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味觉记忆至少可以留存40年。但“味道”是个综合感官体,你所看到的、闻到的、直至最后吃到的,都会构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味觉记忆。从小到大,我在很多地方或长或短地停留过,由于都是学习工作的原因,吃什么往往身不由己,大多就地在食堂解决,久而久之,大锅饭在我的心里留有一席独特的位置,我选择尊称它为“食堂菜系”。这看似荒谬,却并不难理解。在很多情况下,大锅饭往往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你若能在看似美食荒漠的地方寻得一餐美味,对枯燥的集体生活算是很大的慰藉了。
读小学时,家乡所在的小城,“吃饱”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但“吃好”却还不够深入人心。镇上的学校路远,过去的孩子大都放养,不管是独生还是兄弟姊妹成群,午饭都是一视同仁的大锅饭。北方的大锅饭,面条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米饭极少,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会带加餐的咸鸭蛋或松花蛋,但有一种例外的情况,每逢节假日之前或是有领导来视察,午饭便会换成难得一见的素饺子——肉食仍然弥足珍贵,即便是给孩子们打牙祭,也只能开开素荤。
家乡的位置虽然地处北方,却不像山西人那样善于料理面食,也没有南方菜系品种繁多的菜色,平常吃多了寡淡的面条,小孩子们总是殷切地期盼着那一顿素饺子。饺子的馅料也会跟随季节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搭配,除了寻常的萝卜白菜馅,春天会有嫩柳叶和新韭菜,夏天偶尔会有灰灰菜和野芹菜,秋冬则会配上应季的木耳和干豆角、萝卜干。正在生长期的孩子胃口好得惊人,食堂师傅们经常从大早上就开始忙活,到中午时分,三面门板大的几案上就会整齐地铺满饺子,迎接几百张小嘴的检验。偶尔遇到饺子馅有剩,食堂师傅会把它们包成素包子,送给当天值日的同学。不得不说在那个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这是一种超级实惠的奖励,素包子几乎成了所有值日同学的幻想目标。饺子穿肠过,那种过节般的喜悦至今回忆起仍有滋有味。
高中时,学校要求统一住校,大锅饭再次成了生活的主角。长久离家,食堂里没什么油水的饭菜很难满足生长期孩子的胃口。幸运的是,当时学校里有不少回族同学就读,食堂便开了个少数民族窗口方便大家吃饭,许多嘴馋的汉族学生也会去那个窗口排队。早晚饭并没有什么稀奇,但午饭却与众不同。除了回族标志性的牛肉面,冬天偶尔会有羊肉汤泡馍,夏天会有酸辣凉皮和鸡蛋焖面,遇到开斋节,还会有特制的油炸撒子。回族餐厅的牛肉面毕竟也只是批量供应的食堂饭,自然和正宗牛肉面“一清二白三黄四红五绿”比不得,但轧得紧实的粗面条,配上红彤彤的油泼辣子和牛肉片,上面撒上翠绿的蒜苗香菜,在美食的荒漠里也算得上一顿大餐了。
江湖上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有学校的地方,周围一定有好吃的。尽管父母再三强调就在食堂吃饭,不要随便吃路边摊,但天高皇帝远,下午放学到晚自习前的休息时间里,溜出去买炸串成了学生们一天中难得的快乐时光。
路边炸串摊的规矩是素菜两角一串,荤菜五角一串,鸡柳牛排等大串的要二到五元不等,拿好就走,不提供餐位。炸鸡柳刚出锅的时候喷香扑鼻,刷上店家秘制的酱料,再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怎一个香字了得。鸡柳虽好吃,却不是天天都有钱买,高中生每周的生活费有限,零用钱总得花到刀刃上,素菜里的豆皮、莴笋、木耳、香菇,味道也都不赖。一边躲避教导主任的巡视,一边和朋友们大快朵颐,尽管每次吃的时候都心怀愧疚,但那简单的美味还是在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学刚毕业时,我在广州城郊的一座软件园工作。这座迅速扩张的城市就像一头凶猛的巨兽,在这里,高楼大厦并不稀罕,若想在新区附近找家过得去的饭店可就太难了。广州是全国闻名的美食天堂,可软件园这个地方,仿佛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在那个外卖还不流行的年代,顽强而自顾地发扬着工地盒饭文化。
午饭可供就餐选择的地方寥寥无几,除了沙县小吃,也就是些快手的猪脚饭、炒河粉之类。当时我和同事每天的乐趣就是观察周围吃飯的人,判断他的工作是什么岗位,我们的初衷很简单——擅长观察是一名记者的基本素养。一般来说,越是高级的程序员,穿着打扮往往是松垮t恤外加人字拖,而那些一丝不苟穿衬衣打领带的男男女女,如果在珠江新城,他们也许是律师或是体面的公关策划,但在软件园,他们大多是卖保险和推销信用卡的。至于我和同事这种一年四季都穿运动装的,不用看就知道是干媒体的,整天外出跑采访的那种。
午饭并不能代表一个打工仔集散地的真正性格,这里真正的休闲时间从夜宵开始。
傍晚六点,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成群结队地从郊区的写字楼里鱼贯而出,如果此时有无人机航拍,也许你会误以为这里是富士康的厂区。穿梭的人群中不乏高级西服和精致的妆容,他们大多有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却依然无法在城市里获得真正的归属感——大多数人不会在工作单位旁吃饭,新区还未通地铁,想早点回到住处只能尽快去挤回城的公交。
等到深夜降临,第二批人潮才零散地从各个写字楼里走出,和第一批一样,他们也会直奔BRT站,如果赶不上最后一班公交,打车的费用会让一天的劳动成果损失近半。尽管理智很坚决,饥肠辘辘的肚子却绝不妥协,专门供应公交站的流动小吃摊应运而生。经营的多是周围村庄里的村民,简易三轮车上搭着炉火,提供各色肠粉、糖水。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在饥饿的时候,所有触手可及的食物都会变得可口而深刻,至今我仍记得一位阿婆卖的鸡蛋肠粉的味道,甚至无端在脑海里想象了她波澜坎坷的一生。在无数个加班的夜晚,直到上了回城的公交,你才会感觉一天的工作真正结束,此时早已没了中午那份观察世人的心情,众生皆苦,我也不过是其中平凡的一个。
前些阵子到家乡的派出所办手续,路过当年就读的高中,发现校区已然翻盖扩建,学校门前的小街也被双车道的公路取代。惊愕之余,我还惊喜地发现那家炸串摊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只不过从路边摊变成了临街的小吃店。
没人能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下午的下课铃一响,成群结队的学生们出来觅食,瞬间把小店围得水泄不通。曾经,我的梦想无比天真,就是长大后开一家炸串店,最好还能兼顾卖冰棍,这样就可以把炸串和冰淇淋一次吃个爽。但大人的世界很复杂,有太多的东西去追逐,如果再把这样的梦想挂在嘴边就显得幼稚可笑了,于是人学会了世故圆滑,美其名曰——成熟。
那天我几乎是报复性地一次买了十串炸鸡柳,但吃到第二串的时候就放慢了咀嚼速度。客观上讲鸡柳的味道并无多大变化,但我再也尝不出了当年的滋味。
读小学时,家乡所在的小城,“吃饱”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但“吃好”却还不够深入人心。镇上的学校路远,过去的孩子大都放养,不管是独生还是兄弟姊妹成群,午饭都是一视同仁的大锅饭。北方的大锅饭,面条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米饭极少,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会带加餐的咸鸭蛋或松花蛋,但有一种例外的情况,每逢节假日之前或是有领导来视察,午饭便会换成难得一见的素饺子——肉食仍然弥足珍贵,即便是给孩子们打牙祭,也只能开开素荤。
家乡的位置虽然地处北方,却不像山西人那样善于料理面食,也没有南方菜系品种繁多的菜色,平常吃多了寡淡的面条,小孩子们总是殷切地期盼着那一顿素饺子。饺子的馅料也会跟随季节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搭配,除了寻常的萝卜白菜馅,春天会有嫩柳叶和新韭菜,夏天偶尔会有灰灰菜和野芹菜,秋冬则会配上应季的木耳和干豆角、萝卜干。正在生长期的孩子胃口好得惊人,食堂师傅们经常从大早上就开始忙活,到中午时分,三面门板大的几案上就会整齐地铺满饺子,迎接几百张小嘴的检验。偶尔遇到饺子馅有剩,食堂师傅会把它们包成素包子,送给当天值日的同学。不得不说在那个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这是一种超级实惠的奖励,素包子几乎成了所有值日同学的幻想目标。饺子穿肠过,那种过节般的喜悦至今回忆起仍有滋有味。
高中时,学校要求统一住校,大锅饭再次成了生活的主角。长久离家,食堂里没什么油水的饭菜很难满足生长期孩子的胃口。幸运的是,当时学校里有不少回族同学就读,食堂便开了个少数民族窗口方便大家吃饭,许多嘴馋的汉族学生也会去那个窗口排队。早晚饭并没有什么稀奇,但午饭却与众不同。除了回族标志性的牛肉面,冬天偶尔会有羊肉汤泡馍,夏天会有酸辣凉皮和鸡蛋焖面,遇到开斋节,还会有特制的油炸撒子。回族餐厅的牛肉面毕竟也只是批量供应的食堂饭,自然和正宗牛肉面“一清二白三黄四红五绿”比不得,但轧得紧实的粗面条,配上红彤彤的油泼辣子和牛肉片,上面撒上翠绿的蒜苗香菜,在美食的荒漠里也算得上一顿大餐了。
江湖上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有学校的地方,周围一定有好吃的。尽管父母再三强调就在食堂吃饭,不要随便吃路边摊,但天高皇帝远,下午放学到晚自习前的休息时间里,溜出去买炸串成了学生们一天中难得的快乐时光。
路边炸串摊的规矩是素菜两角一串,荤菜五角一串,鸡柳牛排等大串的要二到五元不等,拿好就走,不提供餐位。炸鸡柳刚出锅的时候喷香扑鼻,刷上店家秘制的酱料,再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怎一个香字了得。鸡柳虽好吃,却不是天天都有钱买,高中生每周的生活费有限,零用钱总得花到刀刃上,素菜里的豆皮、莴笋、木耳、香菇,味道也都不赖。一边躲避教导主任的巡视,一边和朋友们大快朵颐,尽管每次吃的时候都心怀愧疚,但那简单的美味还是在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学刚毕业时,我在广州城郊的一座软件园工作。这座迅速扩张的城市就像一头凶猛的巨兽,在这里,高楼大厦并不稀罕,若想在新区附近找家过得去的饭店可就太难了。广州是全国闻名的美食天堂,可软件园这个地方,仿佛和外面的世界隔绝,在那个外卖还不流行的年代,顽强而自顾地发扬着工地盒饭文化。
午饭可供就餐选择的地方寥寥无几,除了沙县小吃,也就是些快手的猪脚饭、炒河粉之类。当时我和同事每天的乐趣就是观察周围吃飯的人,判断他的工作是什么岗位,我们的初衷很简单——擅长观察是一名记者的基本素养。一般来说,越是高级的程序员,穿着打扮往往是松垮t恤外加人字拖,而那些一丝不苟穿衬衣打领带的男男女女,如果在珠江新城,他们也许是律师或是体面的公关策划,但在软件园,他们大多是卖保险和推销信用卡的。至于我和同事这种一年四季都穿运动装的,不用看就知道是干媒体的,整天外出跑采访的那种。
午饭并不能代表一个打工仔集散地的真正性格,这里真正的休闲时间从夜宵开始。
傍晚六点,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成群结队地从郊区的写字楼里鱼贯而出,如果此时有无人机航拍,也许你会误以为这里是富士康的厂区。穿梭的人群中不乏高级西服和精致的妆容,他们大多有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却依然无法在城市里获得真正的归属感——大多数人不会在工作单位旁吃饭,新区还未通地铁,想早点回到住处只能尽快去挤回城的公交。
等到深夜降临,第二批人潮才零散地从各个写字楼里走出,和第一批一样,他们也会直奔BRT站,如果赶不上最后一班公交,打车的费用会让一天的劳动成果损失近半。尽管理智很坚决,饥肠辘辘的肚子却绝不妥协,专门供应公交站的流动小吃摊应运而生。经营的多是周围村庄里的村民,简易三轮车上搭着炉火,提供各色肠粉、糖水。人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在饥饿的时候,所有触手可及的食物都会变得可口而深刻,至今我仍记得一位阿婆卖的鸡蛋肠粉的味道,甚至无端在脑海里想象了她波澜坎坷的一生。在无数个加班的夜晚,直到上了回城的公交,你才会感觉一天的工作真正结束,此时早已没了中午那份观察世人的心情,众生皆苦,我也不过是其中平凡的一个。
前些阵子到家乡的派出所办手续,路过当年就读的高中,发现校区已然翻盖扩建,学校门前的小街也被双车道的公路取代。惊愕之余,我还惊喜地发现那家炸串摊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只不过从路边摊变成了临街的小吃店。
没人能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下午的下课铃一响,成群结队的学生们出来觅食,瞬间把小店围得水泄不通。曾经,我的梦想无比天真,就是长大后开一家炸串店,最好还能兼顾卖冰棍,这样就可以把炸串和冰淇淋一次吃个爽。但大人的世界很复杂,有太多的东西去追逐,如果再把这样的梦想挂在嘴边就显得幼稚可笑了,于是人学会了世故圆滑,美其名曰——成熟。
那天我几乎是报复性地一次买了十串炸鸡柳,但吃到第二串的时候就放慢了咀嚼速度。客观上讲鸡柳的味道并无多大变化,但我再也尝不出了当年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