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辽源地区2010—2016年6场副高后部的暴雨或大暴雨天气的物理量场的分析,总结预报指标,以便在今后的预报工作中更好的分析此类天气。本文主要分析了6次暴雨天气的中的风场、水汽通量场、比湿场和K指数,通过对这几种物理量场的对比,总结出有利于辽源地区产生副高后部暴雨的物理量场轮廓,对今后在类似天气形势下的预报工作有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副高后部;风场;水汽通量;比湿场 K指数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1055
1 降水实况
2010年7月20—21日辽源市降水量合计160.2mm,其中20日降水50.1mm,21日降水110.1mm,主要降水出现在20日19:00—21日08:00;7月28日辽源市降水63.9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8日16:00—18:00;8月5日辽源市降水50.3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5日08:00—20:00;2013年8月16日辽源市降水61.5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6日06:00—17:00;2016年7月21—22日辽源市降水80.5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1日12:00—22日03:00;8月25—26日辽源市降水98.7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5日14:00—26日07:00。
2 天气形势对比分析
这6次降水都属于副高东(南)撤,结合西(北)方系统,在副高后部产生的切变型降水,2010年7月20—21日、8月5日、2016年7月21—22日这3次降水位于副高西侧,另外3次降水位于副高北侧。
3 对T639物理量场的分析
3.1 风场的分析
在通过对6次降水天气的风场从上到下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6场降水过程中,辽源地区上空高层(500hp、600hp)的风向切变形势都不是很明显,但风速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辐散形势,中层(700hp)的辐合形势也是以风速辐合为主,而低层(850hp)切变或者辐合的形势则非常明显。从以上风场分析来看,在副高东(南)撤这种大的环流形势下,只要850hp风场有辐合(风向或风速的切变),同时500、600hp存在辐散形势,就能够产生暴雨,如果850hp和700hp同时存在辐合(风向或风速的切变),那么对产生大暴雨非常有利。
3.2 水汽通量的分析
在通过对6次降水天气的水汽通量场分析中,可以看到这6次降水过程,在700hp和850hp2个层次上,都存在水汽通量值大于6的情况,同时存在大值中心叠加的现象,从降水过后的实况来看,在2个层次水汽通量大值区产生叠加的范围内,都产生了比较明显的降水,尤其是大值中心叠加部分与强降水落区基本吻合,说明这种中低层水汽的共同供应越集中的位置越容易产生较强降水。
3.3 700hp比湿场的分析
在通过对700百帕比湿场分析中可以看到,在700hp比湿场值大于8的范围内就已经有暴雨天气出现了,而大值中心连线的位置基本上与大降水的区域吻合,从这一点上可以大致推算出强降水中心的位置,通过700hp比湿场大值中心(>10)的移动方向和持续时间,可以大致推算出强降水的移动方向和持续时间。
3.4 k指数的分析
在这6次降水天气过程中,主要降水云带的后侧线都几乎与k=32这条线重合,云系的主体几乎都位于k指数大于30的范围内。仅从这3场降水来分析,k=32这条线可以大致作为降水云系的后侧线,以此来大致推测降水云系的位置和范围。
4 预报指标分析
在副高后部降水这种大形势下,如何确定强降水的落区和范围是比较困难的。从这6场降水过程来看,能够得到以下预报指标。
在副高东(南)撤这种大的环流形势下,只要低层风场有辐合同时中高层存在辐散形势,就能够产生暴雨,如果850hp和700hp同时存在辐合(风向或风速的切变),那么对产生大暴雨非常有利。
700hp和850hp水汽通量大值区的叠加位与强降水落区基本吻合,说明这种中低层水汽的供应越集中的位置越容易产生较强降水。
700hp比湿大于6的区域即可产生暴雨,大于8的区域产生暴雨的概率迅速增大,同时可以通过比湿的大值中心来对强降水落区进行大致判定。
k指数等于32这条线可以大致作为降水云系的后侧线,以此来大致推测降水云系的位置和范围。
5 小结
这6次降水过程都是属于副高后部的降水,在这种极易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的天气形势下,确定强降水的落区和范围是预报员的首要任务,通过对这6次降水天气的分析和总结,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对这一类型的天气进行关注和分析,继续总结经验。
作者简介:侯雪松(1977-),男,汉族,吉林辽源人,任职于辽源市气象局,研究方向:天气预报;周玉卓(1978-),女,满族,吉林辽源人,辽源市气象局,研究方向:天气预报。
关键词:副高后部;风场;水汽通量;比湿场 K指数
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1055
1 降水实况
2010年7月20—21日辽源市降水量合计160.2mm,其中20日降水50.1mm,21日降水110.1mm,主要降水出现在20日19:00—21日08:00;7月28日辽源市降水63.9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8日16:00—18:00;8月5日辽源市降水50.3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5日08:00—20:00;2013年8月16日辽源市降水61.5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6日06:00—17:00;2016年7月21—22日辽源市降水80.5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1日12:00—22日03:00;8月25—26日辽源市降水98.7mm,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25日14:00—26日07:00。
2 天气形势对比分析
这6次降水都属于副高东(南)撤,结合西(北)方系统,在副高后部产生的切变型降水,2010年7月20—21日、8月5日、2016年7月21—22日这3次降水位于副高西侧,另外3次降水位于副高北侧。
3 对T639物理量场的分析
3.1 风场的分析
在通过对6次降水天气的风场从上到下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6场降水过程中,辽源地区上空高层(500hp、600hp)的风向切变形势都不是很明显,但风速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辐散形势,中层(700hp)的辐合形势也是以风速辐合为主,而低层(850hp)切变或者辐合的形势则非常明显。从以上风场分析来看,在副高东(南)撤这种大的环流形势下,只要850hp风场有辐合(风向或风速的切变),同时500、600hp存在辐散形势,就能够产生暴雨,如果850hp和700hp同时存在辐合(风向或风速的切变),那么对产生大暴雨非常有利。
3.2 水汽通量的分析
在通过对6次降水天气的水汽通量场分析中,可以看到这6次降水过程,在700hp和850hp2个层次上,都存在水汽通量值大于6的情况,同时存在大值中心叠加的现象,从降水过后的实况来看,在2个层次水汽通量大值区产生叠加的范围内,都产生了比较明显的降水,尤其是大值中心叠加部分与强降水落区基本吻合,说明这种中低层水汽的共同供应越集中的位置越容易产生较强降水。
3.3 700hp比湿场的分析
在通过对700百帕比湿场分析中可以看到,在700hp比湿场值大于8的范围内就已经有暴雨天气出现了,而大值中心连线的位置基本上与大降水的区域吻合,从这一点上可以大致推算出强降水中心的位置,通过700hp比湿场大值中心(>10)的移动方向和持续时间,可以大致推算出强降水的移动方向和持续时间。
3.4 k指数的分析
在这6次降水天气过程中,主要降水云带的后侧线都几乎与k=32这条线重合,云系的主体几乎都位于k指数大于30的范围内。仅从这3场降水来分析,k=32这条线可以大致作为降水云系的后侧线,以此来大致推测降水云系的位置和范围。
4 预报指标分析
在副高后部降水这种大形势下,如何确定强降水的落区和范围是比较困难的。从这6场降水过程来看,能够得到以下预报指标。
在副高东(南)撤这种大的环流形势下,只要低层风场有辐合同时中高层存在辐散形势,就能够产生暴雨,如果850hp和700hp同时存在辐合(风向或风速的切变),那么对产生大暴雨非常有利。
700hp和850hp水汽通量大值区的叠加位与强降水落区基本吻合,说明这种中低层水汽的供应越集中的位置越容易产生较强降水。
700hp比湿大于6的区域即可产生暴雨,大于8的区域产生暴雨的概率迅速增大,同时可以通过比湿的大值中心来对强降水落区进行大致判定。
k指数等于32这条线可以大致作为降水云系的后侧线,以此来大致推测降水云系的位置和范围。
5 小结
这6次降水过程都是属于副高后部的降水,在这种极易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的天气形势下,确定强降水的落区和范围是预报员的首要任务,通过对这6次降水天气的分析和总结,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继续对这一类型的天气进行关注和分析,继续总结经验。
作者简介:侯雪松(1977-),男,汉族,吉林辽源人,任职于辽源市气象局,研究方向:天气预报;周玉卓(1978-),女,满族,吉林辽源人,辽源市气象局,研究方向: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