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献
一 吃过午饭,丈夫拾掇拾掇东西下井去了,家里剩了张腊梅自己,她要去母亲家看看。今天是腊八节,去母亲家做几个菜,陪老人吃顿饭,哄老人高兴高兴,也算增加点儿节日的气氛。在农村老家时,一到腊八家家都喝腊八粥,搬到矿上以后,每年的腊八节,母亲仍然会做上一锅,用保温桶盛着,顶风冒雪地送到女儿张腊梅家。有时候家里有人,有时候家里没人。没人也不要紧,母亲有张腊梅家的钥匙:捅开门,把保温桶放到饭桌上,再东拾掇拾
张光旭:1967年1月出生,安徽宿州人。毕业于皖西学院美术系,现任皖北煤电集团政治工作部部长、企业文化部部长、文联副主席,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淮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画作品曾获中国书协举办的“皖北煤电杯”全国书法大奖赛三等奖,入展全国职工书法展、全国青年书法展、安徽省晋京展等。先后获得全国煤炭行业首届“德艺双馨文
近日,全国安全生产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征集活动结束,主办单位国家安监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了活动组织开展情况和作品评审结果。本刊陆续选登这次征集活动评选出的优秀摄影作品。上期刊发了纪实类优秀摄影作品,本期刊登的是艺术类优秀摄影作品,以飨读者。挑灯夜战 李卫(淮南矿业) 摄飞天 徐金陵(淮南矿业顾桥矿) 摄井架印象 轩传海(淮南矿业安装分公司) 摄幸福之花 王猛(华能呼伦贝尔公司) 摄一丝不苟 吴雨田
一 左光荣为脱掉“贫困户主”的帽子,赖上了我。 那天我刚回到办公室,就被人堵了门。抬头看看,见那人四十多岁,中等个儿,长着一张面团脸,一双小眯眼迷迷糊糊地半睁半闭,上穿着半新的鸽灰色鸭绒袄,下穿磨得发白的浅蓝色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溅满了泥巴的黑皮鞋。打量半天,觉得很眼熟,却一时想不起究竟在哪里见过。 问他找谁? 那人把小眯眼一瞪,两撮眉毛撩了上去,眼神贼亮,口气很生硬地说,找谁?找你秦乡长呀
二十多年前,学生时代的董克文在一次外出写生时踏进了山西芮城。推开永乐宫“三清殿”的大门,气势恢宏的壁画在微弱光线中震撼了他,让他流连忘返,留宿宫内半月有余。也是二十年前,他只身一人西上敦煌,如醉如痴,看满壁风动,写天衣飞扬,带回大量的临摹素材与资料。还是二十年前,他闭门整理,勾染制作,系统分类出“敦煌”“永乐宫”“法海寺”壁画临摹作品。《董克文画展》就此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轰动京城美术界。菩萨头像(
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是从汉字的一点、一撇、一捺、一横、一竖开始。那一点之水,来自长江黄河的源头,一撇一捺,是中国人的自尊威严和站立起来的大写的人。横竖纵横,阡陌交通,形成了中华龙的神脉和精神。中国篆刻,方寸之地,容华夏五千年文化之精髓;方寸空间,呈现中国文人的豪气和傲骨。一把刻刀在甲骨、大篆、小篆、金文、隶变之间行走,每一刀都彰显刀锋在方寸空间的威严。狼毫长锋,行走在960万平方公里偌大的宣纸
你穿上时髦的服装也会很帅 戴上墨镜也会很酷 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 坐在咖啡店喝咖啡,在电影院 看电影。然而你是在 无人能看见的阴暗潮湿处 将身体一再弯曲,佝偻 生活降到低处。沉重的活儿 让你出汗,背后却感觉冰凉 最怕闻到瓦斯的气味,听到 煤层断裂,看到透水 走出巷道的刹那,微笑 从炭黑包裹的脸上钻出来 你做的第一件事是赶快洗把脸 换上干净衣服,回家 一个温暖的拥抱,已在
问:个人风格的生发须依托对传统经典的承接,两者的内在逻辑是必然的,如何找到风格的出口,一定是您所关注的。对于您个人风格的确立,您有哪些经验之谈? 答:其实我没有刻意寻找自己书法风格的出口,目前也没有形成自己所谓的风格,我只是在不断吸纳、积累。大家看到我的每一次供给大家的作品,都是我当下对于书法、文化的理解、把握和实践。我在努力学习如何更加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对于这门中国传统艺术的解读。所以经验不敢
我刚过十岁就进了中学,正好赶上“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年代。1973年春天,我懵懂中坐进了县城省立中学初一(2)班的教室。那个年代,大人们都知道,孩子在校是学不到什么的,至少学校和老师要求不那么严,但是书又不得不读。 父亲为了不使我过多地荒废学业,特地从老家背了一块大方砖到县城,是古时候大户人家铺地用的,让我每天用水在这砖上练习毛笔字;又给了我一本字帖,是柳公权的《玄秘塔》。我辈先生对联“隶
王惠:孙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机会采访您。在当代诗歌领域,作为一位著名的煤矿诗人,您一共出版了10部诗集和许多散文作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我们对您一直很钦佩,也感到惊奇。您在《学诗札记》中曾写道:“每天,当我完成了任务和同志们走出大井口的时候,满腔激情冲动着我拿起笔来,摊开沾满煤粉和机油的稿纸,尽力的歌唱党,歌唱矿山。”在艰苦的劳动中,您收获的却是澎湃汹涌的诗歌创作灵感,这让我们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