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学经典为支点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研究领域的新热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今时代,对高校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以《论语》等重要著作为代表的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当今时代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珍稀资源。在“廉政文化进高校”“廉政文化进课堂”活动的背景下,回溯我国传统廉政文化历史,探讨《论语》中所塑造的“高洁”的“君子”形象,挖掘其间所蕴含的优质文化资源,并创造性地运用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中去,以丰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内容、创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平台、强化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效能,切实推动当代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时代赋予高校文化素质课教师的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廉政教育;“廉政文化进课堂”活动;《论语》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2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中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内部环境则表现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多样文化、多种思潮跌宕冲击,“利益至上”的观念撩拨人心,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即将树立的廉洁思想构成潜在的威胁。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正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重大策略,也是将全社会反腐倡廉预防教育“关口”前移的创造性举措,因此成为当代思政文化教育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我国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更有着优秀厚重的廉政文化传统,笔者借助“廉政文化进高校”活动开展的良好契机,以《论语》这一国学经典论著为支点,积极借鉴优秀廉政历史,把廉政文化的优秀传统与当代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时代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将培育廉政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之中,并以此作为支点设定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实践路径,力求为助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1 《论语》德育思想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廉政文化教育是指通过积极践行廉政文化理念和指导思想,褒扬勤政廉政人物、宣扬社会正气,培养广大民众对廉洁从政的信仰和追求,抨击各种不廉洁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以期在全社会形成“敬廉崇洁”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社会风尚。作为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以高校教师、高校管理人员和高校学生为主体,包括廉政从教、廉洁从政和廉政修身三部分内容,涉及从高校廉政文化生成到最终践行的全过程,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廉政修身教育。高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并奠定终身发展基础的重要阵地和关键机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代表着青年人的主流方向,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高度关注高职大学生的发展,高度重视高职廉政文化教育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1世纪初就制定了将学校纳入反腐倡廉体系的重要方略,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发〔2005〕3号)、《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规划(2013—2017)》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充分肯定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以及“廉政教育体系”基础工程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廉政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将“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因此,在高校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借助其相对完善的文化传播渠道和系统的文化建设载体,将廉政教育锻造并融入到高校文化中去,正是将反腐败斗争提前到学生“职前”阶段,是提升到文化反腐高度,从思想根源上清除腐败病灶、实现标本兼治、打破腐败“反复发作”怪圈的必然选择。
  同时,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还应当做好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充分准备。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蕴藏了丰富的“廉政文化”,而这些“廉政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历久弥新,最终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中华廉政文化思想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衰的宝贵精神源泉。因此,加强高校廉政教育,应当回溯至廉政文化的发源处,从传统廉政文化中淬精撷华,使之为推动高校廉政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提供更多的助益。孔子所著的《论语》一书,正是廉政教育最当之无愧的宝贵成果之一。该著作成书于春秋时期,正值我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分化的转型阶段,政治危机频发、人类所信守的道德信条被破坏,无数哲人陷入了对“道德”“天人关系”等重要命题的深入思考中,涌现出了诸多经典著述和思想理论,成就了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一次不可多得的大繁荣。《论语》一书完整翔实地记述了孔子关于儒家伦理道德的全部设想与“理想人格”的热切期待,以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更强的践行力,对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甚至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断。认真研究《论语》的“德育”思想,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合理成分和当代价值,从中找出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做好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性转换,使其更好地为改善和提升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更好地为培育和践行高校廉政教育服务,是当代高校思政教师所应关注的重点。
  2 《论语》德育思想体系及内容与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高度契合
  “廉”及“廉政”是我国古代伦理学史、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概念,其中:“廉”由本义为厅堂的侧边引申为一种道德品质和行为,具体指人在利害矛盾、冲突面前节制谨慎和方正刚直的表现;“廉政”则具体指从政者在这种道德品质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崇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严守法纪、艰苦朴素,杜绝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铺张浪费的高尚行为。廉政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则更多地表现在对其主体人格及道德方面的修正与规范。从这一角度来讲,作为一部“君子”修身、立德、自省的“教科书”的《论语》,正与高职廉政文化教育的目的、理论及方法论高度契合。   2.1 以“仁”来修身正心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仁”是其间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核”,是孔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仁”的内涵十分深远:第一层含义是一种可使人安身立命的道德追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因此,“仁”是人心所在,同时,孔子对这种人之本性还寄予了一定美好的期待,认为“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强调了内心处于“仁”的状态是很美好的事情,并相信具备了“仁”的美德,即可安于贫苦,专心于仁道的修炼,而颜回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被孔子所称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以“仁”这一至高道德范式来规范和修正内心,使内心处于一种平和安乐的良好状态,波澜不兴地面对当前腐败所带来的物欲诱惑,正是再恰当不过了。第二层含义则指一种人生活在世上的具体选择道路。孔子所推崇并认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君子”人格是与“仁”这一人生道路选择紧密联系起来的,“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对于大学生而言,选择与“腐败”为伍还是与“廉洁”相伴,在孔子那里似乎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答案;第三层含义是人格的完善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孔子没有对“仁”进行具体界定的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实现“仁”的实践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大学生都是性格分明的鲜活个体,在道德和人格完善方面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需要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只要坚定目标、坚持不懈,就必然能够“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2.2 以“礼”来规范行为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体系中,“礼”则是“仁”的外在形式和标志,是实现“仁”的一种制度保证。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原有的社会规则这个时候被破坏殆尽,这使得孔子在《论语》中对“礼”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界定和说明:第一,“礼”需要以“仁”之心为心理基础,仅有“礼”的外壳而无“仁”的内核,则“礼”的根基也是虚无的,因此,孔子强调“三年之丧”这一守丧礼制是建立在儿女感恩父母恩德基础之上的真心实意的行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坚守廉洁的行为而缺乏对“廉政”的高度认同,其行为也必然是无法一贯而终的。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人文素质课教师既要使学生知道“如何做”,更应当使其明确“为何做”,唯有如此,这一教育才是成功的、可持续的;第二,“礼”具有规约人、评价人的重要功能。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指出了“礼”的作用就是发挥使事情发展最终恰到好处的约束作用。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文化素质课教师应当以廉政文化思想及行为体系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当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将“礼”的约束之力上升到制度层面,即将廉政文化教育与法制教育密切联系起来,最终使其成为自觉遵循、自觉维护法治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第三,“礼”是指使人的人格得以完善、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基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礼”使人获得行为规范,具体培养人性,启发心智,使人开始走向人性之道,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人文素质课教师也应当始终把握教育的主线,始终贯彻“完善人、发展人、成就人”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思想、人格和行为方面得以全面完善,最终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2.3 以“义”来引导人生
  “义”,即“宜”,是指以相适宜的行为来做相适宜的事。“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社会伦理中的重要命题,在孔子的“德育”思想领域中,“义”也同样被放在了一个极为重要的高度,将“义”作为衡量人道德品质的最高准则,“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孔子进一步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始终坚持“君子以义为上”(《论语·阳货》),肯定“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以比”(《论语·里仁》),特别强调“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甚至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强调以“义”来调节和引导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种价值观念对于中华民族道德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使人们不断超越物欲的羁绊,提高人格精神境界。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与孔子所提倡的去除“私欲利诱”十分契合,人文素质课教师要以“义”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提高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孔子虽然坚持“义重于利”的“义利观”,但并不是全盘否定对“利”的追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认为在合理合法下获取收益是完全可以的,这样的廉政文化教育也更符合“人性”,即可以有适当的欲望,但不可毫无节制,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也因此而更具有说服力和践行性。
  3 以《论语》德育思想创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春秋时代是一个“最好的”、也是一个“最坏的”特殊时代,这样的特殊时代和社会形势,造就了孔子这样一位伟大的先贤,也成就了他的“德育”思想和育人事业。开展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将孔子的“德育”思想看作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高度珍惜其间所蕴含着的理论思维的积极成果以及可以激活当代文明发展的活性因素,将会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文化素质课教师应对孔子及其《论语》的“德育”思想加以现代诠释,使之与当今时代精神相熔铸和升华,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充分实现价值发挥。
  3.1 明确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点
  目标明确是强化高职廉政文化教育践行性的目标保障。孔子在《论语》中刻画了一个鲜明的“君子”形象,这也是千百年来儒家在德育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终极目标,将成为“君子”这一目标“拿来”作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使整个廉政文化教育的目标更为形象化、生动化、明确化,使教育主体——广大学生自觉树立道德修养的理想,积极主动对身心进行修正和“规范”,使自己最终成长为一个拥有较高道德修养,能够遵循礼乐伦理,拥有“循义、尊礼、谦逊、诚信”等优秀道德品质的彬彬“君子”,使廉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自愿的追求,而这将进一步提高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学校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可改善学校的教学与办公环境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因此,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简要介绍了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对西北X职业学院关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案例进行描述,分析了高校在办公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校办公自动化;案例分析;管理制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  1 引 言 
期刊
[摘要]文章根据对重庆市开县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情况的调查,从运行机制和政策目标两个方面来评价开县区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绩效。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重庆市开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运行机制贯彻了分权与参与的理念。在政策目标方面,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得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覆盖不断扩大且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但参与农户仍以中等收入及以上为主,并未瞄准贫困农户。文章最后提出进一步促进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轨道交通建设的强大投资仍将保持对装备制造的旺盛需求。面对轨道交通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公司,如何科学地分析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合理安排融资规模和策略,最终实现中国南车的稳健快速发展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文章以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通过2012—2014年的财务报告分析该公司的财务能力。  [关键词]中国
期刊
[摘 要]任何一个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都有它所面向的主流服务人群。高职院校的档案室主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所涉及的各个部门及具体人,这些人包括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人群。文章结合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档案室的基本情况和日常工作,阐述职业院校档案利用的主流方向及档案服务工作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档案利用;主流方向;档案服务理念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16 
期刊
[摘要]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瑰宝,对于传统年画除了要积极地加以保护,更重要的是传承及合理的开发,一方面将传统木版年画自身的精美展现在世人面前,另一方面要推进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进程,让传统文化融合进现代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品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105  杨家埠,地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
期刊
[摘 要]中钢集团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中央企业,是一家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中入围全球500强排行榜的国有独资企业。就是这样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在2015年10月20日发布公告,延期支付 “10中钢债”本期利息,构成了国有企业债务违约,在中国庞大的国有企业违约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必须充分引起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和重视。文章以中钢集团作为
期刊
[摘 要]企业英才俱乐部是近年来出现在高校的,通过企业和学校联合设计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手段,以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为目标,区别于传统学生社团的新型学生组织形式。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就业创业的大力扶持和提倡,人才培养也逐渐成为社会热点,企业英才俱乐部在各高校应运而生,成为高校课外实践教育新趋势。对企业英才俱乐部的研究对于指导学校、企业、学生形成互动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从总体上对“企业英才俱乐部
期刊
[摘要]施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建筑施工行业的转型升级,在央行连续推出降准降息政策以刺激房产经济的大背景下,施工企业将面临全新的竞争形势和发展模式。资金是企业维持经营和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研究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资金风险预警系统,增强企业防范资金风险能力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结合笔者二十余
期刊
[摘要]随着大学扩招和校园扩建,夜市经济逐渐在大学周边发展起来,大学周边夜市成为了独特的城市经济现象。然而,大学周边夜市在给大学师生和附近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治理难题,影响了周围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因此,我们选取济南大学周边夜市作为研究典型,从大学周边夜市的环境问题、治安问题、交通问题、商品问题四个主要夜市问题入手,通过对比公众在政府部门集中整治夜市的前后态度变化,得出政府在夜市管
期刊
[摘 要]食品安全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食品安全被确认为公共卫生的优先领域。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并且处在身体、心理发育成长的黄金时间。对他们的食品安全认知、态度、行为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学校、年龄、性别对他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影响,探究最受欢迎的食品安全教育形式,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提供建议,为家长指引孩子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为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