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其是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因而,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导下的精神生产活动.
一、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
1.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教师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教师应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学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三维目标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忽视能力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更加深远.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
本质上,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
在学生主体性认识没有形成或改变以前,可告诉学生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还可告诉学生错误的选择有什么不利影响,甚至可强迫学生按照正确的选择去行动.但是,只要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不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为它们不会影响学习主体此后的选择.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与能力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只有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一、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
1.情境创设.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是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
2.新知探究.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知识内化,即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二是形成学科技能,即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
3.知识应用.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的不同智力水平.教师要精心设计训练题,题型要多样化,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为此教师应设置智力台阶: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题型、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维度,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学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有四个维度,一是一题多解,二是多题一思路,三是一题多变,四是学科综合.
二、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从认知程序看,教师是从整体到局部,而学生是从局部到整体,教学过程正是在新知识这个认知连接点上实现认知的转化,即由教变学的转化.在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
三、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三维目标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而忽视能力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更加深远.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关注而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出来的吗?虽然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教师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
本质上,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种主观选择,是行为主体对人生、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主动反应.
在学生主体性认识没有形成或改变以前,可告诉学生可能有几种价值选择,正确的选择是什么;还可告诉学生错误的选择有什么不利影响,甚至可强迫学生按照正确的选择去行动.但是,只要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选择不是建立在自主性认识的基础上,这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就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因为它们不会影响学习主体此后的选择.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单单有了知识与能力不等于形成智慧和素养.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可以独立传授的,只有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