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发展不放松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大河发行网络各项工作的主题。今年正逢大河发行网络建立十年,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考过去、规划未来,对于实现大河发行网络在新阶段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一、追求和实现发展是大河发行网络十年历程的缩影
  
  大河发行网络是在《大河报》自办发行基础上诞生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河发行网络紧紧抓住都市报崛起的历史机遇,率先突破报纸邮发的传统模式,勇于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惊涛骇浪,敢于同当时报纸发行主渠道邮局开展竞争,并坚持“发展、发展、再发展”,“上量、上量、再上量”,实现了报纸发行量与网络规模的超常规增长,自发比重接近90%,形成并保持了中原媒体“一报独大”的市场格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河报》的成长是与大河发行网络的发展紧密相伴并互为支撑的。现在《大河报》日发行量突破了100万份,年广告收入超过5亿元;先后5次入选世界日报发行百强,4次入选中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20强;4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达8.78亿元;3次入选中国最具成长性媒体。而历经十年艰辛打造的大河发行网络,也由最初的“十来个人、七八条枪”成长壮大为拥有数千员工的庞大队伍,从当年的“披头散发搞发行”发展为覆盖全省、运作规范、管理统一、服务高效的河南报业发行第一网。
  随着近年来都市类报纸“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发行网络对报纸的托举支撑作用较以往更加凸显。为巩固和保持大河发行的领先优势,我们根据网络不同阶段面临的形势,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战略。例如:实现报纸发行向城市市区集中、向自办发行网集中,通过“精确投递”优化发行结构;由单一报刊发行向多报刊发行转变、由发行网向营销网转变,增强网络的自我造血功能;稳固《大河报》发行之主业,培植多报刊发行和速递业务之“两翼”,促进网络的转型发展;整合网络、客户、品牌“三大资源”以及信息流、物流“两大业务”,提升网络的产业化运作水平。最近,我们又根据新阶段的发展需要,提出了《大河报》征订网、多报刊零售网、商品配送网“三网并进”,强化网络的自我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以上战略的引导规范下,我们不断实施了壮大网络的多项举措,包括成立大河速递公司,开发DM投递和商品配送业务;组建报刊零售总公司(模拟公司运作),搭建覆盖全省的报刊零售分销体系;成立大河航空票务公司,拉长网络经营链条;创立大河发行自主品牌,推出了大河DM品牌、大河“家家宜”系列居家用品品牌;实行大河消费会员制,探索客户数据库营销模式;通过旧报换商品、旧报换新刊等,开展组合营销。所有这些,都在放大网络资源效益、推动网络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践证明,有发展才能有实力、有地位;反之,就没有市场话语权,更谈不上品牌影响力。
  
  二、推进网络转型是实现跨跃式发展的热切呼唤
  
  综观当今中国报业,发行网络正面临着产业化转型的时代际遇。一方面,报纸发行本身正在经历由“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由传统发行向现代发行、由低级竞争向高级竞争的转变;另一方面,“经营网络”已经成为新阶段报纸发行业竞争的关键。随着我国社会的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阶层升级,以入户配送为主的服务体系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成长空间。尤其是在社会信用普遍缺乏的大背景下,媒体发行网络所具有的社会公信力及其“黄金一公里”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许多服务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这就为深度开发附加在报纸发行网络基础之上的增值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前,发行网络的体制创新、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方兴未艾,而发行网络功能的不断拓展,已经或正在使发行主体从“报纸投递者”转变为报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者”。在新一轮竞争中,谁在网络转型中占据了制高点,谁就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先机。
  然而,要真正实现发行网络的转型,必须切实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破除发行网是报纸“附属物”的观念。按照“经营网络”的理念,网络不仅是实现报纸一次销售和二次销售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能够创造巨大价值的优质资源。从整个媒体产业链的发展看,网络的价值大于产品的价值,代表着媒体的形象和实力。手里没有强大的网络,竞争就缺少分量和筹码。二是要破除体制的“瓶颈”。由于报纸发行经营完全是市场行为,无法与“事业体制”实现对接,如果网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它所进行的许多经营活动就犹如“裹着锁链跳舞”,其转型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就我们目前的情况而言,网络转型不仅是实现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摆脱危机的有效途径。当前,发行网络存在着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比如:花真金白银打造的网络“高速路”利用不足,部分资源被闲置浪费;主要靠外部“输血”维持运行,自我“造血”功能相对低下;产业化运作滞后,许多新业务的开展举步维艰;发行队伍收入触及“透明天花板”,优秀员工不断流失;养网固网成本增加,高端人才难以引进;发展缺乏内在活力,形成“端着金碗要饭吃”的尴尬局面。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体制未明晰、报网未分离密切相关。一旦网络创造价值的潜力被充分激活和释放,许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只有突破“瓶颈”加快转型,发行网络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大踏步前进;否则,就只能小打小闹、小修小补地过日子,甚至坐失发展良机。
  
  三、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是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
  
  按照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三步走”(做大做强报业集团、传媒集团、文化集团)的发展战略,大河发行网络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遵循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前进方向。
  所谓市场化,就是通过深化改革使发行渠道在“身份”上成为“四自”主体,运行上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报纸自办发行本来就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其市场化程度愈高,就愈具有内在活力,自身的“造血”功能就愈强大,网络的跨跃式发展也才能真正实现。
  所谓产业化,就是按照“经营网络”的理念充分挖掘整合网络资源,实现“三网并进”。具体讲,一是进一步优化整合《大河报》征订网,着力打造郑、汴、洛一体化的核心网络,并逐步将其延伸至中原城市群的其他城市。二是充分拓展多报刊零售网,在完成郑州、洛阳、新乡、开封、许昌、安阳、平顶山7市网络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省零售网络的建设,引进和代理更多品种的外报外刊。三是着力打造面向千家万户的城市物流配送网,充分发挥入户配送的核心优势,优化业务构成,使之成为新的增长点。
  所谓现代化,就是以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网络信息化水平。目前集团已经对呼叫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项目进行立项,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步伐,依托新的技术平台,尽快实现网络功能的提升和价值的放大,在更深层次上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建设功能齐全、手段先进、充满活力的“大河发行商务网”。
  回顾过去十年,大河发行网络通过发展创造了不凡的业绩。展望未来十年,我们一定要咬定发展不放松,以又好又快的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作者系大河发行公司总经理)
其他文献
中国媒体的市场化早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在这块拥有世界最大受众市场的蛋糕中,各媒体间竞争的大幕已然拉开,传媒市场正在重新洗牌,其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此背景下,媒体间竞争已经由战术层面的竞争上升到战略层面的竞争。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作为媒介集团化的两个典型代表,都在战略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相同的大趋势之下,他们采取的具体发展策略却是不同的。    一、“新民系
期刊
几个月来,笔者细读了蒋晓丽、殷俊等主编的“21世纪文化产业丛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2007年陆续出齐10卷),感觉非常有分量,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韵公先生的评价:整套丛书视野开阔、恢宏大气,精当论述不时闪现①。丛书对传媒产业和文化产业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谭玲、殷俊博士撰写的《动漫产业》就是“21世纪文化产业丛书”的著作之一,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动漫产
期刊
回顾历史,国内电视媒体运营业绩和节目评价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时期,基本上是主观评判模式;第二阶段是市场经济时期,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客观评价模式;第三阶段是以“绿色收视率”的出现为标志,可以叫做科学评定模式。这实际上已经对电视媒体的综合实力提出了要求,新的市场条件下,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经营、节目考核机制,是电视媒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收视考核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解决目前电视媒
期刊
郭瑞璜(编译)    今年以来,美英传媒业并购进一步升温,已波及更多的世界著名传媒企业。今年4月,创办160年、拥有《洛杉矾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大报的美国论坛集团,被芝加哥有实力的投资家以8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5月15日,加拿大汤姆逊公司以8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具有150多年历史的英国路透社53%的股权,成立了汤姆逊——路透公司。美国传媒大亨默多克,76岁仍然宝刀不老,创业积极性不减当年,被华
期刊
本刊讯 10月25日下午,由今传媒杂志社、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办,广东格兰仕集团协办,省内媒体《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晚报》、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西安腾讯网参与的“‘中国制造’国际信任危机应对与传媒责任”西部峰会论坛在西安召开。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境外媒介关注的焦点。美国、欧盟、日本等一些境外媒体陆续发表一系列关于我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负面报道,
期刊
本刊讯 11月16日,宝鸡日报社会议室里,少长咸集,议论风生,笑语频频,掌声阵阵。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的专家们和宝鸡日报社50多名编辑记者,进行了一天时间的现场审读交流。这一次,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为《宝鸡日报》登门支招,讲得具体、中肯、实事求是,深受报社上下欢迎。  《宝鸡日报》总编辑张陇得在交流会结束时说:“今天这样扎实的交流在宝鸡日报社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专家的点拨使我们豁然开朗。肯定优点让我
期刊
中国移动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赞助商,在奥运会即将到来的时候,借助举国关注的这一体育盛事,中国移动开展了中国的营销活动。而“好运北京”体验三部曲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这并不是中国移动所做的最大的营销活动,但却通过体验式营销的方式为其品牌良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活动概况    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和“好运北京”体育赛事的主赞助商,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在“好运北京”赛事期间精心
期刊
策划缘起:民生新闻寻求突破,都市观众渴望贴近    陕西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的名牌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创办已经五年多了。“都市快报”作为陕西电视荧屏上最早的民生新闻栏目,创造了陕西地区第一的收视佳绩,受到了观众的赞誉,获得了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的称号,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第一桶金”。五年之后的今天,尽管民生新闻依然居于很多城市的众多节目之首,但发展的速度却明显慢了下来。专业人士分析,这是民生新闻发
期刊
从广义上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在当年除夕播出了一档带有联欢晚会性质的电视节目,当时的很多大师都参与了这次节目,包括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等人,但是这一节目后来没有在电视上延续下来。自1979年除夕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播出“迎新春文艺晚会”。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首次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从此以后,每
期刊
2007年中国大地处处洋溢着慈善的暖风,媒体充分发挥了其舆论宣传引导的作用,不仅为慈善事业鼓与呼,甚至还积极地参与其中。2007年是广东电视台建台48周年,他们以资助建设“母亲水窖”的方式,为庆祝建台48周年增添了有意义的一笔。    一、以参与慈善事业为建台48周年献礼    2007年9月16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广东电视台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主办的“大爱无疆·珠江儿女续写‘母亲水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