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各方面普遍提高的今天,物质和审美的双向互动更具有现实性,这两者的互动表现为人的物质活动向审美活动升华,再使更高的审美回到物质活动中去,这个过程是一种永续发展的过程,人们普遍趋向将日常生活带有“诗意”。
关键词:物质生活;审美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诗意
作者简介:藏燕(1992.10-),女,汉族,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硕士学历,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物质生活即经济生活,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即表现在吃穿住用行上。在进入消费社会后,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而这种“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丰富的程度,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吃饱穿暖,而是物质丰富到“充溢”,意味着不再是我们伸手去取物,而是物在积极包围着我们,逼迫着我们。过去,物质极度匮乏,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都无法满足,于是人们简单粗暴地进行着物质生产,只要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就不在乎外观、功能和质量。只关注于“多”;过去,不允许人们过多地考虑自身内在的需要,即审美的需求。人们只能过分的追求物质满足,但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化,注重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注重于精神层面的愉悦。相对于这些鲜活的、充满质感的“物”自然产生了对物“质无限”的追求。物质生活可以说为人的生产生活,若人的生产的物质产品不单只是满足现实的生理需要,而是更接近于对人自我本质的确证,那么物质产品就被人化了,超越了原有的纯粹的实用功能,物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也就进一步发展,发展了“有音乐感的耳朵和发现美的眼睛”使人的物质生活向精神层面深入。实现物质与审美的互动符合人类存在和实践活动的整体性。人的需求的“质”无限才是发展的动力所在,最终才能把发展落实到人的更新上。所说的审美,其主体是人,客体是物。马克思说“关于对象若成为主体的对象,就即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的关系的规定性而形成的一种现实的,特殊的肯定方式。”因此,对于审美的物,既要保持物本身的固有性质,又要在多方面予以变形加工,具有美感。对于生活就更具审美性,物质就变得只是美的载体,而不是美的实质了。美的实质,就成为了物的内涵和人的感受。同样,在物质生产生活实践中审美也逐渐克服了抽象晦涩的理念化,而是渐渐转化为内在精神,并以此来引导着人的日常生活。
社会进入了消费时代,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了物的使用价值,上升到了商品的主导性价值。人们不单是对商品实用功能的消费和享用,而是对其所指向的阶层以其生活方式的潜意识认同和象征性的拥有。“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去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广告中有绘画,雕塑成为一种工业美术,正是由于物质生活和审美生活的不断“碰撞”,生活和艺术打破了原有的界限,人们开始用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个人对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在努力追求一种风格化的效果,来使艺术的主旨得以张扬,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同样,艺术和审美也会带给人高质量的瞬间生命体验,艺术家能更好地捕捉到这一瞬间体验,开始对艺术化的生活进行思考,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将“物”拔高到“艺术”的欲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产生,是这种欲求的真实回应,日常生活审美化敏感地把握到了物质产品“充溢”的时代,主体的心灵世界发生的真实变迁。随着审美欲求的不断扩大,审美突破了艺术的藩篱而趋于世俗化,更多地融入商品消费或感官享乐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与消费一道在“让生活更美好”的普遍诉求上形成共谋关系。对日常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和改造。虽然,众多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存在异议,具有食利性,是一种虚假审美现象,但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实现了物质的满足,也达到了精神的快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人与物的相互确证关系,将日常生活带有艺术的气息,能更好实现人“诗意的栖居”。
“栖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而“诗意”就带有了主观的意识,体现了物质与审美的互动关系。只有物质的满足才能给“诗意”的生活提供坚固的保障,如果一个人,成天为房子奔波,何来的“诗意”,但是物质的丰裕,难道就真的实现幸福了吗?其实不然,幸福其实更多的是来自心情的愉悦,审美的快感,人得到认可和满意。但是,现在每个人都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困境。特别是对于现代人而言,他们不仅在身体上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权,他们为了生存而把这种归属权让渡给他者。同时,他们同样要承受无尽的心理压力。因此,更需要人们来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体,只有社会的每个主体愉快满足的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会在生活的细微之处给人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将美带到千家万户,而不是只是在少部分人中推广。审美开始具有普遍性,不仅群体的增加,而是还有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大众追求,而这“诗意地栖居”就是人们最终追求的目的,是最高目标。审美会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眼光和开拓欣赏世界的视角,每个人都离不开生活,而且每个人都沉浸在生活中,将生活美化,会把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发挥到极致,主体就会在社会有存在感和幸福感,就能更好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物质生活;审美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诗意
作者简介:藏燕(1992.10-),女,汉族,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硕士学历,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物质生活即经济生活,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即表现在吃穿住用行上。在进入消费社会后,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而这种“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丰富的程度,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吃饱穿暖,而是物质丰富到“充溢”,意味着不再是我们伸手去取物,而是物在积极包围着我们,逼迫着我们。过去,物质极度匮乏,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都无法满足,于是人们简单粗暴地进行着物质生产,只要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就不在乎外观、功能和质量。只关注于“多”;过去,不允许人们过多地考虑自身内在的需要,即审美的需求。人们只能过分的追求物质满足,但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化,注重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注重于精神层面的愉悦。相对于这些鲜活的、充满质感的“物”自然产生了对物“质无限”的追求。物质生活可以说为人的生产生活,若人的生产的物质产品不单只是满足现实的生理需要,而是更接近于对人自我本质的确证,那么物质产品就被人化了,超越了原有的纯粹的实用功能,物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也就进一步发展,发展了“有音乐感的耳朵和发现美的眼睛”使人的物质生活向精神层面深入。实现物质与审美的互动符合人类存在和实践活动的整体性。人的需求的“质”无限才是发展的动力所在,最终才能把发展落实到人的更新上。所说的审美,其主体是人,客体是物。马克思说“关于对象若成为主体的对象,就即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的关系的规定性而形成的一种现实的,特殊的肯定方式。”因此,对于审美的物,既要保持物本身的固有性质,又要在多方面予以变形加工,具有美感。对于生活就更具审美性,物质就变得只是美的载体,而不是美的实质了。美的实质,就成为了物的内涵和人的感受。同样,在物质生产生活实践中审美也逐渐克服了抽象晦涩的理念化,而是渐渐转化为内在精神,并以此来引导着人的日常生活。
社会进入了消费时代,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了物的使用价值,上升到了商品的主导性价值。人们不单是对商品实用功能的消费和享用,而是对其所指向的阶层以其生活方式的潜意识认同和象征性的拥有。“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去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广告中有绘画,雕塑成为一种工业美术,正是由于物质生活和审美生活的不断“碰撞”,生活和艺术打破了原有的界限,人们开始用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个人对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在努力追求一种风格化的效果,来使艺术的主旨得以张扬,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同样,艺术和审美也会带给人高质量的瞬间生命体验,艺术家能更好地捕捉到这一瞬间体验,开始对艺术化的生活进行思考,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将“物”拔高到“艺术”的欲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产生,是这种欲求的真实回应,日常生活审美化敏感地把握到了物质产品“充溢”的时代,主体的心灵世界发生的真实变迁。随着审美欲求的不断扩大,审美突破了艺术的藩篱而趋于世俗化,更多地融入商品消费或感官享乐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与消费一道在“让生活更美好”的普遍诉求上形成共谋关系。对日常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和改造。虽然,众多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存在异议,具有食利性,是一种虚假审美现象,但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实现了物质的满足,也达到了精神的快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人与物的相互确证关系,将日常生活带有艺术的气息,能更好实现人“诗意的栖居”。
“栖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而“诗意”就带有了主观的意识,体现了物质与审美的互动关系。只有物质的满足才能给“诗意”的生活提供坚固的保障,如果一个人,成天为房子奔波,何来的“诗意”,但是物质的丰裕,难道就真的实现幸福了吗?其实不然,幸福其实更多的是来自心情的愉悦,审美的快感,人得到认可和满意。但是,现在每个人都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困境。特别是对于现代人而言,他们不仅在身体上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权,他们为了生存而把这种归属权让渡给他者。同时,他们同样要承受无尽的心理压力。因此,更需要人们来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体,只有社会的每个主体愉快满足的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会在生活的细微之处给人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将美带到千家万户,而不是只是在少部分人中推广。审美开始具有普遍性,不仅群体的增加,而是还有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大众追求,而这“诗意地栖居”就是人们最终追求的目的,是最高目标。审美会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眼光和开拓欣赏世界的视角,每个人都离不开生活,而且每个人都沉浸在生活中,将生活美化,会把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发挥到极致,主体就会在社会有存在感和幸福感,就能更好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