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笔者认为,学习化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化学知识的源头,让学生始终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用适宜的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并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例如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更茂盛。通过讲述这些奇妙的现象,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学习和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他们对于新知的学习就更加有目的性,兴趣自然产生。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愿望。所以,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着手,选择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乐山大佛为什么会慢慢被侵蚀,我们应该采取什么保护措施?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又如笔者在讲能源问题时,用了这样一则漫画:画面上,有一位小朋友冻得瑟瑟发抖,向妈妈求救,妈妈说世界上的煤已经用完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幅漫画,却让学生产生了许多联想,因为这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话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任何束缚住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在讲解皂化反应时,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自己动手做一块有颜色、形状、香味的肥皂,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化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以及解释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冲洗胶卷;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分析废气和废水的成分,以及它们对自然界的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解释钢铁锈蚀的现象,如何进行防护;了解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检测福尔马林。这些实验都有助于学生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所以,化学教学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如“非典”时期,在学生学习了常用消毒剂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科学使用家用消毒剂的宣传单,分发给邻居和亲朋好友。这样,他们能从中体验到成就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化学问题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用适宜的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并提炼出其中的化学问题。例如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更茂盛。通过讲述这些奇妙的现象,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学习和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由于有了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导入,他们对于新知的学习就更加有目的性,兴趣自然产生。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化学问题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创设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愿望。所以,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着手,选择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探索的事物,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比如家中的食盐为什么会变潮?乐山大佛为什么会慢慢被侵蚀,我们应该采取什么保护措施?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又如笔者在讲能源问题时,用了这样一则漫画:画面上,有一位小朋友冻得瑟瑟发抖,向妈妈求救,妈妈说世界上的煤已经用完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幅漫画,却让学生产生了许多联想,因为这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话题。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化学问题
任何束缚住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价值。例如在讲解皂化反应时,让学生在实验室里,自己动手做一块有颜色、形状、香味的肥皂,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因为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化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以及解释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某些化学现象,例如冲洗胶卷;对土壤成分的检测;分析废气和废水的成分,以及它们对自然界的污染情况、如何进行防治;解释钢铁锈蚀的现象,如何进行防护;了解建筑、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检测福尔马林。这些实验都有助于学生运用化学原理,积极展开思维,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所以,化学教学必须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分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化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在化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逐步把生活知识化学化,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体验化学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中,实现化学知识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如“非典”时期,在学生学习了常用消毒剂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科学使用家用消毒剂的宣传单,分发给邻居和亲朋好友。这样,他们能从中体验到成就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丽水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