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节对记者来说,固然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全国各地也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喜迎记者节”,但正如一位记者同行所说,记者节也是一个记者反思的日子,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传媒业加速转型的时代,记者们更需要直面一些潜在的或者全新的挑战。
北京奥运会期间传媒业一些新动向已经印证了当前传媒业的转型趋势:《广州日报》在其网站上为每块金牌制作电子版的“金号外”,体现出受到互联网冲击最大的纸质媒体,已经开始直面这种挑战,并开始探索与互联网的互补性融合之道;一向自居“老大“地位的电视媒体,在这次北京奥运会期间已经能直接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一份调查显示,在18岁~24岁的年轻网民群体中,互联网的资讯贡献率已经超过电视;央视在奥运期间开辟的“手机观察员”的互动栏目,显示出手机作为一种移动的媒体介质开始步入大雅之堂……
总之,这是一个各类媒体相互碰撞融合的时代,各类媒体优势的此消彼长,带给在各类媒体中供职的记者最明确的感受就是焦虑感。这种转型期所带来的焦虑不安也为记者的职业生涯注入了太多的变数,可以说,今天的记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职业耗竭”的挑战
在研究人力资源的专家看来,“职业生涯平原”与“职业耗竭”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最需要克服的危机。所谓的“职业生涯平原”指的是一个人较长时期徘徊在一种相对稳定的职业状态之中,既无进一步晋升的机会,也无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整个职业生涯处于一种平淡的维持状态。而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过长时间,则会产生另外一种更危机化的倾向:职业耗竭,在这种状态下,人既不能超越过去,也不能通过重新安排生活或者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来使自己的能力有所突破,通常的表现是疲劳、急躁,并常会感觉到未被欣赏以及过度操劳。
随着传媒业进入转型期,这种“职业耗竭”现象已经成为记者在职业生涯的成长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危机。首要的原因在于,随着传媒业的大众化与市场化日趋深化,传媒业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最终立足。在这种导向下,包裹在记者职业之外的那层传统的人文精神的面纱已经被揭开,记者正逐步由一个“铁肩担道义”的理想化色彩浓厚、声望颇高的职业,演变为大众提供其感兴趣的信息的普通职业。这种理想色彩的退却以及职业声望的下降,容易使记者在职业生涯过程中丧失进一步提升的动力,从而陷入“耗竭”状态。
记者容易遭遇“职业耗竭”,也是传媒业在市场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所造成的。目前大多数媒体都对记者实行简单的“量化考核”方式,将工作量作为考核记者的主要标准,在这一制度之外,缺乏全方位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导致记者日复一日地为“工分”而工作,一年当记者,三年后还是当记者,甚至五年十年之后仍然当记者,仍然为“工分”而操劳,这种职位的升迁与地位的晋升渠道不畅的普遍现象,也人为地造成记者长期陷入“职业生涯平原”的状态,从而容易引发“职业耗竭”现象。
工作压力过大,也加剧了记者的“职业耗竭”危机。在当前传媒业转型时期,记者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日常工作的压力,即每天要抢新闻,每天担心漏发新闻,每个月都要为完成任务打拼,这种状态下,自然极易滋生倦怠感;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兴传播手段异军突起,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与经营收入也不断受到冲击,加剧了媒体记者内心的焦虑感与压力感。这种双重压力的局面,也加剧了记者的“职业耗竭”危机。
在传媒业转型期,记者必须学会摆脱“职业耗竭”危机。首要就是要学会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当前传媒业碰撞融合的现实,为自己确立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不要等危机到来时,再去寻找出路。
“公民记者”时代的挑战
在传媒业当前的变局中,由于网络的兴盛而活跃的“公民记者”这种非主流的传播者也为传媒业带来新的变数。最能见证“公民记者”威力的当数8月下旬至9月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吴敬琏教授的“间谍风波”,根据《财经》杂志的调查,其消息的最早来源就是美国的一家“人人可以记者”的网站。据称,在西方,这种被称为“公民新闻”的传播方式已经很盛行。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能当记者的“公民记者”时代,新闻的定义也被刷新了,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工作者们的专属产品。这种局面对记者自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首先,记者必须更“快”,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抢新闻已经不仅仅是同行之间的竞争,而且是媒体记者与公民记者之间的竞争。现在,很多的新闻,其第一线索都是源于网上的爆料,这已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其实就是专业记者在为公民记者所提供的第一手新闻进行第二手的求证与加工。因此,草根传播势力的崛起值得传统媒体以及媒体专业记者们的正视与思考。
其次,记者必须更“深”。由于媒体同行之间、媒体与“公民新闻”之间都存在新闻资源竞争关系,这种不断激化的竞争,不仅对记者提出速度的要求,而且提出了深度的要求,因为同样的新闻事件,你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未必就发出最有影响力的话语,因为事件是单一的,事件会因为不同的发现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因此,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能当记者”的时代,发现,而不是事件,才是深度与独家新闻的泉源。因此,记者必须更具思考力与洞察力,而这是记者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记者摆脱上述的“职业耗竭”现象的可行性选择之一。
这种思考力与洞察力,一方面源于记者自身的感悟与积累,另一方面,专业媒体必须要有更完善的方案来对记者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记者的素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曾主持一个研究项目对包括中央媒体在内的全国六省区的41家主要媒体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采编人员缺乏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学习。显然,在当前传媒业大变动时代,专业媒体必须加强采编人员的培训,帮助记者们提升思想深度,这也是专业媒体应对“公民新闻”兴盛挑战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新“通才观”的挑战
邓拓关于记者要成为“杂家”的论述,是每一位记者都耳熟能详的。传媒业转型的时代背景则对“杂家”注入全新的内涵。
在新闻业务上,随着媒体分众化时代的到来,“专”已经变得更重要。在最近几年的媒体招聘启事中已经可以明确看出,很多媒体招聘编辑记者时,都对新闻系毕业生关上大门,反而对财经、科技、法律等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这对于所有的记者都是一种提醒:必须要有所专攻,做一个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能把握相关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通才”,而不仅仅是对各种知识浅尝辄止的“杂家”。
从当前传媒业市场化趋势来看,传媒业正在步入需求主导的市场化新阶段,传媒业必须要能分析与挖掘市场需求,并在开拓新的市场需求上有所作为,才会获得赢利空间。在很多市场化媒体当中,经营部门的地位已经超越采编部门,“经营当头”是各路市场化媒体必须选择的成长路径,这种发展趋势需要有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否则媒体的竞争力就会下降。
网络的兴盛使媒体业对于复合型人才又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广州日报》在奥运期间在该报的网站上推出的“金号外”为例,这种电子版的“号外”融合了Flash、图片、视频等多种功能。这也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随着报网融合时代的到来,弄懂并掌握互联网的技术传播手段已经成为记者们必备的技能之一。
显然,在这样一个传媒业转型的时代,记者不仅要成为采编领域的通才、成为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通才,还要成为既会写稿,又会掌握最新网络传播技术的通才。这种全新的“通才观”向记者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种种挑战也注定了记者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职业。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北京奥运会期间传媒业一些新动向已经印证了当前传媒业的转型趋势:《广州日报》在其网站上为每块金牌制作电子版的“金号外”,体现出受到互联网冲击最大的纸质媒体,已经开始直面这种挑战,并开始探索与互联网的互补性融合之道;一向自居“老大“地位的电视媒体,在这次北京奥运会期间已经能直接感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一份调查显示,在18岁~24岁的年轻网民群体中,互联网的资讯贡献率已经超过电视;央视在奥运期间开辟的“手机观察员”的互动栏目,显示出手机作为一种移动的媒体介质开始步入大雅之堂……
总之,这是一个各类媒体相互碰撞融合的时代,各类媒体优势的此消彼长,带给在各类媒体中供职的记者最明确的感受就是焦虑感。这种转型期所带来的焦虑不安也为记者的职业生涯注入了太多的变数,可以说,今天的记者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职业耗竭”的挑战
在研究人力资源的专家看来,“职业生涯平原”与“职业耗竭”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最需要克服的危机。所谓的“职业生涯平原”指的是一个人较长时期徘徊在一种相对稳定的职业状态之中,既无进一步晋升的机会,也无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整个职业生涯处于一种平淡的维持状态。而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过长时间,则会产生另外一种更危机化的倾向:职业耗竭,在这种状态下,人既不能超越过去,也不能通过重新安排生活或者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来使自己的能力有所突破,通常的表现是疲劳、急躁,并常会感觉到未被欣赏以及过度操劳。
随着传媒业进入转型期,这种“职业耗竭”现象已经成为记者在职业生涯的成长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危机。首要的原因在于,随着传媒业的大众化与市场化日趋深化,传媒业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才能最终立足。在这种导向下,包裹在记者职业之外的那层传统的人文精神的面纱已经被揭开,记者正逐步由一个“铁肩担道义”的理想化色彩浓厚、声望颇高的职业,演变为大众提供其感兴趣的信息的普通职业。这种理想色彩的退却以及职业声望的下降,容易使记者在职业生涯过程中丧失进一步提升的动力,从而陷入“耗竭”状态。
记者容易遭遇“职业耗竭”,也是传媒业在市场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所造成的。目前大多数媒体都对记者实行简单的“量化考核”方式,将工作量作为考核记者的主要标准,在这一制度之外,缺乏全方位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导致记者日复一日地为“工分”而工作,一年当记者,三年后还是当记者,甚至五年十年之后仍然当记者,仍然为“工分”而操劳,这种职位的升迁与地位的晋升渠道不畅的普遍现象,也人为地造成记者长期陷入“职业生涯平原”的状态,从而容易引发“职业耗竭”现象。
工作压力过大,也加剧了记者的“职业耗竭”危机。在当前传媒业转型时期,记者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日常工作的压力,即每天要抢新闻,每天担心漏发新闻,每个月都要为完成任务打拼,这种状态下,自然极易滋生倦怠感;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兴传播手段异军突起,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与经营收入也不断受到冲击,加剧了媒体记者内心的焦虑感与压力感。这种双重压力的局面,也加剧了记者的“职业耗竭”危机。
在传媒业转型期,记者必须学会摆脱“职业耗竭”危机。首要就是要学会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结合当前传媒业碰撞融合的现实,为自己确立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不要等危机到来时,再去寻找出路。
“公民记者”时代的挑战
在传媒业当前的变局中,由于网络的兴盛而活跃的“公民记者”这种非主流的传播者也为传媒业带来新的变数。最能见证“公民记者”威力的当数8月下旬至9月初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吴敬琏教授的“间谍风波”,根据《财经》杂志的调查,其消息的最早来源就是美国的一家“人人可以记者”的网站。据称,在西方,这种被称为“公民新闻”的传播方式已经很盛行。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能当记者的“公民记者”时代,新闻的定义也被刷新了,新闻已经不再是新闻工作者们的专属产品。这种局面对记者自然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首先,记者必须更“快”,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抢新闻已经不仅仅是同行之间的竞争,而且是媒体记者与公民记者之间的竞争。现在,很多的新闻,其第一线索都是源于网上的爆料,这已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其实就是专业记者在为公民记者所提供的第一手新闻进行第二手的求证与加工。因此,草根传播势力的崛起值得传统媒体以及媒体专业记者们的正视与思考。
其次,记者必须更“深”。由于媒体同行之间、媒体与“公民新闻”之间都存在新闻资源竞争关系,这种不断激化的竞争,不仅对记者提出速度的要求,而且提出了深度的要求,因为同样的新闻事件,你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未必就发出最有影响力的话语,因为事件是单一的,事件会因为不同的发现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因此,在这样一个“人人都能当记者”的时代,发现,而不是事件,才是深度与独家新闻的泉源。因此,记者必须更具思考力与洞察力,而这是记者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记者摆脱上述的“职业耗竭”现象的可行性选择之一。
这种思考力与洞察力,一方面源于记者自身的感悟与积累,另一方面,专业媒体必须要有更完善的方案来对记者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记者的素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曾主持一个研究项目对包括中央媒体在内的全国六省区的41家主要媒体进行的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采编人员缺乏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学习。显然,在当前传媒业大变动时代,专业媒体必须加强采编人员的培训,帮助记者们提升思想深度,这也是专业媒体应对“公民新闻”兴盛挑战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新“通才观”的挑战
邓拓关于记者要成为“杂家”的论述,是每一位记者都耳熟能详的。传媒业转型的时代背景则对“杂家”注入全新的内涵。
在新闻业务上,随着媒体分众化时代的到来,“专”已经变得更重要。在最近几年的媒体招聘启事中已经可以明确看出,很多媒体招聘编辑记者时,都对新闻系毕业生关上大门,反而对财经、科技、法律等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这对于所有的记者都是一种提醒:必须要有所专攻,做一个既懂新闻传播规律,又能把握相关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通才”,而不仅仅是对各种知识浅尝辄止的“杂家”。
从当前传媒业市场化趋势来看,传媒业正在步入需求主导的市场化新阶段,传媒业必须要能分析与挖掘市场需求,并在开拓新的市场需求上有所作为,才会获得赢利空间。在很多市场化媒体当中,经营部门的地位已经超越采编部门,“经营当头”是各路市场化媒体必须选择的成长路径,这种发展趋势需要有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涌现,否则媒体的竞争力就会下降。
网络的兴盛使媒体业对于复合型人才又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广州日报》在奥运期间在该报的网站上推出的“金号外”为例,这种电子版的“号外”融合了Flash、图片、视频等多种功能。这也代表了一种新的趋势:随着报网融合时代的到来,弄懂并掌握互联网的技术传播手段已经成为记者们必备的技能之一。
显然,在这样一个传媒业转型的时代,记者不仅要成为采编领域的通才、成为既懂采编、又懂经营的通才,还要成为既会写稿,又会掌握最新网络传播技术的通才。这种全新的“通才观”向记者们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种种挑战也注定了记者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职业。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