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典名著是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文化载体,是经历岁月打磨、时间考验的文学典籍。名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传递的思想情感,倡导的思想观念,都是学生成长必需的“养分”。同时,我们也深知名著阅读的难度,尤其对小学生而言,浅层的名著阅读价值不大,教师只有带着学生走进名著,深度解剖名著内核,才可能真正发挥名著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名著导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86
引言
随着教材的逐步推进与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针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根据改革的理念进行相应的教学。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在逐渐增长,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当中,教师没有重视转变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把大纲要求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述,不能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样的模式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就会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完善,因此需要课堂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明确学生的名著阅读目的
要想让名著导读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教师在組织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名著阅读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通过名著阅读获得切实性的阅读学习收获。为了避免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囫囵吞枣的阅读现象,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就可以依据名著阅读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行名著阅读,以此来明确学生的阅读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快速地抓住名著作品中的重点内容,促使学生的名著阅读质量能够达到理想的标准。
例如在“走进鲁迅”专题教学中,由于这一个单元是以“走进鲁迅”为专题而编排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伟大文学家的成就与高尚的人格力量,在完成这单元教学以后为了让学生能够对鲁迅先生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阅读《朝花夕拾》,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朝花夕拾》这本书籍完整地记录了鲁迅的生活道路与心路历程,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概述每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总结自己的读书感悟等阅读任务,来明确学生的阅读目的。通过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行名著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快速地抓住阅读重点,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运转自己的思维进行阅读内容的深度分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思维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加快小学语文阅读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二、增强名著导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兴趣,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很有必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这样。只有有趣的课堂才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针对当今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提出运用名著导读的模式进行阅读的教学。名著作品相较于其他作品而言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传统的阅读课堂当中,教师没能注意到培养小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只是按照一贯的风格,把课本当中要求的作品直接地为学生进行讲述,这样的模式比较刻板,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小学生对于阅读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名著导读的模式被越来越多语文教师所认可,在名著作品片段的代入之下,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随之提高,这样的模式会帮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实现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就可以运用名著导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篇文章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这个名著有一定的了解,播放相应的电视剧片段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于细节更加了解,从而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读之有效
阅读不是死记硬背,阅读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读好经典名著的关键,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也是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环节。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教授阅读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名著导读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即充分了解所要教授或者推荐的名著,提前为学生定制导读计划和导读要求,并且告诉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阅读。例如,如何实现快速浏览以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针对不同篇章,选择泛读、精读、略读、细读、品读等阅读方式。又如,在教授完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缩写故事,训练学生对阅读方法的应用能力。教师只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让学生有章可循。
其次,学会边读边想,做到读有所思。读是思考的过程,只读不思考无疑是读“天书”,读而不知其所言。读名著更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思考名著中人物形象传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人物背后的社会现象。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了解名著作者以及名著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去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名著中的语言文字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感受课外名著深厚的文学底蕴,并内化为自身的文学修养。例如,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一名著时,笔者就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来分析故事情境,品味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小组探究,思考鲁滨逊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和挑战自然的信心与勇气;通过人物分析来归纳作者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收获。
再次,学会取精弃粕,做到有所取舍。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不可对名著的价值弃之不顾,但也不能过于“迂腐”地读名著。无论是中国传统名著,还是外国经典名著,其既蕴含文化价值,也存在一些落后思想。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名著时应当有所取舍,教会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解读名著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要结合名著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辩证地解读名著,对名著内容和内核做出合理的解释,避免学生被名著中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糟粕”误导,引导学生吸纳书中的精华部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发现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方法来进行阅读的教学。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流传至今的名著作品也就非常多。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相关的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名著导读的理念代入教学过程中,名著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让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能得到充分提升。名著导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积累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塑造良好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改玲.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0.
[2]杨芬.基于名著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23):161.
[3]梁素萍.小学语文课堂中名著阅读教学探析[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
关键词:名著导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286
引言
随着教材的逐步推进与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针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根据改革的理念进行相应的教学。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在逐渐增长,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当中,教师没有重视转变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把大纲要求的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述,不能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样的模式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就会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很好地完善,因此需要课堂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明确学生的名著阅读目的
要想让名著导读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教师在組织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时,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名著阅读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通过名著阅读获得切实性的阅读学习收获。为了避免学生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出现囫囵吞枣的阅读现象,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就可以依据名著阅读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行名著阅读,以此来明确学生的阅读学习目的,帮助学生快速地抓住名著作品中的重点内容,促使学生的名著阅读质量能够达到理想的标准。
例如在“走进鲁迅”专题教学中,由于这一个单元是以“走进鲁迅”为专题而编排的教学内容,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伟大文学家的成就与高尚的人格力量,在完成这单元教学以后为了让学生能够对鲁迅先生有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下阅读《朝花夕拾》,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阅读。《朝花夕拾》这本书籍完整地记录了鲁迅的生活道路与心路历程,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概述每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总结自己的读书感悟等阅读任务,来明确学生的阅读目的。通过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行名著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快速地抓住阅读重点,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运转自己的思维进行阅读内容的深度分析,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思维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加快小学语文阅读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二、增强名著导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兴趣,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很有必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这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也是这样。只有有趣的课堂才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针对当今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提出运用名著导读的模式进行阅读的教学。名著作品相较于其他作品而言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传统的阅读课堂当中,教师没能注意到培养小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只是按照一贯的风格,把课本当中要求的作品直接地为学生进行讲述,这样的模式比较刻板,不能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小学生对于阅读提不起兴趣。因此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名著导读的模式被越来越多语文教师所认可,在名著作品片段的代入之下,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随之提高,这样的模式会帮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实现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草船借箭》这篇文章的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就可以运用名著导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篇文章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就需要教师对于这个名著有一定的了解,播放相应的电视剧片段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于细节更加了解,从而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读之有效
阅读不是死记硬背,阅读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读好经典名著的关键,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也是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重要环节。
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教授阅读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名著导读中,语文教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即充分了解所要教授或者推荐的名著,提前为学生定制导读计划和导读要求,并且告诉学生如何正确有效地阅读。例如,如何实现快速浏览以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针对不同篇章,选择泛读、精读、略读、细读、品读等阅读方式。又如,在教授完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缩写故事,训练学生对阅读方法的应用能力。教师只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让学生有章可循。
其次,学会边读边想,做到读有所思。读是思考的过程,只读不思考无疑是读“天书”,读而不知其所言。读名著更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思考名著中人物形象传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人物背后的社会现象。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了解名著作者以及名著中所塑造的主人公,去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名著中的语言文字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感受课外名著深厚的文学底蕴,并内化为自身的文学修养。例如,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一名著时,笔者就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来分析故事情境,品味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小组探究,思考鲁滨逊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和挑战自然的信心与勇气;通过人物分析来归纳作者塑造人物的写作手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阅读收获。
再次,学会取精弃粕,做到有所取舍。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不可对名著的价值弃之不顾,但也不能过于“迂腐”地读名著。无论是中国传统名著,还是外国经典名著,其既蕴含文化价值,也存在一些落后思想。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名著时应当有所取舍,教会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解读名著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要结合名著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辩证地解读名著,对名著内容和内核做出合理的解释,避免学生被名著中一些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糟粕”误导,引导学生吸纳书中的精华部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发现新的教学理念,运用新方法来进行阅读的教学。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流传至今的名著作品也就非常多。阅读对于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相关的教师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名著导读的理念代入教学过程中,名著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深度,让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能得到充分提升。名著导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积累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让小学高年级学生塑造良好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改玲.基于名著导读的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0.
[2]杨芬.基于名著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23):161.
[3]梁素萍.小学语文课堂中名著阅读教学探析[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