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隼”合作演“歌剧”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_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拍板实施空袭行动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为阻止伊拉克获得核武器,以色列暗中与伊朗结盟,不仅提供各种武器弹药,还为伊朗提供各种情报资料,鼓励伊朗空军去摧毁位于图瓦萨的伊拉克核电站,那里有一座法国提供的“塔穆兹-1”反应堆(古巴比伦语中“地狱之神”,又有“七月”的意思),能够对高浓度铀进行强放射,从而获取用于制造核弹的同位素钚-239(即武器级钚)。
  1980年9月30日,伊朗空军实施了绝密的“枯萎之剑”行动,两架F-4E“鬼怪”Ⅱ战斗机向图瓦萨投掷了12颗美制MK82炸弹,但没能摧毁反应堆堆芯。不久,伊朗派侦察机对遭袭之后的图瓦萨进行了侦照,然后将所拍摄的照片转交给以色列情报机关摩萨德,言下之意显然是请以色列空军“代劳”了。根据伊朗提供的侦察照片,到1980年底,以色列空军拟订出自己袭击图瓦萨的计划(代号是“歌剧”,而非外界所传的“巴比伦”),并获得以色列总理贝京批准。
  以色列空军决定用第110、117中队的F-16战斗机担任空袭任务,而第133中队的F-15则提供空中掩护。三个中队指挥官接到命令:加紧训练,准备执行一次耗时最长的远程打击任务,目标在1000公里以外。至于目标是什么,上级什么也没说。但好奇的飞行员们用一根细绳在地图上开始测量,他们以己方基地为中心,将这根代表1000公里的细绳在地图上绕行360度,细绳划过的区域几乎除了沙漠就是海洋,但在东侧细绳指向了巴格达。大家心照不宣,只有那里值得以色列动用最先进的战机去攻击……
  在导航系统帮助下连续飞行几个小时,无论对哪个国家空军的飞行员来说都是极大考验。但这只要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和狠抓思想作风并不难解决,当下的问题在于以色列空域有限,不适合进行远程飞行训练。怎么办呢?以色列空军最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让其飞行员从即将归还给埃及的西奈半岛南端出发,飞到黎巴嫩边境后返回。
  在进行了几个月的飞行训练后,以色列空军两个F-16中队便接到开始进行地面打击训练的命令。飞行员们反复轰炸沙漠里提前画好的圆圈,并模拟袭击以色列境内的穹顶式建筑。训练重点放在精确打击上,因为真正行动时必须将目标上空的暴露时间减到最少,飞行员根本没有为激光制导炸弹提供照射的时间,因此他们的战机不能使用制导炸弹,只能依靠飞行员的目测投掷普通航弹。
  由于此次任务的飞行半径要求达到1000公里,但F-16的作战半径只有885公里,如何弥补F-16的“腿短”问题?以色列空军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拆除F-16的机载电子系统和其他不必要的设备,以减轻飞机自重;同时对挂弹方案进行了反复细致的计算和试验,发现能让F-16飞行阻力最小的挂弹方案是在翼下挂载两颗907公斤的MK84炸弹和两个370加仑的副油箱,机腹中线挂一个500加仑的副油箱,翼尖携带两枚AIM-9L“响尾蛇”格斗导弹。
  任务虽然非常神秘,但以军飞行员们并未感到特别兴奋。行动参与者之一,后任以色列军事情报局(艾曼)局长的阿蒙斯·亚德林说:“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空中格斗。”
  根据摩萨德获得的情报,伊拉克图瓦萨的核反应堆将于1981年6月被激活,如果以军在此之后实施打击,将造成大量放射性尘埃,很可能导致人道主义灾难。很明显,以色列必须在此之前摧毁图瓦萨核反应堆,打消萨达姆的核野心。
  4月15日,以色列总理贝京召开安全内阁会议。为了说服那些犹豫不决的部长们,贝京特别邀请空军司令艾维里和行动指挥官——第117中队长泽夫·拉兹参加。拉兹回答了部长们提出的所有问题,他的自信说服了反对者,空袭行动定在5月10日实施。
  波折
  以军空袭机群由8架F-16(另有2架备份机)和6架F-15战斗机组成。其中F-16又分成代号为“串子”和“凿子”的两个4机分队,分别由第117中队长泽夫·拉兹中校和第110中队长纳胡米上校指挥。这些F-16飞行员的任务就是轰炸,在到达目标前,即便遭到拦截也严禁扔掉炸弹与敌机空战。6架F-15则分成三个双机分队:领头的分队由摩西·马龙驾驶一架双座F-15B带队,呼号为“彼得”,他们携带有保形油箱和AN/ALQ-119电子干扰吊舱,任务是压制沿途阿拉伯国家的防空导弹,并为攻击编队提供护航;由第133中队“应急飞行员”(EP)埃坦·本-埃利亚胡带领的双机分队,呼号为“彼得电话”,提供无线电通讯中继;最后2架F-15组成“派克曼”分队,充当前线指挥机,其中一架由空军作战部长艾姆·塞拉上校亲自驾驶,负责在伊拉克西部上空监视伊拉克空军动向。
  当确切获悉要打击的目标后,参加“歌剧”行动的飞行员们还是大惊失色,他们从没有轰炸过核反应堆,以色列战机也从未打击过如此远的目标(而且是重兵把守)。然而,行动在最后一分钟被叫停了,上级对飞行员们说是因为军械员发现F-16挂载的大部分MK84炸弹引信都设置错了。其实这是托词,真正的情况是:行动前夜,贝京收到反对党工党领袖西蒙·佩雷斯送来的一张便条,佩雷斯希望贝京能取消行动,他担心袭击伊拉克会招致国际社会谴责,以色列将被孤立为“沙漠之树”。佩雷斯及其工党成员根本没有介入内阁安全会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考虑到计划已被无关的人知晓,贝京警觉地取消了行动。
  当然,贝京绝不会放弃空袭计划。为了防止再次泄密,贝京缩小了决定行动时间的人员范围,由他本人、国防部长阿里尔·沙龙和外交部长沙米尔组成的三人委员会决定。经过与摩萨德会商后,贝京重新确定6月7日(星期天)为新的袭击日期,因为摩萨德相信为伊拉克服务的法国工程师们那一天不会去反应堆上班,届时反应堆加注的核燃料也会少得多,如果在加满燃料的情况下攻击反应堆,那会使巴格达上空布满辐射尘埃,这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另外,空袭将在黄昏时分发起,这样既能保障目视轰炸所需的足够视线,又便于此后在黑暗中可能进行的营救。贝京非常担心参战飞机被击落,更别提有飞行员被俘了,因此他授权护航的F-15可以击落任何拦截的敌机。
  最后的准备
  行动开始前两天,以色列空军将全部14架战斗机(后又添加2架备份机)从北部的拉马特·戴维基地转场到埃齐翁基地,那里濒临亚喀巴湾,属于以色列即将向埃及归还的西奈半岛的一部分。以空军之所以选择从埃齐翁基地出发,主要是考虑到空袭机群可以直接穿越沙特阿拉伯领空,这样可以节省燃料。另外,以空军还要利用沙特阿拉伯、约旦和伊拉克防空网在衔接上暴露出的“盲点”。伊拉克防空军在几年前就知道这一弱点,但谁也没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从未想过会从沙特阿拉伯方向遭到袭击。
  伊朗提供的情报显示,以军战机将面临密集的防空和导弹火力。还有情报 说,伊拉克已用阻塞气球把图瓦萨周边包围起来,低空掠地袭击几乎无法实施。按照计划,为规避伊拉克地面雷达的探测,他们要在30米的超低空一路飞到巴格达,即将抵达目标时才允许爬升,无线电也要一路保持静默。行动指挥官拉兹中校率领来自第117中队的4架F-16在前,与他们保持3公里距离的是来自第110中队中队的4架F-16,指挥官是纳胡米中校,每架飞机要求按30秒的时间间隔发动轰炸。
  纳胡米中校带领的飞行员中,包括王牌飞行员伊夫塔什·斯佩科特上校。实际上,斯佩科特并不属于纳胡米的战斗中队,他是新任塔尔罗夫基地指挥官,军衔比行动小组所有成员都高。斯佩科特坚持要参与空袭任务,即使不当行动指挥官都行。他甚至越过拉兹和空军司令艾维里,直接找到以军总参谋长拉斐尔·埃坦。埃坦经不住斯佩科特的一再请求,用他换下原定的一名飞行员。
  殿后的飞行员是伊兰·拉蒙上尉,27岁的他也是行动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作为唯一的单身汉,他主动要求飞最危险的第8架次。
  行动前一天夜里,8名F-16飞行员睡在同一间宿舍里,互相开起“献身前的玩笑”,猜谁会被击落并被绞死在巴格达中央广场。老飞行员决定将这一“荣誉”给予拉蒙。拉蒙非常吃惊,连声问为什么。队员们解释说:“因为你是第八个,而且只有你一个人是上尉。”言毕,8人都开怀大笑。
  1981年6月7日上午,参加“歌剧”行动的以军飞行员们都拿到了下发的目标照片和周边导弹分布图(这些都是伊朗空军赠送的“礼物”)。每位飞行员都配发了逃生工具,包括一支手枪和一些伊拉克货币第纳尔,如果遇到不测,他们可以用这两样玩意逃到约旦边境,届时以军救援直升机会从那个方向实施帮助。但谁都知道,如果在伊拉克境内被击落,几乎没有获救的机会。
  45秒攻击
  6月7日下午16时,14架以色列空军F-15和F-16战斗机依次起飞,向伊拉克飞去。与传统说法不同的是,“歌剧”行动中,以色列空军飞行编队并没有采取密集队形来模仿民航客机,实际采用的是分散队形,目的是减轻远程飞行中的疲劳,保证安全。任务途中,由行动指挥官直接向总部报告,其他人不得与地面塔台通话,通讯全部使用英语。而挂弹的F-16则需打开敌我识别器,避免担任护航的F-15误伤友机。
  在亚喀巴湾上空时,他们无意问擦过约旦领空,这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为飞行员们看到一艘豪华游艇。约旦国王侯赛因就在艇上,他曾经也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但是飞机机翼上的炸弹和飞行的方向并没有引起他太大的怀疑。几年后,侯赛因曾告诉以色列总理拉宾,当时他立刻电话通知约旦空军司令,要他赶快告诉伊拉克方面:以色列飞机正在去偷袭图瓦萨的路上。
  以色列战机编队进入沙特领空后,“串子”和“凿子”分队将飞行高度保持在60米,分队内部各机相互间隔为600米,“串子”和“凿子”分队距离为3600米,它们的外围则是6架挂载NAIM-7F、AIM-9L导弹和ALQ-119电子对抗吊舱的F-15战斗机。在80多分钟的时间里,以色列机群在沙漠上空维持在0.7马赫的飞行速度,并实行绝对的无线电静默。当副油箱内的油用光后,以色列战机才将它们抛到沙漠中特别选择的地点,以免留下痕迹。
  当以机编队从沙特进入伊拉克后,提速到0.7马赫。在距巴格达以西50公里处,以机编队发现了等待已久的巴尔米尔湖。按照计划,湖中一个长条状大岛将作为发起攻击的初始点,“串子”和“凿子”分队在那里确定最后的领航坐标,然后拉升高度开始冲向目标。但是,以色列飞行员们实际看到的却是四个小岛。面对疑虑,拉兹果断决定保持原航向。后来才知道,原来雨季过后,大岛被部分淹没了。飞过一片有人居住的绿洲时,拉兹破例打破无线电静默,提醒大家注意高压线,结果整个机群被迫爬升,尽快脱离伊拉克防空导弹的杀伤范围。
  17时30分,负责护航的3个F-15双机分队,转而对邻近的哈巴尼亚、阿尔-塔卡杜姆、阿尔-摩萨纳、阿尔-拉希德和萨尔曼·帕克基地基地进行监视,防范可能出现的伊拉克截击机。同时,F-15战斗机还打开机载雷达和电子干扰吊舱。
  在距图瓦萨只有6公里的地方,“串子”和“凿子”分队再一次加速,并爬升到3000米的高度,经过短暂的目视搜索后,他们看到反应堆的大穹顶。这个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伊拉克防空系统没有被激活,那里也并没有什么阻塞气球,难道伊拉克人没有收到约旦国王侯赛因的警告吗?根据后来的报道,因为当天是星期天,负责图瓦萨防务的伊拉克军官下午就去巴格达度周末了,约旦方面根本没有与他取得联系。更重要的是,图瓦萨的防空体系必须依靠防空军中央司令部的激活命令和目标鉴别,整个过程至少需要2~3分钟,届时以色列机群早就扬长而去了。
  17时35分,升至1980米高度的拉兹中校以110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目标做35度角的俯冲,经过1067米投弹高度的一刹那,他用力按下操纵杆上的红色投弹按钮,扔下两枚MK84炸弹,然后迅速向左脱离。不巧的是,他发现自己已飞出投弹点800米。僚机飞行员亚德林看到拉兹出错,没有再等拉兹校正位置,果断地向目标俯冲。在1066米的高度,核反应堆完全进入亚德林的视野,他投下自己的炸弹后迅速驶离。他回头看去,两枚炸弹已经穿透了大穹顶,反应堆发生爆炸。这几颗炸弹都使用了延时引信,目的倒不仅是为了增大破坏程度,而是防止触发引信会使爆炸产生的浓烟影响后面的飞机投弹。接着,另外3架F-16以5秒钟的间隔陆续向目标扔下炸弹。
  当轮到“凿子”分队攻击时,伊拉克高射炮才如梦方醒,密集的弹雨立即包围了“凿子”分队。纳胡米和僚机飞行员斯佩科特冲向目标,斯佩科特一天前染上流感,但他没有告诉任何人。飞机开始俯冲,斯佩科特感到一阵眩晕,他投下的炸弹显然没有击中目标。第8和第9架飞机飞过的时候,伊拉克防空火力已如狂风暴雨,核反应堆冒出滚滚浓烟,最后两位飞行员只能向爆炸的烟雾投弹了。
  完成投弹的F-16战斗机如释重负,它们轻巧地做出拉升动作,然后加速向西飞去。在他们投下的16枚炸弹中,有12枚直接命中目标,2枚炸弹击穿了核反应堆的地下室,但没有爆炸。在短短45秒内,图瓦萨的“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被完全摧毁了。
  法国工程师雅克·林伯奥正在附近一家咖啡馆,亲眼目睹自己的杰作瞬间变为废墟,而距反应堆仅60米远的放射性材料仓库却安然无恙,他不由得感叹:“轰炸的精确性令人瞠目结舌!”受雇的200多名法国和意大利工程人员都在这里过周末,只有一名逗留在工地的法国工程师达米昂·夏塞皮德被炸死在工作岗位上。
  拉兹中校将轰炸成功的结果用密码传给特拉维夫控制中心,然后他带领着 编队继续爬升到1.2万米高度,直接穿越约旦领空朝以色列飞去。当时,编队几乎肯定被伊拉克、约旦、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的雷达发现,但以色列战斗机却没有遭到任何拦截,约旦皇家空军的飞行控制中心得到以色列飞机正从伊拉克返航的警报,但他们害怕强大的F-15,于是召回在附近巡逻的两架“幻影”F.1战斗机。最终,以色列战机安全降落在特拉维夫附近的帕尔马契基地。本一埃利亚胡与第117中队长拉兹在停机坪上紧紧拥抱,本一埃利亚胡后来说:“没有人敢想像我们可以一个不缺地回来。”
  6月8日下午15时30分,以色列国家广播电台正式播发一则新闻:“昨天,以色列空军轰炸了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近郊的核反应堆,将其彻底摧毁……”此言一出,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安理会先后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谴责以色列蓄意加剧中东紧张局势,连美国政府也不得不表示一点姿态,以“违反美国武器销售法案”为由,暂停交付原定同年6月12日交付的4架F-16战斗机。但贝京早就预料到了这些外界反应,他不在乎,只要能给以色列带来实际安全,外交上的损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伊拉克则由于图瓦萨核电站连遭伊朗和以色列的空中打击,核武器研制进程被迫推迟了十年之久。虽然巴西于1990年按协议交付了铀,而法国在与伊拉克进行数轮谈判后又提供了一个新反应堆,但不久萨达姆下令入侵科威特,使伊拉克卷入海湾战争之中,伊拉克的核计划由此永远地被搁浅了。
  “箭头”
  在“歌剧”行动结束后不久,美国又重新恢复了对以色列的军援,更多的F-15和F-16进入以色列空军序列,这也使得装备F-15的第133中队实际规模接近正常中队规模的两倍。
  1982年初,美国政府同意向沙特提供E-3A预警机,并承诺帮助沙特皇家空军升级F-15,使之具备与以色列空军同等的对地攻击能力,这遭到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犹太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为了安抚,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主动向以色列总理贝京提出再次出售F-15C/D的建议。1982年4月1日,这项军售提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美方从1985年起额外向以色列提供11架F-15C/D战斗机(其中9架F-15C、2架F-15D),总价值为5.1亿美元,这被看作是美以“和平之狐”计划的第三阶段。这样,以色列总共从美国获得了51架F-15,除去损耗,以色列空军已能组建第二支F-15中队了。
  1982年4月,以色列空军正式成立装备F-15C/D的第106“箭头”战斗机中队,以色列空军司令大卫·艾维里以及塔尔罗夫基地指挥官伊夫塔什·斯佩科特都出席了成立仪式。由于第106中队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主体均来自于“母队”——第133中队,因此该中队一经成立就具有完全的实战能力。不过,以色列空军总部要求第106中队的作战行动暂时听从第133中队的安排,直到“和平之狐”计划第三阶段订购的F-15C/D于1985年5月全部到位为止,这一度令第106中队长约尔·费尔德绍颇为不满。
其他文献
在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信息技术、新概念武器、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继续把争夺技术制高点作为军事优势竞争的核心,制定规划计划,超前部署、持续投入,以保持其武器装备优势和发展后劲。美国公布了国防部2013~2017财年7个科学与技术优先发展领域,俄罗斯确定了未来几年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和关键技术,印度正在勾划名为《国防
期刊
1982年6月3日晚,以色列驻英国大使沙洛姆·阿戈夫在参加完伦敦多尔切斯特酒店的一场宴会返回大使馆途中,遭到3名武装分子枪击,阿戈夫头部中弹,最后成为植物人。不久,阿布·尼达尔领导的巴勒斯坦“法塔赫革命委员会”宣布对此负责。尽管阿布·尼达尔早就和阿拉法特领导的巴解组织分道扬镳,但以色列贝京政府还是在暗杀发生24小时后下令空袭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目标。  在空袭过程中,以色列空军第133、106中队的主
期刊
2011年,日本继续积极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首次实现海外建立军事基地,加紧军事力量的外向型拓展;寻求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突破《和平宪法》步伐日益加快。与此同时,日本也加强了武器装备建设,在弹道导弹防御、远洋作战舰艇、新型航空装备、电子信息装备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继续提升反导能力  2010年10月,日本完成了4艘“宙斯盾”驱逐舰反导能力改造,基本形成了双层反导能力。2011年,日本从多方面
期刊
2012年2月23日,俄新社报道称,俄罗斯武装力量“新面貌”改革第一阶段(机构改革)的工作已经完成,2012年俄军将步入全面换装阶段,装备更新重点涉及空天防御兵、战略火箭兵、空军和海军。  编制重组  俄军以前的六大军区被新组建的西部、南部、中部和东部四大军区(联合战略战役司令部)取而代之,军区将直接指挥各自辖区内的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部队。此举大大简化了决策机制,指挥机关数量因此减少了一半。 
期刊
“反介入”是美军未来数十年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該报告提出了以“跨域协同”为核心思想的“联合介入行动概念”,论述了支撑該概念的30种能力要求。  2012年1月17日,美参联会主席签发第一版《联合介入行动概念》(以下简称《行动概念》)。作为美军1月5日发布的《国防战略指南》的重要支撑,文件明确了“反介入”是美军未来数十年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提出了以“跨域协同”为核心思想的“联合介入行动概念”,论述了支撑
期刊
2012年3月19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国际武器转让趋势》报告,公布了2007~2011年国际常规武器转让情况,并对未来国际武器转让趋势进行了展望。近五年国际武器转让总体情况  2007-2011年,全球排名前5名的武器出口国依次为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英国;全球排名前5名的武器进口国均来自亚洲,分别是印度(10%)、韩国(6%)、巴基斯坦(5%)、中国(5%)和
期刊
在以色列国防军中,空军是最重要的军种。为了保持一支强大的空军,以色列不仅将最好的人员选拔到空军,而且还为空军采购最好的装备,以对周边阿拉伯国家形成技术优势。正因如此,以色列空军不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口美制F-15“鹰”式战斗机的空中力量,而且还是世界上除美国空军以外唯一使用过F-15所有改型的空军。  从法国货转为美国货  以色列空军从创建到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时,装备的主战飞机基本都是法
期刊
自主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信的“弹性”云网络、“聪明”的认知无线电、“无处不达”的侦察系统、“精准”的下一代导航等系统,凸显出高智能、高可靠、高精度等新特征。  2011年,一批在技术体制和运行理念上实现创新的新型电子信息装备成为各国武器装备建设的亮点,特别是自主的指挥控制系统、可信的“弹性”云网络、“聪明”的认知无线电、“无处不达”的侦察系统、“精准”的下一代导航等系统加速走向实装,使电子信息装备在
期刊
“天安”舰和延坪岛事件切实让韩军认识到己方侦察与监视能力不足带来的严重后果,引进新型先进战术侦察机可谓迫在眉睫。  韩國《朝鲜日报》网站2011年12月26日报道,韩國军队将于2015年引进新型侦察机,该机可对朝鲜全境实施通信监听,还可以探测到导弹发射。韩國方面透露其正在使用的RC-800侦察机最高上升到1.3万米高空,搜集影像信息范围到金刚山以北,搜集信号信息范围到长白山地区,由于其侦察距离短,
期刊
第三版《海军科学技术战略规划》是美海军确定未来科技發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为海军提供了从知识到概念再到技术原型,最终形成产品的發展路线。  美海军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确保科技领先是其维护海上优势地位的重要手段。2011年11月,美海军研究办公室提交的第三版《海军科学技术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得美海军批准并颁布。该报告是美海军确定未来科技發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为海军提供了从知识到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