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向审美生活的转化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各方面普遍提高的今天,物质和审美的双向互动更具有现实性,这两者的互动表现为人的物质活动向审美活动升华,再使更高的审美回到物质活动中去,这个过程是一种永续发展的过程,人们普遍趋向将日常生活带有“诗意”。
  关键词:物质生活;审美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诗意
  作者简介:藏燕(1992.10-),女,汉族,祖籍河北衡水市枣强县,硕士学历,现就读于河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物质生活即经济生活,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即表现在吃穿住用行上。在进入消费社会后,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而这种“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丰富的程度,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吃饱穿暖,而是物质丰富到“充溢”,意味着不再是我们伸手去取物,而是物在积极包围着我们,逼迫着我们。过去,物质极度匮乏,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都无法满足,于是人们简单粗暴地进行着物质生产,只要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就不在乎外观、功能和质量。只关注于“多”;过去,不允许人们过多地考虑自身内在的需要,即审美的需求。人们只能过分的追求物质满足,但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化,注重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更注重于精神层面的愉悦。相对于这些鲜活的、充满质感的“物”自然产生了对物“质无限”的追求。物质生活可以说为人的生产生活,若人的生产的物质产品不单只是满足现实的生理需要,而是更接近于对人自我本质的确证,那么物质产品就被人化了,超越了原有的纯粹的实用功能,物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也就进一步发展,发展了“有音乐感的耳朵和发现美的眼睛”使人的物质生活向精神层面深入。实现物质与审美的互动符合人类存在和实践活动的整体性。人的需求的“质”无限才是发展的动力所在,最终才能把发展落实到人的更新上。所说的审美,其主体是人,客体是物。马克思说“关于对象若成为主体的对象,就即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的关系的规定性而形成的一种现实的,特殊的肯定方式。”因此,对于审美的物,既要保持物本身的固有性质,又要在多方面予以变形加工,具有美感。对于生活就更具审美性,物质就变得只是美的载体,而不是美的实质了。美的实质,就成为了物的内涵和人的感受。同样,在物质生产生活实践中审美也逐渐克服了抽象晦涩的理念化,而是渐渐转化为内在精神,并以此来引导着人的日常生活。
  社会进入了消费时代,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了物的使用价值,上升到了商品的主导性价值。人们不单是对商品实用功能的消费和享用,而是对其所指向的阶层以其生活方式的潜意识认同和象征性的拥有。“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现实,它进去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广告中有绘画,雕塑成为一种工业美术,正是由于物质生活和审美生活的不断“碰撞”,生活和艺术打破了原有的界限,人们开始用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个人对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在努力追求一种风格化的效果,来使艺术的主旨得以张扬,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同样,艺术和审美也会带给人高质量的瞬间生命体验,艺术家能更好地捕捉到这一瞬间体验,开始对艺术化的生活进行思考,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将“物”拔高到“艺术”的欲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产生,是这种欲求的真实回应,日常生活审美化敏感地把握到了物质产品“充溢”的时代,主体的心灵世界发生的真实变迁。随着审美欲求的不断扩大,审美突破了艺术的藩篱而趋于世俗化,更多地融入商品消费或感官享乐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与消费一道在“让生活更美好”的普遍诉求上形成共谋关系。对日常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和改造。虽然,众多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存在异议,具有食利性,是一种虚假审美现象,但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实现了物质的满足,也达到了精神的快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体现了人与物的相互确证关系,将日常生活带有艺术的气息,能更好实现人“诗意的栖居”。
  “栖居”是以神性的尺度规范自身,以神性的光芒映射精神的永恒。而“诗意”就带有了主观的意识,体现了物质与审美的互动关系。只有物质的满足才能给“诗意”的生活提供坚固的保障,如果一个人,成天为房子奔波,何来的“诗意”,但是物质的丰裕,难道就真的实现幸福了吗?其实不然,幸福其实更多的是来自心情的愉悦,审美的快感,人得到认可和满意。但是,现在每个人都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自身的困境。特别是对于现代人而言,他们不仅在身体上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权,他们为了生存而把这种归属权让渡给他者。同时,他们同样要承受无尽的心理压力。因此,更需要人们来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体,只有社会的每个主体愉快满足的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会在生活的细微之处给人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将美带到千家万户,而不是只是在少部分人中推广。审美开始具有普遍性,不仅群体的增加,而是还有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大众追求,而这“诗意地栖居”就是人们最终追求的目的,是最高目标。审美会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眼光和开拓欣赏世界的视角,每个人都离不开生活,而且每个人都沉浸在生活中,将生活美化,会把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发挥到极致,主体就会在社会有存在感和幸福感,就能更好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妙喻”与“活法”是苏轼与杨万里的山水诗中特有的写作技巧,一个用“妙喻”写出豪气,一个用“活法”写出灵动。但二人的特有之处又有共通之处,二人既有悠然之气,又有对人生禅理和自然生趣的探求,可谓是曲意相同却独居特色。  关键词:妙喻;活法;豪气;灵动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6--01  苏轼与杨万里皆是以山水诗著称的宋代杰
学习时间管理是学习者一项重要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一个学习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支持学习者进行时间管理。案例分析认为,在一个成功的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时间管理要靠课程的精心设计、辅导教师的“穿针引线”、必要的技术支持以及学习者的自身努力等几个方面的“综合”支持才能完成。其中,时间管理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学习者是自我时间管理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者时间管理的辅助者,同时也是
继2016年秋发布年度高等教育信息技术问题排名后,EDUCAUSE于1月18日发布了2017年影响高等教育技术的关键问题、趋势和技术的完整报告。报告信息来源于高等教育技术协会2,100个会员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覆盖信息安全、学生成功和数据驱动决策等领域。  2017年排名前10的信息技术问题包括:信息安全;学生成功与完成;数据驱动决策;战略领导;可持续的资金;数据管理与治理; 高等教育承受力;人力
摘 要:本文是以共4集的纪录片《金城兰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学术期刊上关于地方历史纪录片的研究以及有关纪录片的书籍等相关资料,并且对相关著作、文章、官方数据、研究成果以及网络资源进行收集,获取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方法、学术成果。通过对纪录片的文本分析,并根据自己掌握的内容对纪录片的艺术表现、整体架构、目和意义做深入研究。  关键词:《金城兰州》;历史纪录片;情景再现;文本分析  作者简介:李晓灵,
项目课题:2014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设计的时代语言研究(项目编号:J140105)。  摘 要:产品设计的过程就是设计符号的再结合过程。文章以照相机的发展历史脉络为基础,分析了照相机在不同时代的符号语言特征及其变化的原因,并从科技和人文两方面剖析了影响产品造型设计的符号语言的影响因素,提出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符号语言,不同时代的产品设计风格基于不同的时代的符号语言。  关键词:符号语
摘 要:鬼子,作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其笔触及社会生存的艰难面,在苦难的书写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本文从其悲悯三部曲其中之一的《瓦城上空的麦田》入手分析鬼子对于生命意识的探寻。  关键词:生命意识;身份证  作者简介:许欣(1980-),女,山东临沂人,海军蚌埠士官学校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文学评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  人工智能技术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将对劳动力技能和劳动力市场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引起技能市场中关于技术性失业的忧虑和争议。人工智能时代专业人才培养应何去何从?为回答这一问题,从厘清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的概念出发,在吸纳经典劳动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以Autor、Levy与Murnane创建的ALM模型为框架,以会计职业为例,利用美国职业信息教育网络(O*net onli
摘 要:《玉米》是毕飞宇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中通过玉米、玉秀、玉秧等多位女性的塑造,通过起伏的情节、对人生百态的展示,以及文本的完整表达,揭示出男权社会男性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和女性对男性权力的依附与追随,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  关键词:女性;权力;玉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0-02  《玉米》是作
【摘 要】 多年来,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一直致力于开展开放学校教育,以解决其成员国学龄人口失学和(或)辍学问题,以及给“不就业、不上学或不参加培训”的青年提供新的学习机会。本书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阐述开放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性质、课程设置、开放教育资源、技术促进学习、监控与评价、经费、远程开放e-Learning和开放教育实践、性别平等和开放学校教育以及开放学校教育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议题;第二部
摘 要:本文旨在立足于作品文本,重点从反基督教的角度论述萧乾宗教小说中存在的人性悲剧;然后从影响萧乾悲剧意识形成的因素入手对其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萧乾;宗教小说;悲剧意识  作者简介:钟声,女,1984年11月出生,河南泌阳人,讲师,文学硕士,就职于开封大学党委办公室,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大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