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上小学时,有两年曾有大字(毛笔)课,可惜是体育老师代课。他的理论中写字就是画圈。倒是我老爸让我在家照着字帖写大字,还说能写一手好字,将来就不愁没有饭吃,说我三姐的钢笔字写得又漂亮又快,一路保送,学机电,留校干文秘,就跟她字写得好有关。
话是这么说,但能写一手好字谈何容易。那年月,想学王羲之?不打你个东南西北分不清才怪。
后来,我三姐“四清”到邢台,五姐分配到江西,再往下,老爸上“学习班”,大姐成“黑校长”,二姐上“干校”,四姐下放“东郊”,就差我待命去下乡插队。一时间,给母亲念信、写信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我头上,把我的钢笔字彻底变了个样。
1970年夏天县里开知青会,会将散,“安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老主任找七八个人去抄材料。老主任念过私塾,“水笔字”写得好。他叼着小旱煙袋来回转悠,最终停在我身后说:你的字写得挺好呀,先别走了。结果就留下我一个人帮忙,“误工补贴”每天五毛钱。往下,从抄材料又发展到写材料,一来二去,县委报道组、县广播站、文化馆等就都知道我能写,隔三岔五就抽我去帮忙。虽然是短期,但我有幸混迹于县城机关干部中,能吃上几顿馒头大米饭,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人一下长大了。一个同学说:我们还在为谁多吃了个饼子干架,你都出去干大人的事了。细想想,这源头就是从写好字开始的。回家见老爸说,真叫您给说中了。老爸难得高兴,说当初我就是写一手好字,才当了掌柜。说完立马苦笑:早知当掌柜会惹这些麻烦,不如不会写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命中注定,我这辈子就跟字打交道了。直到2000年前,我写小说都是手写,写长篇一天写一万二千字,上午四千、下午五千、晚上三千,字在稿纸上跟抄出来一样。这些年返璞归真,又研习书法,朋友戏言,老何一不留神,又成了书法家。
话是这么说,但能写一手好字谈何容易。那年月,想学王羲之?不打你个东南西北分不清才怪。
后来,我三姐“四清”到邢台,五姐分配到江西,再往下,老爸上“学习班”,大姐成“黑校长”,二姐上“干校”,四姐下放“东郊”,就差我待命去下乡插队。一时间,给母亲念信、写信的任务就历史性地落在我头上,把我的钢笔字彻底变了个样。
1970年夏天县里开知青会,会将散,“安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办公室)老主任找七八个人去抄材料。老主任念过私塾,“水笔字”写得好。他叼着小旱煙袋来回转悠,最终停在我身后说:你的字写得挺好呀,先别走了。结果就留下我一个人帮忙,“误工补贴”每天五毛钱。往下,从抄材料又发展到写材料,一来二去,县委报道组、县广播站、文化馆等就都知道我能写,隔三岔五就抽我去帮忙。虽然是短期,但我有幸混迹于县城机关干部中,能吃上几顿馒头大米饭,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人一下长大了。一个同学说:我们还在为谁多吃了个饼子干架,你都出去干大人的事了。细想想,这源头就是从写好字开始的。回家见老爸说,真叫您给说中了。老爸难得高兴,说当初我就是写一手好字,才当了掌柜。说完立马苦笑:早知当掌柜会惹这些麻烦,不如不会写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命中注定,我这辈子就跟字打交道了。直到2000年前,我写小说都是手写,写长篇一天写一万二千字,上午四千、下午五千、晚上三千,字在稿纸上跟抄出来一样。这些年返璞归真,又研习书法,朋友戏言,老何一不留神,又成了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