理场地的多台掘土机、土方车隆隆震响,忙碌地运送着碎石;水库的对岸,密密匝匝布满了鱼鳞坑,人造树林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
唐公山前,一个个山坡满是一个个半圆形的鱼鳞坑,每个坑上种植着一棵树。一眼望去,整个山坡布满了鱼鳞坑,种满了绿树。山坡尽头是一个湖泊,湖泊对面的山上,依稀还能看到小点的鱼鳞坑,栽满了绿树。望着这一望无际的人造山林,你是否想象得到,这是吴金印带领着乡亲们,用铁锤、铁凿,一手握凿,一手抡锤,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硬是在荒石山上打出了680多万个鱼鳞坑,种上了680多万棵绿树。
曾经是漫天风沙,寸草不生,老百姓说:“吃飯用碗盖,睡觉蒙被头,一年吃一个预制板”。吴金印用老百姓的智慧,创造了“六个一”的造林办法:打一个眼,放一炮,挖一个坑,挑一担土,栽一棵树,浇一桶水。一钎子一锤锤,硬是打出680多万个大大小小半圆形的鱼鳞坑,这是愚公移山的新篇,这是太行精神的再现。
“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荒山变绿林,造福子孙后代。
顺天应道,耕心种德。艰苦奋斗,开山造田的太行精神在唐庄发扬光大!
9000多栋住宅楼 大巴在四和社区前停下。参观过吴金印事迹展览后,我在社区办公楼前的幸福广场和老乡们攀谈。社区把谷鸵、张庄、靳湾、虎掌沟四个国家级贫困村整体搬迁至此,老乡们告别了黑窑洞、土坯房,住进了小洋楼。2008年到2011年三年完工,12年来已有290多户入住。
绿树掩映下的清风亭,红瓦、红柱,连接着“廉政文化长廊”。亭柱上镌刻着一幅幅对联:“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事”“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媒”“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都是老百姓的心语,对吴金印的写真。和年龄相仿的老哥老弟攀谈最有话题,古铜色的脸上洋溢着祥和的笑意,他夸我精神,我赞他健硕;他说他们每户都有200多平米,我说真羡慕你们新农村赛过了大城市。
四和社区,太行山脚下一座“乡村都市”,下辖虎掌沟、靳湾、张庄、谷驼四个村。社区通衢大道一望无际,幢幢楼房鳞次栉比,两层楼房300多栋、六层楼房3万平方米,配以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卫生室、完全小学、幼儿园,百姓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全镇新型农村社区一个个建成。整个唐庄镇二层以上新楼9000多栋,成排成行,气势恢宏,路、水、电、气、绿化、一应俱全。四和社区幸福广场愚公石像彰显愚公精神,吴金印与乡民们挑担抬石巨幅石浮雕再现太行精神,捶鼓石像是拼搏与喜庆的象征,孙中山“天下为公”石碑让人想起“太行公仆吴金印”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墨子语、孟效诗碑是传统文化的承继,“四拳相握”石雕寓意合并、和睦、融合、和谐。我置身在一个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新农村社区。
“老百姓养鸡为下蛋,养狗为看门,养我们干部为啥?如果我们不为老百姓办事,连鸡狗都不如。”這是吴金印的口头禅。在清风亭里纳凉的老老少少都说吴金印和他们最贴心。
培育楸树苗年产值2000万
走进设在唐庄镇田窑村的新乡市唐兴楸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眼前是一排排高大的楸树、一垅垅整齐的楸树苗,空气中充满着负氧离子,3000余亩苗圃、7000余平米智能连栋温室绿意盎然。唐庄植物克隆研发中心1500平米组培室凸现了科技实力的雄厚。
身穿白大褂隔离服的科研人员从组培室走出,手中密封玻璃瓶内楸树幼苗已经长出细小的根须。科研人员告诉我们,将叶片切成细碎小片,放入密封的小口瓶,片片细小的绿叶碎片经过细胞培植,可以长出径脉、根须,成型一枝枝楸树苗。
她身后的恒温无菌隔离房一排排货架上摆满了这样的玻璃瓶,她手持的这一只小瓶中,将有百十株楸树崛起。年轻的张博士告诉我们合作社一年可组培快繁优良楸树种苗1000万株以上。
楸树自古就有“木王”之称,唐庄被誉为中国楸树第一村。专业合社社100多员工,3名博士,2016年7月注册,现年产值已达2000万元。
乡村振兴需要科技。把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引进生命科学高端
创新科技要素,楸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创了乡村科技振兴新路子。
“绿我荒山,美我家园,富我家乡”,树高引来金凤凰。
吴金印关闭了100余家污染企业,招募高科技大型企业纷纷进驻唐庄。企业家都知道,金印在民心,精心种德造就的土地最牢靠,于是——
世界品牌500强——百威英博旗下年产100万吨啤酒生产基地落户唐庄;
世界品牌500强——北新建材集团年产3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厂落户唐庄;
世界品牌500强——宝钢制罐有限公司落户唐庄;
……
唐庄引进的多家大型企业有力地提升了地方工业科技含量的档次和品味。
在吴金印的带领下,唐庄招商引资,兴建林果园、蔬菜园,创办乡镇集体企业,如今的唐庄已成了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省经济发达镇。
肾摘除术后3天就要求出院
我的唐庄采访笔记本上记录下一个个闪光的数字。
可是,“3”“1”这两个数字,最让我心酸,更让我感动,敬仰!
2001年12月的一天,吴金印突然感到下腹疼痛,便血。他安排好工作,对班子成员说他要去北京招商。吴金印当天下午4点钟离开唐庄,次日凌晨2点钟坐上去北京的火车,以最快的速度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肾摘除手术。只有他的妹妹和儿子陪在身边。吴金印肾摘除手术后3天就要求出院。医院留不住这位太行硬汉子,吴金印一出院就登上回新乡的火车,他动大手术出院后的第一天就出现在凤翅山的工地。吴金印心里装满了乡亲,几十年为乡亲们过好日子奔波,心中唯一没有自己。动手术前也没有考虑到自己,过后记者采访他,他说:“当时我唯一的感觉就是欠家人、欠亲人的太多太多。”我在唐庄乡镇干部学校的视频中见到他在中央电视台颁奖典礼接受主持人董卿采访的情景,在主持人的邀请下,他的女儿同时登台接受采访。女儿3岁时发高烧送医院,爸爸连到医院看女儿的时间都没有,女儿从此落下了终身聋哑。爸爸对得起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在颁奖台上女儿用哑语说:“爸爸,我爱你!”“我为这样的爸爸而骄傲!”
肾摘除术后3天他就要求出院,出院后的第一天就出现在凤翅山工地。这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太行公仆心中的大爱!
“唐庄是世界的中心”。著名作家阎连科在唐庄镇干部学校贵宾室挥毫书写!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
临行,与吴金印老书记握别。深蓝色标志式的鸭舌帽,深蓝色的夹克衫,胸佩一枚共产党员徽章,和蔼慈祥的面容。就是这双手,握钢钎抡大锤,带领乡亲们开山造田改天换地;就是这双手指点江山,带领乡亲们在新时代大展宏图。77岁高龄依然在一线的太行公仆,金印在民心!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