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规则”活起来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lif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规则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规则的力量在哪里?规则更多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本文将围绕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规则教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历,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则意识,让“规则”在我们的课堂中活起来进行真实的阐述。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生活; “活”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77-001
  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的《心中有“规则”》一课,是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的。怎样让“规则”活起来,走进学生的生活,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片段1
  师:同学们,在我国的东海海域上空有一个小小的岛……
  生1:抢着说:是钓鱼岛。
  师:你们知道钓鱼岛事件吗?
  生2:日本要“购买”钓鱼岛。
  生3:他们的人到钓鱼岛上插上了日本国旗。
  生4:他们扣留了中国船只。
  ……
  (播出网络上下载的发生在长沙、青岛等地的打、砸、抢事件的图片)
  师:对于他们的爱国行为,表示赞同的请举手。
  (有一小半的学生举起了手)
  师:说说你的理由
  师:不赞同这种行为的,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据理力争)
  一、结合时事讲道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认识和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訴,有理可寻。
  最近,钓鱼岛事件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在网络上也看到了在长沙、西安等地示威游行中发生的打、砸、抢的视频,读到了呼唤国人理性爱国的帖子,这使我一下子联想到了自己所执教的《心中有“规则”》这一课,如果我把这个话题引入课堂,学生会不会感兴趣?
  课堂上,我就把这个问题——“钓鱼岛引发的市民打砸抢事件是遵守规则的表现吗?”抛给了学生,没想到这个话题一下子把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他们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砸得好!这样才解恨!”“他们不应该砸商店!”“他们损害了别人的财产。”“爱国也要讲规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学生更喜欢现实中活生生的实例,我们为什么不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上来呢?利用鲜活的时事作为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是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最佳途径之一。
  片段2
  (播出在国外的旅游景点里写有中文的提示牌)
  师介绍:在美国许多著名的景区和酒店,随处可见中文的“请勿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请排队”、“请保持安静”、“便后请冲水”等告示。
  师:这些牌子上为什么不用日文标注、不用法文标注、而用中文?
  生1:因为中国人做得不好。
  生2:因为他们看不起中国人。
  生3:因为中国人不讲卫生。
  ……
  师:外国人甚至说过:在国外的旅游景点看到中国人的旅行团要绕着走。你知道为什么?
  生1:中国人素质差。
  师:这些规则,中国人是不是不懂?为什么做不到呢?
  生1:因为他们到了国外,以为没有人认识他们,就可以这样做。
  生2:因为他们一直有这种坏习惯。
  生3:他们觉得这样做没什么大不了。
  二、剖析现象看问题
  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哪些规则有时能遵守,有时并不能遵守,为什么?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们并不难回答。究其原因时,说得上来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以往我们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更多地是照本宣科,浮光掠影地讨论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不愿思考的弊病。《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我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我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中国人都会觉得很气愤,伤自尊。可是,这又的确是我们部分同胞身上存在的问题。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样的问题,我想到了把其中的内容引到课堂上来。孩子们在课堂上看到外国人这样鄙视中国人,能不生气,不愤怒吗?可是光生气、愤怒,能解决问题吗?学生的情感在这样的情境中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在老师的层层启发下,学生透过这件事,联系社会生活,联系身边的人和事来,剖析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逐步形成了正确的认识。
  片段3
  1.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1:车票。
  师:这是一张动车车票。
  师:你们坐过动车吗?
  师:一辆长编组的动车上最多能做1200多人,这么多人从检票到上车你猜猜要多长时间?
  生1:10分钟。
  生2:20分钟。
  师:我告诉你们只要2分钟。
  师: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效率吗?
  师给学生讲解动车车票上的规则。
  二、拓展延伸促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生活的社会会不断产生新的规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空间也应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因而,在课堂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带领学生学习关于乘坐动车的新规则这一环节。动车是现代交通发达的产物,它因为方便快捷成了人们外出的首选交通工具,我们的孩子将来也会在生活中接触到它。在课堂教学中激起他们对动车的兴趣,会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动车,理解规则在动车中的重要性,这无疑会为他们将来的生活提供方便。
  规则是什么?我想:仅仅学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规则更多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我们只有将规则教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历,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则意识,让“规则”在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其他文献
摘 要: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载体。本文具体阐述了立足于五个角度去研读教材的方法和意义。关键词:教材; 研读; 作者; 编者; 语文; 读者; 学生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76-001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
分析了企业OA的发展历史、国内外发展情况、功能和技术特点,介绍了VPN技术的发展及优势,阐述了构建企业级OA的实施方案及其关键技术。总结归纳建设企业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上的
摘 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使学生能在不断反思中更有效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关键词:操作实践; 自主探究; 实践应用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8-073-001反思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简单的说就是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反思就是对原有学习经历的回顾、重新思考。在我们的教学中,充分提供给学生学习反思的机会,多关注学生的反思行为
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认定职务发明创造的观点和方法,其中,以技术构思完成时为认定职务发明创造的时间基准和将”本职工作”的含义限定于仅指专门的研究开发工作的做法值得我们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都市环境的开放空间的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简述了都市环境的景观设计的内涵,探讨了现代都市环境的开发空间的景观设计原则,以南京天泓山庄小
人生是美好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体会:生活是甜美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尝到。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生活中的幸福还要靠发现,如果不会发现,不会品尝,就会身在福
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2008年第一期的《求是》杂志上联合发表文章称,中国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到202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科学幻想画,是少年儿童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想象,运用绘画语言创造性的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遐想而产出的绘画作品。关键词:农村小学; 科学幻想画; 创作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章从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入手,探讨了原材料选择的主要指标,着重论述了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山区高填的稳定和满足山区路基的使用寿命,给予很好的借
勤工俭学管理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组成部分。如何正确认识和做好这项工作,从而推动高校学生个人培养、促进高校图书馆工作开展和高校和谐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