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开展课外阅读要多方面带领学生寻找阅读“活水”,多渠道引领学生畅游“书海”,多形式使学生保持读书的读书热情,巩固和扩大阅读效果。
关键词:推荐好书;拓宽渠道;巩固效果
阅读,从古至今都是永恒的话题。西汉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即读书可以启迪心智,治心养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如何让学生完成此阅读量?如何让学生学会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一、 推荐好书——激发学生寻找“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目前,市面上的儿童读物不计其数,面对五花八门的书目,家长们更是无从下手,从而导致所选书目过于单,或是选择一些不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阻碍了孩子的阅读发展。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阅读主题,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每个年级每学年至少推荐12本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如:一年段“趣读绘本”,二年段“涵咏国学”,三年段“遇见童话”,四年段“牵手寓言”,五年段“畅游科普”,六年段 “相约名著”。《爷爷一定有办法》《爱丽斯漫游仙境》《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城南旧事》……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有趣的绘本、科普故事、中外名著,流连于故事的精彩,感受文字的美丽,找到阅读的“活水”。
二、 拓宽渠道——引领学生畅游“书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我校以“我是朗读者”为主题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1.放声晨诵。清乾隆时桐城派古文领袖桐城姚鼐在《与陈硕士书》中所云:“大地學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为此,学校语文组编出晨诵校本教材:一二段齐诵国学,三四段共读唐诗,五六段同咏宋词,由浅入深。全校师生在朗朗书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真正实现“阅读,让生命更精彩”的梦想。
2.静心午读。结合新课标要求,各段语文教师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学校每天中午开设20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安排老师和孩子一起静静阅读,共同体味阅读过程中的美妙和愉悦就得的熟读与深思。
3.课堂阅读指导。每周三下午第一节开设经典诵读课,要求教师或上好书推荐课、或上阅读指导课、或上阅读现场交流课。同时,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在授完新课,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将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及时运用到课外阅读上,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4.营造阅读氛围。红领巾广播站——由语文组编写稿件,学生代言“我是朗读者”,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中午1:45准时和全校师生相约诵读经典;课间诗配乐——上下课铃声、大课间活动、放学广播音乐传唱经典,如《春晓》《敕勒川》《游子吟》等;用好板报——各班在黑板上开辟一角,按时更新 “每月一诗,每周一诗,每日一句”的内容,督促学生完成;每学期进行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
5.实验班引领。学校最先开设3个实验班,有的以读写结合为主,教学生读书笔记、读后感,有的开设线下微信诵读经典,有的以绘本阅读为主开展系列活动,由这三个实验班老师每学期进行汇报课,探讨课外阅读教学新途径。
6.教研交流。每周一次语文教研会上,安排一名教师针对本班开展的阅读情况进行10分钟汇报,或交流成功经验,或探讨课外阅读遇到的困惑,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师生共读一书、亲子齐读一书、家校同读一书”等活动,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使“我是朗读者”的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老师、家长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体验阅读的快乐。
二、 巩固效果——促进学生保持“畅流”
1.做好统计及跟踪。学校制定出《优秀诗文背诵考核办法》,每学期末,语文组组织从“会背篇数、必背篇数、背诵表现”等方面对各班考核。同时,我们还通过“在线阅读测试”检测学生完成阅读的情况。
2.搭好展示平台。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安排一个班师生同诵经典;举行“我爱古诗文”诵吟古诗词大赛,举办校园读书节,开展故事演讲比赛、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等读书活动。同时,我们还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连廊、走道、教工(学生)阅览室、学生开放书吧、读书亭等,让校园处处充满书香味,学生随处可以阅读。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我们要多方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内在的需求和人生体验,形成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让生命因阅读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求知发展》
关键词:推荐好书;拓宽渠道;巩固效果
阅读,从古至今都是永恒的话题。西汉学者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即读书可以启迪心智,治心养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如何让学生完成此阅读量?如何让学生学会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一、 推荐好书——激发学生寻找“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目前,市面上的儿童读物不计其数,面对五花八门的书目,家长们更是无从下手,从而导致所选书目过于单,或是选择一些不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阻碍了孩子的阅读发展。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出阅读主题,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每个年级每学年至少推荐12本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如:一年段“趣读绘本”,二年段“涵咏国学”,三年段“遇见童话”,四年段“牵手寓言”,五年段“畅游科普”,六年段 “相约名著”。《爷爷一定有办法》《爱丽斯漫游仙境》《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城南旧事》……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有趣的绘本、科普故事、中外名著,流连于故事的精彩,感受文字的美丽,找到阅读的“活水”。
二、 拓宽渠道——引领学生畅游“书海”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我校以“我是朗读者”为主题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1.放声晨诵。清乾隆时桐城派古文领袖桐城姚鼐在《与陈硕士书》中所云:“大地學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为此,学校语文组编出晨诵校本教材:一二段齐诵国学,三四段共读唐诗,五六段同咏宋词,由浅入深。全校师生在朗朗书声中开始一天的学习和工作,真正实现“阅读,让生命更精彩”的梦想。
2.静心午读。结合新课标要求,各段语文教师精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学校每天中午开设20分钟的自由阅读时间,安排老师和孩子一起静静阅读,共同体味阅读过程中的美妙和愉悦就得的熟读与深思。
3.课堂阅读指导。每周三下午第一节开设经典诵读课,要求教师或上好书推荐课、或上阅读指导课、或上阅读现场交流课。同时,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在授完新课,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将语文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及时运用到课外阅读上,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4.营造阅读氛围。红领巾广播站——由语文组编写稿件,学生代言“我是朗读者”,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每天中午1:45准时和全校师生相约诵读经典;课间诗配乐——上下课铃声、大课间活动、放学广播音乐传唱经典,如《春晓》《敕勒川》《游子吟》等;用好板报——各班在黑板上开辟一角,按时更新 “每月一诗,每周一诗,每日一句”的内容,督促学生完成;每学期进行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
5.实验班引领。学校最先开设3个实验班,有的以读写结合为主,教学生读书笔记、读后感,有的开设线下微信诵读经典,有的以绘本阅读为主开展系列活动,由这三个实验班老师每学期进行汇报课,探讨课外阅读教学新途径。
6.教研交流。每周一次语文教研会上,安排一名教师针对本班开展的阅读情况进行10分钟汇报,或交流成功经验,或探讨课外阅读遇到的困惑,集思广益,共同进步;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师生共读一书、亲子齐读一书、家校同读一书”等活动,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使“我是朗读者”的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老师、家长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体验阅读的快乐。
二、 巩固效果——促进学生保持“畅流”
1.做好统计及跟踪。学校制定出《优秀诗文背诵考核办法》,每学期末,语文组组织从“会背篇数、必背篇数、背诵表现”等方面对各班考核。同时,我们还通过“在线阅读测试”检测学生完成阅读的情况。
2.搭好展示平台。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安排一个班师生同诵经典;举行“我爱古诗文”诵吟古诗词大赛,举办校园读书节,开展故事演讲比赛、主题班队会、读书征文等读书活动。同时,我们还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连廊、走道、教工(学生)阅览室、学生开放书吧、读书亭等,让校园处处充满书香味,学生随处可以阅读。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我们要多方位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内在的需求和人生体验,形成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让生命因阅读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求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