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解决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用氮肥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东北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转运、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变化,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为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2~2013年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红光农场,选用当地主栽水稻品种富优135和吉粳511为材料,设置施N 0、60、120、180和240 kg/hm25个水平。于水稻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鞘、叶片和籽粒三部分,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水稻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转运、氮素利用特性的相关参数及各养分吸收、转运与产量间的关系。水稻移栽前和收获后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每20 cm为一层(共5层),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并根据各层土壤容重计算0—100 cm土体无机氮积累量,分析土壤氮素平衡状况。【结果】施氮量60~180 kg/hm2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水稻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水稻和肥料价格,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方程,得出最高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12.8 kg/hm2和220.6 kg/hm2,施氮范围在202.2~231.6 kg/hm2之间,最佳经济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03.0和209.1 kg/hm2,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之间。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且能提高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养分向籽粒的转运,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抽穗期各养分累积量与籽粒转运量呈正比,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后,氮、磷、钾养分向籽粒转运出现负效应。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氮肥当季回收率以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与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灌浆期氮、磷、钾的吸收状况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最大。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收获后0—100 cm土壤中残留无机氮(Nmin),氮素表观损失量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结论】适宜的氮肥用量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各生育时期养分吸收总量,提高水稻生育后期秸秆中氮、磷、钾向籽粒的转运量,并能降低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效益、氮肥当季回收率及维持土壤氮素平衡等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
其他文献
2019年已经过去将近1/3,有关中美关系走向的讨论仍有各种不同看法。在经历了2018年的激烈震荡之后,人们关心的两大问题是:2019年的中美关系是延续2018年的趋势还是会有所缓和?201
报纸
"综合与实践"领域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其教学与一般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显著不同。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精选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注重问题解决过程中知识的综合
目的:优选菊明降压方中总黄酮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浸膏得率、总黄酮和蒙花苷含量为考察指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HPLC测定蒙花苷含量,选取提取溶剂、溶剂
2010年,美国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而中国也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市场。随着中美贸易的逐步升级,从明清时期进出口初级产品(例
本文介绍了英国议会制辩论(简称BP制辩论),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英语专业学生中的缺失现状,阐释了英国议会制辩论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论证了辩手如何在日常训练和正式比赛中,从
移动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的同时,也促进新的活动空间类型不断浮现。基于共享单车出行的居民活动空间即为代表。使用摩拜单车骑行数
<正>200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有了几处文字上的调整,其中之一就是把"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
在创新创业的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加强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建设研究,培养高质量的创业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笔者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从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