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哲学课之初,如果叫学生谈对哲学的第一印象,他们往往会说哲学很难,不知道在讲些什么;有的说哲学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有的觉得哲学枯燥乏味,离生活很遥远……哲学本身的普遍性、抽象的概念不容易“通俗化”,让学生感到头疼。在他们看来,哲学长着一张可怕的脸,她孤傲、冷冰冰,一句话:“想说爱你不容易”。其实,哲学原本就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今“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还哲学课以生活的本色,让学生体会到哲学知识是有血有肉,可亲可近的。
如何还哲学课以生活的本色呢?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创设具有生活色彩的课堂情境,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参与欲望。其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里添加些“调味剂”,这“调味剂”要考虑三味:生活味、社会味和趣味。
一、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增加哲学的生活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将学生经验和教材知识的关系比作“接知如接枝”,其意思是:知识如同“新枝”,这“新枝”要成活生长,就必须让它从原来的“树干”(学生经验)中汲取营养(有价值的经验),最终成为“树木”(学生)的有机部分。因此,哲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贴近其生活的事例,在导入方面如果能选择让学生亲自体验的事例更好,让他们通过体验来感悟哲理。
在讲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关系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这两者的关系,上课预备铃一响我就拿着两个水果(苹果和雪梨)走进教室。学生看到了很惊讶,问我:老师,这是给我们吃的吗?我笑着回答:是呀。学生就更惊讶了:真的?我点了点头。不过,要想吃的话得先认识一下它们。我卖了一下关子:学生纷纷叫到:我来!我来!他们不见得是真想吃这两个水果,而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说的,不管怎样,这么一铺垫,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一上课,我就说: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两个水果开始,你们来说说对它们的认识。学生一开始往往是说这两者的区别,把两者看做是个性化的事物,这也符合人们的认知秩序。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我接着说:现在我把水果分给部分同学进行深入研究(听到这,学生就更好奇了),这研究很简单,就是把苹果和雪梨都吃了(学生都笑了,马上有人表示愿意),负责研究的同学要向全班汇报研究结果,那就是:这两种果的共同点。学生的汇报研究成果是:两者都有汁,味甜,有糖类、果酸,都属于水果(共性)。学生把水果概念都提出来了。经过教师的引导,他们感悟出一系列的哲理: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都是先从个性开始才到共性;共性是在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其存在于个性中;我们所学的概念都是对事物共性的反映……学生对这样的研究成果很感兴趣,而且印象深刻。
苹果、雪梨对学生而言是再寻常不过的水果,也正因为寻常才更生活化,通过司空见惯的东西都能体验、感悟到哲理,让学生感到哲学就在自己身边,哲学原来也这么可亲可近。
二、拓宽视野,聚集社会典型事件、时政热点,让哲学充满社会味
还哲学课以生活的本色,既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精心选材,以达到“一花一世界”的教学效果,同时更需要我们拿起广角镜头,把其对准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些社会生活。镜头聚焦的事件不论时空的远近,而看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关系。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其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可以纳入镜头聚焦的范围。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内容时,我喜欢向学生回放2008年台湾当局阻挠奥运火炬入台、两岸三通这些事件的历史镜头,辅之以精心设计的问题:①台湾当局拒绝奥运火炬入台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为什么?②台湾当局倒行逆施,不愿被“矮化”,其实质是什么?③两岸经历重重困难为何最终实现三通?④结合课本知识思考,你能从中悟出哪些哲理?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归纳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割裂、否认联系;人们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可以创造新的联系形式,促进事物的发展等观点。整个课堂学生热烈地讨论交流,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讨论归纳出的结论让他们的理解更深刻。选取这一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明辨是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三、借助实验操作,增添哲学的趣味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学生意欲探索的问题,也可以是通过演示或实验,呈现某些事件的变化来激起其好奇心。做实验一般是理科才有的教学环节,如果政治教师能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使之成为吸引学生的“知识诱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从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中得到启发,上完高二课本内容后,为了检验学生对所学过哲理的领悟和运用程度,我借助实验来达到目的。课间学生看到我捧着一个纸箱(里面装有宽口玻璃瓶、大小不一的石头、沙子)进教室,很想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向他们宣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哇!太好了!”学生大为惊奇。上课后我往瓶里先放大石头然后是小石子,直到堆满瓶口,问:“瓶子满了吗?”学生说:“满了!”接着我抓起一把沙子,往瓶里洒并摇晃瓶子,沙子装进去了,我再问:“满了吗?”学生有的说满了,也有的说没满,还可以装水什么的。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如果把瓶子比作人生,从刚才的实验你得到哪些启示?能悟出哪些哲理?学生经过讨论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得到很多启示,诸如:生命中要有足够的空间装下重要的东西;人生的分量与自己选择的东西有关;人生不要轻易满足现状,要努力进取;自满会使人停滞不前;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合理规划人生,人生才会充实……悟出的哲理有:人生需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生命才更有分量;人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有所作为;做事要善于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学生得到了许多启示,也从中领会到哲学的魅力。所以,直观、有趣的教学形式,就如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塞,加上教师的巧妙引导、点拨,学生的智慧就能散发出无限的光彩,令人感到美不胜收、回味不已。
教育家陶行知有个著名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它的内涵是: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从主体参与式的学习活动中真切感受哲學丰富而深邃的思想,特别是从中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启迪与感悟,最终“学会思想”,使哲学教育富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袁 妮)
如何还哲学课以生活的本色呢?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创设具有生活色彩的课堂情境,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参与欲望。其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里添加些“调味剂”,这“调味剂”要考虑三味:生活味、社会味和趣味。
一、尊重学生生活经验,增加哲学的生活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将学生经验和教材知识的关系比作“接知如接枝”,其意思是:知识如同“新枝”,这“新枝”要成活生长,就必须让它从原来的“树干”(学生经验)中汲取营养(有价值的经验),最终成为“树木”(学生)的有机部分。因此,哲学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贴近其生活的事例,在导入方面如果能选择让学生亲自体验的事例更好,让他们通过体验来感悟哲理。
在讲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和个性)关系时,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这两者的关系,上课预备铃一响我就拿着两个水果(苹果和雪梨)走进教室。学生看到了很惊讶,问我:老师,这是给我们吃的吗?我笑着回答:是呀。学生就更惊讶了:真的?我点了点头。不过,要想吃的话得先认识一下它们。我卖了一下关子:学生纷纷叫到:我来!我来!他们不见得是真想吃这两个水果,而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说的,不管怎样,这么一铺垫,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一上课,我就说: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两个水果开始,你们来说说对它们的认识。学生一开始往往是说这两者的区别,把两者看做是个性化的事物,这也符合人们的认知秩序。为了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我接着说:现在我把水果分给部分同学进行深入研究(听到这,学生就更好奇了),这研究很简单,就是把苹果和雪梨都吃了(学生都笑了,马上有人表示愿意),负责研究的同学要向全班汇报研究结果,那就是:这两种果的共同点。学生的汇报研究成果是:两者都有汁,味甜,有糖类、果酸,都属于水果(共性)。学生把水果概念都提出来了。经过教师的引导,他们感悟出一系列的哲理: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都是先从个性开始才到共性;共性是在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其存在于个性中;我们所学的概念都是对事物共性的反映……学生对这样的研究成果很感兴趣,而且印象深刻。
苹果、雪梨对学生而言是再寻常不过的水果,也正因为寻常才更生活化,通过司空见惯的东西都能体验、感悟到哲理,让学生感到哲学就在自己身边,哲学原来也这么可亲可近。
二、拓宽视野,聚集社会典型事件、时政热点,让哲学充满社会味
还哲学课以生活的本色,既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精心选材,以达到“一花一世界”的教学效果,同时更需要我们拿起广角镜头,把其对准经济、政治和文化这些社会生活。镜头聚焦的事件不论时空的远近,而看是否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关系。某一思想或事件,尽管在时空上离我们很远,但它在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其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可以纳入镜头聚焦的范围。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内容时,我喜欢向学生回放2008年台湾当局阻挠奥运火炬入台、两岸三通这些事件的历史镜头,辅之以精心设计的问题:①台湾当局拒绝奥运火炬入台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为什么?②台湾当局倒行逆施,不愿被“矮化”,其实质是什么?③两岸经历重重困难为何最终实现三通?④结合课本知识思考,你能从中悟出哪些哲理?引导学生自己一步步归纳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割裂、否认联系;人们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可以创造新的联系形式,促进事物的发展等观点。整个课堂学生热烈地讨论交流,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讨论归纳出的结论让他们的理解更深刻。选取这一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事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明辨是非、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三、借助实验操作,增添哲学的趣味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可以是提出学生意欲探索的问题,也可以是通过演示或实验,呈现某些事件的变化来激起其好奇心。做实验一般是理科才有的教学环节,如果政治教师能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内容,使之成为吸引学生的“知识诱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从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中得到启发,上完高二课本内容后,为了检验学生对所学过哲理的领悟和运用程度,我借助实验来达到目的。课间学生看到我捧着一个纸箱(里面装有宽口玻璃瓶、大小不一的石头、沙子)进教室,很想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向他们宣布:“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哇!太好了!”学生大为惊奇。上课后我往瓶里先放大石头然后是小石子,直到堆满瓶口,问:“瓶子满了吗?”学生说:“满了!”接着我抓起一把沙子,往瓶里洒并摇晃瓶子,沙子装进去了,我再问:“满了吗?”学生有的说满了,也有的说没满,还可以装水什么的。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如果把瓶子比作人生,从刚才的实验你得到哪些启示?能悟出哪些哲理?学生经过讨论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得到很多启示,诸如:生命中要有足够的空间装下重要的东西;人生的分量与自己选择的东西有关;人生不要轻易满足现状,要努力进取;自满会使人停滞不前;做事要分清主次、轻重缓急;合理规划人生,人生才会充实……悟出的哲理有:人生需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生命才更有分量;人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有所作为;做事要善于抓住关键,解决主要矛盾……学生得到了许多启示,也从中领会到哲学的魅力。所以,直观、有趣的教学形式,就如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塞,加上教师的巧妙引导、点拨,学生的智慧就能散发出无限的光彩,令人感到美不胜收、回味不已。
教育家陶行知有个著名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它的内涵是: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从主体参与式的学习活动中真切感受哲學丰富而深邃的思想,特别是从中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启迪与感悟,最终“学会思想”,使哲学教育富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