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后现代的欧洲”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综述

来源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z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2月2日,由中国外交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与法国战略学会(Societede Strategie de France)联合举办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与后现代的欧洲”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外交学院院长赵进军、法国战略学会会长马翼科将军(Eric de La Maison—neuve)、法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郁白(Nicolas Chapuis)、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政务参赞孟葛岚(Alexander McLachlan)、阿海珐公司(中国)总裁安德龙(Marc Andolenk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围绕着国际结构如何解释国家行为的问题,结构现实主义遭到了社会建构主义的批评。同时,现实主义阵营内部,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霸权稳定理论、霸权护持理论、进攻性现实主
采用不同的理论框架来评估国际制度的效力,必然导致不同的评估结果。在评估东盟地区论坛的效力时,建构主义者强调论坛的建构效力,现实主义者强调论坛的制衡效力,制度主义者强调论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没有出现新的热战,整体上维持了稳定与和平的状态,但冷战遗产犹存,这一方面体现在以美国为主导的东亚安全秩序的结构性层面,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以朝核问题为代
这次会议的召开正值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的重要时刻,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很成功。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0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过去,展望了未来。面对1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应该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